#白话数据# 2023年1月29日建委新房住宅网签59套,二手房住宅网签310套。
挂牌房源涨价63套,下跌89套,涨跌比1:1.41;
大中介前台挂牌房源量97604套(中介休假前97126),持续关注。
昨日热点:
1.北京公布新一批改造诉求集中老旧小区,具体清单如图;
2.截至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与2021年底相比上涨1.3%,达到近5年来最高点;
3.国常会: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2日17时24分在希腊克里特岛东部发生6.4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这次地震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性,在9月27日希腊克里特岛北部发生了一次6级地震。
#每日普法#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梁某红与刘某爱、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案【(2021)京03民终20424号民事判决书】中认为:按照非营业类别进行投保的车辆在保险期间长期从事滴滴快车运营,构成“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保险合同中关于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的免责条款源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二条赋予保险人的法定抗辩权,该条款效力并不因保险人是否尽到提示或者明确说明义务受到影响。
盘前重要资讯#股票#
1、美股纳指涨1.01%,标普500指数涨0.7%,道指涨0.56%;大型科技全线上涨;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小幅上涨。
2、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判断,北京短期之内很难开放汽车限购政策,此前关于北京之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牌照购买会完全放开的传言或为假消息。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汽车产业链
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于1月13日访美,据媒体报道,日本经产大臣和美国商务部长提前坐在一起,商定将在半导体等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半导体
4、《厦门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本市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三胎概念
5、能源局表示,要实现电力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要素。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储能
6、乘联会表示,2022年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新能源汽车
7、知名投资人李录表示,从“仰望”U8开始,除了自动驾驶,比亚迪正在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技术领导者。
[吃瓜群众]影响方向:比亚迪供应链
1月17日,早!
大A也有诗和远方…
1、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明确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公告明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2号)中规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优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继续执行。此外,公告称,《财政部 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继续执行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证监会公告2019年第93号)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继续执行。
2、1月17日,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7427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288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6975-6.7479元区间。
3、1月16日,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158.43亿元,连续2日加仓超百亿,开年以来仅1日小幅净卖出,近9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近800亿元。
4、2022年,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筑底企稳。今年,要着力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对地方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
5、16日下午,滴滴发布声明称,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声明还表示,该公司已经对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后续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平台设施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在经历了18个月的整改之后,“滴滴又行了”迅速引发各方高度关注。作为加强对资本有效监管的一个“典型案例”,滴滴堵上安全漏洞、完成整改并重新“上架”,这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来看,无疑都是个好消息。
【2023年1月1日起,#北京大病医保起付标准调为30404元#】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 本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其中指出,2023年1月1日起,大病医疗保障起付标准为30404元。起付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适时公布。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完善 本市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
各区医疗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定点医药机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21〕42号)精神,为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互补衔接,落实“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本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机制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大病医疗保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病医疗保障对象为本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
二、大病医疗保障费用支出分别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三、2023年1月1日起,大病医疗保障起付标准为30404元。起付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适时公布。
四、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大病医疗保障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包括: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三)《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应当由个人先行负担的医疗费用;
(四)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中的乙类应当由个人先行负担的医疗费用;
(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按规定可纳入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以及符合(三)(四)的医疗费用。
五、大病医疗保障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支付”。起付标准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60%;超过5万元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0%,上不封顶。
六、关于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及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人员等困难人群,其大病医疗保障起付标准降低50%,起付标准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65%;超过5万元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5%。
七、2023年1月1日起,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大病医疗保障费用实行“一站式”实时结算。
八、本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河南大学2019-2021年分省分专业录取最低分统计第一部分(河南,华中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南大学艺术体育类录取最低分统计。
#河南# #郑州#
北京有很多奇怪的地方!2200万常住人口,居然有900万人没有户口!!
大多数年轻人蜗居在这座城市,没有户籍,没有归属。默默的浪费着大好的青春!
注:北京市户籍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1375万人。
大约有1000万的北漂!!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还有,现在北京大概是有1500多万套房子的,其实北京的房子是非常多的,足够4000万人居住,但是绝大多数年轻人却没有房子住,只能住群租房。
#同城种草##北京美食# 【2021秋季餐厅周-鸢尾宫1983】作为北京最喜欢的餐厅之一,#中国餐厅周# 第一顿必然选了这家!这几年味道有所下降,但是颜值和服务还是非常在线的!
[微风]【前菜-蟹肉沙拉】,用蟹肉做成白色的小春卷、一块完整的蟹螯,再配上【番茄泥、番茄块、番茄清汤】三种组合的【夏日番茄多吃】,番茄的冰酸感和让蟹肉更加柔嫩,很是开胃!
[微风]【汤品-鸢尾宫龙虾汤】以店名命名的汤品自然十分期待,汤很浓稠,伴随着龙虾壳儿微微的苦味儿在里面,如果能接受这种苦的话,其实还是很好喝的。
[微风]【主菜-马赛海鲜汇】第1次吃到品类这么丰富的主菜,一道菜里面有鲍鱼、枪鱿鱼、鱼肉,但是烤的有点过头,有微微的糊味,而且非常的咸,并不是很喜欢这道菜。
[微风] 【甜品-车厘子多吃】这个甜品是挺奇怪的,你几乎没有吃出车厘子的味道,整体很失望。
最近来这家店发现汤汤水水特别的多,感觉整到套餐吃下都是在喝汤,这一点真的不是很喜欢,希望以后改进。@DiningCity鼎食聚北京
#同城种草##北京美食# 【2021秋季#中国餐厅周# 第二站-超级实惠的澳洲餐厅】金黄+黑色主题的餐厅,夜晚降临,几束黄色灯晕照在餐桌上,很是美妙~
【前菜-两款沙拉】凯撒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