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头条#店名“剪刀.石头.布”,听起来好像是儿时玩的游戏,但是座落在吴中路上已经十几年了,而且还是个“高大上”的精品店,营业初还是以家饰窗帘布为主,渐渐发展为全套居家用品,楼层五层,四五层为进口家具,自然价格昂贵,没立升的客户当然会望而却步,因为想去看看有专职导购陪同限制了你的自由,往往会使你无所适从。一楼进门也是大品牌纪梵希,不让拍照只让看,二三楼的国内一二线品牌相对自由观看还可以手机拍照,显得大方不忌,说白了多半也是参照国外设计的泊来品,不惧你再仿。闲逛其间空调凉风习习,商品五彩缤纷,对于装修居家还是有点启发,所以多次光顾也加了好多品牌营业员的微信,还有导购员的微信,时时有打折信息来敲门,让你不要错过机会。店大的好处服务相当不错,停车免费,看你下车外面在下雨门卫撑着大伞来接你,当你离开还在下雨便会送你雨伞一把,尽管是印有“剪刀.石头.布”的字样,但不是很大很显眼的那种,拿在手里轻巧实用一股清流温馨袭来让你走后不忘,难免会有再来想要消费的冲动,天热免费供应常温瓶装水天冷还会加温不使你胃部受凉。在疫情封控期间顶住了压力,现在依然笑迎顾客实属不易,受之恩惠感激有加略表心意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在此消费那就是锦上添花,店家也会乐开了花[呲牙][大笑][耶]
其实忽必烈对大量蒙古人沦为汉人奴隶睁一眼闭一眼。到元英宗时,因沦为奴隶的蒙古人太多,官府不得不“赎蒙古子女之奴于民间(《拜住神道碑》)”将其中精强之士安置于“宗仁卫”,居然凑了一万多人。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不计其数的蒙古人被汉人回人转卖到印度、阿拉伯等地,据《通志条格》卷20就谈到“蒙古男女过海”,被卖到域外。
再看忽必烈怎么优待汉人的:
“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盖吴中之民,莫乐于元,莫困于明”---------谈迁《国榷》
“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矣。”
又说“元惠民有局,养济有院,重囚有粮,皆仁政也”-------明初 叶子奇
“赋税甚轻,徭役极省”---------明代首辅大臣朱国桢谈元。
南方各省包括江浙,过去在宋代“苦宋公田之累”,而今到了元代,却“如释重负,有祝而无诅,则轻徭薄赋”,而且迁就得不像话。
昨天无症状感染者3是有多能跑啊?三天之内涉及苏州姑苏区,园区,吴江区,吴中区,虎丘区及周边甪直郭巷等等一共17个小区,这些涉及到的地点多多少少都会进行封控,消杀,以及全员核酸,肯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我真的有点好奇,这是做什么工作的啊?房产中介吗?还是家装?还是别的什么……我在苏州一年也去不了几个小区啊[捂脸]唉,这些受影响的小区今天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希望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苏州头条# #疫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要上 头条#
好消息,明天吴中区开始恢复堂食啦[赞]苏州现在多个区都已经陆陆续续恢复堂食啦!不知道你们第一顿堂食吃点啥呢?
另外有一点疑惑,园区没有恢复,那么园区的在姑苏区吴中区吃饭,有啥区别吗[捂脸][捂脸][捂脸]
#疫情# #苏州头条# #美食#
苏州发现4例阳性,早上才说我们吴中区还没通知要核酸检测,这会儿通知来了。起床洗个头,等下去做核酸检测了。
苏州2021年3月200个火爆热门小区房价、历史成交、在售套数龙虎榜!
1、城市:苏州市
2、城市级别:新一线城市
3、3月二手挂牌均价:23100元/平米
5、3月二手均价环比上月:上涨1.58%
6、3月二手均价同比去年:下跌2.65%
7、3月全市挂牌数量:35339套
8、租售比:出租58年可以收回购房成本
9、平均房价在全国313个主要城市排名:第15名
10、平均租金参考:32.9元/平米
11、3月苏州市火爆热门小区及成交分析:
①工业园区热门小区挂牌数量3489套,成交最火爆小区——东港新村,历史成交破469套;
②吴中热门小区挂牌套数4131套,成交最火爆由——越湖家天下拿下,历史成交突破409套;
③姑苏热门小区挂牌套数2700套,成交冠军——彩香二村,历史成交高达302套;
④高新热门小区挂牌套数2724套,成交老大是——新升新苑,历史成交闪现179套;
⑤相城热门小区挂牌套数3090套,最受关注的小区为——万科北辰之光,历史成交摘下279套;
⑥吴江热门小区挂牌套数4128套,依然还是熟悉的背影,长年夺取第一的——新城红树湾,历史成交猛闯314套;
⑦昆山热门小区挂牌套数3568套,万科魅力花园遥遥领先,历史成交达到469套;
12、购房指数:★★★★☆(四星半)
13、三月买房语录:普通人最好的逆袭方式——卖掉老家房子,置换核心城市住宅!
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3月30号,仅供买卖双方进行参考、对比!
吴中区的官方通告来了,抓你没商量!疫情反复到现在,居然还有人顶风作案,不顾别人防疫艰辛,刻意隐瞒行程,太可恶了!现在送你免费吃喝,满足了吧?
昨天朋友圈好多人都看到了,南环桥菜场管控升级,大家都在做核酸了!原来就是因为筛查出这一例阳性,不过好消息是目前所有环境样本都是阴性,没啥大问题[赞][赞]不影响南环菜场大部分商户的营业,更加不会影响咱们的菜篮子!
#苏州头条# #疫情#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三分天下的格局,而鲁肃在《吴中对》中提出了两分天下的格局,其实这两个的战略高度和战略布局几乎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隆中对》是根据刘备的实际情况,为刘备量身定做的战略宏图;《吴中对决》是根据孙权的实际情况,为孙权量身定做的战略规划。
所以,《隆中对》和《吴中对》在战略高度上是不分高下的。但大部分人几乎都听说过,甚至都多少了解一些《隆中对》,却很少知道鲁肃提出的《吴中对》。
《隆中对》不用多说,这是诸葛亮在分析天下大势后,向刘备提出曹操不可图、江东不可图,唯有荆州和益州可作为安身立命之地和帝王之资,进而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
那《吴中对》到底讲了什么呢?这本是孙权与鲁肃的一次酒后密谈,鲁肃趁机和盘托出自己对东吴的战略规划。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上面这段就是鲁肃《吴中对》的内容,与《隆中对》相比,看上去简短,但更显精炼,直指东吴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发展路径。
首先,鲁肃认为当时的情形极像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的形势,而曹操就好比项羽,孙权好比刘邦,所以建议孙权格局要大,不要想着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春秋霸主。
其次,汉朝不可能再次复兴,曹操也不可能轻易被打败。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巩固自己的江东大本营,坐山观虎斗,寻找扩张的机会。
最后,建议孙权要趁曹操北方多事之秋,消灭江夏的黄祖,打败刘表,占领战略要地荆州,进而占领益州,统一长江两岸,形成两分天下的格局,最终建号称帝,争夺天下,成就像刘邦一样的帝业。
可以说,鲁肃将东吴未来的战略发展分析得非常透彻,而孙权内心也是非常认可,这也导致后期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后,孙权心心念念都想得到荆州和益州的地盘。
可是,孙权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刘皇叔,将荆州要地和益州收入囊中,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直接挤压了东吴的发展空间,导致东吴始终都无法争雄天下,只能龟缩在江东固守,做一方霸主。
不过,从战略规划的角度看,《隆中对》与《吴中对》同样伟大,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只是由于刘备和诸葛亮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再加之刘备和诸葛亮更为后世所熟知,导致《隆中对》比《吴中对》更知名。
明代,玉叶金蝉,苏州吴中五峰山出土。
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又在饥荒之年吃喝玩乐,大兴土木,歌舞升平。范仲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结果他就用这种方法,拯救了几十万黎民百姓。经济学家看了:马上拜师。
公元1050年,吴中大饥荒,道路上饿死倒下的人一摞接一摞。这时,范仲淹正管杭州,他调发仓库粮食,募集民间钱物,赈灾救荒。当地政府按照以往惯例,对受灾民众进行救济,但是受灾面之广,人数之多,实在前所未有,府库中的存粮实在是杯水车薪。
更为可恶的是,商人们看到了杭州粮食的急剧短缺,有利可图,便囤积粮食,哄抬米价,再次加剧了灾荒。
范仲淹为了灾情四处奔波,不断上书朝廷请求调粮,最后石沉大海。为寻思平定灾荒之策,他数夜未眠,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干了一件事:竟下令米价再涨一倍
结果是:商人听闻杭州地区米价上涨后,他们闻到了巨额利润差,不顾花巨额运费将全国各地的大米争相运往杭州地区,这使得当地市场迅速饱和,大米被堆积在仓库中却难以卖出。最后梅雨时节担心大米损坏,低价贱卖。最后达到了赈灾的目的。
这一个政令得罪了许多富商。实际上他是一个狠人,官贬了一贬再贬。稍微有些顾虑的人都拿不出这个魄力,下这样的政令。偏偏就干成了,范老就是有大魄力,大智慧,后面更是在灾荒年大兴土木,大肆挥霍。同样也是他的救人之道。
灾民穷到卖儿卖女,再便宜的粮食也买不起啊!
接着干了第二件事就是,鼓励吴中百姓不断举办舟船赛事,自春天到夏天,想尽办法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官员带头每天在湖上宴饮;向各地官绅募捐,让各地寺庙大规模扩建。而民工,就是流离失所的穷人。变成了劳工,这样一来,大量的银子,就从富人的口袋里,流入了百姓的胃里。
最后范仲淹还告谕寺庙和官府大兴土木,翻修仓库和住舍,各地工程一个接一个。于是,监察机关弹劾范仲淹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无节制,大兴土木伤耗民间财力。朝廷问责下来,范仲淹解释说:这些工程一起来,那些做贸易的、做餐饮的、工匠、民夫就有了活路,这才是最好的赈灾啊。
事实证明,这一年里,两浙路灾区,只有范仲淹管理的杭州平安度过,百姓没有流亡的。今天我们许多做法,什么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其实范仲淹早就玩过了。
要求各地官员重新整修府衙,最后从乡绅到官员,家里的银钱被范仲淹一顿饭,搜刮个干干净净,而百姓的腰包却鼓了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很简单,因为所谓的灾荒对于穷人来说可能会家破人亡,但是对于富人而言,根本就没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地方官提倡节俭,那么土豪富绅就节约一点。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富人们的金钱和粮食依然在仓库里堆积如山,穷人呢?灾民们呢,只能天天喝西北风。
所以,越是灾荒年月,就越需要那些富豪阶级挥金如土,大肆消费。这样一来,就能给穷苦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银子才能从富人的口袋里流入百姓的口袋里。因为如果处理不好荒年,紧接着就容易发生兵灾闹土匪,到时候大宋社稷都会动荡不安。
这就是范仲淹的高明之处。但是当时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范仲淹是冒着天下之大,不为顶折,被千万人唾骂的压力,被文武百官弹劾的风险,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才最终保全了杭州的黎明百姓。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范仲淹绞尽脑汁,利用远超当时的视角通过干预市场规律渡过饥荒,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为人正直,极具经济头脑,被后人称为范文正公。#中国历史人物##范仲淹##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