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无巨细的意思】,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事无巨细的意思:三国成语故事:事无巨细
- 2、事无巨细的意思,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
1、事无巨细的意思:三国成语故事:事无巨细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蜀汉帝国的后主刘禅时期,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宫病危,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够安定国家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尚可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着说:“微臣作为股肱之臣,一定竭尽全力,效忠朝廷,忠贞不二,至死不渝。”刘备又下诏给刘禅说:“你和丞相相处,要像侍奉父亲一样。”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后,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这段记载中出现的“事无巨细”,意为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刘备病逝前,蜀汉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仅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帝国实力大减,还因为此时蜀汉南中地区的叛乱越演越烈。而此时的刘备已是病入膏肓。为了稳定政局,刘备在永安托孤,将蜀汉帝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刘备去世后,蜀汉帝国便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诸葛亮治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事无巨细”这句成语来形容恐怕是最合适不过。这么做的好处很明确,可以保证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得到完全的发挥,也因此出现了蜀汉帝国“道不拾遗”的景象。不过,这种作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一来难以发挥部下的作用,容易形成一言堂。二来对诸葛亮本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正如司马懿得知诸葛亮连二十杖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处理时,不禁脱口而出:“(诸葛)亮将死矣。”

从现在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事无巨细”并非一种高明的做法,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难怪诸葛亮仅仅五十四岁便病逝了,一句话,自己活活把自己给累死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
2、事无巨细的意思,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
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事无巨细,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wú jù xì,指事情不分大小,不分主次形容什么事都管,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
事无巨细,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wú jù xì,指事情不分大小,不分主次。形容什么事都管。
成语出处
《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示例
《晋书》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猛乃受命。军国内外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
宋·司马光 《陈治要上殿札子》:“盖以王者奄有四海,君临亿兆,若事无巨细,皆以身亲之,则所得至寡,所失至多矣。”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本文关键词:料定事无巨细的意思,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是什么意思,事无巨细的意思用法褒义贬义?,事无巨细的意思抛砖引玉,事无巨细的意思。这就是关于《事无巨细的意思,成语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三国成语故事:事无巨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