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房价增速创自2005年新高
美国今年3月标普CoreLogic Case-Shiller房价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2%,是自2005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2月时这一指数上涨了12%。美国20个城市的房价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3.3%,是自2013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凤凰城涨20%,圣地亚哥涨19.1%、西雅图涨18.3%,是指数中涨幅最大的三个城市。
标普道琼斯指数S&P Dow Jones Indices投资策略全球主管拉扎拉Craig J. Lazzara表示,这些数据与新冠疫情鼓励潜在买家从城市公寓转向郊区房屋这一假设是一致的。买家可能加速了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的购买。
- 美房价激增4月新屋销售远低于预期
美国商务部25号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新屋销售从102.1万户下修至91.7万户,4月新屋销售经季节调整后年化率为86.3万户,较3月下跌5.9%,但较去年同期上升48.3%。新屋价格中位数较上年同期增长20.1%,至37.24万美元。
新屋销售出现下降的同时,库存相较3月出现了上升。4月有31.6万户新屋待售,为一年中最多。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将需要4.4个月的时间来消化掉库存,而3月修正后为4个月。数据还显示,4月已售但未开工的房屋数量,较一个月前增长了16.5%,至32.5万户,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彭博社报道分析指出,近几个月来,建筑商一直受到供应链挑战和材料成本上涨的束缚,导致房价近期的快速上涨。尽管房价上涨暂时抑制了需求,但抵押贷款利率接近历史低点,已售但待建房屋积压数量增加,表明未来几个月住宅市场将稳步增长,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自从有了较大规模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后,货币当局滥发货币的行为,首先并不是带来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因为存在资本市场预期收益率与利率之间的利差,流动性的增加,更多表现为表现为资产价格的膨胀。但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消费物价的上涨。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由大量信贷资金涌入股市引起的,本世纪初的次贷危机是由影子银行制造的影子货币非理性推高房价引起的。现如今,美联储的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在不断推高股价的同时,也不断推高房价。
标普CoreLogic Case-Shiller全美房价指数6月同比上涨18.6%,涨幅较5月的16.8%进一步加速,6月涨幅是自1987年该指数开始发布以来的最高纪录。也就是说,房价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了2007年次贷危机前的水平。
泛滥的流动性在使股市和楼市巨大的资金池水位高涨的同时,也出现了“溢出效应”,开始冲击最终消费品市场。美国CPI连续两个月达到5.4%的增幅。这意味着,美国通货膨胀的水平是史无前例的,后续带来的危害也将超过大萧条和次贷危机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