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厚街国际展览中心
台湾名品博览会
我的眷村生活13 —— 外省老兵逐渐凋零(1984-1987)
八零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到处蓬勃发展,也就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崛起年代。
还记得,在我们村里八零年代越后面时,越多人搬离眷村,因為都在村外买房子,也陆续搬进了很多非军人眷属的人(他们名义上是以军人名义进入,实际上,是原先的军眷私底下卖给他们的)。 经济繁荣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產生炫富跡象,最明显的是豪车增多了,开在马路上,真不止招蜂引蝶,简直就是招光引欲(招目光、引慾望),那时进口车的关税超过35%,依旧买气畅旺,呼啸而过的引擎声,会让驾驶者异常兴奋,观看者控制不住瞳孔放大 ; 还有一堆奢侈品、豪宅、名品...的出现,整座岛屿都瀰漫著腾飞的气息,冒青烟了!!
那年1987,我忘不了的一年。
约莫四月份吧,某天下午,我没课在家,听见我妈叫著我爸去医院检查身体,口气特别的无奈,随后问了我妈『爸怎麼了?』
你爸,已经好几个月没法正常大便了,若有粪便,便中还会带血,让他去医院,他说,肯定是肠胃不消化,死硬的坚持说,还有几个月就退伍了,退伍后再去医院看病,看好后,带我出国到处玩。。。
『便。中。带。血。』,这肯定不简单吧?我立马跑去找我爸说『把拔,我帮你预约台大医院,你去检查一下。』不说还好,一说,我爸超级大声喝斥我:『没事也被你说出个事,听你妈瞎说,我身体好得很,下次你再提,不止骂你,还肯定教训你』。哇..........此生第一次被我爸嚎啕大骂,哭著跑进房间,都不知道到底哪裡错了?
就在当年五月底,可能是病情加重吧?总而言之,没人知道我爸去三军总医院就诊,后来医院要开刀,才通知我跟我妈(我弟当时在外岛当兵),我人还在小学代课音乐班上课,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时,就看到我妈一人独坐在手术室外猛哭,惊吓之餘,跑到她身旁,她说『你爸是直肠癌末期,肚子一划开叫我进去看,肿瘤已经把整个肠组织都沾黏在一块儿了,根本没法切除,只能把肚子缝回去,加个人工造口』,就这样,在医院的最后四个月裡,我妈没离开过医院,而这也是他俩结婚后唯一一个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最长的时间了。我则是裡裡外外的跑,办这办那,煮营养餐、办理爸爸院中到期退伍手续、弄所有的换洗衣服.......每天6:00起床煮食,晚上11:00以前儘量回到家。
还记得在『我的眷村生活02中的隔壁邻居 — 严伯伯』,当时眷村我们家裡颇大,但每天都是昏天暗地的独自回家,他只要一听到我家大门开门声,会立刻推出内门出来隔著矮墙说『玲~你现在进去把楼上、楼下的灯全部开亮,走一遍家裡,有任何状况,喊一声,我马上去帮你』,那时的我只有感恩,没有力气言谢,直到最后的一个月,我几乎跟我妈一同在医院守候著我爸,当病危通知出来时,打了电话与电报到外岛,都无法联络到我弟,爸在弥留之际,全身无法动弹,只剩双眼能转动,我附在他耳边轻声对他说『把拔,最近已经开放可以回老家探亲囉,您这将近40年的思念,可以成真了,记得回去看到爷爷、奶奶时,要先帮我打声招呼喔!』爸爸当下流出的两行清泪,瞬间瓦解了我的声音,那无法言语的嘴、无法抽动的脸部肌肉、在他唯一能展现情绪的眼神裡,我看到了遗憾、看到了不捨、看到了这麼多年没法实现的愿望,我的声音哽咽到无声,我的眼睛噙著压抑的泪水『爸,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家裡,您好好走,记得常来看我跟妈妈』就这样,我爸带著满满的遗憾离开了我们。
那年,也就是小蒋开放两岸探亲的开始。
我爸走后,他的几个好友也陆续离开,於是,老兵在台湾遂逐渐凋零。
ps.图片取自网路
截至8月4日0时,香港新增5020例确诊病例,3岁以下幼童可接种疫苗。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第二期15件国宝级古代书画名品。昨日起,澳门珠海恢复免隔离通关,口岸客流激增,复苏赴澳游。 8月4日台湾新增本土确诊22707例,新增死亡病例56例。国台办:萧美琴极力推动佩洛西窜台,必将遭到历史清算。台媒称解放军台海军演区域扩大至7处、时间延长至8日。台军紧急升级战备警戒,预警雷达严密“监控”东风导弹。台军战机挂弹升空,声称与解放军军演无关。
佩洛西窜台引发岛上民众恐慌,避难防空洞APP冲进下载榜前三。
从来不到大陆展出文物的台北故宫,为何要带着颜真卿的真迹,漂洋过海到日本展览?
2019年1月,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展览。
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此次展品,均来自台北故宫。
文物的来源,自然不必多说。
再加上展览上的重头戏——颜真卿传世第一名品《祭侄文稿》,自1997年在美国展出后,这是它第一次离开宝岛台湾,公开露面。
虽说艺术无国界。
即便不到大陆展出,如果是在台北展出,对于大陆的收藏爱好者们,也是相对方便些的。
另外,这份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心算得上是目前传世所见,最顶级的国宝墨迹。
论历史价值,它见证了安史之乱,忠臣义士为报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奋起抗争,甚至不惜殒命的历史事件。
论艺术价值,它是由集古出新的一代宗师颜真卿亲笔手书。
由于书写时情绪极度悲愤,所以不顾笔墨之工拙,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展览当天,太阳刚刚升起,博物馆10个售票窗口前,都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即使是事先买好预售票的观众,也站在队伍中,焦急地等待入场。
颜真卿在日本的受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实际上,日本人对颜真卿书法的喜爱与崇拜,还不止于此。
在大洋彼岸的耶鲁大学门楣上,有一块代表着中国文字的刻碑。
而上面刻着的,正是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
当我从#真知新坐标# 的视频中,看到这块碑文时,竟一时惊讶得合不上嘴巴。
毕竟,很多人都用过,或者看过《耶鲁家训》等世界名校家训系列。
然而,在他们的学校门楣上,却在用我们老祖宗的文字,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而将这部《颜氏家庙碑》推荐给耶鲁大学的,正是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朝河贯一。
#日本教授提议把中国家训刻在耶鲁图书馆上#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遗物、遗迹都已经逐渐消失。
这才让流传下来的各类文物,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所以,如何从中获得更多启示,得到更多价值,来指导自己今天的行动?
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1952年,陕西咸阳唐开元二年(714年)杨谏臣墓出土一件绞胎盂,是目前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绞胎器。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于河南巩义黄冶窑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绞胎器标本,考古发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根据现有公布的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家单位共收藏有唐代绞胎器50多件。
另外台湾及海外亦收藏有10件左右,而私人藏品因情况复杂,故数字不详。
综合考虑是否为墓葬、遗址或窑址出土品以及流传有序的名品、孤品等因素,大陆收藏唐代绞胎器质量最好。
尤其是考古发掘品占有绝大多数,它们造型丰富,纹饰精美,而且来源清晰,堪称该类器物研究的标准器。
所谓“绞胎”,其制作工艺就是把配出的不同色调的泥料切成薄片,相间堆叠,按要求挤压、绞揉或拼接制作成型。
然后施釉,入窑焙烧,柔软的色泥因扭曲掺和,便呈现出类似树木年轮、花岗岩或花卉一样的纹理,它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工艺。
也称绞胎或绞泥,目前已经发现的唐代烧造绞胎器的窑口有河南巩义的黄冶窑与白河窑、陕西长安醴泉坊窑等。
其中以黄冶窑为代表,不仅产量大、形制多,而且花纹美,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唐代的绞胎器以枕为最多。
且多出土于北方唐墓,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瓷枕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而窑址,特别是巩义窑址大量出土的绞胎标本,与各地城址中出土的绞胎器可以完全对应,甚至极具相似性。
因此生动再现了该类产品由生产、运输到销售与消费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条。
由于地缘接近的优势,唐代巩义窑绞胎工艺并未因改朝换代的历史硝烟而随风消逝。
而是以焦作当阳峪窑为代表,在宋代继续发展壮大,但该窑的绞胎产品则不再以枕为主,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了……
转
唐代绞胎瓷:
1952年,陕西咸阳唐开元二年(714年)杨谏臣墓出土一件绞胎盂,是目前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绞胎器。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于河南巩义黄冶窑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绞胎器标本,考古发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根据现有公布的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家单位共收藏有唐代绞胎器50多件。
另外台湾及海外亦收藏有10件左右,而私人藏品因情况复杂,故数字不详。
综合考虑是否为墓葬、遗址或窑址出土品以及流传有序的名品、孤品等因素,大陆收藏唐代绞胎器质量最好。
尤其是考古发掘品占有绝大多数,它们造型丰富,纹饰精美,而且来源清晰,堪称该类器物研究的标准器。
所谓“绞胎”,其制作工艺就是把配出的不同色调的泥料切成薄片,相间堆叠,按要求挤压、绞揉或拼接制作成型。
然后施釉,入窑焙烧,柔软的色泥因扭曲掺和,便呈现出类似树木年轮、花岗岩或花卉一样的纹理,它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工艺。
也称绞胎或绞泥,目前已经发现的唐代烧造绞胎器的窑口有河南巩义的黄冶窑与白河窑、陕西长安醴泉坊窑等。
其中以黄冶窑为代表,不仅产量大、形制多,而且花纹美,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唐代的绞胎器以枕为最多。
且多出土于北方唐墓,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瓷枕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而窑址,特别是巩义窑址大量出土的绞胎标本,与各地城址中出土的绞胎器可以完全对应,甚至极具相似性。
因此生动再现了该类产品由生产、运输到销售与消费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条。
由于地缘接近的优势,唐代巩义窑绞胎工艺并未因改朝换代的历史硝烟而随风消逝。
而是以焦作当阳峪窑为代表,在宋代继续发展壮大,但该窑的绞胎产品则不再以枕为主,而是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了……
2008年,沈殿霞因病去世。她给女儿郑欣宜留下6000万遗产,但要求郑欣宜到了35岁才可以继承。没想到沈殿霞去世不久,郑欣宜就把母亲留给她的豪宅以1500万的低价售卖了。
14年前,沈殿霞去世的时候,留给了女儿郑欣宜一笔6000万的遗产。
但是却在这个遗产上,加了一个限制,那就是郑欣宜只有在35岁的时候,才能完全继承。在这之前,每个月只有2万的生活费。
沈殿霞生前为女儿想得很长远,等郑欣宜到了35岁,心智足够成熟,有了阅历能分辨一定是非,能经受住一定诱惑,才能守住钱财。
沈殿霞一心一意的为了女儿着想,哪怕是自己正在经历着病痛的折磨,她还是为女儿的未来着急。
我们都知道那么郑欣宜的父亲是郑少秋,那么他们两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沈殿霞是香港无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但她祖籍却在上海。自幼体型较胖的沈殿霞为了与其他演员区分开,干脆将身材当作优势。
17岁时沈殿霞签约影视公司成为艺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娱乐圈“女版大佬”生涯。
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沈殿霞就被香港TVB无线电视台看中并签约,出演了一系列喜剧,她塑造的开心果形象也深入人心。
凭借当主持人,和主演的一系列电影红了以后,沈殿霞不仅赚的盆满钵满。且因为性格爽朗,为人仗义,使得她在娱乐圈拥有了很高的地位,人脉广,资源好。
虽然沈殿霞不漂亮,但她肥嘟嘟会说话的样子招老人喜欢,所以她靠着主持《欢乐今宵》,成为了TVB的台柱子。
她还和邓光荣、谢贤等人拜把子,成为了义兄妹,以至于哪怕那个时候娱乐圈一片混乱,但是无人敢惹她。
总之,她就是一个富贵命,有钱有名有势,享尽了荣华富贵。
有一天在马来西亚拍外景,好友森森托沈殿霞给郑少秋一封信,她以为是情书,但实际是分手信。
沈殿霞开开心心帮森森送“情书”,而郑少秋接到信的那一刻脸色难堪。
得知真相的沈殿霞十分愧疚,但是为时已晚,想尽办法安慰郑少秋,两人就日久生情了。
当时沈殿霞有着很高的名气,在娱乐圈是大姐大,而郑少秋只是个新人。在沈殿霞的帮助下,郑少秋星途之路非常顺畅,沈殿霞为郑少秋可以说付出了所有。
沈殿霞放下自己在香港的事业,陪伴郑少秋去台湾发展。
当时和她关系极亲近的谢贤多次劝告两人不会有结果的,而邓光荣更是直接:“人家只是在利用你,你小心点吧!”
尽管沈殿霞身边的朋友都看的明明白白的,但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时的沈殿霞心里只有郑少秋,她也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去。
郑少秋终于是娶了沈殿霞,她在婚礼上哭的不能自己,人们都知道她是喜极而泣,可是婚礼上哭泣的人日后注定的要流更多的泪。
果不其然,郑少秋让沈殿霞伤心了一世。
结婚之后的郑少秋,没有看出对沈殿霞有多爱,但是她却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郑少秋打通了很多的关系,把郑少秋捧红了。
一部《戏说乾隆》让潇洒帅气的郑少秋红遍了大江南北。
同时被捧红的还有赵雅芝,那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沈殿霞为了能够留住红了的郑少秋,四十多岁的她不顾高龄产妇的危险,为郑少秋生下了一个可可爱爱的女儿郑欣宜。
以为自己体质太过于肥胖,生孩子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郑少秋总是说如果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他们的婚姻也就到头了。
然而沈殿霞生下了女儿后,郑少秋依然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她还是成了被郑少秋抛弃的女人。
郑少秋爱上了官晶华,他们一起拍摄了电视剧《楚留香传奇》。
郑少秋为了官晶华,把沈殿霞和女儿一起抛下了。
可怜女儿刚刚半岁而已,沈殿霞也深受伤害,无论她流了多少泪,郑少秋都不再回头。
沈殿霞毕竟成为了妈妈,都说为母则刚,为了女儿,她不得不重新振作精神。
她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再也没有爱上其他人。
沈殿霞一直对女儿有所愧疚,她想给女儿最好的生活,听人说女儿要富养,沈殿霞就开始了自己的富养女儿之路。
只不过她曲解了富养女儿的意思,把女儿养成了一个小胖墩,胖胖的郑欣宜更不愿意动弹,于是她成了一个爱吃爱玩花钱无数的女孩。
很快对自己的身材没有节制的郑欣宜胖的快到了200斤,走路都费劲。
她的生活也十分奢靡,动不动就花费几十万上百万买名品包包,买豪车。
郑欣宜的生活是惬意的,直到她得知了母亲沈殿霞病危的事情。
沈殿霞得病的时候是2008年,她当时63岁了,可是她的女儿才是21岁,沈殿霞担心自己去世后,女儿会过得很艰难。
她也担心女儿不定性,这些年被她惯坏了,郑欣宜喜欢帅哥,男朋友虽然长得帅,但是不靠谱,因此沈殿霞才决定给女儿留下6000万的资产,但是必须等到她35岁再继承。
可是郑欣宜却根本就接受不了一个月几万块钱的开支,她把沈殿霞留下的房子卖了1500万,这才让她日子好过了一点。
如今郑欣宜也已经35岁了,她继承了沈殿霞留下的资产,她应该会好过一些了吧,祝福她越来越好。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读报时间(№2384)
1、Adobe官方宣布,将开始对潘通色收费,订阅费用为每月49.9元,或每年599元的订阅费;如果不付费,用户文件中的潘通色都将显示为黑色
2、国家林草局:将启动制订“以竹代塑”行动计划
3、路透社:中方取消欧洲联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演讲。米歇尔计划在演讲中,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呼吁减少对中国的贸易依赖
4、立陶宛驻台机构正式揭牌,中英文名称中均无提及台湾或台北
5、马斯克解雇超90%印度推特员工;英特尔内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请了一位印度管理人,他可能会把整个村子都带来。”
6、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机密文件泄露:已故巴勒斯坦前总统阿拉法特曾认为,现任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勾结以色列和美国,密谋使他下台
7、比亚迪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定名为“仰望”。仰望品牌产品预计售价为80万-150万元
8、特朗普在俄亥俄州集会上发表讲话:“我觉得佩洛西也是个畜生,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实话。她弹劾了我两次而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你们看看她对美国、对我们做了什么?”
9、普京在政府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23年时,给予俄罗斯公民生育第一个孩子的生育津贴将增加到近59万卢布(人民币70087.78元)。第二个孩子增加至78万卢布(人民币92658.43元)该计划将一直延续至2026年底
10、义乌商家预测今年世界杯冠军#通过一些国旗或者纪念品订单等,从目前的销售量来看,英格兰、巴西以及阿根廷很可能是今年的大热门
11、奢侈腕表品牌江诗丹顿和萧邦出现在李佳琦“双11爆品潮店名品节”;分别为售价15.1万的伊灵女神系列和9.4万的伍陆之型系列
12、美国强力球彩票开出20.4亿美元大奖获奖彩票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阿尔塔迪纳售出
早安IV8D
百分之99.99收藏爱好者不适合玩南宋官窑(三)
瓷器类的收藏如果玩到汝官哥均定这类真品了也算是到达巅峰了。再也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瓷器可以玩了,但是能到达这个巅峰的收藏爱好者估计几十万人中才能出现一至二个吧。其它的人会在清三代或者明代而止步不前了。这是自然现象,突破不了必然会沉沦的。
这也是百分之99.99收藏爱好者不适合玩南宋官窑的另一个原因吧。
国内喜欢宋瓷的人很多很多,多到几乎所有的收藏爱好者都希望拥有宋瓷精品。但是能够收藏到宋瓷名品又是真品的人太少太少,几乎百分之99.99的收藏爱好者是全死在赝品假货上了。由其是喜欢收藏南宋官窑又对藏品品相要求极其高的那类人,这类人无一不是用收藏清代瓷器要求完美无缺的标准去要求南宋官窑的完美无缺那么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乾隆皇帝终其一生收藏到的近两百件南宋官窑藏品中达到完美无缺的整器都不足二十件哦。但是目前全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了。现在很多藏家动不动就拿出一件南宋官窑或汝窑的完整器出来能够是真货的概率是多少?几百万分之一吧,但是能拿出来的人肯定百分百认为他手上的就是真货。真以为自己是天之娇子那个最幸运的人了,殊不知道自己的福德够不够。
厚德载物这是古人训,人与人物也是有缘份的,真正的好古董是凭着你与它的缘分才能够相遇相见相拥有的。真人遇真货假人遇假货这句话说的够直白了吧。有些人注定与假货为伍一辈子而不悟。
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遗址一共有六个瓷片堆积坑目前只发掘清理了四个坑。另两个坑原状保护了起来这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藏。国家都尚且如此珍视这些瓷片文物做为平民百姓的你非得要求收藏的南宋官窑必须达到一级的品相除了最近从窑里烧出来的能达到你的要求之外,这个700多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下来谁能为你保存一件完美的南宋官窑下来又这么便宜的卖给你?
南宋官窑包括整个宋瓷体系在国内的收藏圈中不但属于小众型的收藏门类,而且还是一个冷门。除了两类人喜欢之外其余人不是处于观望的阶段之中其他人就选择了漠视。
喜欢南宋官窑一类是富豪级的收藏家,一但在大拍中见到南宋官窑真品必定疯抢而纳入。然后让它进入自己的宝库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卖出。而且这些富豪对于南宋官窑来说目前全处于像股票一样的建仓阶段,只有默默地买进买进就像是个吃不饱的人。
另一类是骨灰级的宋瓷爱好者,这类人由于没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往往退而求其次买入南宋官窑的精残器及品相好品味高的瓷片做为长期投资对象。而且这两类人都是孤独的各行其事好像对市场是莫不关心的存在。
据我的观察宋瓷及南宋官窑也就这两类神级一般的人物在玩,其它百分之九九的人选择的是乾隆后至民国晚期的民窑普通瓷在搞收藏买卖,也是市场中最热闹的一个阶层。近两年市场疯炒崇祯康熙青人物瓷估计是某几位建仓成功的大咖在出货了。
富豪们的南宋官窑类藏品由于存世量太少太少一时半会儿为无法建仓成功所以无法炒作还得冷一长段时间。能花几千万上亿买一件南宋官窑的人除了是真喜欢舍不得卖之外是无法再有解释的。
举两个例子,2015年日本的板本五朗有件底足缺失一小块的南宋官窑四方弦纹瓶拿到香港苏富比拍卖起拍价8000万国内有三个富豪同时看上了它,于是他们三个人坐下来商量为了第一是为了避免互相残杀第二是选择一位能与外国买家竟争到底的人。这个人竞买成功后必须付给另两位各一千万的红包以作感谢。拍买时上海龙美术馆的刘宜谦以1.36亿元成功击退国外买家而成功的将此南宋官窑弦纹四方瓶收入囊中。他也绝不食言支付另两位退出竞争的同行各一千万元。那两位可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香港的张先生及台湾的乐从
就是图片上这件南宋官窑弦纹六方瓶呀,刘从香港拿到上海后据说并没有拿它公开展出而是深锁于博物馆内的私人书房仅供自己一个人展玩抚摸。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的喜欢南宋官窑瓷器呀。
另一例子下期再说了。
【作者简介】牟锦芬(研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1981年宜兴陶瓷公司职业学校美术班毕业,同年师从高级工艺师诸葛永南先生从事现代陶瓷创作;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得到杨永善、张守智、王晓林、王建中等诸多教授的精心指导,从艺以来一直同丈夫)诸葛逸仙多次合作。
1993年获宜兴市“十佳”女科技工作者,作品获得国内外
各种奖项50多个,其中“鱼纹合心瓶”、“水韵”、“线韵壶”、“早春二月壶”、“井栏壶”等作品获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金、银、铜奖;“春
雨绵绵”获2000年台湾第六届金陶奖;“争流”获2001年韩国首
届世界陶艺大奖赛优秀奖;“线韵壶”2005年被国务院中南海紫
光阁珍藏;“天地方圆壶”2012年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旭日东升壶”2012年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金奖。
从艺以来,创作设计的作品艺术风格灵动中蕴娴静,精巧中含大度,新颖中含法度,作品远销世界各国和地区。
【品名】贞松劲柏
【泥料】4号井老紫泥
【容量】350cc
【出水】经典网孔
【简介】松桩壶,是紫砂花货的经典名品。以一段松树桩为造型,以写实的手法,通过运用各种雕塑技法,展现松桩老干遒劲斑驳的肌理,松枝傲骨的不屈与高洁,使松桩之铁骨冰姿引起观者共鸣,感悟生命的气魄。
壶为古松松桩造型,壶体为一不规则若圆筒形的松树桩,结疤错落有致,或凸起或斑斑驳驳,壶身及盖面新生松针丛丛,自然生机。通体观之,松桩茶具刚劲有力,比例协调,气韵浑朴,一派天成。
【编号】74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