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子,离婚前一天,还和丈夫有说有笑,两人共吃一根甘蔗,当晚,因为一件小事,两人赌气离了婚,三个月后,女人回家看望孩子,想“复婚”的丈夫,却强行剪掉了前妻的头发,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1997年,杨杰和阿辉从相识到相恋,甜甜蜜蜜地相处了4年。 后来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感情始终如初,几乎都没有红过脸。
后来,阿辉还给丈夫生了一儿一女,两人勤劳又努力,共同经营着一家豆腐加工厂,每月收入有一万多元,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转眼到了2013年,那个时候微 信用的人还不多,阿辉就已经下载了,只要有空,她就会和别人聊上几句。
离婚的前一天,夫妻两人还有说有笑,那天阿辉正在吃甘蔗,她还咬了一口放到丈夫的嘴里,这也足以看出,他们的关系其实还是不错的。 可是就是当天晚上,他们因为生活琐碎的事吵了几句,杨杰埋怨妻子总是跟别人聊天,对家里的事不上心了。
那个时候,他们的豆腐皮厂因为生意不好,关门了。 也正是夫妻两人负担最重的时候,杨杰的父亲瘫痪在床上,需要人照顾,而他的母亲急火攻心,三个月后因病去世了。
阿辉为了挣钱养家,只能去一家豆腐皮厂上班,每天两班倒轮流上十二个小时,杨杰在家里照顾行动不便的父亲。
两人的交流渐渐少了,敏感多疑的杨杰有时见妻子晚回家几分钟,他就说阿辉是在外面玩,阿辉也感到很累,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最后杨杰说了句:“你不想过,那咱们就散伙,明天就去办离婚手续。”
两个人都是好强爱面子的人,谁也不愿服输,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真的就去民政局离婚了,女儿跟了母亲,儿子由杨杰抚养。
事实上两人离婚之后,很快双方都后悔了,彼此都想“复婚”,但是谁也不愿意先低头, 最终还是阿辉主动示好,她买了一些吃的回家看望儿子,本以为前夫能够借坡下驴,谁想,他见到阿辉之后,竟做了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杨杰拿了一把菜刀出来,当着孩子的面把阿辉按倒在地上,强行割掉了她的头发,说是给她一个教训。 阿辉当时都吓傻了,以前那个温和的丈夫,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 这次的经历,让阿辉心有余悸,复婚的念头彻底打消了。
但是从那以后,杨杰却总是纠缠不休,多次找到阿辉说自己只是一时冲动,希望前妻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遭到拒绝后,杨杰恼羞成怒,有一次直接在大街上拿出一把水果刀,把阿辉的耳垂给割下来,也还是当着女儿的面。
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路边的好心人将阿辉送到医院,当时杨杰就被拘留了,事后,阿辉考虑到两个孩子,以及公公需要人照顾,提供了谅解书,杨杰没有被判刑。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罢手,还是不停地找阿辉的麻烦,后来,为了躲开前夫,阿辉只能外出打工,连着好几年都不敢回家。
在此期间有个叫宋明的男人,对阿辉一见如故,总是对她嘘寒问暖,阿辉主动跟他了自己的情况,宋明说:“你越是躲着他,怕他,他就越不会放过你,你还不如直接去面对,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找个男朋友,让他死心。”
阿辉思来想去,觉得宋明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自己这样一味地逃避也不是个办法,总不可能一辈子不回家吧!
那年春节,阿辉带着宋明回了一趟娘家,杨杰得知她带了个男朋友回来,又带着了一把水果刀故意来茬,拿着一把架在了阿辉的脖子上,那个时候幸亏家里有人,阿辉的弟弟和姐夫在一旁制止了杨杰,掐住他的脖子说:“你若是再不放手,我们就勒 死你。”
他这才答应不会动手了,宋明在门外听见动静,急忙跑进来,杨杰又拿着刀向他冲过去,在他肚子上划了一万,还好宋明躲闪开了,紧接着杨杰又拿着刀冲过来,宋明拿起一根木棍就朝杨杰连砸了好几下,把他打成了脑震荡。
事后,杨杰告宋明故意伤害罪,法院调查取证觉得宋明是属于“正当防卫”。杨杰不服,上诉, 二审再次维持原判。从那以后,他才终于老实了。
素材来源《今日说法》
两人因为冲动离婚 ,男人明明想挽回妻子,却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反而把妻子 越推越远,这样过激的做法,他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后果,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为所欲为。
他总是一味地钻牛角尖,不愿接受现实,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真心想复婚,就拿出自己的诚意,就算是对方不答应,也应该尊重别人的想法,好聚好散,强扭的瓜不甜。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知网太嚣张!
去年被《人民日报》一日两评,到今年《人民日报》再次敲打和《人民网》三评知网,知网不应成为学术交流的“毒瘤”!
中国有句古话: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前段时间知网向中科院征收千万续订费的事掀开了知网丑陋的面纱,如果说知网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在疯狂敛财的话,那么向中科院征收千万续订费就是疯狂的顶峰,中科院都说了“用不起”,那么大家可以想象知网有多么疯狂和嚣张。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知网侵权的问题,最典型的是2013年,老教授赵德馨的维权事件。退休老教授赵德馨的160多篇文章被知网擅自转载,不但没给稿费,老教授自己下载的时候还要被收费。于是从2013年开始,老教授进行了长达8年的维权,2021年老教授胜诉,赔偿所得有70多万元,老教授表示:这70多万元赔偿款将用于出版著作。同时,知网进行了道歉,并表示将弥补工作上的纰漏。虽然知网表面上妥协,实际上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知网向赵德馨老教授道歉的同时,删除了老教授的所有论文,并表示不再收录,这意味着,知网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如果其他作者都像赵老教授一样维权的话,其作品也将被删除,意味着相关作者论文的知名度将大大降低。
有人在理论上推算过,知网平均500元的稿费可以带来57万元的收入,先不说这个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信大家都能看到知网这“借鸡生蛋”的生意做得是稳赚不赔,而且有“垄断”的嫌疑。
去年《人民日报》一日两评知网,到今年《人民日报》再次敲打和《人民网》三评知网。如今知网处于风口浪尖,相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很快会采取相关措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正在针对知网涉嫌垄断问题开展相关工作。
其实,知网之所以这么嚣张,无非在于它的“垄断”地位,如果国家相关学术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机构,有了竞争对手,知网应该会知道收敛!
俗话说:学术无国界。相信知网成立的初衷是促进学术交流,而不是成为学术界的一颗“毒瘤”。目前这情况,往小了说,知网是在钻空子谋取不义之财,往大了说,涉嫌垄断危害国家利益。
对于知网的这些事儿,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