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参考的今天香港《东方日报》文章,分析未来的全球经济形势。
中美经济大动身 两强之争力万钧
2022年已走到接近尽头,就在这新旧之年交替的时刻,世界两大经济体都处于转折点。美国经济在今年的激进加息抗通胀之下,衰退风险正在增加,联储局处于两难局面,美元强势似处「强弩之末」;而中国则正在全面逆转「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医疗体系压力将受考验,而在内部需求积弱下,经济能否成功由冷转热,挑战甚巨。中美经济皆在大动身,两强亦势必加剧在战略产业的竞争,故有心理准备,明年世界景气仍难复疫前旧观,国际利益继续大洗牌,两强争霸只会愈演愈烈!
明年美国经济的焦点,在于通胀是否受控,这决定息口走向,也预示经济会否真的走向衰退,甚至出现滞胀。事实上,自去年美国财政部与联储局皆错判通胀形势,货币政策公信力已打折。今年虽然疯狂追加利率遏抑通胀,但至今通胀率距离目标水平仍有一段距离,而经济却出现了更多增长放缓的迹象,最怕是受不了猛力加息的副作用,一旦陷入衰退,美国股市和楼市都处境高危。
今年来强美元是全球投资市场焦点。展望明年,若联储局碍于经济衰退而放慢甚至停止加息,美元独强的局面难以维持,尤其是中国经济正逐步重启,分散了国际资金流向。可美元强势一旦逆转,不排除又会引发一轮汇市拆仓潮,金融动荡必随之而来,故明年由美国金融震动引发的全球系统性风险,不容低估。
至于中国,多地虽已放宽防疫,航空业正迅速收复失地,但仍须经历感染人数由低基数大幅反弹的过程,这是未来3个月内地医疗体系与市道景气的一大考验,得确保稳妥安度这个转折期,才有条件谈经济复甦。
展望明年内地经济另一挑战,可能也出在金融方面。事缘这一季度,为了全力稳住内地楼市,当局将内房风险转嫁至银行,指导银行增加对房企的放贷,并为房企的债务还款展期,这变相就将内房祸水回拨至银行业。值得留意的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现代化金融监管,落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若经营失败出现风险,首先要「自救」,即通过资本盈余吸收损失,若不够则由股东根据自身出资依法承担损失,直至股本清零。换言之,一旦明年上半年经济复甦未如预期,内房债灾「拖」字诀纸包不住火,有银行支持不了,行业将上演一场淘汰赛。
中美经济都各有大问题,而两强竞争非但不会因此而缓和,更会愈演愈烈。别忘记拜登政府讲了一年的撤销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至今仍未有下文,即在通胀问题最恶劣时,美国内部仍未肯削减甚至取消中国商品关税,宁可冒着经济衰退风险激进加息。得提防继10月以来美国收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近期又四处拉拢盟友加入禁令联盟,不排除明年美国又会围绕重点中国商品关税问题再生事端。
一日中美博弈持续,全球走向分裂,世界经济都难有好日子过。短期憧憬中国疫后经济重启,也许只能看待成来年全球金融市场翻波前的一道逃生门,得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