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段尼康用户维权的视频。
尼康D600相机的问题,是快门掉渣,不是外部进灰。
照片黑灰点的位置,都在左上角,按照相机成像是反像的原理,实际掉渣的位置是感光元件的右下方。
快门的运动方向,是从上到下高速运动,快门上的渣,被甩到感光元件的右下方,合乎相机的机械与力学设计。
为了弥补缺陷,尼康后来推出了替代产品D610。但很遗憾,新品仍然掉渣,位置一模一样。
百年尼康,曾经无比辉煌。1988年奥运会,有报道称,现场记者使用的相机,尼康占90%以上。
进入数码时代后,尼康落伍了,先被佳能超越,后又有索尼加入围剿,市场份额江河日下。
D600事件,放在巅峰时期的尼康身上,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多少年以后的历史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描述,英雄的拐点,从渣开始。
真心祝愿尼康重振雄风。
这是墨叔的真实想法。墨叔关注与崇拜尼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已有三十多年时间。
看墨叔的头条马甲,就有尼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