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到底该不该买?
我原来也是最反对买公寓的,谁买我都不支持,最近成都市的限购政策连续加码,指导价,赠与和顺位调整,很多购房者被彻底堵在了门外!再加上现在的年生人生活习惯确实发生了很大改变。公寓产品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线。[灵光一闪]
当然买公寓的套路多,什么水电气全通、享受单身贵族生活、年轻人过渡房、10年返租金等等。对于很多不了解的兄弟伙一听就蒙了![抠鼻]
公寓产品在现阶段在成都市场卖的非常的好。对于很多没有资格的投资者,他们深知公寓的套路,买公寓对于他们是精准的点杀:[灵光一闪]
1、他们非常注重地段,入手之前反复去验证,对公寓周边配套及日后的规划很了解,并且自己后期怎么运营,怎么居住也是了然于心;[中国赞]
2、对周边的房价、租金收益非常了解,买之前会测算,根据租售比决定是否下手![加油]
3、公寓既可以住,也可以出租挣收益,最主要可以注册公司,对于开公司非常有用,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你开工作室都非常实用![可爱]
公寓和住宅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1、产权年限不一样(公寓40年产权、住宅70年产权)[机智]
2、落户政策、入学不一样(现阶段的成都公寓不能落户,也不能入学,但是深圳已经可以入学了,未来公寓会改革!)[加油]
3、公寓一般容积率高,当然舒适度就比住宅要差,但是现阶段的类住宅产品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水电气三通,容积率非常低,一般一梯一户,居住舒适度非常高。[中国赞]
4、公寓的水电费确实要比住宅高一些,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的原因,其实大家可以具体的了解一下,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抠鼻]
5、首付和贷款政策不同,公寓税费相对高一些,其实包括后期的买卖公寓税费没有想的那么高,可以有效的处理,不懂可以找我了解[灵光一闪]
以上就是公寓的缺点,当然存在即合理,对于很多年轻人,手里根本没有多少钱,同时还没有购房资格,在市中心买一个自己的小窝确实也没什么不好,总比去那些远郊大盘要好点,毕竟要在主城区工作,学习,发展!还有就是来投靠子女的老人,没有购房资格,看孙子孙女想留在市区,那只能买公寓![灵光一闪]
在这里我首先声明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买公寓,公寓既然有这种产品就说明有市场!要不开发商也不敢轻易去拿地!我在这里不吹不黑,给大家一次了解公寓的机会,买不买还是按大家需求[灵光一闪]
@戴您淘房
#买房# #公寓# #房价# #成都# #成都头条#
又发现一个好看的轻复古风格家,是伦敦古董商Georgie Stogdon的小公寓。这种风格现在还挺火的,很大特点就是硬装简洁中性,软装大都很有设计感和风格。
这个家里有很多她从跳蚤市场、慈善商店淘来的古董家具,但看起来一点也不闷。很多这样轻复古的家都会刷白墙,之前去杭州看的应老师家也是如此,这样也能让古董家具们有更大发挥空间。#全民种草季#
成都楼市冰火两重天之:烽火南门!
前几天戴哥说了外地人五一的看房经历:北门、西门和东门的几个楼盘,冰火两重天,落差巨大!很多粉丝问南门呢?
戴哥作为开发商的成本人员难得休息一下,确实没有哪里都跑到,但是我的团队呢给了戴哥最真实的反馈:南门的售楼处和北门、西门、东门都不同,以川内的兄弟伙为主,更有一些外地购房者,反倒是看不到成都本地人。
更奇葩的是公寓类产品卖的比住宅楼盘要好,都是趁着五一来成都川内以及外地购房者,售楼处人声鼎沸那是相当热闹,购房者都还是有一定的实力远超北门、西门、东门,他们大多呢没有成都的购房资格,但是目标都非常明确想在成都南门安家,养老!那种门口就是地铁,水电气三通的类住宅产品最受购房者追捧。其实戴哥以前也是咨询过这些购房者知不知道公寓的硬伤呢?得到的回复最多的就是:想在成都有个家,南门发展远比老家三四五线城市强太多,而且主要考虑居住,并不急于转手,能留在成都就安逸!@戴您淘房 #成都房产# #成都楼市# #成都买房# #公寓#
我也是姥姥,帮女儿女婿带大了两个孩子,现在我和老头就在女儿家附近买了一套小公寓和老头子安享晚年,女儿一家每个星期也会来相聚,一家人互相帮衬,日子过得很舒心
为什么公寓楼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这几年房价接连暴涨,炒房轰轰烈烈。买房门槛的是越来越高,越是一线大城市那房价已经是天文数字。把一部分购房者推向了公寓市场。不过很多购房者对购买公寓有很大顾虑,大家对谈公色变主要还是一下几点,众所周知,公寓楼有这么几个劣势:
1,房屋的产权是40年的
2,商水商电,物业费用比住宅要贵
3,首付款要50%,贷款期限为10年,不能用公积金贷款
4,不能落户,转售税费高,户型单一,面积小
给予以上几点,大家都觉得不值得,感觉买到了就是个赔钱货。
但是公寓楼的优势在于:
1,地段位置优越,大多位于城市核心繁华地带、商圈周边,交通方便,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
2,公寓不受限购限制
3,价位便宜,月供轻松,容易出租
4,物业管理水平普遍较高
对于选择是否值得购买,大家还得从自身出发。不管是自住还是商用,这个一定会涉及到了投资回报率和周期的关系了
公寓大部分以出租为主,以目前市面的租金大部分足以覆盖每月的月供(地段不是特别差的那种),贷款结束基本能得到一套房子。这个比一般的存银行买基金回报要高(高风险高回报的除外)。
选择公寓最主要还是多看几点免得后悔,
1,选择旺地,选择公寓居住的人,会更看重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交通出行是否方便,预期的租金也会更高。
2,选择好的物业和开发商
公寓的管理费、水电费比普通住宅要高,所以,物业服务的质量和基础设施设备维护要求比较高。
3,这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看这个区域的政策规划前景,有一些公寓由于配套的交通以及产业还未成熟,因此价格会相对低廉。但如果该公寓所在区域在未来有发展潜力,那就值得投资,回报率也会更高。
所以不管是买住宅类商品房还是公寓类商品房,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从。选择出手之前先看看片区短期和中期的一个前景规划,一般这种政策出来不会轻易改变,这个对以后的升值空间影响很大。还有就是大概计算一下10-15年左右时间能否收回投资本金。一般大家看到公寓楼都特别的排斥,因为他的劣势被扩大了。以现在的楼市的情况来看,住宅楼现在购买不是特别划算,政策调控力度太大了。很容易在高位接盘,自住的话那就无所谓,一般也不会出售。这几年楼市大概率是个横盘的波动,现在政府需要稳定,大涨大跌都不现实。对于手里资金有限的年轻群体来说,公寓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改变一下观念。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大家纯属看看,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2014年,取了2个银行卡几乎淘尽,卡剩几百,凑了1万给一个朋友说临时周转几个月,而今是2022年尾已过8年,总说是困难还不了,而他自己住大面积套房,还有几套公寓出租[流泪][流泪]人不要太善良,尤其是善良还没刺!
江西一女子借给朋友2万元,朋友7年后终于还钱。女子信任朋友,没有当面点清。谁知事后却发现只有400元是真钱。而等女子找朋友询问情况时,朋友的说法让人目瞪口呆!七年前,李女士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事情急着找她借2万块钱。因为和这位朋友有多年的交情,李女士二话不说直接拿出钱给了她。而她也觉得两人的关系不错,也没问朋友什么时候还钱。没想到这钱一借就是7年。在这7年间,朋友从来都没提过还钱的事,李女士本人也觉得借给朋友的钱若是主动去找她要的话会破坏两人的交情,所以也就没提。
淘B,拼DD,浪费了多少资源,造成了多少污染,买回来的东西淘汰率太高了,可是生活品质并没有提升,却产生了太多不必要的垃圾。尤其来回物流的包装垃圾。还有不得不提的外卖,吃饭是方便了,想吃啥点啥,但是总觉得让人变得越来越懒,而且包装太过了,每天写字楼,公寓楼,一次性垃圾成山……让地球恢复生机,可能只有人类灭绝吧[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成都的刚需不要再入坑了!求求你!
从去年开始呢成都房产市场上开发商爆雷事件一波接着一波!大家发现没有,为啥子开发商破产都可以选择躺平,更有甚者直接官宣购房者我就是没钱了,房子交不了了,爱咋咋地!但是相反呢如果老百姓断供那就必须进黑名单,自己辛辛苦苦供养的房子呢,要被拍卖!
对于成都的刚需你手里就40到50的首付,总预算也不过150-200W的刚需,真的不要飞蛾扑火天天盯着地处城市边缘开发商的新盘,二手才是你温暖的家!总价150到200万在锦江区的三圣乡在武侯区的南片区还大有作为,为啥非要冒着炮火的洗礼去冲新盘,那个某大的房子到底能不能交你心里没个数吗?@戴您淘房 #成都房产# #成都楼市# #成都买房# #公寓# #成都二手房#
#南宁头条#楼市已见底,观望需谨慎❗❗❗
为什么说楼市见底??其实看看今年金九银十开发商的促销活动就知道,各种送车,送车位,送物业费,送公寓,返首付,低首付,首付分期免息,还有各种折扣!销量还是低迷,市场还是冷淡!今年开发商跑路,债务违约,停工的也不少,这种情况说明开发商已经没招啦!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春节过后一般是涨价的好时机!
【#西安市民买菜难# 配送商:正在办理通行证】西安市自23日封闭式管理后,规定每家每2天可有1人外出采购物资,但27日防控措施升级,除防疫人员外的市民不得外出。升级后,许多市民发现小区周边的商店全部关闭,线上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也被人一抢而光。
一位高新区嘉会坊街区的市民29日仅吃了一片面包充饥,30日早晨还未等到食物。他所住房间没有煮饭工具,只能购买速食,但各大外卖平台因骑手紧缺难以配送,他在一个美团外卖群里发现有好几位跟他一样挨饿的人。小区物业与做核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街道电话无法接通。一位居住在曲江新区某商业公寓楼的市民介绍,政府负责送菜的人员认为商业公寓楼不属于小区,不提供送菜服务。
陈杰所在的车队负责为淘菜菜平台配送果蔬等生鲜食品,但自27号以来,车队所有人员都被封闭在家,无法出门配送。另一家物流公司黄马甲物流也面临配送员紧缺问题,黄马甲物流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协调部分居家的配送人员办理通行证,缓解人员难题。
配送员短缺直接反应到末端的物资供应上。29日晚,高新区某小区群发布通知:淘菜菜今天不开团,已经积压了3天的货,司机不够,无法配送。西安买菜难 配送商:正在办理通行证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