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北京人和本月解散#这支球队刚出生就打假球,年轻时流浪四个省市,临死之前却是做了回体面人!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北京人和最早是
1995年诞生于上海,同年冲入甲B,2001年砸了8500万,在徐根宝的带领下拿下甲B冠军,号称搞死申花,然后杀入甲A,却在最后时刻打假球错失冠军。
几年的半死不活之后于2006年迁入西安,俱乐部变更为西安浐灞国际足球俱乐部,人称西北火狼!
2012年1月6日,球队南迁贵阳,一开始茅台赞助,后来俱乐部变更为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2013年中国足协杯冠军,2014年中国足球超级杯冠军!走向最后的辉煌!
2015年12月21日,俱乐部完成迁至北京的手续,变更为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
2021年3月,人和给全队结了工资,但北京人和并没有提交准入材料,队内球员将会逐步转移黑龙江fc。人和也成为国内联赛历史上,第一支没有欠薪情况下解散的球队。
基地拆除,俱乐部丰体荣誉室搬空,时代财富天地的办公室撤离,所有梯队解散,球员外流黑龙江,青训团队全部没再续约,王波离职,一只26年的球队熬过了甲B甲A,熬过了中超中甲,辗转4省都没死,结果还是倒在了2021年,中国足球的寒冬还有好多年,人和队,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如果您看过人和的球,请您给我点个赞吧[来看我]
2007年,北京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李小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各种文件。不到10点的时候,办公室主任王克就来汇报刚在丰体进行的赛前联席会的情况。
“是的,每场比赛之前都是这样,领队、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和副总要去开联席会。”李小明屈指数着,这只是国安俱乐部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丰体办公室里列席的,还有客队相关人员、比赛裁判员、比赛监督、市足协负责人以及公安、公交等方面的负责人。在听取了汇报之后,李小明马上召集全体俱乐部员工开会布置工作。
很多工作人员把这样的全体大会称作“领任务”:每人都要“领取”自己负责的那一摊工作,由于人手不够,常常是一个人要做多项工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每个主场比赛时,俱乐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担当起在主席台上接待领导、嘉宾的任务。
“每次比赛都是这样,大家都习惯了,不过每次还是跟打仗似的。”办公室主任王克一边忙着接电话,一边这样形容,但他毫无怨言:“我们的工作就是保障一队,做得好了,那是本分。”与此同时,经营部的工作人员已经被派出去了,他们要在丰体检查麦克风的线路和场地广告牌的翻转情况,一盯就是一天。
在“小白楼时代”,俱乐部前台就是传达室。2003年来到国安的李师傅也经历了一个从喧闹到相对冷清的对比:当年球队在工体的时候,传达室每天都要接待不少球迷,由于交通原因,在国安搬家之后,球迷来得少多了。“那时候,小白楼的铁丝网外面总是挤满了球迷,那真是风雨无阻,现在想起来也挺感动的。”李师傅现在提起来还是津津乐道。
前台,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进门向左,就是主教练的房间,向右拐,就是俱乐部的办公区。
“张帅,在这个球上签一下名……”这是他们要负责的“签名球”工作;“我的电暖气好像有点问题……”有时候李章洙会从房间探出头寻求帮助;客场比赛的时候,俱乐部全体员工都要站在门外送球队,李师傅笑道:“就像家里人要出远门一样,当然得送送。”一队50名球员,还有教练、梯队的教练……
李师傅对球队每个队员的脾气秉性都了解得七七八八,“我们就是为他们服务的,当然要知道他们的性格、脾气怎么样,不了解怎么成?”看起来这似乎是个庞大的“记忆工程”,但李师傅说了:“对喜欢足球的人来说,这并不难。”其实不仅仅是他,俱乐部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要了解队员的情况。
每逢比赛日的时候,俱乐部的厨师们早晨6点30分就要起床了,厨师长张晓林师傅数着一天要做的饭:“今天得做5顿饭:早餐、午餐、下午茶、球队的晚餐和工作人员的晚餐。”
餐厅里贴着营养配餐表,为了更好地为球员做营养配餐,获得了“高级营养师”称号的张师傅也要和自己的同事们绞尽脑汁来变花样:“不能让大家觉得吃腻了,比如都是牛肉,这顿做红烧的,下一顿就要做黑椒的。”队员们吃饭的时候,厨师们也都留神观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平时聊天得到的信息,张师傅和同事们对每个队员的口味也都了如指掌。
“现在还好说,球队里大部分是北方人,口味比较统一。只有杨智是南方人,不过现在他也挺爱吃北方菜的。”
张师傅来到国安已经很多年了,但他一直记得那些曾经为国安队效力过的教练、外援的口味:“卡洛斯喜欢吃烤肉,老彼德喜欢吃烤羊,我们有烤箱,都能给他们做,实在不成,他们会来教我们怎么做。”李章洙喜欢吃什么?当然是韩国泡菜,为了迎合新任主帅的口味,俱乐部的食堂特意给老李腌制了韩国泡菜。
和球队接触的时间长了,张师傅在队员们用餐的时候就能察觉出现在球队的气氛:“那年国安队要保级的时候(卡洛斯执教的那一年),队员们在用餐的时候也挺沉闷的,话也少,也没人开玩笑。今年就不一样了,大家心情好,训练量大,吃得也多。”
国安队的队员们比赛归来了,在俱乐部留守的保洁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国安有两名负责给队员们洗衣服的阿姨,在球队回到俱乐部后,留给她们的是如小山般的一堆衣服。
“每场比赛下来,一般要洗3套衣服:训练时候穿的、上半时的比赛服和下半时的比赛服。”阿姨这样告诉记者。所以在比赛日的夜晚,两台洗衣机转动的声音就成了主要旋律。“洗完衣服就需要3个多小时,所以每次他们夜场比赛回来,我们都会住在俱乐部的宿舍。”
“不能有过夜的衣服,尤其是夏天,衣服要是过夜再洗,就会被捂馊了。”阿姨这样告诉记者。球队训练的时候,她们也不轻松,两台大容量的洗衣机更要“操劳”不停,那么衣服会不会出现不能及时干透的情况?阿姨点头:“有这样的时候,那时我们就把衣服挂在空调口,让风吹干,不管想什么办法,也不能耽误球队。”——2007年11月15日《北京晨报》 #足球##中国足球##中超#
哪一年的北京国安队,最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