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关于【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飞惊人的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 2、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齐湣王的人生轨迹准确的诠释了

1、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飞惊人的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楚庄王即位不久,就遭到大臣叛乱,幸好楚庄王被随从救了下来。此时,楚国贵族势力强大,楚庄王只好韬光养晦,不问国事。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在楚庄王即位第三年的时候,楚国四面的敌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趁楚庄王王位不稳,侵占楚国的土地。楚国上下一片慌乱,大臣们要求楚庄王迁都,躲避敌军的进攻。在这危急关头,楚庄王却下令主动进攻,暗中联合秦国,一起进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庸国,庸国没有防备,被秦楚两国联合灭亡了。

楚庄王潜伏三年,终于一飞冲天。他表面上不问国事,暗中却在培养势力,挖掘了一大批人才。灭了庸国以后,楚庄王掌握了楚国的军政大权,摆脱了贵族们束缚。经过几年的发展,楚庄王把目光投向了繁华的中原地区。楚庄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在洛水边上举行阅兵,向周天子耀武扬威。周天子不知道他的意图,派使臣到楚营慰问楚庄王。楚庄王面对使臣相当傲慢,向使臣询问,周天子的九鼎大小轻重如何?使臣看出楚庄王的野心,回应道鼎的轻重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鼎本身。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楚庄王此时问鼎中原只是试探,他明白天下诸侯并不服自己,楚国的实力无法做到争霸中原。楚庄王回国没多久,终于发现一个人才,这个人就是孙叔敖。楚庄王任命孙叔敖为令尹,在孙叔敖的治理下,楚国迅速壮大起来。经过一番准备,楚庄王下令进攻郑国,郑国自知不是楚军的对手,派人向晋国求援。楚晋两国实力相当,经过一番激斗,楚军虽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却也是元气大伤。

楚庄王看到天下的诸侯并不服自己,决定下一着狠棋,派人出使齐国,却在经过宋国的时候没有告知宋国,宋国感觉到侮辱,杀掉了楚国的使臣。楚庄王得知消息后喜出望外,立马向宋国宣战。宋国不敌楚国,宣布向楚国屈服。经过这场战争,中原各国再也不敢招惹楚国,纷纷表示惟楚国马首是瞻,楚庄王终于完成了他梦寐以求的霸业。

2、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齐湣王的人生轨迹准确的诠释了

亢龙有悔出自《周易·乾卦》第六爻,爻辞是“上九,亢龙有悔”,前面有一爻的爻辞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就是“飞龙在天”。

这句成语的大致意思是,当你的人生达到高潮时,就要小心了,再往前多走一小步,可能情况就会急转直下,甚至出现灾祸。那么这种从波峰一下子掉到谷底,从高潮一步落到低潮的历史故事有没有呢?当然是有的,今天我想说一个这样的故事,就是齐湣王的故事。

齐湣王本名田地,又名田遂,其父是齐宣王田辟疆,其子是齐襄王田法章。在齐湣王在位的17年里,齐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成了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超级大国之一。可是就在他本人的人生历程和齐国的国力达到顶峰之后的四五年之内,齐国的国运遭到了斗转,在战场上又遭遇了决定性的失败,还不是一般的失败,而是差点亡国的失败。虽然其子齐襄王勉强复国,但是从此以后齐国在战国中失去了强国的地位。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齐湣王

齐湣王的人生轨迹就很准确地诠释了“亢龙有悔”这句成语,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齐湣王这个人有宏图大志,也好大喜功,他的一生也是屡建武功,而且他的人生准则就是谁厉害我就跟谁过不去。

公元前298年,齐湣王派大将匡章与韩、魏组成联军,攻打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结果还真把秦国打败了,甚至一度攻取关中的门户函谷关,逼迫秦昭襄王割地求和。破秦后,齐国班师转过头来教训北方的燕国,几乎是灭了燕国,如果齐国再往前走一步,战国时期开启灭国战争的会是齐国,就轮不到秦国了。

在这关键时刻,燕国派出外交家苏秦几经游说,打消了齐湣王的灭燕想法。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对齐湣王说,“咱们两个大国联手吧,共治天下,我在秦称西帝,你在齐称东帝。”齐湣王听了也很高兴,心想我齐国也是强国了,和强秦平起平坐了。这个时候苏秦的弟弟苏代跑出来搅局,对齐湣王说,“你如果真的称东帝,对你和齐国一点好处都没有,秦昭襄王这是在拉你垫背,到时各国人还是会倒向强大的秦国,你和齐国最多就是落下骂名。”苏代还说,“你不如放弃帝号,让全天下的人去骂秦国。而你可以利用这个有利的形势,去攻打宋国。”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苏秦

就这样苏代成功地离间了齐国和秦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和齐湣王都放弃了称帝。在这场闹剧过后,齐国吞并宋国的战略意图就很明显了。简单说一下宋国,位于中原腹地,虽然国力和兵力都排不进七大战国,但是也在同邻国的交战中养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军队,有“5000乘劲宋”的称号。

齐湣王为了营造灭宋的局面,和昔日的盟友赵国和魏国都大打出手,结果还都打赢了,将它们在地区的影响力排挤出去。终于,公元前286年齐湣王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并成功地灭了宋国。这一件事,可是捅了大篓子了,齐国吞并了宋国就改变了战国群雄中的战略格局。

面对迅速崛起的齐国,其他强国纷纷采取了行动,首先是秦国越过韩、魏攻齐,夺回宋国的九城。有人会有疑问,秦军过境,韩、魏为什么没有阻拦?因为当时韩、魏都觉得齐国才是头号威胁,然后才是老牌强国秦国,所以才对秦国军队放行。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284年秦国、燕国和韩、赵、魏,五国组成联军攻打齐国,先后在齐国的济西和临淄城西大败了齐军,齐湣王出逃。本来齐国有一个盟友,就是南方大国楚国,齐湣王即位之初曾经在“垂沙之战”中打败楚国,从此之后楚国与齐国交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战国地形图

面对盟友的大败,楚国也确实派兵来援助齐湣王,但实际上并不帮助齐国抵抗联军,而是趁火打劫。楚国趁齐国的危难,占领了齐国在淮河之北的不少土地。齐湣王最后逃到了莒城,落到了楚国大将淖齿的手中,被活活折磨致死。所以齐国这位“千年圣君”齐湣王,是被他的“盟友”楚国给杀死的。

在齐国的这次失败中,获利最大的一个是南方的楚国,还有一个是北方的燕国。齐国只剩下莒城和即墨这两个地方没丢,真的是输得只剩底裤了。庆幸的是,齐国出了一个名将田单,以火牛阵打败燕军,赢得“即墨保卫战”,然后是一路收复失地,勉强复国。经过这次惨败,齐国失去了强国的地位,一蹶不振。而燕国伐齐,是先胜后败,国力也受到了重挫,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燕、齐两黯淡,而秦国这个强国更加国运兴隆。

故事讲完了,总结齐湣王先崛起又衰落的一生,有这样几条教训。首先是,他和最不应该交恶的对象交恶了,就是攻打秦国。齐国和秦国中间隔了韩、赵、魏三国,它们之间是最少有利害冲突的,齐湣王联合韩、魏去打秦国,纯粹是脑子发热,帮别人争取利益,而得罪了强大的秦国。第二个教训是,和周边邻国的关系搞得一团糟,本来齐国和燕国的关系在齐宣王时期就不好,齐湣王即位后不但没有和燕国关系搞好,反而又和赵国、魏国这些国家交恶,搞得四处树敌,使齐国非常孤立。第三个教训也是最重要的,齐湣王灭宋突然改变了战国中的格局,让所有人都深感不安。哪怕当初他分些宋国的土地给赵、魏、楚,也不至于引来五国伐齐,以及楚国的趁火打劫,落得后来的悲惨结局。

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

田单

这就是关于《不忘戒惧成霸业楚庄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霸业》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55804/
1
上一篇 大熊猫的寿命,对于熊猫,你真的了解它吗
下一篇 笋音节是什么,笋怎么读(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巩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