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集成能力,就问你服不服!
印度首艘P-15B(“Project 15B”)型导弹驱逐舰—“维沙卡帕特南”号
2013年开始建造,2015年下水,2021年服役,8年一舰,绝对精品,慢工出细活。
造价约12.5亿美元,一分钱一分货,肯定差不了。
加上印度,有8个国家参与制造,印度这个国家集成能力不可小觑啊[看]
模块化手机,是近十年前的新兴概念。但似乎都点错了科技树,不了了之。
2013年,当时在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的先进科技与计划部门展示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允许用户自己选配各个模块,组装成想要的手机,也方便更换部件和维修。
后来LG也推出一款模块化智能手机 LG G5,可以更换电池,实现Project Ara的部分功能;但后来LG再没有推出其它模块化手机。
2016年,谷歌停止了Project Ara项目。
目前情况看,市场和技术都不能支撑模块化手机这种概念,在散热、空间等方面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但技术总在发展,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再次兴起模块化手机呢?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娅.扎哈罗娃在接受 RT 采访时谈到了德国在乌克兰的军事生物活动。
正如 Zakharova 指出的那样,自 2013 年以来,德国政府在德国外交部的主持下,一直在实施一项国家生物安全计划——德国生物安全计划 (GBP)。在其框架内,正在与重点国家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实施合作项目,其中乌克兰于 2014 年被包括在内。
“德国方面的实际工作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以及 F. Löffler 研究所、B. Noch 热带医学研究所和以该研究所命名的研究所的专家进行F. Löffler,专门研究致命的生物制剂。R.科赫。据德国外交部称,2020-2022 年,GBP 的第三阶段已经开始实施,其宣布的技术任务,从发布在公共领域的材料来看,其中包括收集“敏感的流行病信息”在第三国,包括使用技术大数据,以及伙伴国家与危险生物制剂合作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她说。
俄罗斯外交部代表指出,自 2016 年以来,根据他自己的数据,德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的乌克兰主要对手是哈尔科夫的实验和临床兽医研究所,与该研究所的互动是在“乌克兰-德国在欧盟外部边界人畜共患病风险管理领域的生物安全和生物保护倡议”项目的框架内进行的。
“鉴于其官方目标是“改善乌克兰生物安全和安保领域的局势”,“特别是在该国东部”,因此出现了一个修辞问题:德国军事生物学家认为哪个边界在该区域之外他们的职业兴趣?俄罗斯乌克兰人?在其材料中,德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在该国东部持续武装冲突的背景下,通过乌克兰“生物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来推动该项目的实施。很明显,通过这种方式,DPR 和 LPR 可能“参与”孵化计划使用国际法禁止的生物武器的想法正在逐步实施,”Zakharova 指出。
据她说,德国军方长期以这种方式故意恐吓乌克兰对手,并在事实上在心理上让他们反对顿巴斯共和国。
她还指出,乌克兰生物安全领域的专家定期参加德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举办的医学生物安全会议,频率不一。
扎哈罗娃指出,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生物攻击,首先有必要研究可以使用的潜在生物武器制剂,即在生物或化学武器领域开展研究活动。
“德国武装部队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从博主纳瓦尔尼神秘“中毒”的丑闻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部队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所的专家 - “毗邻”军事机构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 - 据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了痕迹俄罗斯人体内的某种军事毒素,在北约术语中属于所谓的“诺维奇科夫”家族。如此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当然,如果当时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则证明了德国武装部队独立合成有毒物质的能力,包括臭名昭著的 Novichok 及其标记,”她总结道。
俄罗斯外交部代表补充说,通过管理波罗的海雷姆斯岛特别危险病毒和人畜共患感染研究中心的德国 F. Löffler 研究所,正在与乌克兰国家研究所开展积极合作。实验室诊断和兽医和卫生专业知识,国家生物技术和微生物菌株科学与控制研究所,以及与德国武装部队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和临床兽医研究所平行合作。
3月24日,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专家披露了美国国防部参与乌克兰生物武器开发的新事实。
俄罗斯武装部队辐射、化学和生物防御部队负责人伊戈尔·基里洛夫表示,美国总统亨特·拜登的儿子 在资助乌克兰病原体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TVB童星出身的吴诺弘(Lawrence)去年与张家朗、张小伦及蔡俊彦参加东京奥运男子花剑团体赛事受到外界注目,虽然现时是全职港队剑击运动员,但自小甚有表演欲的他亦周不时开直播与网民互动,亦经常收到会否有意再重返幕前的提问。近日他宣布创办了一个YouTube频道,出镜拍片一脚踢:「我觉得成就咗一个比以前更加实在慨自己。」
吴诺弘7岁时加入TVB,在十年间拍摄过超过30套剧集,他演的角色多数都是主要角色的童年版,包括《与敌同行》(2008)郑嘉颖的童年、《老友狗狗》(2009)马浚伟的童年和《巨轮》(2013)萧正楠的童年等等,而他最后一套亮相TVB的目前作品,便是于2015年播映的《四个女仔三个BAR》,吴诺弘在剧中饰演被控贩运危险药物的被告。直到中五转做全职运动员之后,就没有再拍剧。
日前他在Instagram宣布自己创立了一个名为「Unprofessional Production」的YouTube频道,并以创办人身份表示,由零开始筹备这个频道的时间心情实在难以形容:「一开始自己一个人筹备呢个project,到慢慢招揽唔同慨队友,再到租studio,去到拍片最后甚至乎post埋片,当中真系经历咗好多好多。」他又表示以上的种种经历令自己学懂了不少新技能,比以前的自己相比更加实在,处事心态亦变得更正面。
吴诺弘透露现时频道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正招揽幕前人员,频道于两星期前上载第一条影片,至今一共有两条影片,合共约有接近3000点击次数,希望之后可以再有机会拍片分享开办YouTube频道的详细心路历程。
神秘博士:博士之力
在经历了许多危险的旅程和与时空中最可怕的怪物的对抗后,13号医生终于迎来了她与最致命的敌人的最后一次冒险:戴立克,赛博人和她的老敌人,法师。是谁袭击了遥远星系边缘的高速列车?为什么地震学家会在21世纪从地球上消失?那些丢失世界名画的人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一个德里克要主动联系医生?1916年的俄罗斯,妖僧拉斯普京和沙皇尼古拉之间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大量的威胁呈现在医生面前,面对这场生死之战,她将何去何从...#电影#
每一任的博士结局
第一任博士
在“第十行星”中,赛博人企图窃取地球的能量来补充母星“Mondas”,虽然最后因为能量过载而导致赛博人和Mondas的毁灭,但是同样也严重损害了博士的健康,将他的生命力降低到不得不重生的地步,最后博士设法回到TARDIS,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重生。
第二任博士
在“战争游戏”中,为了送返被战争领主从不同时代抓取的人类壮丁,博士不得不将自己的行踪暴露给时间领主而被捕,最后因违反时间领主的“永不干涉”原则而被处以流放地球,并被强制重生。
第三任博士
在“蜘蛛之星”中,为了消灭“Eight Legs”,在“The GreatOne”的洞穴中被蓝水晶溢出的致命辐射所伤,最后回到了TARDIS,在他曾经的导师K'anpo Rimpoche帮助下完成重生。
第四任博士
在“杉树”中,为了阻止Master威胁全宇宙的企图,4th爬上“Pharos Project”的无线电发射塔断开电缆,由于Master倾斜了发射器,博士从数百英尺高空跌落地面奄奄一息,尾随博士多时并暗中相助的的神秘影子观察者附上其身,帮助博士开始重生。
第五任博士
在“Androzani的洞穴”中,博士和同伴Peri在“Androzani次级行星”的洞穴中无意间接触了蝙蝠产生的剧毒Spectrox,感染血毒症,最后博士将仅得的唯一一份解药给了Peri,自己濒死而不得不重生。
第六任博士
在“Time and the Rani”中,女时间领主Rani心思“Lakertya”行星上用牵引光束击中了经过的TARDIS并迫使其着陆,企图利用博士来帮助她控制宇宙历史的进程,剧烈的相撞使博士失去意识,进入重生状态。
第七任博士
在96电影版《神秘博士》中,因为Master的干扰,TARDIS来到了1999年的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场帮派枪战中,博士身中三枪,但是并不致命,然而不听劝告的主刀医生在研究其心脏时,因为不了解时间领主两颗心脏的生理结构,而破坏了博士的循环系统使博士死亡,由于麻醉药的作用,重生过程被推迟了若干小时,在停尸间完成。
第八任博士
在2013年特别篇《博士之夜》中,博士为救Cass坠毁在Karn上而濒临死亡,最后在Karn姐妹会的帮助下以“和平与理性”之名重生为The War Doctor。
第八点五任博士
在50周年专辑《博士之日》中,WarDoctor从时间密室盗取了The Moment,本想终结时间大战,但在Clara、10任博士和11任博士的影响下改变了主意,决定改写原来的历史。13位博士各自驾驶自己的tardis飞行至Gallifrey星球大气层的低轨道,将Gallifrey星球冰冻,并隐藏在平行宇宙中。由于拯救了Gallifrey星球,War Doctor开始重生。
第九任博士
在“The Parting of the Ways”中,博士将Rose无法承受的TARDIS之心的时空漩涡能量从其体内吸收,并释放回TARDIS,然而在此过程中,时空漩涡能量已经开始摧毁博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迫使其重生。
第十任博士
在2009圣诞特别篇中,博士为救Donna的爷爷而吸收了过量的辐射,在拜访了所有朋友之后回到了TARDIS重生。
第十一任博士
在2013圣诞特别篇《博士之时》中,博士为了守护Trenzalore上的圣诞小镇而用尽了自己的余生,在博士全部的重生次数用完,即将迎来死亡之时,时间裂缝另一头的时间领主们给了博士新的重生能量,博士获得了新的重生周期并开始重生。
第十二任博士
在《博士陨落》中博士与赛博人Bill一起抵抗赛博人大军,最后博士引爆飞船;而后昏迷的博士和残缺不堪的赛博人Bill被液体人所救,同时Bill也变成了液体人,在她们把博士放回TARDIS后,便离开飞船去往太空。随后TARDIS中的博士被唤醒同时开始了重生#电影#
脑科学的大国竞争
可以说,脑科学是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当前国际科学前沿的热点领域,被视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引领新科技革命的潜在引擎。
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鉴于脑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前沿地位和重要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此学科的重大需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脑科学研究计划。
在了解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共识下,各国的“脑计划”有所不同。为了塑造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国也在脑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
1,美国的脑科技战略
早在1989年,美国就率先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命名为“脑的十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并开始实施国家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
2013年美国政府公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BRAIN),简称“脑计划”(The Brain Activity Map,BAM)。
奥巴马甚至将脑科学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相提并论。实际上,该计划可同“人类基因组计划”(the Human Genome Project,HGP)相媲美。
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支持,项目启动资金达1亿多美元,预计在10年内投入30亿美元。美国的“脑计划”更关注新型脑研究技术,试图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并最终找到治疗、治愈甚至预防诸如阿尔茨海默综合征、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拓展全民对人类大脑健康和患病状态的认知。
2.欧洲的“人脑工程”
鉴于脑科学对于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和重要意义,欧盟也于2013年宣布“人脑工程”(the Human Brain Project,HBP)入选“欧盟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EU Future Emerging Technology Flagship),该项目计划在10年内投入10亿欧元经费,整合欧洲22个国家、86家机构的150个研究团队,目的是促进全新的集团性、协作性的整合方法,确保神经科学家们能够共享数据、知识和专长。
与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脑计划”不同,欧盟的人脑工程更强调实用性,侧重以超级计算机技术来模拟脑功能,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脑结构、功能和机理的研究;二是对与脑有关疾病的研究,并加大力度研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大脑的工作模型。
3.日本的“脑科学时代”
日本的脑计划则聚焦于各种脑功能和脑疾病的机理研究。
1996年日本制订了“脑科学时代”(the Age of Brain Science)——脑科学研究推进计划,把认识脑(揭示脑的奥秘,阐明脑的功能),保护脑(征服脑疾病,包括控制脑的发育和衰老,治疗和预防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探索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预防方法等)以及创造脑(开发仿脑计算机,包括开发脑型器件和结构,开发仿脑的信息产生和处理系统)列为脑研究的三大任务,共投入约160亿美元——是日本“超级钢材计划”投入的10倍。在日本雄心勃勃的“脑科学时代”计划里,“创造脑”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
4.中国的脑科学研究
我国的脑科学研究也在提速,早在2012年中国的“脑计划”就开始酝酿,“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把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012年中国科学院实施启动了“脑功能联结图谱”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聚焦于“深耕”特定的脑功能,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情绪、抉择等,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
2015年,上海市政府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列为重大科技项目,作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6年,复旦大学牵头成立了“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研究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相互促进将成为未来产业革命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
这才是该多给孩子们看看的好电影!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
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3年,该片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
中文名
一九四二
类型
灾难,历史,剧情,战争
外文名
Untitled Remembering 1942 Project
主演
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蒂姆·罗宾斯,徐帆
其他名称
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四二, Back to 1942,UntitledRemembering1942Project
现代汽车集团五家企业加入RE100倡议,致力205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转换
盖世汽车快讯 2021-07-13
近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现代汽车、起亚、现代摩比斯、现代威亚和现代Transys五家企业将加入全球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行动RE100,并计划本月向“韩国RE100倡议委员会”提交申请书。这五家企业的宗旨是将其全球各地工厂的电力转换为100%可再生能源,以尽早实现碳中和。
RE100是“100%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100%)”的缩写,是由全球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和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于2014年发起的倡议活动,其目标是截止到2050年,推动企业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对于每年用电量超过100GWh的企业,在加入RE100倡议后,一年内需提交中长期可再生能源保障计划,而且每年都要接受计划实施情况的考察。RE100不是由政府或国际机构强制参与,而是由全球企业自发加入,意义非凡。截至2021年6月底,全球共有超过310家企业加入RE100。
现代汽车、起亚、现代摩比斯、现代威亚和现代Transys加入RE100,旨在工厂内利用可再生能源完全代替电力,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这五家企业将以2050年实现RE100为目标,根据各企业自身情况和海外业务的能源供求情况,力争从2040年开始尽早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为此,现代汽车、起亚等五家企业将在全球工厂建立针对RE100的协作体系,并计划实施在主要工厂内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以“直接生产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商签署“购电协议 (PPA,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直接购买电力或通过韩国电力公司购买“绿色溢价”电力等多种方案。
除这五家企业外,集团内其他企业也均对RE100倡议的宗旨和必要性表示认同,并计划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工厂内的使用。
在宣布加入RE100之前,现代汽车集团就已经在生产阶段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积极引入节能技术。现代汽车于2013年在牙山工厂安装了屋顶式太阳能发电设备,每年可额外发电13,000MWh。2020年,该公司又与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合作,共同在蔚山工厂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每年可额外发电12,500MWh。
2019年,起亚在斯洛伐克工厂构建了一个100%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系统。此外,起亚在Autoland光明、华城、光州的三家工厂均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认证。
现代摩比斯也于今年年初完成了斯洛伐克工厂和瑞典工厂100%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如今正在国内外工厂推进“全球摩比斯能源管理体系 (GMEMS, Global Mobi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广泛应用,以实现全公司节能降耗。
“此次宣布加入RE100,明确表明了现代汽车集团致力推动碳中和的坚定信心和承诺。”现代汽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为了促进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积极探索、共同行动,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享成果,作为全球企业公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如今,现代汽车集团正在积极布局电动化和氢能源等移动出行领域,为加速实现碳中和而竭尽全力。截至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推出23款电动车型,并推出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和氢燃料电池重卡等多种氢燃料电池车型。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将提供搭载氢燃料系统的城市空中出行(UAM)、有轨电车和船舶等多种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今年5月举行的P4G(Partnering for Green Growth and the Global Goals 2030)首尔峰会上,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特别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实践,现代汽车集团今后将在汽车生产制造、使用、报废等全过程中实现碳中和,为全球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香港沙头角荔枝窝农地复耕,保险佬做农夫,愿做开荒牛,原居民从英国回流香港,打破三代隔阂!
三百多年前,由曾、黄两姓客家人于沙头角北部建立了荔枝窝、梅子林和蛤塘三条传统风水村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新界客家人离乡别井移居英国,荔枝窝村开始没落,村落渐渐人丁稀少。
2013年起,香港政府设立乡交保育办公室,保育乡郊文化。
一批有心人回到荔枝窝村复耕,既有移居海外的原居民返回村内,亦有被荔枝窝独特风貌吸引的城市人走入乡村居住。香港大学与汇丰在荔枝窝推展「永续乡郊活化」项目,以艺术、传统客家手艺及农地复耕重新复兴村内生活。近日这个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殊荣。
「我以前都是城市人,做了廿几年Insurance(保险),放假饮下咖啡,做下假日农夫,觉得耕田那两日的能量好好,可以将Proportion(生活比例)转移。」现时68岁的Keith,村内人人叫他做「表哥」,是村内少数非原居民。8年前受聘参加活化荔枝窝计划做「开荒牛」,此后便爱上荔枝窝的恬静安谧乡村生活,决定与女朋友长居于此地。
「初头这里无什么Project,树林好高,周围都是,荒废了好久。一开始好艰苦,又要行入山,又要搞禁区纸。」受聘了一年多左右,Keith感自己需要有更多空间发挥去管理农田,就参加另一计画以义务性质耕种。「计划向原居民租了一块田给符合条件的人,我们一齐去fulfill(履行)一些保育要求,维护环境。感觉这参与的人都是同自己的目标相似。」
Keith与女朋友曾在马屎埔体验农夫生活,认为感觉不错,便想改变以往繁忙工作节奏,寻找合适地方过耕种生活。经介绍下,二人接触到荔枝窝项目,到埗后深深被清幽舒适的村庄生活吸引,「环境真的吸引,真的好靓,空气新鲜,个人好舒服,我们两个条件都OK,就想租地方长住。」
Keith与女朋友开始实践村内生活,在Facebook建立专页叫「自然空间在荔枝窝」,不时更新在荔枝窝的时令耕种成果及自家制作的产品,用自己耕种的食用花制作外形别致的「花花雪条」,Keith说「冇想过花花雪条吸引到大家来打卡... 其实人同自然都是一个组合,这是一个空间比人同大自然相处。」
Keith感叹,村庄生活令他感觉人生有好多选择,做每一件事都可以很专注,「平时朝早六点起身去广场做运动,之后整点东西食,就落田做事,差不多到十一点几就食晏,睡个觉再落田做事,傍晚就做家务,唱下歌煮饭。」他笑说,「已经好丰盛好忙,好少看电视。现在一、两个礼拜就会去出面补下货,拎点农作物出去给人。」
他笑言,现时每次出去城市,反而感觉不惯,四周的步伐很快,外界很多事物会令人分心,「我不觉得这里同外界断绝了,朋友都成日来,我只是将个重心放慢下来,摆在这里。」
60多岁的客家原居民黄群英,人人称她群英姐。她表示,五、六十年代荔枝窝村仍然很荒芜,「这里连个灯都无。」15岁才第一次离开村庄,跟随父亲「出城」办理证件准备到英国,「第一次出城,好开心,我才知香港原来是那样。」15岁离乡别井跟随父亲到英国,自己打工养自己,在餐馆打工,「初初好惨的,十几岁过去英国可以做到什么?又不懂讲英文。」她续说,在英国常常发梦回到荔枝窝村,但走到家门口便梦醒,总感觉「我入不到门口,返不到去。」
2014年初,因要回港照顾年逾九旬的父亲,便从英国回港。起初她打算暂居于沙头角,后来知道政府有项目保育乡村文化,荔枝窝祖屋反正一直留在原地,又见农地开始复耕,便回到荔枝窝,为自己梦中常记挂的地方努力。
群英姐说,即使移居英国五十多年,但从未忘记客家话。她跟父亲之间平常用客家话对谈,移居英国后结婚生子,与子女对话常中、英夹杂,群英姐说「好无奈,我都想他们讲多点中文,但他们在那长大,习惯了。我的仔女同我的孙儿,就直情全英文聊天。」
移民后,群英姐有时会一家人返港,回到荔枝窝。她指,返回家中感觉很舒服,但她的子女和孙儿,则无法有同样感受,「真的好upset(伤心),有时我在厨房,他们在客厅,用英文聊天,他们讲得好快我完全听不明。跟住我问他们可不可以讲中文,让我都参与一下。」女儿跟她说,他们正在谈他们才懂的话题,「他们西方人性格,管不到的啦,他们同自己的子女相处方式,都不同我和我爸爸那样。」
她续说,几年前在英国退休后,便索性返回荔枝窝长住,透过复耕计划大家开始组织,用不同方式复兴村庄生活。她与其他三名村民合作种植咖啡豆,在村内生活充实,感觉每天都很多「细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