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航失联是哪一年】,当年马航失联是怎么回事,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马航失联是哪一年:马航MH370失联3301天,那些拒绝252万赔款的家属,如今怎么样了?
- 2、马航失联是哪一年,当年马航失联是怎么回事
1、马航失联是哪一年:马航MH370失联3301天,那些拒绝252万赔款的家属,如今怎么样了?
2023年3月21日,关于“3.21”东航MU5735航班飞行事故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再次冲上热搜。
去年,东方航空MU5735航班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64分钟后坠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附近。
这起事故造成了132人死亡,包括123名旅客和9名机组成员。
即便技术调查组对其事故原因进行了仔细调查,但真相仍然不为人知。
同样“扑朔迷离”的还有马航MH370,这起事件的发生将已经尘封多年的马航事件再度带回了大众的视野。
距离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下落不明已经过去3301天了。
许多遇难者家属还在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他们笃信自己的孩子终有一日会回到家人的身边。
他们拒绝了马航的巨额赔偿,怕相关人员不会再继续找了,自己的孩子就再也回不来了。
那么时至今日,那些放弃252万赔偿款的遇难者家属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古稀老人的“平凡愿望”
山东的李继平说:
“妈妈受不了了,如果可以一命换一命,现在就让我替我的孩子死,我也绝没有怨言。”
她和老伴文万成唯一的儿子就在马航MH370上。
马航失事时,文万成61岁,现如今他已经年近古稀。
过去的几年里,文万成夫妇不遗余力,拍摄了十个硬盘的影像资料。
可怜年弱体衰的父亲、母亲,想要见到自己的儿子却成了比登天还要难的事。
过去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文老爷子,现如今却天天戴着一副老花镜对着电脑。
他执着地相信自己的儿子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些年来,他坚持给儿子的手机号充话费,即便拨通后只能听到无应答的声音,他还是盯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拨号。
“儿子,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呀?
儿子,小年夜了,没有你家里怪冷清的。
儿子,你妈妈很想你,你怎么还不回来见我们呀。”
......
可无论他怎么呼唤,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文万成夫妇沉浸在失去独子的悲痛当中,久久无法忘怀。
但是即使孩子生还的几率再渺茫他们也从没有想过放弃。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要追溯到九年前的那起事故,我们先来简单的回忆一下:
就在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民用客机MH370从吉隆坡驶向北京的途中离奇失踪。
飞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翻看乘客列表,发现154名中国人赫然在列。
多国高度重视,奋力展开搜救行动,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从2015年至2018年,马航370的残骸碎片陆续在印度洋周边被发现。
而每发现一次残骸,遇难者家属的内心就增添了一成绝望,似乎自己的亲人生还的几率又少了一分。
2018年11月14日,马来西亚当局召开失联家属见面会,宣告调查团正式解散。
或许时至今日,马航MH370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罹难者的家属,依旧在寻找着“消失的亲人”.......
为了你,我愿意横跨半个地球
60多岁的栗二友自费去了马达加斯加的热带丛林里,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他在这里漂流多日,仅仅以野果来果腹,他不假思索地摘下野果就往嘴里送,丝毫不考虑有没有毒。
“如果我的儿子真的漂流到这里,找不到食物,他不也得吃这个吗?我必须先替他尝一尝。”
有次栗二友不慎被果子的尖刺刺伤,指腹传来钻心的痛楚。
但是相比失去亲人的剧痛,这点痛算得了什么呢?
面对渺茫的希望,网络上、生活中的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有人质疑他们这么做是否有效果。
毕竟各种官方机构拥有尖端科技却鲜有效果,民间自发地搜救更是犹如大海捞针。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块疑似残片,是被这些自费搜救的家属寻获的。
从河北南面的边陲县城,花2块钱坐到邯郸,再坐K183几个小时的硬座,到北京一趟是66.5元。
8年下来,栗二友已记不清跑了多少趟,反正路费都快2万了。
他本是中国最平凡的千百万农民之一,自幼从没有离开过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甘愿斥重金跨洋飞行到世界的另一边。
手握着他乡的一坯黄土,栗二友哽咽了。
“我如果要了补偿金,我的儿子就真的没了。”
他在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努力离自己的孩子近一点。
在一个又一个难以入眠、辗转反侧的夜,他最挂念的,永远是自己下落不明的孩子。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传统的农民,也不再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他只是一个失去了至亲之人的苦主。
思念就像长夜里点燃的烟蒂
徐京红一直自诩是一个理性、冷静的人。
她接受了同龄人中最好的教育,步入社会之后做着体面的翻译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但是现如今的她却完全变了模样。
母亲在马航班机上失去联络,不久之后父亲的身体状况也开始恶化。
她在寻找母亲、照顾年幼的孩子和病重的父亲之间,努力保持平衡。
面对记者的来访,徐京红显得有些局促,不停地抽烟。
“你说人怎么就能够被摧残到那种状态呢?”
短短两个小时,徐京红已经抽了三根烟了,她倚靠在接近油烟机的墙壁上,身体僵直,很难从她身上看到哪怕是一刻松弛的瞬间。
平静的生活仿佛一去不返,在朋友的口中徐京红慢慢成了一个脆弱、敏感、喜欢大呼小叫的人。
独处的时候,她会隔离一切外界的声音,自己喝酒、抽烟、歇斯底里地尖叫、闷声地抽泣。
烟雾缭绕,在狭长、逼仄的空间内,摄影机变得有些视线模糊,一缕残阳从窗口斜射出来,映照在她的脸上。
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湿润的眼眶和疲惫的神情。
其实徐京红以前不抽烟的,前几年也戒过一次。
人生很难一直顺风顺水,当初的徐京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徐京红向记者展示自己手臂上的刺青,那是一幅马航MH370的纹饰,方向直指她的心脏。
接着,她又点燃了一颗烟......
失独——沉重的社会议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的一项联合研究指出
据悉,直至2038年,中国将有220万个失独老人,他们大多浸润于失独的悲伤当中,其中有许多人难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极少数人在孩子走后可以重燃对生活的热情。
李秀芝的女儿是一位优秀的外语高级翻译。
女儿由于出差乘坐了马航370,她说回来就结婚,李秀芝喜庆洋洋地把嫁妆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迎接女儿回家。
可等来的却是嫁妆再也用不到了。
当马航宣布停止调查的那一刻,李秀芝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当场昏倒,手里那张“妈妈永远等你,永不放弃”的字条赫然醒目,字字泣血。
可怜的是,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李秀芝。
有的也像她一样,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会奇迹般地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但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失独现象的背后,有多少个李秀芝、又有多少个妈妈怀揣着对子女纯粹的爱呢?
我是如此相信你,却无法拥抱你
“我发现他变得越来越疏远了,很难理解。他就像躲进了一个壳里一样。”
马航370机长的妻子在事后回忆起说道。
据英国《每日快报》2019年6月24日报道,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机长的女儿在接受调查人员采访时透露,飞机失事时她的父亲精神极不稳定。
事件发生之后,有多方消息指出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的精神状态令人堪忧。
机长女儿指出,沙阿机长在坠机事件发生之前与母亲经常展开争吵,性情大变,变得内向而沉默,一度陷入婚姻危机。
很多人坚信马来西亚航班的此次坠机事件正是由于机长的判断失误、控制不当才导致的惨剧。
但机长的遗孀都不遗余力地为沙阿辩护,她们坚持认为把马航的事故归咎于沙阿一人是无理的栽赃。
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与指责,机长的遗孀长年来生活在恐惧与愧疚当中。
但是没有人曾经想过,她们也是此次航班事件当中的受害者,他们也遭受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
和许多受害者家属一样,他们也无比盼望着自己的亲人可以回到身边,但是事实却一次又一次的事与愿违。
新闻中偶有提及的马航的新消息有时会使他们突然重燃希望,却又在不久之后将他们推入谷底。
有时女儿会做梦,梦见父亲回到了家里,环抱着她将她举起,就和往常一样。
但是醒来后环保的手掌却扑了空,梦里父亲的那双粗糙的大手,慢慢地模糊直至消失不见。
“我屏蔽了一切流言蜚语,用尽全力地拥抱你,却感受不到你的气息”
那些更重要的……
面对那些一夕之间骨肉至亲渺无音讯的遇难者家属而言,对于空难事故的防微杜渐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对于飞机起飞前的各项安全检查以及乘客的人寿保险安置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家属的心理健康就是这样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在事件发生之后,马来西亚航班承诺提供高额赔偿给遇难者家属,但是仍旧有一大批家属拒绝接受赔偿,坚持要求继续调查。
无疑,他们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人们恐惧飞机,即便各种报道坚持声称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失事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失事家属来讲,也许听见飞机二字都会触及其内心极为柔软脆弱的一面。
时至今日,马航事件仍旧如同城市上空的阴霾一样困扰着人们。
时间回溯到2022年3月1号,东航MU5735又生变故,和下落不明的马航不同,这座航班赫然坠毁,没有为家属留下一丝的希望。
无数人在事故中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好友。
当我们再次谈及马航,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过去了接近九年。
各方势力仍旧不遗余力地展开调查,只为了追寻事情的真相,既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亲人,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2、马航失联是哪一年,当年马航失联是怎么回事
飞机作为最为方便的现代交通,以其高机动性安全等级备受青睐,很多人外出旅游飞机都是不二之选。
但就在7年前,世界航空历史上最大的事故发生了,2014年3月8日一架载满239人的波音777飞机从马来西亚吉隆坡起飞前往北京,全程预计6个小时,可就在飞至越南上空的时候飞机的雷达讯号消失了,甚至事后在附近海域都没有发现飞机的一点点残骸。
MH370就宛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全机227位乘客当中有着154位中国人,事件发生之后附近各国开始搜救,可是最后还是音信全无,没有了一点结果。
事件发生后,MH370上乘客的亲属为之着急,但最终等来的却是252万元的高额赔款。当然有些人也选择了欣然接受,但大多数人至今都在坚持和等待,为了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回家,让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
但是在2018年7月30日,马来西亚航空方面宣布终止MH370的搜救工作,大篇的相关调查最后只能找出八个有用的字“无法确认失联原因”,如果这就是马航给出的解释我觉得有点说不过去吧,马航事件已经发生7年,这些乘客的亲友是否还在坚持,他们都在用什么方式去对待这件事呢?
山东有一对老两口,他们的孩子文永胜就乘坐MH370,文永胜是山东厦门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职员,平时工作相对比较忙也是经常出差,结果这一次前往马来西亚就再也没有回来。
2014年3月8日,文永胜在登机前还给二老报了平安结果这一通电话却成为了最后的“救赎”,至今和家里人也没有联系。
自从儿子文永胜出事之后,父亲文万成每月都会来到北京去找记者去报道,他想告诉大家还有这么一件事没有解决。
文永胜出事之后,两位老人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谈论,而且也从不会将自己脆弱的一面面向外人,但是长时间这样挤压下来身体越来越差,而且在儿子出事之后二老几乎每天都要靠着药物去控制身体。
据文万成描述,这些年来有将近60多位失联者家属都渐渐放弃了追究航空公司责任,都选择了接受252万元的赔偿金,但是我的儿子还没找到,航空公司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是不会松口的。
妻子说到:“现在还能坚持的大多数都是为人父母的,很多年轻家属都淡然接受了这样的结局。”而且自从马航事件发生,夫妻二人接触了很多国内外媒体的采访,每当采访结束的时候二老都不忘要一份调查纪录。
而且现如今文永胜的儿子都已经长大了,已经接近10岁的年纪都没有见过爸爸,这也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文永胜的母亲李继平说到:“如果有选择的余地我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儿子的生命,因为我已经活了很多年了,但儿子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见过几面。”
文永胜的父亲文万成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给文永胜手机充话费,他说:“我害怕如果有一天孩子的手机有电了可以及时联系到我,我坚信,希望一定会出现。”
也许这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换来的结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或许坚持换来的可能就是所谓的“无法调查原因”,但是两位老人的坚持和等待是对MH370上儿子最美的答案。
姜辉作为马航事件中的一位失联者亲属,可谓是对此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长达7年的时间里,姜辉从未停止过寻找母亲的道路。
据姜辉描述:母亲当年是跟着旅游团到马来西亚旅游,但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且在母亲出事之后,长时间的不工作被公司辞退,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了,但他从未放弃过,7年以来他组织马航事件的亲属们团结起来一起寻找失联者,飞行了近15万公里只为一块疑似的飞机残骸。
他也看到了很多失联者亲属最终放弃领到252万元赔款,但姜辉觉得这件事情不是钱能够解决的。姜辉曾向马来西亚航空协商,说拿出赔偿款的一部分去用于家属的搜救,但控诉是不会撤回的,而且这一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但是这笔钱需要时才能够投入使用,而搜救需要高额的资金和人力,这些种种问题都成为了姜辉寻母道路上的阻碍。
’而且这么多年以来马航一直迟迟没有下发资金,这件事情在法律程度上是违法的,姜辉也在通过多方面途径去拿到这笔钱,在记者的采访当中姜辉面色失望,长达7年时光的奔波给这个男人带来了深深的疲惫。
他说:“我最大的武器就是时间,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如果我这一代不行就让下一代继承我的意志继续寻找下去,我相信最来科技水平提高,马航事件最会有个结局的。”
没错就是这样的,时光可以冲淡一切但是它却忽略了亲情,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它大于一切,相信姜辉的坚持能够给他带来一些东西,让姜辉的内心可以得到安慰。让他多年以来的努力有所回答,马航也能早早发放资金让姜辉能够再次进行到马航事件的探索当中去。
有位东北大姐孩子是马航370的乘客,她一个人好不容易将孩子拉扯大,但怎么也没想到孩子在去新加坡打工在回国的飞机上出了事,如果没坐MH370他本能在2014年3月8日早上6点半在北京着陆,然后他会回家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
然而相聚比离别难,事情发生后大姐不肯和马航和解在北京租了房子,每个月都会来到马航的办公室去讨要说法。
死磕了两年突然有一次在散步的时候身体不适最后来到医院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是癌症晚期,这位大姐准备卖掉老家的房子先把病看好,再来去处理儿子的问题,结果房子没有卖掉,人就已经去世了。
其实大姐如果能够收下马航的252万巨额赔偿款之后的事情可能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可以早点治病说不定可以救回自己的命。
但做出放弃搜救的决定对于任何一个马航的家属来说都是极为不易的。
这位大姐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马航事件,而这样的悲剧却不止这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悲欢离合,往往噩运都降临在了正在努力的人身上。
很多家属没有放弃希望,河南有一位失联家属叫做李秀芝是一位57岁的妈妈。四年以来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女儿李洁手机充话费,在她的心里女儿一直都在,而且希望有一天能够接到女儿问候的电话。
’实在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李秀芝来说女儿就是自己的一切。从小李秀芝就自己一个人带着李洁,用最好的教育和资源去培养李洁,而且为了李洁读书将自己家里的房子都给卖掉了。李洁也是不负众望最终考取名牌大学,英语出众,最后担任着外语高级翻译。
可是命运却非常捉弄这对母女,本来李秀芝等到女儿李洁结婚就可以安享晚年了,但是女儿李洁的这一次出差改变了一家人未来的走向,李洁在马航370上再也没有回来,母亲李秀芝却一直苦苦坚持,河南距离北京的几百公里路程这位年近60岁的老人每个月都会坚持来回两次,她去到马航的总局,航空总局,各种地方她都找了个边,只希望能够探寻到一丝关于女儿的消息。
她拿的纸上写着:“妈妈永远等你!永不放弃!。”
有记者问道:“你为什么每个月都要来到北京啊。”她回答道:“我感觉我的孩子就要回来了,到北京可以更快地见到我的女儿,我希望第一时间能够见到我的女儿,让她不再孤单。”可是这位坚强的妈妈没有等来女儿,却等到了疾病的困扰。
就在2018年的见面会上,马航宣布不会再去进行搜救之后,李秀芝身体突然不适,直接当场昏了过去。最后每天都郁郁寡欢,感觉生活失去了希望,之后记者也采访过李秀芝。
李秀芝说到:“也许我真的可能等不到我女儿回来了,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就在这种压力和不良思绪的困扰之下李秀芝离开了人世,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所有失联者的亲属都对此表示慰问。可能这对于这位老人也是一种解脱吧,让她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不再被马航的事情困扰。
可能马航再也找不到了,飞机上的失联者也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是我们要肯定每一个亲属对于马航事件的努力,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本文关键词:马航失联到底是怎么回事,马航失联是飞往哪里的,马航失联之谜,马航失联是什么时候,马航失联是哪一年的事情为什么记忆里不是2014年。这就是关于《马航失联是哪一年,当年马航失联是怎么回事(马航MH370失联3301天)》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