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4月15日电 (记者 韩璐)记者15日从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获悉,2014年重庆市肿瘤发病率为244.66/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89.01/10万;女性发病率为199.47/10万。发病率居前8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肺、结直肠肛门、肝脏、食管、乳房、胃。
专家解析癌症发生的真相: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坏基因比坏习惯危害更大
继2013年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后,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近日再次通过《纽约时报》公开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重庆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永忠教授告诉记者,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而言,肿瘤领域癌基因的危害远胜于坏习惯,这些人即便保持了很好很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特别提防肿瘤的潜在风险,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肿瘤专业筛查。
吴永忠教授说,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但是并非所有的基因突变都来源于父母的遗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射线等多种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在临床上,有5%~10%的肿瘤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这类患者由于先天遗传原因而携带某些突变基因,即发生了胚系突变,从而使其罹患肿瘤的风险大大提高,由于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所以这类肿瘤也被称为家族性肿瘤。表现为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吴永忠教授表示。
了解癌症早诊早治的方法: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
癌症发病率的居高不下,让更多的人开展关注肿瘤早期筛查。在重庆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的咨询室,经常会见到体检者惶恐不安地指着检查单上的一些数据问:医生,这个肿瘤标志物升高了,是不是说我得了癌症?对此,医生常常会建议下一个月后复查。但一个月后复查结果可能会持续升高,也可能是降回正常水平。
到底,肿瘤标志物检测究竟是什么呢,标志物指标的升高是否与癌症有关呢?
吴永忠教授表示,从医学上讲,肿瘤标志物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人体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因此,肿瘤标志物不仅是恶性肿瘤细胞会合成分泌,机体对良性肿瘤反应也可能会分泌。常见的有良性炎症,比如AFP(血清甲胎蛋白)的升高,除提示原发性肝癌外,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甚至怀孕也都可能出现AFP升高,这就是我们说的假阳性,但这样的假阳性也可能是早期肿瘤的一种反馈信息。所以,医院针对普通人群筛查会建议分性别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
其实,普通人在做肿瘤筛查时,如发现单一肿标超出正常范围,而临床体征及其他超声影像学检查并无异常,则只需定期复查随访即可。但若出现动态持续升高,就应该及时确诊了,这在早期筛查中是非常灵敏的一项动态指标。
肿瘤标志物检测除了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早期筛查的辅助及鉴别诊断外,更重要的是应用于肿瘤治疗期间的疗效观察,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价,并具有价廉、简便、灵敏、无创等特点,可以早于其他检查提示肿瘤生长及复发风险。
了解癌症治疗的进展:分子靶向治疗是今后肿瘤治疗发展的方向
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事实上,还有一种日趋成熟的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青睐,它就是分子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的治疗,这些靶点分子在肿瘤发生、生长、代谢、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说,传统的抗癌药物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没有识别力,只要是增长速度快的细胞均会受到波及,因此对白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生长较快的正常细胞也会造成损害。
具体而言,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致癌点即靶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地选择靶点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发生特异性死亡,也就是说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尽可能保护正常组织,因而毒副作用更小。
“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金标准就是患者的生存期,”王东林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和肿瘤共存,是靶向治疗带给癌症患者较大的福音。”
有数据显示,得益于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十年来我国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5年生存率从8%提高到18%,达到国际水平。
虽然靶向治疗会成为位列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但并非每个肿瘤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
比如临床上,肺腺癌患者中只有EGFR基因发生突变的小部分人群接受吉非替尼(易瑞沙)靶向治疗才有疗效,因此基因检测是决定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的前提。
王东林介绍,靶向治疗在间质瘤、乳腺癌、肺癌、肠癌、肾癌的治疗上运用广泛,治疗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