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每日看盘#对于股市而言,共识是相对的,分歧是绝对的。
正是因为投资者对市场行情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才导致换手,才导致交易,才导致行情起起伏伏,这恐怕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有的时候长期看好,但是短期却面临调整;有的时候股价虽然具有投资价值,但是短期投机的氛围又比较重;有的时候投资者崇尚进攻;有的时候可能就倾向于防守。正是因为有不同的取向,所以才会形成每天都不一样的行情。
在经历了上周强势震荡之后,今天沪深股市低开低走。三大指数最后跌幅度差不太多,上证跌了0.87%,深成指跌了是0.89%,创业板跌了0.79%。下跌的个股数量也是两倍于上涨的个股数量,倒是做到了跌势面前,人人平等。
今天北向资金继续在沪股通流出36.77亿,深股通也流出了6.61亿。成交量继续保持在9000亿左右,和前期相比是相对萎缩的,也符合低开低走的特征。
之所以今天会低开低走,在于一般来讲中国的A股受消息面的驱动因素比较强烈。刚刚过去的一周,消息面上相对真空,多多少少大家有点失去动力的感觉,呈现出一个随波逐流的态势。
今天跌幅榜前面的有在调整的地产股,保险股,还有与此上下游相关的钢铁,煤炭,基建,水泥,装修等板块。包括前期比较活跃的汽车销售也面临调整,另外新能源赛道股今天普遍回调,不仅是光伏,风电回调,而且锂电也同样是回调。
应该讲过去一段时间相对强势的板块,今天整体都进入了一个调整状态。所以指数想要有好的表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今天有没有强势板块?其实也有,但这些强势板块对指数不构成比较大的支撑。今天强势板块是跟疫情相关的,一个是医药板块,医疗股都在涨幅榜的前面;另外一个航天航空股,因为受到疫情防控优化政策的影响,基本上交通运输都开始恢复正常;第三个是半导体,包括跟相关的一些行业,比如网络股之类。半导体是因为前段时间调整相对充分,现在在其他强势板块调整的时候,轮到半导体做一些表现。但这些板块对指数都没有太多的支撑作用。
所以今天指数就选择了比较简单粗暴的调整走势。
现在的局面正应了那句话:跌势面前,人人平等。之所以水皮提出很多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市场就是这么的实际。
其实从上交所的角度来看,还推出了上证50的期权产品。我们都知道上证50是A股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50大公司的股票构成的。上交所也在用服务来推动央企国企估值回归的三年计划,上证50的期权品种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很具体的措施,水皮相信后面还会有持续不断的措施。
但是很有意思,今天偏偏是上证50在所有指数板块里面跌幅是最大的。今天的下跌超过1.2%,既大于沪深300,也大于沪深三大指数。恐怕这也是短期的过程,但是长期来看,上交所激活新蓝筹的努力还是会见效的。只不过要持续加码,市场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有一定的耐心,给上交所一点时间。
有意思的是盘后央行公布了最新金融数据,应该讲几个数据都比预期要好。特别是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亿元。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虽然同比少增596亿元,但是比预期的要好。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比一般预期的要好不少,应该讲明天市场又有了新的炒作由头。
今天另外一个重大的消息,2022年12月12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买入7500亿元特别国债。有评论称这是开启了中国式的量化宽松进程,相信这些消息对于明天的交易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数据来自:choice数据)
一句话点评:下马威?
华为用来驱动自动驾驶汽车的芯片——昇腾(HUAWEI Ascend) 910采用了华为达芬奇架构NPU,功耗达到310W,可实现L3级自动辅助驾驶。
昇腾910是一款AI处理器,N7+工艺生产,基于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3D Cube技术,性能可达到320 TFLOPS (FP16) / 640 TOPS (INT8)。
其实AI芯片技术的达芬奇构架在麒麟9000处理器上也有应用,它可以在AI视频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在拍照影像上实现HDR视频合成、逆光拍摄算法等待,夜景和场景AI识别更加迅速,强化拍照效果。典型的机型包括Mate40系列、P50系列麒麟芯片版本。
6499入手的联想y7000a还真不错![泪奔]虽然比y9000p少了一个大灯,感觉少了这个正好可以带出去当办公本,完美…
入手的配置是5800h+6600m,京东方屏幕,海力士固态,镁光内存,联发科网卡,三星显存,中规中矩,除了网卡拉夸其他还好。
独显+均衡散热下,LOL泉水有240帧,打架的话能有170多。看贴吧里很多人打lol会有电流声,这老哥没更新过驱动,直接进去的,没出现啥电流啸叫声的,这就蛮爽的。#装机#
最近,尽管武汉的长江水位不断下跌,但是,9月13日,满载着9000多吨铝矿石的“理航渝建1号”,顺利从江苏抵达重庆万州桐子园码头,圆满完成首航。看来……武汉汉口的长江水位在15米左右的时候,也是可以顺利通行9000吨大船的呀!
这艘“理航渝建1号”,其实是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导研发,在湖北宜昌建成的,全长130米。
这艘“理航渝建1号”,是国内艘绿色智能130米三峡船型散货运输船,采用混合动力!
“航行过程中,它可根据航行状态智能切换至更绿色的动力模式,使能耗更低、效率更高。下水时主机驱动螺旋桨,同时通过发电机给锂电池充电;洪水期上水时主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螺旋桨;船闸内可以电推低速航行,实现零排放。预计每年可节油80吨,二氧化碳排放率下降超30%。”
作为长江三峡过闸船舶中首艘油气电混合动力推进的三峡船型船舶,这艘船的顺利首航成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重庆头条# #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美媒:华为海思芯片有三条路可走,希望很大
华为能够自研各种芯片,这些芯片分别用在手机、基站、服务器以及路由器等设备上。
但是,华为自研芯片却不自己生产芯片,基本上都是交给台积电代工生产制造,芯片等规则被修改后,台积电不能自由出货,麒麟9000等芯片就暂时无法生产制造了。
据悉,台积电不能自由出货后,余承东表示华为没有进入芯片制造领域是一个错误,随后就宣布华为全面进入芯片半导体领域内。
华为不仅开始自研更多种类的芯片,还要在新材料和终端制造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华为还通过哈勃投资了不少国内芯片企业,主要包含EDA软件、射频芯片以及半导体设备等。
可以说,经过将近2年的突破,华为在芯片领域内实现多个突破,自研的屏幕驱动芯片、基于RISC-V架构研发的电视芯片等,都已经交付厂商测试、生产了。
另外,华为还完成了麒麟9000L芯片的封装,并自研了独立的NPU芯片,计划将其用在华为Mate50系列手机上。
关键是,华为还在全面招聘芯片类似博士,主要包含芯片架构、EDA软件以及芯片制造等。
面对这些情况,就有美媒表示华为海思芯片有三条路可走,希望很大。
首先,华为联合国内芯片产业链实现突破。
据悉,国内芯片制造技术和光刻机技术都在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有两家厂商掌握了14nm等先进芯片的制造工艺,而中芯国际更是小范围量产N+1工艺的芯片。
另外,国内厂商在光刻机核心技术方面,像曝光系统、浸润系统等方面都已经实现突破,国产先进光刻机可以说指日可待。
也正是因为国内厂商技术突破较快,华为都明确表示未来三五年内,必然会有非美技术的芯片产业链出现,届时,华为芯片问题将迎刃而解。
其次,先进的封装技术是另外一个突破口。
芯片制程越来越先进,但制程缩小与性能提升、成本等不成正比,于是。芯片厂商都在发展先进的封装技术。
就目前而言,先进的封装技术已经出现,在不改变芯片制程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芯片中内置晶体管的数量,最高可将芯片性能提升40%。
另外,堆叠技术芯片也是封装技术的一种,其是将两个以上芯片封装在一起,在不变芯片制程的情况下,通过多颗芯片联合发挥出来强大的性能。
据悉,苹果等厂商已经推出了堆叠技术的芯片,性能相比单颗芯片而言,多核性能翻倍。
华为也明确对外表示,未来将会采用堆叠技术的芯片,通过面积换性能的方式,让华为产品也有高性能芯片可用。
为此,华为已经对外公布了多个与堆叠芯片相关的技术专利,主要涉及芯片拼接、功耗等方面。
最后,光电芯片。
光电芯片是未来趋势,相比硅芯片而言,其具有更大的传输量和更快的传输速度,就目前而言,华为在光电芯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毕竟,华为已经投入十余年时间。
据悉,华为早已经计划在剑桥附近建设全球研发中心,主研发光电芯片等技术,并且,光电芯片可完全绕开美芯片技术。
所以,荷兰等已经投资11亿欧元到光电芯片领域,目的是想在下一代芯片技术上持续领先。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媒才说华为海思芯片有三条路可走,希望很大。对此,你们怎么看。
过去的华为手机,系统靠谷歌,芯片靠高通,软件和硬件,都离不开美企的影子。美企们原以为,即便华为手机曾登上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又如何,反正软硬件都离不开美企,钱照样能赚。这次美媒们开始担心了,第一款不用美国硬件,也不装美国系统的手机来了。
华为即将推出的P50系列,将再次用上麒麟芯,虽然三星代工的麒麟9000i的良率不高,但保证前期的供应问题不大。P50芯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系统用的是鸿蒙系统,没有美国系统和硬件的手机,将成为新的开始。
如果P50成功了,意味着将有更多机型,能够用上自己的系统和硬件,摆脱美国技术的困扰。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弄错了,华为的麒麟芯片有办法生产吗?
这次还真的没有弄错,华为通过技术攻关,已让麒麟9000i芯片,成功地绕过美国技术,并与三星达成合作,将有三星来帮助华为完成此次的芯片生产。在磨合的前期,麒麟9000i的良率和产能不会太高,但这对P50来说,已是很好的开始。
华为搞出了麒麟芯片,推出了鸿蒙系统,就连射频芯片、驱动芯片、基带等,都在自己研究,这对一部手机而言,基本上已涵盖了关键零部件。再看看苹果,虽然什么都不缺,但与华为的自研技术和硬件相比,连5G基带都没搞定的苹果,要逊色很多。
苹果的全球购是优势,但华为有了更多的自研硬件和技术后,这种全球购的模式,可能又会变成一种劣势。手机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每个部件之间,要想达到性能最优,都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磨合和修正。就苹果而言,全球购意味着有很多供应商参与其中,每家企业的技术进展步调不一致、技术路线和方向也不同,要想与苹果手机融合,就需要技术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去融合。
但对华为而言,这种磨合的时间会少很多,即便需要磨合,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华为自研硬件,这些硬件本身就是为华为手机打造的,所以从设计之初,就与于华为产品的定位相互结合,不仅相互适配的效率更高,长久看来,变现出来的性能,也会更优。
美国没想到,谷歌收回了GMS,华为就顺手拿出了HMS,而且HMS的全球开发者人数,已突破400万,为鸿蒙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十足动力。谷歌不让用安卓系统,华为就发布了鸿蒙系统,1个月装机用户,就达到3000万,而且在P50新机上,更是直接搭载了鸿蒙系统。美国以技术为筹码,让华为芯片供应受阻,华为就另辟蹊径,条条大路通罗马,绕过原有技术,与三星达成芯片生产合作。
所以,P50手机将成为华为手机新的开始,没有美国的系统和硬件,华为照样能造出好手机。
华强北的“技术大牛”花费2K给华为P50加上了5G通讯模块
麒麟9000改骁龙888,因此空出一个5G通讯模块的位置,这给了改造的可能。
其中涉及的难题操作包括,改射频模块,改驱动,解bl锁,挂magisk,修改系统驱动分区,用Mate40的5G射频模块和驱动移植等等。
改造的手机不能保修,不能升级鸿蒙,只能是安卓系统。
不管怎样,结果似乎是有可能改造成功的,但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考验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时候确实得佩服华强北的这些“技术大牛”,但是,改造需谨慎。
2022年将是德国电动汽车之年
德国将在2022年创造新的电动汽车记录。 德国机动车管理中心(CAM) 预计来年纯电动汽车的新注册量将达到45万辆,而今年将达到35万辆左右。
驱动电动汽车市场繁荣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德国新政府宣布将电动车(每辆6000-9000欧元) 补贴延续至2025年。德国执政联盟支持欧盟设定的"2035年起只卖碳中和车辆"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至少将有1500万辆电动车上路。
同时,车企的大规模营销和众多新车型的推出也对消费者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新的计算显示,现在许多电动汽车的成本比汽油动力汽车更便宜。而且这一格局还将进一步朝着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方向发生改变。
当然,还有很多消费者暂时不考虑购买纯电动车,主要理由除了价格以外,充电桩不足和充电时间长是两大阻碍。
#苹果期货# 今年苹果不排除走出19年的行情走势,所谓的核心逻辑随时都可能变,或者说可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了,期货玩的就是心跳,看得就是自己的认知。都说今年减产了,一定会涨,核心逻辑是货少,一定卖高价。期货盘面上,其实早就反映了这种减产预期了,从7600的一路上涨,就是这个逻辑在驱动,目前接近9000的盘面价格,还受这个逻辑驱动吗,需要考虑一下。不管怎么说,按照个人的经验,目前10盘面价格还是偏高了,还有下跌空间,空不空不好说,反正暂时不接多为好。这就跟忽悠现货扛价一样,期货也有很多大忽悠。苹果从哪里来,总是要回到哪里去。尘归尘,土归土,炒作过后,一地鸡毛。
真没想到,武汉的汉口水位跌至14米左右的时候,竟然也可以通航9000吨级的大船呢!嗯,9月8日从江苏出发的“理航渝建1号”,满载9375吨铝矿石,在9月13日顺利抵达重庆市万州市桐子园码头,圆满完成首航。……估计这艘大船,应该是在9月10日左右通过湖北省武汉市的吧?!
9月6日,武汉汉口长江水位14.16米。
9月10日,武汉汉口长江水位13.96米。
确实没想到……汉口长江水位大概只有14米的时候……竟然可以通行9000吨级别的大船呢!
友情介绍一下这艘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导研发的“理航渝建1号”,该船由万州区航运企业渝建物流公司投资打造,总长130米,最大型宽16.2米,设计吃水5.98米,最大载货9600吨,配备了2台990kW双燃料主机和200kWh锂电池,并安装有50立方米LNG储气罐1个。这是长江三峡过闸船舶中首艘油气电混合动力推进的三峡船型船舶,航行过程中,它可根据航行状态智能切换至更绿色的动力模式,使能耗更低、效率更高。下水时主机驱动螺旋桨,同时通过发电机给锂电池充电;洪水期上水时主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螺旋桨;船闸内可以电推低速航行,实现零排放。预计每年可节油80吨,二氧化碳排放率下降超30% 。#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BT金融分析师】松下全年业绩预期令投资者失望,分析师称其未来全靠电池业务
松下公司最新的全年业绩预期将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分析师称电池业务将为该公司贡献强劲的收益。
松下公司(Panasonic)最新的季度业绩和下调的全年业绩预期将令投资者感到失望,但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面。
首先,指引的调整是考虑到美元兑日元的谨慎假设,由此留下了向上修正的空间。最近日本家用电器的价格上涨(松下将提价3-23%),以及来自通胀法案的补贴,也可能推动该公司短期收益增长。
其次,随着松下巩固其在电池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可能探索“分拆”业务,预计该公司估值重估将与宁德时代(CATL)和LG能源解决方案等同行保持一致(这两家公司的EV/EBITDA估值均为15倍)。
下调指引
松下的最新季度业绩不及华尔街的预期,不过该公司的定价权确实发挥了出来,帮助它抵消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尤其是在生活业务方面。
与此同时,该公司管理层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从此前的3800亿日元下调至3400亿日元,以反映近期宏观前景的挑战。也就是说,该指引也考虑到了日元兑美元和日元兑欧元的潜在保守汇率假设。此外,该公司还解释说明了持续高投入成本(如锂、水泥和铁)的前景,以及最近收购的Blue Yonder的客户支出放缓的原因。
重要的是,松下最新的业绩指引下调了,在我看来,在大部分不利因素已经被充分考虑在内的情况下,该公司的盈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考虑到最近日本消费电器全行业的价格上涨(松下将上涨3%-23%),预计松下的定价能力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帮助该公司保持利润率。
此外,在美国新建汽车电池厂之后,电池业务似乎也将为该公司贡献强劲的收益。然而,超大规模战略投资,以及缺乏明确的资本支出指引,使松下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在此期间受到限制。
IRA补贴支持电池业务
除了收益,松下已经正式明确了Kansas新工厂的计划,产量约30GWh。该工厂将生产包括松下的2170电动汽车电池,但不包括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4680电池。
这家新工厂将帮助松下实现在2028财年将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50-200GWh的目标(从目前的约50GWh),但这家工厂将需要40亿美元的巨额资本支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11月开始建设,并计划在24财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近期的关键是《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将从2023年起为汽车电池提供价值35美元/千瓦时的先进制造生产信贷,到2032年底取消。根据松下管理层的说法,IRA补贴将使该公司第四季度能源部门的利润增加400亿日元左右,随着产量的增加,这一数字可能会更高。
或许更重要的是,IRA补贴证实了该公司在电池领域的领导地位和未来的增长潜力,这可能对其估值产生重要影响。考虑到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和韩国的LG能源等电池制造公司的EV/EBITDA估值通常要高得多,这或许为松下业务的分拆铺平了道路。
长期选择
由于全球市场潜力巨大,松下在氢能源领域颇具雄心壮志,这似乎也是合理的——到2030年,该公司的氢相关需求将达到6万亿日元,其中包括燃料电池系统9000亿日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虽然该公司最初的目标是日本和欧洲,但如果补贴扩大,中国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目前,松下未来几年的资本支出规模为每年100亿日元,该公司正在积极筹划更大的投资计划。
尽管如此,通过能的销售,该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开辟一个全新的经常性收入流。此外,考虑到氢气在保障日本长期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该国政府的支持或许可以显著减轻松下初期的资本支出负担。
但就目前而言,氢气驱动的增长纯粹是一种假设,因为在2030年之前,氢气对该公司利润的贡献都是有限的。在此之前,我不认为氢气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松下股票的折价。
长期上行潜力大于短期阻力
松下下调其业绩预期的决定可能令投资者失望,但它的长期增长轨迹仍未改变。该公司电池业务的进展尤其积极,因为该公司的新电池工厂和通胀法案的补贴或将会推动其盈利增长。
此外,考虑到亚洲电池制造业同行的估值也要高得多,松下的电池业务可能在未来潜在的分拆中释放出巨大价值。从长期来看,松下的氢气业务也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即使目前盈利前景有限。
总体来看,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为4-5倍的EV/EBITDA,对耐心的长线投资者来说有着颇具吸引力的价值。
【BT财经温馨提示】本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交付在即,两会上宣布了12nm今年量产,再加上此前中微5nm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南大光电国产第一支Arf光刻胶研发成功、新升半导体28nm大硅片量产......这些都是最近1年时间里,我国芯片产业实现的突破,不得不说,今年的国产半导体可谓是捷报连连。
除了上面已经列举的,还有诸如:华为海思28nm屏幕驱动芯片流片成功,打破行业垄断;长江存储闪存芯片sfs1.0研发成功,性能领先国际;中科院长春光机所EUV光源研发成功,让国产光源实现从无到有;以及中芯国际终于跟华为牵手,帮华为代工麒麟710A芯片等等,虽然最顶尖的麒麟9000依然无法代工,但起码也算是为国产芯片内循环产业链的发展起了个好头。
再加上前两天工信部消息,华为海思已经跟全国其他89家半导体企业共同申请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了,这意味着我国半导体产业也要开始进入“联合”时代。
而现在可以看出的是,去年我国芯片产业领域,在屏幕、存储、光源、材料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些对于我国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国产半导体大发展时代要来了,就看咱们中国半导体企业能爆发出多大能量吧。
世界杯魔咒下周来临,股民朋友们害怕吗?
四年一度的“饕餮大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11月20号开幕,长达一个月的赛程让无数球迷沉醉于疯狂的足球世界中。可笑的一个没有中国足球队参与的赛事,仍能吸引高达数亿中国球迷观看(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人观看的次数约6.6亿)。
A 股经历 7 届世界杯,根据复牌的具体数据,比赛前一个月,上证指数共出现 5 次下跌,平均跌幅为 5.4%;仅有 2 次上涨,平均涨幅约为 1%。比赛期间,上证指数 5 次下跌、2 次上涨,平均跌幅接近 6%。赛后一个月,上证指数 4 次下跌、3 次上涨,平均跌幅为 6.3%。也就是说无论是赛前、赛中还是赛后,股指都是下跌的概率更大。
赛前的A股数据出来了,从10月18至今天刚好一个月,这个期间上证指数上涨了0.4%,好像还不错。就是不知道赛中及赛后能否打破世界杯的魔咒!
A股中有各种所谓的魔咒,其实港股也有,港股比较有名的“秋官效应”,就是每逢郑少秋主演的影视剧或电视节目播出,港股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看似各种莫名其妙的魔咒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的依据--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管理。所以,我看这一次A股也比较悬。
虽然A股指数可能有些悬,但世界杯对某些板块确是实打实的利好刺激。这一次世界杯,可以说除了中国足球队没有去,其它的全去了。比如世界杯的主场馆是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承建,球场内的LED光显产品、通讯设施、通程的新能源车等都来自于中国制造。而像一些小产品如足球、抱枕、手环、球衣、国旗、眼镜等更是高达70%来自中国义乌制造。
不得感叹,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大到高铁,小到贴纸。这一波走向世界的大浪潮中,中国制造的手机当然也甘寂寞。
今年来,中国一个年轻的手机品牌“realme真我”推出的新手机在欧洲就遭到疯抢,取得了欧洲销量增速第一的好成绩。多达16000的欧洲民众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等六个国家的13个城市进行线下排队体验。
近日,真我再次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了realme10系列多款手机。#真我10#
真我10 Pro+更是亮点频出,采用了2160Hz旗舰曲面屏,该屏相校常规480Hz,调光频率提升4.5倍,既能保留暗光下的色彩准确,又能解决低亮度闪屏的问题。该屏在保持准确色彩显示的同时带给用户更加舒适的用眼体验,这对一部分有着睡前关灯看手机习惯的用户极为友好。配置的一亿像素街拍相机,更令人惊艳。1)108MP超感光主摄,三星HM6传感器,f/1.75光圈,6P镜头,最高支持输出12000x9000分辨率,利用真我开发的3X Ultra Zoom技术,可通过对传感器进行全采样,辅以多帧合成的算法优化,实现光学品质级的3X变焦效果。2)支持NonaPixel Plus技术驱动的9-Sum Pixel Binning,是一种新的九合一像素合成技术。在低暗环境下,进光量比3Sum-3Avg的HM2传感器要大,能实现更强的夜景拍摄效果,夜晚拍摄更明亮。3)HyperShot旗舰影像架构下放,通过加速引擎、画质引擎、超夜引擎等三大影像引擎,全面优化影像算法处理流程,结合新一代处理平台和RAW域算法双重升级,带来成像速度、清晰度以及夜景三大维度颠覆性提升。108MP超清输出无需等待,实现即拍即得的影像体验。同时20连拍的超高速拍摄也全面加速,抓拍运动无压力。
所以,还等什么呢?赶紧带上真我10 Pro+去拍世界杯吧。
外媒:华为海思芯片开始回来了
在手机厂商中,华为是能够自研芯片种类最多的厂商,像基带芯片、手机芯片、路由器芯片、PC芯片以及服务器芯片等,华为都有自研产品。
尤其是在基带芯片和手机芯片方面,华为海思可以说走在前面。
要知道,全球首款5G双模芯片就是华为海思推出的,首款7nm/5nm 5G Soc也是华为海思推出的,用于手机芯片的NPU芯片也是华为海思率先推出的,等等。
关键是,华为中高端手机几乎都是采用华为自研的海思系列芯片,并且成功进入高端市场,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8系列芯片争夺市场。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美多次修改芯片等规则后,台积电也不能自由出货,余承东都表示,麒麟9000芯片暂时无法生产制造了。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华为手机上市量明显减少,原因就是用于手机的芯片储备量不多,余承东也承认了这一点,随后华为新机就开始采用高通旗舰芯片。
但如今不同了,华为在海思芯片上有更多的动作。
例如,任正非表示将每年营收的20%的作为研发资金,并海思升级为一级部门,目的就是加速实现海思芯片突破;
消息称,华为自研的屏幕驱动芯片、射频芯片以及基于RISC-V架构研发电视芯片等,其中,屏幕驱动芯片、电视芯片都已经交付测试、使用。
另外,华为还公布了多个与堆叠技术芯片有关的技术专利,并明确表示将会采用堆叠技术的芯片,让华为产品也有高性能芯片可用。
如今,新消息又正式传来,华为将会在Mate50系列上采用自研的NPU芯片,主要是提升手机的拍照等性能,让华为Mate50系列拥有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对外,就有外媒表示华为海思芯片开始回来了,虽然目前推出的并非手机芯片,多数都是小芯片等产品,但这也证明着华为海思正在一点点的突破。
其实,华为海思正在以多种形式,加速实现芯片回归。
首先,华为海思能够研发设计各种先进制程的芯片,但却无法生产制造,因为台积电等不能自由出货。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思已经换了一个赛道,一方面是加速从芯片底层技术研发,像芯片架构等,另外一方面是基于开源架构RISC-V研发芯片。
华为海思这样的做目的就是想彻底解决芯片问题,而彻底解决芯片问题,就需要从芯片底层技术入手。
其次,华为海思研发更多种类的芯片。
在手机等厂商中,华为海思能够自研的芯片种类已经够多了,但芯片规则被修改后,华为海思也意识到更多种类的芯片需要自主研发。
于是,华为就开始自研更多种类的芯片,像屏幕驱动芯片、射频芯片、电视芯片、PC芯片以及其它种类的小芯片等。
在这些芯片中,或许不需要太先进的工艺,国内就能够生产制造,从而解决了华为一部分的芯片问题。
最后,华为海思通过与国内产业链联合突破,毕竟,部分麒麟9000系列芯片就是在国内完成封装测试的。
另外,哈勃还投资了国内众多芯片相关的产业链,像射频芯片、EDA软件等,目的就联合国内芯片产业链实现共同突破。
华为方面也表示,芯片等规则被修改后,全球芯片产业链都认识到了问题,不出三五年,芯片产业链将会有新的突破,必然也会有不含美技术的芯片产业链出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外媒才说华为海思芯片开始回来了。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