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暑假带孩子去了重庆和贵州,途中去了遵义,在高铁站叫网约车结果来了部出租,也没所谓能坐就行,结果刚坐上去司机就开始对窗外叫唤,想再拉客坐满一部车,我提出异议说我选的不是拼车,你不应该再拉客,他不情不愿的说别以为坐个车就是老爷,我说我不是老爷,只是我给的钱就是独享,凭什么还要等你拉客?然后这司机说那你就不应该来遵义,呵呵,放心吧,不会再来了。
目前,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高达 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而国际上平均为 80%-120%,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切实提高转型后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政企分开,实现市场化转型。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财权”“事权”不相匹配的困境。进而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大量举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成了地方政府的有力应对手段,2008年国家出台“四万亿”基建计划,地方政府债务无序增长、急剧膨胀,2020 年审计结果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攻坚战、巷战阶段,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成为当头利剑!
2、盘活优质资产,提升现金流水平。多年来,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承担了地方政府大量的公益性项目,这些项目不具备现金流,导致城投公司负债率高、融资能力弱、现金流不足,影响评级并不能获得融资机构贷款或债券发行的基本要求。
3、深耕项目策划,增强融资能力。最近,“贵州遵义道桥展期20年”揪掉了平台公司的底裤。《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21]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正式出台,对银行的要求,即是项目中有涉及专项债券的(包括资本金、项目补助资金等),所有配套融资(包括项目前期融资、建设期项目融资、项目建成后融资租赁)均需暂停。15号文以后,所有的融资业务都属于市场化行为,再次描红切割“平台债务”与“政府债务”。
4、解局良方,经营性资产应装尽
经营性资产应装尽装,包括土地、水库经营权、林业经营权、保障性住房、砂石土经营权、等级道路经营权、碳排放交易指标、广告位、停车位、垃圾处置、自来水、污水处理厂等等,可选择的非常多。这些能状大资产,还能带来现金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因此。通过划转、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国有平台或其控股公司,推进融资平台转型升级非常紧迫,重点在资源梳理、资产重组、结合融资需求,提前谋划并分期实施,一方面提高平台公司的资产规模,要另外提高经营性现金流,提升平台公司的再融资能力,规范财报,才能可持续发展,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