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一直不发声,是正常,如真发声那才不正常,如发声了,对质疑的问题就是认可了。只能采取沉默,这么大的国有全民资产流失被窃走,想想国家和国人能摆休吗?好戏在后头,这事完不了。
昨天发了联想拯救者平板Y700的体验,大家还是挺感兴趣的,毕竟是安卓首款小尺寸平板,大小是问得也比较多,我和iPad mini6对比了一下,大家看看!
用卷尺+游标卡尺量了一下三围,Y700长宽高为207*128*7.9mm 375克,mini6是195.4*134.8*6.3mm 300克(卷尺精确度少了一位),左右边框Y700差不多是mini6的一半。
Y700整体更长方形,mini6稍微有点方正,看视频屏占比要更好。Y700稍微重一些,对比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不至于影响握持,整体而言玩游戏还是很给力的。
如果价钱在3000左右,你觉得如何?
联想拯救者y700尺寸只有8.8寸,裸机重量375克,我贴了钢化膜,395克,戴上保护壳是550克。
华为matepad不戴壳526克,戴壳812克。
ipad mini不带壳298克,还是最轻的,但是只有60帧,打王者没有拯救者y700的120帧爽。
所以你如果只是看视频的话,用iPad mini更轻更薄,看视频60帧够用了,但是如果你要用平板看微博,玩游戏,看新闻,那高刷屏幕就体验更好了。
11寸大屏幕平板适合在家用,看视频为主,小尺寸平板适合外出携带用以及打游戏用,配合一个手机支架打游戏,体验很不错。
美国一超市贵州茅台酒价格表。
1000毫升12瓶价格为1399美元。
375毫升12瓶价格为749美元。
而200毫升12瓶价格仅279美元。
茅台双标,区别对待洋人,这和联想有啥区别
都这么便宜了,还是卖不动呀,怎么回事,难道美国人不知道这酒里有一千多种微量元素吗?
白酒口感差,只受国人追捧,价格受供需决定,在国外再便宜也提高不了销量,喝不惯。
喝不起不喝,嫌贵不买,唧唧歪歪有啥意思?这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有啥可咧咧滴。
存念(375)
当年家喻户晓《东方红》,如今依然惊叹撼魂灵。这幅摄影作品,出自中国著名摄影家袁毅平同志之手。袁毅平(1926年10月—2020年9月16日)同志,江苏常熟鹿苑镇(今属张家港市)人,中国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和活动家,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等。
1959年9月,袁毅平同志有一个念头突然强烈起来,拍一幅非常壮观的日出照片,献给国庆十周年,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但他多次尝试,都“总觉得差点什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960年冬天的一个清晨,袁毅平同志乘坐公交车,由西向东到《中国摄影》编辑部上班,途中,他听着每天都会听到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磅礴乐曲,经过天安门城楼,突然,他的耳畔不断回响起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讲话,一个创作冲动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拍摄一幅作品,就叫《东方红》!画面有天安门城楼,漫天红色朝霞,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新中国建设成就。光有技巧没有文化,拍出的照片就没有内涵没有灵魂!
为了寻找心中东方红的艺术意象,要有漫天万道朝霞,他在拍摄季节、角度、曝光度等技术方面辛勤探索了两年,终于在1961年8月的一天清晨,等来了理想的拍摄画面,他端着福莱克斯120双镜头摄影机,激动而颤抖的手,接连拍摄下十多幅照片。大师艺心向党,一照家喻户晓,这幅《东方红》照片,一经问世,很快传遍全国,深入人心,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袁毅平同志谦和儒雅,把革命、民族和文化与摄影相结合,拍摄出一幅幅具有内涵和灵魂的传世精品。《东方红》则为首推,满天霞蔚,绚丽灿烂,一望便联想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望便引吭高歌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2020年9月16日,袁毅平同志逝世,享年九十四岁,今天是袁老逝世两周年之日,作此小文,是为纪念。
2022年9月16日
美国一超市贵州茅台酒的价格表,看了你别惊讶
1000毫升12瓶的价格是1390美元
375毫升12瓶的价格是740美元
而200毫升的12瓶的价格是280美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茅台酒,有幸喝过一次,就是那个味道,也没见有什么区别,在我国这里却是一瓶难求?花高价买了还不行,还有可能买到假的,国人有一段时间曾跑去国外买茅台,因为国外的一定是真的。
但是现在一看国外的价格,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双标,区别对待洋人,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这和联想有啥区别
但是在国外这种价格还是没有人买,因为什么压根就不喝这个酒,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别人不知道这个酒含有一千多种微量元素吗?
其实也只有国人喝这个酒,天天追捧,还当成了金融资产,只要拿着茅台的提货单,去银行能直接贷出现金。
但是从商品销售的角度想,价格是受供需决定的,觉得价格高,不喝便是,喝了也不能长生不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生活所需就好
但是有一点想不明白,那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加大生产呢?
长春高新一字跌停联想到的......
昨天长春高新闪崩跌停,今天更是一字跌停。理由是广东药品集采,降幅高达70%,市场直接崩溃了。 集采逻辑压倒一切,其他业绩、估值之类的在市场面前不堪一击。 足见市场对集采的恐慌。 我联想到了其它可能会集采的股,就是爱尔眼科与通策医疗。这两只股是A股十几年的大牛股,去年中开始掉头向下,一路不回头,想要抄底的都抄在半山腰了。眼科与牙科是好赛道,是暴利行业,一直有传闻要集采,但是目前没看到政策出台,这就是不确定性!股市最怕不确定,所以先跌为敬,所以这两只股千万不要去抄底。去年抄底教育、医药、房子,三座大山都抄在半山腰,小散户们千万不要有抄底思维在!
糖尿病与经方“栀子豉汤”。被河南仲景班毕业的抄方医生拷问了一下:这个病人没有虚烦,也没有心中懊憹,为什么用栀子豉汤?答曰:我用来治他的糖尿病。这个患者有胰岛素抵抗,实验研究发现,栀子豉汤能上调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InsR)mRNA表达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这是西化中医!
错!大错特错!
栀子豉汤治疗胰岛素抵抗,叫中医西化;
我用栀子豉汤治疗这个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就不叫中医西化。(看得懂的,请鼓掌)
我也是读过《伤寒论》栀子豉汤六条原文的人。
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仲圣不知道栀子豉汤能治胰岛素抵抗,很正常;仲圣还不知道《伤寒论》条文能在手机里看呢!但不管是输入手机,还是写在宣纸上,仲圣同我一样,都是用的汉字。(我们的行为在底层思维上必然要有共同的基础)。
其实,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你知道白虎汤能用来治糖尿病(这是中医常识,如果连这点都不清楚,此文莫读),想一想,为什么栀子豉也能治。(从消渴病机与六经辨证里找答案)
再想过一个问题没,必须有虚烦、心中懊憹症状才能用栀子豉汤吗?
读读《医理真传》里这一段:“栀豉汤一方,乃坎、离交济之方……。夫栀子色赤、味苦、性寒,能泻心中邪热,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而肾脏温。豆形象肾,制造为豉轻浮,能引水液之气上交于心,而心脏凉。一升一降,往来不乖,则心、肾交而此症可立瘳矣。”清末陈恭溥所谓:“栀子鼓汤(为)升降阴阳、交济水火之方(也),凡邪火不降、真火不升者,不惟外感热病,不必拘于汗吐下后余热未尽,凡杂病热郁气滞、阴阳失和,心肾不交,虚实夹杂,皆可用之。”有没有一点启发?回文章开头,再读一下,有没有什么合理的联想(取类比象)?
扁鹊见的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成语讳疾忌医便来源于此。
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却记载的是扁鹊见齐桓公,究竟是蔡还是齐呢?
扁鹊为战国时卢人,今厦门市长清区一带,属齐国。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公元前310年。而蔡国此时早已灭亡三百多年了,历史上确有蔡桓公,此时也已经去世三百多年。显然扁鹊是见不到蔡桓公的。
齐国历史上曾有两个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五霸之一,姜姓,名小白。同样也早于扁鹊三百多年。第二个是战国时代齐桓公田午,为田氏代齐后第三位君主,曾经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堂稷下学堂,广揽天下人才,为齐国成为战国七雄奠定了基础。田午生于公元前400年,卒于公元前357年。在位时间为前375至前357年。
扁鹊时代与田午在位时间相符。所以,扁鹊见的应是齐桓公田午,而不是蔡桓公。那为什么误为蔡桓公呢?有人说齐国曾迁都上蔡,以蔡来代替齐字,这同样是经不起推敲的。齐国八百多年历史,前二百年记载在营丘,之后一直在临淄,从未迁至其他地方。
也有人说古代齐和蔡发音相同,为通假字,不知是否如此?联想到侪字发音为chai,也许古代齐字确实和蔡读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