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破迷开悟侃烦恼(一三五)
- 2、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
1、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破迷开悟侃烦恼(一三五)
辱人者必自辱之
“辱人者必自辱之”,顾名思义,侮辱别人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侮辱。这句名言出自孟子《娄离上》,原话是“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侮人者必自取其辱,而且地位愈高,权势愈大,侮辱他人愈糗,那么,遭到的报复愈惨。
春秋时,齐顷公以羞辱别人开始,后又被别人羞辱,险些亡国败家,最终回归理智赢得尊重。曲折而离奇的历程,告诉了人们许多道理。
孝子的恶作剧
齐顷公是齐国君主,齐桓公的孙子,齐惠公的儿子。齐顷公取名“无野”,颇带传奇色彩。
东晋《搜神记》介绍,齐顷公母亲叫萧桐叔子,齐惠公有次临幸怀孕后,因为她的地位太低贱,不敢声张,于是偷偷将孩儿生在荒郊野外。据传,有只野猫常来喂奶,鹯鹰飞下守护他。后来有个过路人见宝宝可怜,就将他抱回收养,起名叫无野。
受过苦难的孩子懂事早,无野对母亲非常孝顺。齐惠公驾崩后,萧桐叔子悲伤不已,日夜啼哭。史书上说:“顷公事母至孝,每事求悦其意,即闾巷中有可笑之事,亦必形容称述,博其一启颜也。”想想看,连市井八卦顷公也拣来讲给老妈听,以博取她开心一笑,更何况发生在身边的趣闻逸事。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打算在断道(今河南济源)主持盟会,特遣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顷公参会。与郤克同时到齐国的还有: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卫国大夫孙良夫、曹国大夫公子首。
齐顷公仔细一瞧,每个来使都有生理缺陷,晋国郤克是个跛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鲁国季孙行父是个秃顶,脑袋上一根头发都没有;卫国孙良夫是个独眼龙,半个瞎子;曹国公子首是个驼背,走路两眼盯着脚面。
其中,史书对郤克的身体残疾说法不一,《史记》说他驼背,《左传》说他瘸子,《谷梁传》说他独眼龙。
齐顷公面见四人后,当作奇闻怪事向老妈报告。《东周列国志》这样描述齐顷公的那般奚落劲儿:“吾想生人抱疾,五形四体,不全者有之。但四人各占一病,又同时至于吾国,堂上聚着一班鬼怪,岂不可笑?”
萧太后不信世间会有这等怪事,问:“吾欲一观之可乎?”只要逗老妈开心,这有什么为难的!齐顷公满口答应。
残疾人与健全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拿人家生理缺陷开涮,是不道德的行为。何况使臣是来自兄弟国家,他们身上肩负着民族尊严。君主却欲戏弄他们,岂不是开国际玩笑!
辅佐过三朝君王的上卿国佐,对齐顷公劝谏道:“友好往好,国之大事,宾恭主敬,敬以成礼,不可戏也。”
齐顷公将诤臣的忠告当作耳边风,恶作剧在紧锣密鼓声中上演。
国佐欲止不能,欲罢不忍,仰天长叹一声:“齐之患必自此始矣!”
播撒仇恨的种子
齐顷公导演的闹剧很损人,派员在民间秘密挑选出瞎、秃、跛、驼各一人,分别为四位使臣驾车。来个瘸子陪瘸子,独眼陪独眼,秃子陪秃子,罗锅陪罗锅的“克隆秀”,让萧桐叔子登上崇台,撩起帷帐观个真切。
来宾车辆依次驶过台下,萧夫人启帷望见,挺滑稽的,不禁失声朗笑。左右侍女无不掩口窃笑。笑声直飘台下。
郤克初见驾车是个瘸子,认为偶然,不以为怪。当听到台上有妇人嬉笑之声,心中疑窦顿生。不一会,鲁、卫、曹三国使者皆来告诉郤克,齐国故意让驾车人戏弄我们,以供妇人取乐,太无人道!
齐顷公哪里知道,四国使臣身体残疾,或是身经百战,或是为国操劳,无不是国之荣光。他们身残志壮,仍占据高位,肩负重要使命,在异国岂能沦为戏弄对象?
郤克十分气愤地说:“我等为两国友好交往不辞辛劳,反遭嘲弄,此辱不报非丈夫!”三人愤愤不平,随声附和:“先生若兴师伐齐,我等奏过寡君,当倾国相助。”接着,四人歃血为盟,竟夜商量。天明后不辞齐君,竟自登车而去。
齐顷公取辱卻克,戏弄朝堂,《史记》《左传》《谷梁传》等典籍有载,史臣有诗云:“主宾相见敬为先,残疾何当配执鞭。台上笑声犹未寂,四郊已报起烽烟。”
尽管齐顷公对老母孝心可嘉,但这一无理之举却埋下齐晋大战的恶果。
饱尝被辱滋味
古人云:“辱人者,人恒辱之。”意思是说,喜欢侮辱别人的人,那么,别人就会经常侮辱他。这种因果关系,在晋国与齐国之间,郤克与顷公之间,得到了验证。
在晋国,随着执政大臣魏文马退位,郤克得以主政,开始了报复齐国的复仇计划。
当年,晋国主持断道盟会,齐顷公派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参加。由于之前郤克被辱,晋国拒绝齐国派员参加会盟。
按照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然而,郤克将私人恩怨演绎为国家恩怨,除高固逃回外,其余三人都被晋国囚禁。更多史书记载,四人则被郤克所杀。
第二年,晋景公联合卫国讨伐齐国,齐国不得已将公子强送至晋景做人质,这才作罢休兵。
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派兵攻打鲁国和卫国,两国向晋国请兵,郤克率战车八百辆驰援鲁、卫两国。“鞍之战”(厦门西北)大败齐军。晋军追逐齐军直至马陵。齐顷公请求献纳玉器谢罪。
郤克对萧桐叔子的嘲笑耿耿于怀,起初拒绝授玉之礼,提出两个条件以羞辱齐顷公:一是将萧桐叔子送到晋国做人质;二是将齐国田陇全部改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车马来往方便。
齐国使者认为,如果答应晋方要求,意味己方丧权辱国。于是換了一种方式,齐顷公向晋景公敬献玉圭,表示臣服,并承认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郤克见达到了羞辱对方目的后,放它一码,让齐国归还了所侵占的鲁、卫两国的领土。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知耻近乎勇”。都是说,人一旦有了羞耻感就会勇于改过。
人的尊严是不可挑战的。齐顷公在遭受频频磨难和打击后,悔过自新,知耻而勇,励精图治。七年不饮,七年不肉,“齐民悦服”。
史书上还载,顷公朝晋归齐后,废弃猎苑,减轻赋敛,赈济孤寡,存问病残,输尽积蓄,以救百姓。对诸侯则厚礼相待。此后,齐国逐渐呈现国安民乐的新气象。
2、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近代对中国的伤害太多太多了,达到磬竹难书的地步。
中国对日抗战很多人认为是从1931年开始,其实日本是从1874年开始就直接侵略中国台湾开始的。只不过哪时晚清政府的无能、衰弱从而抗争有限。到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在东三省烧杀抢掠中国人民才意识到日本是要对我们民族进行灭族、亡种。
对日全面抗战以来,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大屠杀、放火与轰炸、毒气战、细菌战、活人体实验、强奸轮奸妇女、慰安妇制度等等,就在我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有多少先烈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共赴国难才换来今天的和平。从1874年到1945年足足71年,差不多付出了三代人的代价,有统计的亡伤人员3500万人以上。
而就在现时,小日本还亡我中华民族之心不死,充当美国看门“狗"处处跟我们作对,和势力眉来眼去,狼狈为奸。公然修改教科书,美化侵华历史,课本上一直用“支那人"称之为中国人。
是不是我们好了伤疤忘了疼了痛,在囯内建什么日本风情街,明明是中国人穿着和服在街上大摇大摆。这样怎对得起先烈丶抗战老兵,有尊重过历史吗?作为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都不吸取教训,别人又有何尊重你!
本文关键词: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原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读音,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下一句。这就是关于《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破迷开悟侃烦恼<一三五>)》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