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像已经结束了,病毒来时如洪水猛兽,去时悄无声息,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统计表明,今年大约有50亿人次的游客要探亲访友,就在人们普遍担心疫情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候,大家惊奇地发现,今年的春节似乎出奇地安静,新冠病毒经过排山倒海般肆虐之后,突然之间似乎消失了。
01
疫情数据断崖式下跌
似乎在元旦前后一大波的人阳性之后,到了春节就已经不再有阳性的人了,新冠病毒似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难道病毒真的没有了吗?难道病毒真的被我们人类打败了吗?
2023年1月25日,关注疫情数据的朋友们第一时间发现了在中疾控官网上新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看过数据之后,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断崖式下跌”。
这份数据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全面放开后,我国的感染高峰出现在2022年12月22日前后,高峰时期单日新增超700万,发热门诊的接待人数单日超286.7万人。
此后就呈现出了下降趋势,这数据和断崖式下降的走势,说明我们中国老百姓扛过了这场大面积的感染高峰,而发热人数、重症和死亡人数在一个月内也是断崖式的下跌,越来越少。
02
新冠病毒哪里去了?春节期间为何看不到?
新冠病毒哪儿也没去,还在人群中传播。
只是,由于人口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普遍性感染,绝大多数人获得了可以预防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实现了所谓的“群体免疫”,人群中易感者数量快速降低,病毒有效传播系数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病毒只能在人群中以非常低的水平传播。
只有在医疗前线的人才知道,还是时不时有接到一些阳性的患者,也有人因为阳性而引发的各种症状。
所以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和人们处在“战略僵持”阶段,在感染过的近2-3个月之内,形成大范围疫情反弹或者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阳性少了很多,似乎感觉病毒消失了?
总结起来,春节病毒“消失”的原因是:
①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抗体,没有新毒株出现,短期内不会被感染。
②变异后的毒株危害性越来越弱。
③经历过第一波疫情后,防护措施做得更好。
④没有进行全民核酸检测。
⑤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所有数据都呈现下降,让人以为病毒消失了。
03
对于特殊群体,二次感染的患者可能会比第一次严重,要做好防范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需保持营养均衡,避免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并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进而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2、做好个人防护
虽然现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第一波感染高峰,但是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发生,而且新的变异毒株也可能再次侵袭,患者也可能二次感染,所以外出做好防护非常必要。
如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接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等,通过加强防护避免二次感染。
3、减少外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引发发热、咳嗽、咽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传染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以及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外出,避免聚集,尽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车站等。
4、及时接种疫苗
做好疫苗加强剂次的接种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在存在既往感染后6个月,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有效延长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减少重复感染风险,降低重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因此建议阳过的朋友,最好在今年的六七月份为自己接种一次加强针。
随着时间的延长,第一波感染的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一旦遇到新的XBB.1.5等变异毒株,仍然有再次暴发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
因此大家要做好一切准备,积极调整身体状态,适当备好药物,做好防护,尽可能把疫情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