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头条# 3月30日,很多人大呼重庆楼市凉凉了!很多人说,这下子,2021年来重庆炒房的炒房者,全部都被套牢了!那么,重庆房地产市场,接下来,究竟会怎么样呢?!我的感觉如下:
1,最近十几年的重庆楼市发展历程,反反复复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每一次,重庆房地产的低谷期,都是最适合抄底的良机!这是真的!
2,最近十几年的重庆楼市,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房价上涨较快的时候,需要茶水费或者转让费的时候,需要排队抢房的时候,往往都是冲进去高位接盘、高位站岗,大概需要5年才能解套!
3,对于新房源来说,高位接盘,其实不用太担心!5年后,基本上,几乎,全部都能解套!
4,但是,对于高位接盘二手房的……那就……5年+5年=10年……重庆人,不太喜欢10年以上的房子!(比如说2021年春夏之交,高价购买5年的照母山、中央公园二手房。)
5,在重庆主城区,一个新兴房地产板块,大概需要10年成熟……对于有重大规划,并且确实落实了重大规划的新板块,在前5年买房,无论价格多贵,都是可以的!
6,但是,对于一些新板块,即将成熟或者基本成熟的时候,就基本上失去了炒房价值……比如说,照母山和中央公园,10年了吧?!大家自己回顾一下这两个板块的开发周期!
7,对于重庆主城区的成熟板块,虽然不适合炒房,但是,自住是很好!说白了,前几年,中央公园板块,居住是一点也不好!一点也不便利!2022年的中央公园板块,开始具有较好的居住价值,这个时候买来,自住,也是极好!尤其是2022年年底,地铁5号线和地铁9号线都到达中央公园之后,自住真的太香了!
8,在重庆主城区,投资价值和自住价值,往往是互相矛盾的!有投资价值的时候,往往没有居住价值!有居住价值的时候,往往没有投资价值!
9,但是,对于刚需和刚改来说,还是要及时买房!尤其是要在低谷时期,及时出手!不过,当大家都一窝蜂去抢房的时候……可以等一等!只是,在低谷期的时候,认准稳健型开发商,千万不要犹豫!
#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光线摄影学院曾老师
元宇宙中的第一批炒房者已经被套牢?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是房子,都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相信未来科技的力量不是我能想象得到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元宇宙的概念基本上都是炒作出来的,更像是一种虚拟游戏,你也明知道是炒作,但就是闲着没事玩呗,反正有钱人多的是。
持有大量房产的炒房者真正难受的时刻来了。
昨晚,听说银行收紧对二手房给予贷款的政策。
凡购买二手房者,基本没有不贷款的,如银行不放贷,则购房者根本无力全款购买,只有放弃或者只能转而购买新房。
而持有大量房产的炒房客,如思想不敏感,仍抱定房价会持续走高,在前几年未及时出手房产的话,那么现在对他们就是灭顶之灾,如想变现,恐怕不将手中房产大幅度降价到购房者能够全款购买的程度,房子恐难出手。如还大量还着贷,房子又卖不出,还不增值,你品品结果会是如何?
房子是用来住的。国家一着就能把炒房者套牢。国家不能容忍一些人将房价炒到天上,致使年轻人买不起房,不敢消费,不敢请假,成为可怜的房奴。
看来,未来二手房房价会逐渐走低。
稳房价,套不住炒房者,永远别想稳下来。把炒房者套牢,死心,看见"炒房”两字心里发怵,说明就见效了。
谁想看房价大跌,是那些买不起房的穷人,他们期待房地产大跌,期待炒房者被套牢,中介卖不出房子,房地产商破产,而后呢,他们像买白菜似的买到房子,不费吹灰之力,不用辛苦供房,这种心态不亚于中彩票,捡钱来得轻松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直价值观的扭曲。当然了大部分人都还是希望房价跌一跌,这样他们得买得起房甚至供得起房
青岛上合,炒房者的噩梦,前两年入手者全部套牢,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里的房价已不如山东八线的小县城,如果自住,现在入手真的适宜,这小区,这环境,也是岗岗的。#青岛# #青岛头条#
近半年来,各种自媒体,各类所谓的房地产专家不断报告各种“重磅消息”,不断声称楼市要回暖了。认真研读下来,你会发现他们要么是在忽悠,要么是在自娱自乐,没有什么价值。
第一,从前的各种调控政策实际上并没有限制刚需,各地地方政府和各金融机构对各类刚需实际上一直很支持,调控政策限制的是投机性炒作。所以各种自媒体,各类所谓的房地产专家拿刚需说事,显然是无的放矢,自娱自乐,或者仅仅是为了忽悠人。实际上,所谓的被调控政策限制的刚需,只存在于他们的臆想中。至少,他们从来没有提供过具体的数据资料。
第二,解除各类调控政策,当然意味着不再对投机性炒作资金设限,实际上没有必要设限了。投机性炒作的资金还会进来吗?如果再进来,谁来接盘?自媒体键盘侠和各类所谓的房地产专家吗?不是社会上没有钱,但有钱人可不是傻瓜,他们再有钱,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资金套牢在楼市中。
实际上,大家都已经看到,解除各类调控政策后,市场的第一反应是炒房者恐慌性抛盘,二手房挂牌数量激增。这说明从前进入楼市的投机性炒作的资金急于撤离,但二手房市场依然冷清,说明很难顺利撤离。有理由认为,各种自媒体,各类所谓的房地产专家不断报告各种“重磅消息”,很可能是为了掩护他们撤离,忽悠他人接盘。再强调一下,有钱人可不是傻瓜,他们才不会轻易接盘,当冤大头呢!所以各种自媒体,各类所谓的房地产专家怎么大喊大叫都没有什么用。
第三,如今对刚需的各种所谓的好消息无非是降息,降门槛,延长还款年限等,问题是,在房价高企的形势下,这又能够刺激起多少所谓的刚需呢?要刺激起所谓的刚需,唯一的出路是大幅降价,让真正需要的人买得起。可是,这意味着前期进入楼市的炒房客,尤其是动用高杠杆的炒房客必定血亏,他们愿意吗?同时,开发商愿意吗?政府允许吗?
歇着吧,不要再大喊大叫忽悠人了,该干嘛干嘛去。
钱少,仓重,头铁,命硬,中国炒房客完胜美国炒家。
曾和一位资深美国炒房客聊过两回,这哥们来过中国几次,也很认真地考察过,但因为国家政策,没他可干的。不过,这经历让他对中国房地产,对中国的炒房客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他眼中,中国炒房客与美国炒家有太多的不同。
首先是专业方向不同,甚至中国炒房根本就不需要专业。
中国炒家关心的是如何在开发商内部拉关系,拿折扣,拉下线,找销售内应;他们关心的是怎么延迟打款,延迟过户,内部更名,避免进入二手市场缴交易税;他们关心怎么搞好和银行、担保公司的关系,一套启动连环贷,用最少自己的钱炒最多别人的房;他们关心怎么能炒作话题,串通媒体,炒高房价。
美国炒房者的方向完全不同,他们要么重新装修修缮,提高房屋的居住品质,要么干脆推平旧屋,翻建新房,一栋变两栋,靠增加面积套数来赚钱。
所以美国炒家觉得中国炒家除了不做和房子有关的,其它什么事儿都干。而中国炒家眼里的美国人,就是成天研究地研究房子的呆子,有这自建自修的功夫,中国人都炒出好几套了。
因为这第一点的不同,中美炒房客的投入也不同。
美国炒房客太保守、太小家子气,他们把炒房投入严格控制在总资产的三成以内,而中国炒房客不但敢把身家性命赌进去,还敢做几倍的杠杆,几年前,我甚至还听说过借高利贷炒房的。
投入多少、周转快慢,又决定了第三个不同点:中国炒家是逢高必买,越高越买,美国炒家则气魄不足,手笔不大,总想着房价回落时抄底,或者专找区域的低价房、破烂房下手。
这选择的差异,显然让中美炒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炒家一旦遇到市场变化,房子被套牢,他们一定会采取换个区域、换个城市追加投入,摊平损失的策略。而美国炒家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立马打折套现,跑得比兔子都快,哪能挣到大钱?
在这位美国炒房客离开中国时,颇为困惑地问我,为什么中国炒家对经济始终抱有乐观态度?为什么在房屋供应量明显过大时,依旧相信自己买的房是少数的真正稀缺的产品?为什么在出租收益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还认为房子未来有上涨空间?
他的问题老实说我一个也回答不了,我只能告诉他,没有原因,只是因为中国炒房客头铁还命硬。
我为什么不炒房?最大的原因就是变现能力太差,手续太过于繁琐,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遇上宏观调控又或者是金融危机可能一夜之间变天,沦为有价无市,一堆水泥砖头只能烂在手里,炒房其实类似于期货,但杠杆率比不了期货,流动性更是没法比,唯一吸引人的就是连续二十年大牛市,据我观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少,人云亦云的很多,随便问一个有俩闲钱的如何做资产配置?回答肯定不会少了买房子,问他为什么买那么多房子?保值啊,别人都说还要涨!再详细问下去也问不出个一二三来,反正别人都在买,绝对错不了!
可问题来了,中国现有房产总市值2018年都超过了65万亿美元,早已超过美国的房产市值30万亿美元,这两年还在继续增长中,截止现目前2021年,中国现有城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40平米,早已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还不算未统计的众多小产权房。房子过剩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城镇人口少的一套,多则两三套比比皆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在城市里没有房的也越来越少,还没有买房的基本上就是没有能力买的了,指望他们来接最后一棒来拯救各位手里的套牢盘你们觉得现实吗?
这不深圳刚刚出台的二手房指导新政,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让很多人高位接盘侠欲哭无泪,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我相信其他地方很快会陆续出台新政,让炒房者们彻底凉凉,釜底抽薪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