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关于【民间墓碑内容选】,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民间墓碑内容选:“新坟三年不立碑”,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立碑都有哪些讲究?
  • 2、民间墓碑内容选,农村墓碑上的故

1、民间墓碑内容选:“新坟三年不立碑”,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立碑都有哪些讲究?

#头条创作挑战赛#

正月份就要结束了,而清明节也就不远了。这不光是给祖先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给过世亲人立墓碑的日子,有些地方也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前后。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但是从古至今关于给去世亲人立墓碑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就如农村的老人所言“墓碑是不能随便立的,新坟三年不立碑”。那在农村给去世亲人立碑都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何“新坟三年不立碑”?

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对于人去世以后,更是讲究“死者为大”,因此为了尊重死者,也会有一套严格的习俗和礼仪。

而为了方便后人来扫墓、祭拜先祖,都会在坟墓的前面,或者是后面立一块碑。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了一个记号,这样方便后人来寻找,免得因为记忆模糊了,找不到位置,而祭拜了别人的先祖。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但是这个立碑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并且在不同的地方说法不同。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起过,在以前只有年龄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立碑,因为60是一个甲子,不然是没有资格立碑的。而且非正常死亡的人也是不能立碑,比如喝药、上吊、跳水等横死的人就不能立碑,可能古人也认为这样是不光彩的事吧。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只要自己愿意,有条件就可以给去世的亲人立碑。

但是有一个规矩不能变,那就是“新坟三年不立碑”,也就是说亲人去世以后是不能马上就立碑的,去世三年以内都不能立碑,只有等到三年以后才能商量立碑的事情。

关于这个也是有不同的说法,一个是古人认为人是有“三魂七魄”的,当人去世以后,“七魄”很快就消散了,相传是每七天消一“魄”,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就七魄都消散了。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但是“三魂”却不一样了,它们会停留的时间更长,古人认为它们至少会停留三年的时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非常讲究孝道的古代,家里有长辈去世了都是要守孝三年的。

在这个期间是不能娱乐享受,不能交际应酬,就算是当朝宰相也要遵守,这样做就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之情。因此如果在三年以内就给故去的亲人立碑,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三年以后才立碑,是因为经过了三个春夏秋冬这样漫长的一个过程,坟墓周边的土壤都已经自然夯实了,之后再立碑的话也就不会歪斜,或者是倾倒了。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因为如果坟墓周边的土壤没有夯实就容易自然下沉,这样墓碑就会歪斜,结果就会引来很多人的非议。毕竟在古代的墓碑基本都是石头雕刻出来的,是非常沉重的。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有些道理的。

农村给去世亲人立墓碑还有哪些讲究?

首先是墓碑的大小,一般墓碑不宜过小,也不能太大,尤其是要注意墓碑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古代墓碑一般都是选用石头雕刻的,次一点的才是用木头雕刻的。听老人们说,以前墓碑的尺寸传统用用丁兰尺,也有用鲁班尺者的。因为鲁班尺上半为阳尺,下半为阴尺,所以要用其下部。

而且需要注意墓碑尺寸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都应该取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在笔者的家乡这边以前就是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而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而失、死、苦、害格就是不吉利的,则尽量避开。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如果是用鲁班尺设计、施工,也一样要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比如墓碑的高100cm,宽60cm,厚8cm;100在在鲁班尺上则对应的是横财、顺科。而60则是进宝、横财等等。

其次是碑文内容,这是墓碑的关键。其实墓碑上字体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首选的字体是魏碑隶书,次之正楷,然后才是行草。

从我们常见的墓碑上的碑文就可以看得出,对亡者的称呼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故、先、显、考、妣”。这个“故”即是故去,病故的意思。而“先”字指先祖,例如先人。

但是这个“考”“妣”就有点费解了,其实前者一般是指男性,比如祖父、父亲。这样“妣”可定是指离世的母亲或祖母了。之所以有些出现“显考、显妣”等,都是表达了对先人的一种尊称。而加个“显”字,往往意味着先人生前的非凡声望和地位。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之后就是写上墓主的姓名,它都是些在墓碑的中心部位,也被称之为“中榜”。至于生卒年月日,则是写在中榜的两边,同样有男左女右的规定,年月日都要写上去。

另外,还有一点不能忘,就是立碑人的名字也要写上去,一般都是写在右边,仍是依辈分长幼,自左至右排列。如果是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

以上就是我国民间立碑的一些讲究,越是在以前讲究是越多的。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也是发生了变化,在民间对于立碑也是与时俱进,不拘一格了。

2、民间墓碑内容选,农村墓碑上的故

生老病死,是避免不了的事情,所以当家里有老人过世的时候,亲人们都会陷入悲伤,会举办纪念仪式一起缅怀老人们的经历和事迹。而在农村社会,也很重视生命的离去,涌现了很多墓葬文化和习俗。在下葬的时候,子女为了怀念先人,也为了在清明时节快速找到墓碑进行扫墓,就会给逝者树墓碑。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相信在农村社会生活的人都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墓碑上刻的字是很有讲究的,不是随意乱写的。除了写墓主人的生卒年月,下葬之日,孝子贤孙姓的名字,多数的墓碑上还会出现“故,显,考,妣”中的一个或多个字。不清楚墓碑文化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农村的墓碑上为啥要这样写?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缘由。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第一个字“故”。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过世、去世的意思。这是后辈为了纪念死者的一种主要写法,农村社会都很敬重已经过世的亲人,那在墓碑上,“故”就可以表达出这种情感,这也是如今农村土葬文化的一种普遍做法。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第二个字“显”。农村的墓碑,除了“显”外,一般还会用到“先”字,这两个字的在用法上很有考究。如果是父母中的一位亲人先过世,另一位亲人还在世,就只能用“先”,如果都已经过世,则墓碑上就可以用“显”。此外,“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是一种称赞的评价,在农村,去世的人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或对家族有突出贡献的已故成员,才有资格写“显”。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最后就是了“考”和“妣”了。古代文献《礼记·曲礼下》有这两个字的出处:“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所以考代指去世的父亲,妣代指去世的母亲。我们常见到乡村墓碑上刻的“显考”、“显妣”、“先考”、“先妣”,就是遵循古代传统文化的用法,所以现在的农村社会的墓碑的写法,也是如此,依然保留着这种文化习惯。如果是已故父母的合葬墓,则墓碑上会同时出现“考”和“妣”。

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

在笔者看来,农村墓碑的刻字的做法,一是体农村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是在传承古老的文化;二是农村的子女为了纪念父母和先人,为祖宗树碑立传,是发扬和传承孝道的做法,另外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

本文关键词:民间墓碑内容选自哪里,传统墓碑,民用墓碑石的价格,民间碑刻,民间墓碑内容选什么好。这就是关于《民间墓碑内容选,在农村墓碑不能随便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52554/
1
上一篇 丹东旅游攻略,去丹东必做的五件事
下一篇 中俄高铁合作项目最新消息,中俄联手修建高铁横跨3国投资万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