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宋某人的自白,来跟大家聊聊网络信息集散平台四大家,天涯 、UC、微博、头条。(排名先后与时代有关,与影响力无关。)
天涯,曾经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很长时间内长期占据华语论坛注册用户、活跃用户的榜首。
其开放、专业的人文之风,成为华人鸿儒白丁汇聚的网络圣地,其国观、八卦、鬼话等板块出品的内容长期成为华语媒体的关注焦点。
比如“周公子大战易烨卿”的撕逼,鬼吹灯、十宗罪的神作,2008的照片等等事件,拉出来放在今天仍然是头条。
即便说晋江是中文第一大网文站点,但是各大出版社的探子长期潜伏天涯的鬼话与舞文板块却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活跃在头条的很多大拿,便是从天涯转战而来,比如做军事题材的@后沙月光 。
UC,在诺基亚智能机雄霸天下的时候,UC浏览器的使用量跟今天的抖音是没有区别的。
现在它上面展现的内容说是垃圾,那是一点都不冤枉!那些大鱼号选手,你们还在坚持吗?何小鹏,你还记得你做出的这个玩意吗?
微博,作为一个新人,点进去就感觉是来到了八九十年代的火车站,周边乱哄哄的不说,还到处是坑。
最近大火的宋专家在回应网友的质询中,不但掀起了自己的底裤,连带着微博的运营模式也被他朴素的话语给公之于众。
平台发钱,但不可提现,只可用于平台上推广文章和买粉。
相信即便不是微博的深度用户,也对平台这种动不动就诱导你戴皇冠的充值活动以及不明原因地就关注上一些医疗美容用户的乱象是心知肚明,但是像宋某这样层级的大拿主动对此曝光的绝对是第一人,这怕是宋专家在熄火前带给大众的最后一丝正能量!
微博的另一让人不爽的体验便是对于新手,搞了一屏又一屏的兴趣选择,跟逛超市时围上来向你强烈推荐高佣产品的导购员所带来的厌恶感是一模一样。
人家就只是看看就走,不行吗?
还有自我贴金的说法,称微博面对的是高端青年用户,头条是文娱集贸市场,都是泥土味!
这种说辞跟宋某人的自我包装难道不是同一手笔?
头条嘛,别的不说,后来的干翻了这么多前辈,光冲这一点,打8分,很OK啦!
未尽事宜,欢迎大家补充!
#消失的# #互联网# #百通观点#
“清华姚班校友马腾宇斩诺奖风向标斯隆奖”
1,最近,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奖公布。清华姚班校友马腾宇名列其中。
2,马腾宇,2008-2012 年清华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 2012-2017 斯坦福博士,专业:计算机科学。目前任职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的研究,比如深度学习及其理论,(深度)强化学习及其理论,表示学习,鲁棒性,非凸优化,分布式优化和高维统计。
3,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大名鼎鼎Sanjeev Arora教授。Sanjeev Arora,1986年印度高考状元,印度裔理论计算机科学家,以概率检验证明、PCP定理的研究而闻名,两度获得哥德尔奖,曾在MIT、UC伯克利分别获得数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但是导师Sanjeev Arora对马腾宇夸赞不已,甚至说学生比自己还聪明。可见对马腾宇的认可。
#教育# #蔡子说美国#
网页链接
巴菲特曾多次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对于低谷期的看法。相信这些观点,也能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
当您阅读标题为“投资者随着市场下跌而亏损”时,请微笑。在你的脑海中将其编辑为“当市场下跌时,撤资者会亏损——但投资者会获利。”
——1997年
无论我们谈论的是袜子还是股票,我都喜欢在降价时购买优质商品。
——2008年
广泛的恐慌情绪是您作为投资者的朋友,因为它提供了便宜货。
——2016年
1917年唐继尧像拥护共和三钱六分正像
PCGS XF45 (11M金标)
估价:15000—20000
1920年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精发
PCGS MS62
估价:16000—21000
1920年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中发
PCGS MINT ERROR MS62(11M绿标)
估价:11000—15000
1920年民国九年袁世凯像壹圆精发
PCGS MS61(11M绿标)
估价:13000—18000
1921年民国十年袁世凯像壹圆 PCGS MS63
估价:15000—20000
1985年老西藏精制套币 NGC PF69UC
估价:23000—28000
1982年精制长城1元 NGC PF70CA(老标)
估价:18000—25000
第二版1953年宝塔山二元 PMG 66EPQ
估价:7500—10000
2000年迎接新世纪连体钞(双龙钞)
PMG 67EPQ
估价:14500—16000
2008年1盎司第29届奥运会彩银币套装
估价:3000—5000
很多人通过小米认识了雷军 ,其实,雷军的传奇不止于此。1969年,雷军出生在湖北仙桃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他的中学时代,成绩一直处于年级前几名,高考分数可以上清华北大,但他选择了离家近的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8岁进入大学,雷军不甘落后于人,甚至戒掉了午睡的习惯。对雷军影响最深刻的是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讲述了乔布斯等人如何在硅谷进行革命性创业。
学霸级的雷军,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并且获得了学校大部分奖学金。22岁时,雷军与人合著《深入Windows编程》、《深入DOS编程》两本书,一举成名。据了解,在大学期间,雷军通过编程和写书,赚取了超过一百万。
1992年,雷军毕业后进入当时非常知名的金山公司,6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在雷军的带领下,金山集团旗下金属软件、金属电子商务、金属游戏,都做到了当年垂直领域的前几名。
2007年12月,雷军从金山离职了,在离职的沟通会上,他连续鞠躬三次,表达了自己对公司的不舍,以及对员工的怀念。
在金山期间,雷军实现了财务自由。2004年,雷军主导的金山卓越网,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了亚马逊,雷军获利过亿。加上雷军在金山的股份,身价已过10亿。
离开金山后,雷军做起了天使投资人。雷军先期投资了UC浏览器、凡客诚品、多玩网和一些小公司,短短两年时间,他的账面资产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
雷军从程序员、高管,到投资人,实现了完美的转变。但是,雷军并不甘心,他想做一件像乔布斯那样可以用产品改变人们生活的伟大公司,他想到了手机。
2008年,雷军打探到魅族正在研发一款类似iPhone的触屏手机,且已在市场有了相当的热度。于是,雷军个人访问魅族,和魅族老板黄章进行了深入交谈。雷军很直白,说他想投资魅族,一起把魅族做大做强。不过,黄章拒绝了雷军,黄章是个有个性的人,很多魅族粉丝称他黄教主。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雷军决定自己创业,用“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拉拢了数位实力合伙人: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金山公司设计总监黎万强、微软工程院工程总监黄江吉、高级产品经理洪锋、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北科大设计系主任刘德等人。2010年3月3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雷军兑现了10年内不上市的承诺。截至目前,小米集团市值高达6944.77亿港元。
(上)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爱恨情仇
今天我们来聊聊凉茶双雄——王老吉和加多宝。
自2011年广药集团提出仲裁,申请拿回王老吉商标,居然已过去十年了!!
现在再提王老吉和加多宝,估计好多年轻人都不太知道,毕竟它们已经不再是最热门的饮料。
十年间,围绕商标、包装和广告,广药和加多宝属于铁人三项样样都要。
Round1广药手握王老吉商标,在诉讼方面连放大招
Round2加多宝则见招拆招,把热点转移到自己的新商标
Round3广药明明是维权者,却屡屡被嘲
Round4加多宝擅长营销,也在价格战中被薅秃了羊毛。
总之王老吉和加多宝,在对方的故事里从未缺席,相爱相杀,建议直接取名“王✖宝强”成团出道。
二者也一起为我们贡献了经典的商业案例,无论是法律维权,还是广告营销,当然还有凉茶行业的一地鸡毛。
时间倒回到十年前
(一)凉茶源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前段时间我在《苏轼到底有多牛X》那一期中提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下面留言纷纷担心东坡上火。
不过机智的广东人民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喝凉茶。
清道光年间,广州爆发瘴疠(因为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老铁湿气有点重啊,拔个罐?”。
开药铺的王泽邦不会拔罐,为了应对瘴疠,他研制出一款配方,食用之后效果拔群,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王老吉凉茶。
于是凉茶一下成了时下流行,街边的凉茶铺那绝对是当时的网红打卡地,这种街边美(kǔ)味也就成了广东人的日常消费。
然后王泽邦的后人在第三代分家,一部分人去了香港定居,一部分人留在内地经营。
在内地的版权经过一系列兜兜转转,最终落到了广药集团。这也就为后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二)加多宝入局:重新定位,创造奇迹
广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旗下有白云山1家上市公司和各种收来的老字号、非遗。(陈李济、王老吉等12家中华老字号、10家百年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
家大、业大、牌面大,属于起手一把“百年老牌”。
所以广药橙装多到换不过来,对王老吉也没有过多偏爱。
反而是商人陈鸿道觉得这个品牌骨骼惊奇,对它一见钟情。
先是从香港一脉的王泽邦后人手里买到了配方,建立了加多宝集团立足香港,又想做大做强,看中了内地市场,想要从香港北上。
但是内地的王老吉商标已经被广药注册(香港及海外的“王老吉”商标在香港一脉的王家后人手里),受限于版权问题,只能选择跟广药联合。
广药只出“王老吉”三个字,其余全靠加多宝这个租客。彼时的广药也根本没有预判到未来凉茶市场的火热,只知道没用的老字号闲着也是闲着,稳赚不赔的租金收得很快乐。
而新入局的加多宝,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制霸全国的野心,租下商标就迅速在所有省会城市布局。
只不过凉茶虽然号称百年老店,毕竟还是地方性饮品。在湿热广东凉茶属于清热良药,但其他地区还没有流行养生STYLE。
所以定位经常在汤药和饮料之间反复横跳。
因为即使是去掉中药,那也逃不开鱼腥草,本来只想解渴喝饮料,你却说“大郎,喝药?”不知道屏幕前的小伙伴有没有喝过广东街边凉茶铺的凉茶,那不是低不低糖的问题,那是苦的比较级。
所以加多宝出师不利,只能收缩战场,总结经验教训。
一方面,将凉茶重新定位,彻底从汤药变成饮料,去掉中药的苦涩口感,口味调整得更加友好。
另一方面,加多宝意识到“声”入人心的广告语同样重要,就像前有“蚁力神谁用谁知道”后有脑白金的收礼循环洗脑。虽然套路总被诟病,但是营销也总是效果拔群。
所以为了进一步拓宽阵地,加多宝提出了经典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
这个“怕上火”就很灵性,意思王老吉不是“去火”、“ 下火”、“降火”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甭管有病没病,喝了能防上火。
其核心就是没有问题,也要创造问题卖给你。
而且王老吉当时的广告片,用如今的UC体来说,就是“震惊,百岁老牌喝着凉茶玩摇滚”。
不同于人们对于百年老店的预设,王老吉的广告曲动感十足,就是“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
再说包装,按说广药王老吉的绿色包装似乎更符合“怕上火”的设定,毕竟绿色看起来更植物更清凉,当然就是不吉利。
除了无论如何都不想戴在头顶,还有A股基金都绿成了极光。
而红罐的王老吉看着就吉利,丝滑地融入到各种聚会与婚庆。
于是结合洗脑旋律、红罐喜庆,无往不利的王老吉在2003年一战成名。
冲破地区差异,成为国民级饮品,销量甚至超越可口可乐,关键还在2008年地震救灾中捐献1个亿,这在13年前绝对是大手笔。
欢迎继续观看下一条微头条《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爱恨情仇(中)》
关注阿Test正经比比,观看视频版《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爱恨情仇》全网同名,欢迎来撩!
#知识##搞笑##社会##文化##金融##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