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k10d:22bit的末代CCD机皇,如今是百元级别收藏情怀机值得你拥有。
在2007年的5月17日K10D以197票的绝对优势喜摘了日本相机界最权威的“Camera Grand Prix 2007”大奖,而荣获第二名的佳能400D仅53票,有人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得票差数如此之大还是从前没有出现过的。可见,宾得K10D的出色画质、SR防抖系统以及防尘防水机身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肯定。为此宾得决定发行一套金色铭牌和金色字样肩带等位置的K10D特别版,全球限量5000套。
这台机器于200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这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一块22-bit A/D转换器的CCD感光元件,像素1020万。这款K10D是宾得首款千万像素入门相机,也是在继索尼,尼康和佳能之后第四台千万像素入门单反。要知道,当时数码单反(包括现在也是)采用的多是8bit或者是12bit的A/D转换器,而宾得K10D上采用的是全新的22bit转换器,所产生的层次高达420万层,比普通12bit转换器的4096层相比,足足多出了1024倍!配以PRIME图像处理引擎后,K10D可以在拍摄当中获得更加逼真的色彩效果和更加丰富的动态范围。让人遗憾的就是,这块CCD之后,再无更高像素的CCD机身问世(中画幅除外),CMOS一统天下的时候来了。
现在某鱼app机身也就五六百左右,就能淘到一台成色还可以的,最近买智商税般的各种ccd卡片机的朋友,倒不如买一台这样的宾得,这才是原汁原味的CCD数码相机。另外还有的就是SR防抖功能、CCD除尘、全天候机身,都让宾得K10D和众多同级别数码单反相比时毫不逊色。这台机器,也注定成为了将载入宾得史册的经典机型。
本人手里还有一台k-3,感觉有空逛逛,说不定捡漏一台k10d呢。不过要注意的是部分批次产品有质量问题,比如相机防抖拨杆断裂故障,发生的画像倾斜问题。以及取景器倾斜,因此导致拍摄的画面与取景时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使用。这个购买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
我是古川,致力于分享相机和光影的美。欢迎各位多年使用宾得的老法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欢迎各位前辈大神纠错补充,感谢您的观看,关注我,一起探讨更多光影的秘密。 #ccd# #宾得#
分享摄影师工作和日常相机——卡片机理光GR3X
工作相机:佳能5D4(常用镜头24-70/镜头70-200;偶尔用镜头35mm/16-35mm)
卡片机:理光GR3X和佳能G7X
关注小玄,近期分享我常用的这几款相机使用感受。
今天说说理光GR3X
很哇塞的一款卡片机,这么轻薄的机身画质惊人!
适用场合:逛博物馆、姐妹们逛公园拍照、逛街想拍点有趣的小玩意,追光影;偶尔我也会用5D4/70-200➕GR3X组合拍摄客人。
画质:GR3X直出,该锐的锐该柔的柔,在博物馆暗色环境里表现优异;
焦段:40mm 这个焦段非常符合我拍摄人像和博物馆参观的需求(非常接近单反相机人像拍摄35mm和50mm的镜头焦段)。相对的,GR3的24mm焦段不能吸引我这种拍人像/小玩意/文物多的人;
色彩:自带的几个模式,也可自行设置参数(想要我的调整参数收藏吧,说完这几款相机我来出参数调整视频)。即使P档加标准色彩方案,色彩还原度也令人满意(也算我对佳能单反的一点点怨念)
Snapshot功能:相机设置好对焦距离,不用对焦直接按下快门,清晰记录下这个对焦距离以外的画面;这个功能适用于抓拍,弥补了定焦镜头的不适(对焦距离和光圈的关系还是单写一篇笔记说清楚);
视频:视频功能就当它不存在吧;
优点:
1.小巧,机身轻薄,放在包包里0负担;
2.按键设计方便好用,开机速度快,无噪声;
3.画质非常棒,加预设后,直出真香;
4.对焦,没有网评的那么困难;
缺点:
1.电池,出门一天再备一块电池,旅行用那就直接买两块备用吧!充电器买同时能充三块;
2.吹毛求疵地说,有时候太锐了;
3.拍视频有要求的,绕道吧;
对小白讲的话:想买GR3系列的人,需要考虑是否能接受定焦镜头。我觉得定焦镜头更适合对拍照有一定经验的人,例如明确知道自己需求——更倾向24mm还是40mm焦段;如果不能回答上面问题,请看我关于佳能G7XIII的测评吧。
#畅聊数码新品#
看了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开心修罗大师用小米12S Ultra拍摄的人像片,拍得非常专业,但真不觉得画质会比我十几年前用的松下卡片机更好,甚至我觉得画质还不如松下卡片机那么细腻。
我那台十几年前的松下卡片机只有1/2.3寸的底,但它的常用焦段画质不输当今任何旗舰手机,长焦画质更是吊打所有的旗舰手机,而且小巧便携,不消耗手机电量,唯一的缺点就是拍了照不能直接发朋友圈。
下面前两张是开心修罗大师用小米拍的人像,第3,4张是松下卡片机人像,第5,6张是松下卡片机长焦。#中国手机摄影# #小米手机#
有些“老师”总去推荐一些几百块钱的杂牌运动相机,那种机器的画质真的不如你用手机直接去拍!现在手机镜头的素质,远比一些杂牌机或者老款卡片机画质好的多。有买那些杂牌机的费用,不如给你的手机增添一点配件,让你的手机成为你的拍摄主力!
蝌蚪同款手机兔笼
拍照设备和拍照技巧哪个更重要?
便宜相机就拍不出来好照片吗?
我说个真事你们就知道了……
我记得在2006年的时候,我认识的一个摄影大哥,他用的是一千多点的卡片机。
他那个卡片机我见过,比傻瓜相机稍微强那么一点点——真的只是强了一点点。
手动的功能少得可怜。
他就用那样的一个卡片机,拍照,投稿,拿奖。
把一堆用单反拍照的摄影大爷们甩在身后。
2006年的时候,一台单反相机的价格,至少能抵他十个卡片机。
那又怎么样?
不耽误他拿奖。
我从他的身上,很清晰地看到——照片能不能拿奖,会不会被业内人士称赞,与拍照设备的贵贱,没有直接关联。
所以说,“便宜机器就拍不出来好照片”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句不客气的——万元手机够贵不?你把阿黄叫过来,给它一台万元机,它能拍出来啥好东西?
#侍墨点评#
不可否认,拍照设备贵一点,照片的画质,有可能会更好一点。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高端设备是在“会用”的人的手里,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如果你的拍照技术高超,拍照装备也很贵,这种组合才能算是“强强联手”;
如果拍照技术稀烂,就算拿着高端的设备,也拍不出来好看的照片。
前面的阿黄就是例子。
好装备拍摄出好照片,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拍照的那个人,拍摄技术也很好。
自己不会拍,机器再贵重,也是暴殄天物。
飞机贵不贵?
飞行员上去,飞机能在天上转圈;
换成普通人上去,飞机为啥不冒烟?
现在扫街,很喜欢拿着卡片机就出门了,既轻便也没有“攻击性”,虽然成片效果并不怎么样(视频画质尚可),但发发微头条,写写文章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张图片就是卡片机在拍摄视频中自动留下来的一张,像素明显不行,但仍是保留下来了,因为画面中有许多元素包括很有意思的角度。[可爱][可爱][可爱]
#元气过新年# #情人节去哪过#
#红红火火过大年# @头条旅游
索尼黑卡7和理光GR3X对比,都说理光GR3X是卡片机里面的画质王者,并且是最小的,手贱入手了理光GR3X,到手就发现体积比我的黑卡7还大一号,详细用了一天下来对比发现,画质并没有高多少,并且夜晚的高感真的比1寸的黑卡看不出有任何提升,尤其对焦,更是甩到天边了,明天把它退了,哎!
昨天下午看了一场很有穿越感的展览,在上海长宁来福士,vivo 联手蔡司做了一场“以专业致敬专业”的影像展。
这场展览还有一个小标题,叫做“刻在时代里的光影”。
展览有三个有趣的展区,在这里不多剧透,大家可以自行前往感受,其中还有一副@Jamie-hua 的作品入选。
不过整个展览结束以后,我最大的感受还是当代手机摄影和传统相机摄影之间的微妙关系。
蔡司作为光学界的扛把子,甚至是给牛顿服务过,即使是今天,现代文明的基石光刻机也离不开蔡司的光学,它对人类的贡献可想而知。
今天的手机摄影焦点都在传感器,因为这是今天的科技公司擅长的。但影像中镜头一样重要,甚至是更重要。今天的手机传感器为什么接近了卡片机的尺寸,画质却相差甚远,问题就在镜头上。
这是为什么 vivo 选择蔡司,这是一部好棋。因为说到改进镜头结构,没有比蔡司更“会”的。
经典的“Planar”、“Tessar”镜头结构,都来自蔡司之手。
所以如果 vivo 和蔡司可以长久的深入合作下去,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手机镜头组”,绝对是手机摄影的新开始。
#用手机拍照如何拍出好看的效果#
如今的智能手机所自带的照相功能除其CMOS尚不够大以外都已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照相机,也因此逼着大部分卡片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何用手机拍出好看的效果来呢?
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曾拥有过照相机的人来说并非什么新鲜事,更不是什么难事。而对于不熟悉相机操作的人来说一般可掌握以下几点:
一是拍摄前要精准构图,尽量不再作后期裁剪,以保证更大的有效成像画面;
二是要用手机的最高像素来拍摄;
三是按下快门时须持稳手机,防止抖动影响清晰度;
四是用好光,好的光影常常会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五是取景构图时充分用好前景、中景、后景,三分法是常用经典构图法则,可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突破、创新;
六是尽量使用专业摄影模式,此模式下可选低ISO以获取更好画质;
七是手机相机常有全景拍摄功能,遇上更大场面的拍摄时用好此项功能常会带来意想不到效果;
八是拍摄夜景时尽量使用三脚架,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降低ISO以获取更发画质;
九是拍摄人文题材时尽量靠近拍摄主体,如能用好手机相机的广角功能,则能大大提升图片的感染力
十是必要的后期调色能让手机拍摄图片的观赏效果更上一层楼。
十年前,有人预言:微单将替代单反,手机将取代卡片机。我不信!
十年后,小米11 Ultra大战黑卡7,你猜猜谁赢了?
手机拍照越来越强,真的能够媲美相机吗,知名UP主HusseinsDrama就拿小米11 Ultra实际测试对比了一番。
画质对比,小米11 Ultra和黑卡7锐度打平,清晰度和细节方面二者相差无几;
广角对比,小米11 Ultra相当于16mm的广角,比黑卡7有更大的视觉范围;
长焦对比,小米11 Ultra 127mm焦段要弱于黑卡7的200mm焦段;
逆光对比,小米11 Ultra的HDR表现要比黑卡7好;
Vlog对比,小米11 Ultra更大的广角、更好的高感以及宽容度,8k清晰度以及不错的收音,胜过黑卡一筹。
人像对比,小米11 Ultra虚化以及人物肤色表现更好;
弱光对比,小米11 Ultra对焦以及画面细节更好;
直出对比,小米11 Ultra饱和度更高,色彩更艳丽,黑卡7画面偏黄偏绿。
在9项对比当中,小米11 Ultra以7项胜出的成绩超过了黑卡7。可见,就直出的样张来说,小米11 Ultra不仅有媲美相机的实力,甚至还能超越相机。所以对于我们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像小米11 Ultra直出更加出色的手机往往比留有后期空间处理的相机好使,更适合日常的使用。
#相机# #数码新鲜事#
你必须知道的摄影大师100人 | 森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