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三国时的虎豹骑,白马义从,陷阵营,白耳兵,与普通部队有啥不同
- 2、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三国冷知识伍--三国中的特殊兵种
1、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三国时的虎豹骑,白马义从,陷阵营,白耳兵,与普通部队有啥不同
这几只军队都是东汉末年到三国纷争这段时间内的私人部曲。
有名号,被特殊照顾的军队,一般都是诸侯的护卫队,保护政权和主公的嫡系。
这种军队的特点是,装备精良,要粮给粮,要钱给钱,装备最好最先进的服装武器马匹,因为这样说近卫队都是亲儿子嘛。
比方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人人都骑白颜色的马,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这已经是至高荣誉了。
马,是那个年代的紧缺的战略物资,而3000人每人发一匹白色战马,在公孙瓒只占有北方四州的情况下已算用豪奢了。
尤其和刘备的白毦兵比起来更显豪奢。
刘备也组建过特种部队名曰白毦(这字念er但是不是耳)兵,每人只能发一根白色牦牛尾巴编制的信物,作为特种兵的标志。
这也和刘皇叔的出身相契合,毕竟他是靠编织起家的,送编织物给亲兵,大约寓意不忘初心吧。
据说刘备后来的亲兵队队长白马长枪的赵子龙,就是出身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别以为能进入这种特种部队是件简单的事,那时候的特种部队的选择也和现在一样,很严格。
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的注中说:或从百人将补之。
也就是说这些特种兵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尖子。
在普通的部队中你是连长,在这种特种军中,只能当大头兵,在这些特种部队中,装备虽然都是最好的,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要看战力的。
比方说曹操的虎豹骑,杀袁谭,击刘备,破马超可谓战绩彪炳,
就算是吕布手下人数最少的陷阵营,虽然只有700人,但是“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所以,装备精良,战力惊人是这种部队的特点。这种部队上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主公要绝对的忠诚。
这就要求领军的将领要绝对的是自己人,比方说曹操的虎豹骑,领军大将都是曹纯曹真这些曹家人,这就保证的部队的绝对忠诚。即使像吕布的陷阵营,领兵大将高顺最后也是用一死证明自己的忠诚。
这种亲兵性质的特种兵,从古到今有很多,不独三国独有。
像岳家军戚家军湘军都有这种禁卫军的性质,所以有时候连皇帝都怕他们。
毕竟这种私人部曲只能皇家拥有。
==========
文/ 薛白袍
(放着赞会发霉,那就点点呗)
2、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三国冷知识伍--三国中的特殊兵种
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鉴于之前写的文章写到了陷阵营、丹阳兵等三国中的特殊强兵,今天我来谈谈三国中比较特殊的兵种,对这个时代的最强兵种做一个汇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
鉴于之前写的文章写到了陷阵营、丹阳兵等三国中的特殊强兵,今天我来谈谈三国中比较特殊的兵种,对这个时代的最强兵种做一个汇总。
1、白马义从
为公孙瓒的亲卫兵,白马义从跟随公孙瓒讨伐叛乱的张举、张纯,在幽州边境抵抗乌桓,每当乌桓来犯,公孙瓒与白马义从收到消息,就“厉色愤怒,如赴仇敌”,看见哪里有敌军骑兵的扬尘就往哪里追赶,不分昼夜,夜以继日追赶敌军,敌军识得公孙瓒的声音,忌惮他的部队武勇,不敢抵抗。《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瓚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而且白马义从对乌桓骑兵的威慑到了什么程度呢?乌桓族人互相传告,碰到“白马将军”要避其锋芒,还作了公孙瓒的画像,用弓箭射之,射中的人“咸称万岁”,从此以后,乌桓便远窜塞外不再来犯。
2、白毦兵
又称白耳精兵,刘备的亲卫兵,由蜀将陈到统领,见于《诸葛亮集》中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一封信《与兄瑾论白帝兵书》其中写道: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毦,也称旄、髦,是以牦牛尾编织的饰物,所谓白毦兵,就是用白色牦牛尾作为装饰的部队。
而刘备性好结毦,诸葛亮也曾以白牦牛尾馈孙权(《诸葛亮集·与吴王书》),可见此为贵物,以为战士兜鏊之饰,可以看出白毦兵的性质为刘备亲兵。据说当时刘备夷陵战败,正是陈到率领白毦兵击退追兵。白毦兵的兵源不明,但是流传至今有三种说法:
(1)马超旧部,马超是西凉人,正应“西方上兵,而且西凉羌人居多,羌人也习惯佩戴牦牛尾。但是羌人多骑兵,而白毦兵为步兵,因此笔者认为此说法不合。
(2)丹阳兵余部,刘备曾领徐州牧,手下握有丹阳精兵,丹阳精兵也为步兵精锐。但是根据时间推算,从刘备领徐州牧至兵败夷陵,已经过去三十余年,旧部还在的话,也垂垂老矣,不能称之为“西方上兵”,而且徐州也不在西方。
(3)西南少数民族“五溪蛮”的部曲,历史上刘备手下的确有很多少数民族部队,五溪蛮首领沙摩柯(又称摩沙柯)就是刘备手下大将,而且蜀国西部产牦牛,当地人也有佩戴牦牛尾的习惯,还符合“西方上兵之说,白毦兵很可能是五溪蛮精选出来的精锐部队。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最靠谱。
3、先登营
为袁绍手下大将麯义所领的八百精兵,《三国志》无记载,见于王粲的《英雄记》:“袁绍讨公孙瓒,先令麹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由此可见,先登营仅八百人,而且是强弩兵,还以少胜多打败过“白马义从”。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先登营就强于“白马义从”,主要原因是兵种不同,没可比性,而且还是公孙瓒轻敌才能战而胜之。《三国演义》中关于先登营的描写,原型就是《英雄记》。
4、丹阳兵
徐州丹阳的精兵,在老迈无能的徐州牧陶谦,为何能击退数次曹操文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5、飞熊军
董卓麾下心腹大将李傕所领,旗帜上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由西凉军中挑选出的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西凉军因常年与外族作战,因此异常精锐,从西凉军中挑选而出,可想而知飞熊军的精锐程度了。而且统领李傕极善用兵(后面的文章会说到李傕的用兵之能,据说强于孙坚),此军不见载于史册,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
6、大戟士
袁绍组建的强兵,见于《后汉书》:“余众皆走。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赜息马,唯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据说大戟士属于重步兵,由张郃统领,每个士兵都配备着大戟和重甲,极其精锐,可惜碰到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白马义从善骑射,刚好克制大戟士,同理,并不是说大戟士比白马义从弱,兵种相克而已。
7、陷阵营
吕布帐下大将高顺所训练的强兵,共七百人,曾以少胜多击败过刘关张、夏侯惇,濮阳之战将曹操陷入重围,全靠大将典韦以短戟投掷和双铁戟开路硬从陷阵营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了曹操。后来高顺不被吕布信任,陷阵营悉数归于魏续。具体细节见前文三国冷知识(叁)--吕布帐下还未升起便陨落的将星,已被后世遗忘,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8、虎豹骑
虎豹骑的威名,估计大多人都知道了,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只字未提,反而频繁出现于三国志中。《三国志▪诸夏侯曹传》:“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里面的普通士卒都是当过百人将的,由此可以看出虎豹骑的精锐程度,而统帅曹纯也是经过曹操百般挑选后得出的,曹纯死后,有人建议曹操另选统领,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曹魏将领如此之多,曹操却选不出一个来统领虎豹骑,可见曹操对虎豹骑的重视程度。
虽然后来的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真都曾在虎豹骑中担任将领,但笔者认为并不是统帅,曹纯死后,虎豹骑还存在,曹操却没有选出第二个统帅,那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自任统帅。而且虎豹骑很有可能分为虎骑和豹骑,因曾出土过一豹骑司马印,而且古人文不加点,故可能有此误。
史载虎豹骑战斗力极强,善打硬仗,南皮之战攻打袁谭,士卒死伤甚多,曹操欲退兵,因虎豹骑统领曹纯坚持继续攻击,于是斩下袁谭首级。后来北征乌桓,也是长途奔袭后,斩下蹋顿首级,曹操在此战后还感叹此战之险,还奖励了之前劝战的人。长坂坡追击刘备,曹纯跟随曹操,领五千虎豹骑长途奔袭“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后来打西凉马超“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可见西凉铁骑也不是虎豹骑对手。
而且虎豹骑的将领及统帅,皆为曹氏亲族子弟,为曹操最信任的人,由此可见虎豹骑是曹操手下当之无愧的第一王牌骑兵了。
9、虎卫军
若说曹操手下最强骑兵是虎豹骑,那虎卫营则应该是最强步兵了,据说由曹操手下猛将典韦、许褚统领,见于《三国志▪许褚传》:“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虎卫营应该就是以许褚之前所率领的壮士为基础,曹操皆拜为将,组建了虎卫营。虎卫营曾经在典韦率领下,于濮阳之战中与高顺的陷阵营正面对决,救出了身陷重围的曹操。可见虎卫营之强,而虎卫营性质应该是曹操亲卫兵,人数估计不会很多。
10、无当飞军
蜀汉将领王平、张嶷所领军队,不见于正史记载,据说由蜀国西南部少数民族组成,诸葛亮南征后,感慨南部蛮夷战斗力彪悍,若放任不管,必有隐患,因此选其精壮之士,组成了无当飞军,由王平、张嶷统领。无当飞军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因为有兵械扎马钉和弩箭及地利把握力,非常精于防守作战。是精锐的山地步兵。
在街亭之战中,由于马谡指挥失误,被张郃所败,王平率一千无当飞军断后,张郃不敢追。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与司马懿对峙于祁山。司马懿命张郃领军攻打南围王平。在王平及其无当飞军的坚守下,张郃不能取胜。
11、西凉铁骑
西凉骑兵,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郭汜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马超投降蜀国后,成为蜀国最强骑兵。兵种为重甲骑兵。攻击力极强,因长期与外族作战,因此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适合沙漠戈壁的长距离持久奔袭作战,皆以凉州良马大宛马编制。但是曾被曹操虎豹骑打败。
12、藤甲军
乌戈国国主兀突骨之兵,《三国演义》中有记载,以西南荒蛮之地所生野藤为原料,经能工巧匠加工制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后才制成。此甲又轻又坚,善能防箭,刀砍枪刺不入,遇水不沉,战场之上所向无敌。后诸葛亮南征之时,用火攻之计,火烧盘蛇谷,大破藤甲军。
本文关键词:三国兵力人数,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排名,三国最多有多少兵马,三国最少人口,三国兵最多是谁。这就是关于《三国数量最少的兵种,与普通部队有啥不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