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娃哈哈最新事件】,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娃哈哈最新事件:娃哈哈告乐哈哈,法院判了
- 2、娃哈哈最新事件,被卷进了一场骗局
1、娃哈哈最新事件:娃哈哈告乐哈哈,法院判了
9月26日,南都记者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获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案件一审法律文书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曾认定“LEHAHA”与“Wahaha”商标未构成近似,裁定对“LEHAHA”商标予以维持,娃哈哈对此提起诉讼。近日,法院判决驳回娃哈哈公司的诉讼请求,称“无法证明‘LEHAHA’商标申请具有搭便车的不正当意图”。同日,南都记者分别致电上述两商标背后所属公司——陕西乐哈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均未对该案作出回应。
据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9月26日公布的该案相关判决书显示,娃哈哈公司诉称,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在整体外观、呼叫、组合形式、含义等方面相近,容易使消费者混淆误认,二者应判定为近似商标。故请求法院撤销被诉裁定,判令知识产权局重作裁定。
法院认为,两商标在呼叫读音和整体外观上均存在一定区别,“LEHAHA”对应于原告企业字号“乐哈哈”,用于形容喜笑的样子,而“Wahaha”具有较强的臆造属性,无法证明“LEHAHA”商标申请具有搭便车的不正当意图。最终,法院判决,裁定娃哈哈对商标“LEHAHA”的无效宣告不成立,驳回娃哈哈公司的诉讼请求。
南都记者了解到,商标“Wahaha”属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地位于杭州市,注册资本约5.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宗庆后。据娃哈哈官网资料显示,娃哈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八宝粥等家喻户晓的国民产品。
9月26日,南都记者就该案判决结果联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就该案情况稍后将由专人回复。此外,南都记者查询获悉,诉争商标“LEHAHA”属于陕西乐哈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为10万元,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关于此商标侵权案,该司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不作答复”。
- END -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 实习生 丁乐 南都记者 余毅菁、N视频报道
2、娃哈哈最新事件,被卷进了一场骗局
但近日,向来低调的娃哈哈却和骗局扯上了关系。
据凤凰财经报道, 20多家经销商向娃哈哈控诉称“收钱不发货,被骗数百万”:钱打了,却只收到一部分货,后续货物和承诺的钱款迟迟不到账。
这个颇受消费者信赖的饮料老大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小蓝罐”骗局
源头要从大理宗盛科技这家公司说起。
2016年宗庆后和宗泽后两兄弟创立了大理宗盛,宗庆后至今还担任该公司董事,“小蓝罐”正是这家公司在娃哈哈的授权下,推出的一款新的饮料产品。
眼瞅着后辈元气森林在千亿气泡水赛道上跑出了十万八千里,娃哈哈也出手了。
气泡水风头正劲,又有娃哈哈的金字招牌加持,这似乎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然而出道即巅峰,众多经销商交完大笔款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总经销商“中亚创投”给坑了,不只是签署的经销合同中被设下圈套,不发货却还频频要钱,当初所说的广告宣传和全国渠道支持更是痴人说梦。
经销商们认为,这从头到尾就是中亚创投设下的骗局,是一场“诈骗”,中亚创投打着娃哈哈的名义让经销商加入,然后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的任务,最后以此为理由拒绝经销商的退款要求。
当初经销商们在糖酒会上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预付款协议,正式合同是在成都糖酒会后陆续拿到的。因为已经上交了部分定金,后期签合同时中亚创投也私下告诉他们只是走形式,具体条款可以商量,再加上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并没有过多顾虑,就签了。
但签完之后小蓝罐市场极难打开,这也成了中亚创投不发货的理由,导致经销商们持续亏损。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十余名经销商掉进了小蓝罐的“坑”里,涉及合同金额近1000万元。
3月31日,中亚创投、大理宗盛和娃哈哈集团均发布相关声明。
娃哈哈表示,公司与大理宗盛为两家独立的主体,相关纠纷与公司无关。“我司将督促宗盛科技与中亚创投沟通,推动事件妥善解决。”
02
老去的巨头
眼瞅着迈进中年危机,娃哈哈真的有点儿急了。
娃哈哈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爽歪歪,伴随着无数消费者走过了童年时代,即便是小卖部也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但这些产品面世已近十年,在营养快线之后,娃哈哈再也没有一个亮眼的、出圈的、让全民都记得的爆款产品。
2013 年营养快线销售额突破了 200 亿元,一度成为了娃哈哈最受欢迎的单品,宗庆后也被冠以“饮料大王”的名号。但到了 2016 年,营养快线销售额已经回落至百亿以内,其后再没能在公开信息中查阅到这款单品的销量。
娃哈哈自2013年营收站上巅峰的782亿元之后,便一直开始走“下坡路”,其营收从14年的720亿,一路跌至2020年的440亿,创下了娃哈哈近十年来的业绩新低,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娃哈哈仅排在227名。
在娃哈哈沉浸在过去光辉的日子里,不提可口可乐这类经久不衰的单品,无论是统一集团的小茗同学、海之言,还是农夫山泉旗下的农夫果园、NFC 果汁、茶 π 等,甚至是喜茶和元气森林,无一不在摧毁着娃哈哈本就不够坚固的防线。
究其原因,还是这个国民品牌的老化。伴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品牌和产品的迭代能力也在不断升级,反观娃哈哈,似乎一直在做过去的自己,甚至连营销渠道也是坚持早前的“联销体”,尽管也进驻了线上电商渠道,但销售还是严重依赖线下。
这也让娃哈哈的中年危机进一步加剧。
03
假投机,真生意?
为了让自己变年轻,娃哈哈不是没有付出努力。
刚刚接手娃哈哈的宗馥莉,曾在2016年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Kellyone”,主打高端路线,曾陆续推出过低卡果味茶饮CHACHA、无糖茶一茶以及气泡水“生气啵啵”等多款单品。
借助王一博的流量,“生气啵啵”成为了Kellyone当下最能拿得出手的大单品,流量终究是短暂的,单纯依靠“粉丝经济”来刺激销量, 并不足以支撑娃哈哈的再度崛起。
2019年5月娃哈哈开始筹备线下茶饮店,直到2020年5月才在江苏淮安设立了第一家连锁门店,推出了多款以AD钙奶为原料的奶茶,主打国潮、情怀、营养元素。许多新店开业当天,亲切和蔼的宗庆后董事长还亲自去宣传,和大家一起喝奶茶。
然而好景不长,“童年饮料”的营销噱头过去后,产品竞争力不够突出、运营和管理跟不上、供应链掉链子等问题逐渐露出水面,娃哈哈奶茶店开始遇冷。
本文关键词:娃哈哈最新事件曝光,娃哈哈最新事件视频,娃哈哈最新事件新闻,娃哈哈集团最近的消息,娃哈哈最新消息2020。这就是关于《娃哈哈最新事件,娃哈哈告乐哈哈,法院判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