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快到了和这些码说再见的时候了!
新闻上说,从今天起,郑州乘坐公交地铁不再查验健康码了。地铁入口牌子上写着:“温馨提示,不用再扫健康码,请佩戴好口罩”。
相信过不了多久,各地陆陆续续都会跟进。
终于,我们快要和这些码说再见了。真的非常开心。
新冠疫情,让中国人生活中多了很多码,什么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场所码等等。现在的出行,没有这些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在武汉疫情结束之后,这些码开始陆陆续续推了出来。一开始,老百姓还是觉得挺新奇的。当时,新冠病毒的传播率还不是很强,有些地方的精准防护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渐渐地这些码也开始“层层加码”了。首先是颜色上的“加码”,不同的颜色代表着持有者的某种行为,比如,7天不测核酸变成黄码,去过某个地方可以临时变成红码。。。。。。从那时候起,老百姓觉得那些码变了味道,开始不喜欢这些码了,但是却很无奈,因为没办法离开这些码。

而当某些权力者发现这些码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很多和疫情根本无关的事时,潘多拉魔盒就此打开。
还记得吗?因为某地政府的滥用,全国各地不少人莫名其妙被赋予了红码,导致寸步难行,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被“电子监禁”了。
谁能体会到被赋红码的人的痛苦?疫情期间由于进入所有的公共场所都需要扫码,所以,被赋红码后你什么地方都去不了。有时候恨不得把智能手机扔掉。但是扔了也没用,扔了还是哪里也去不了。
有时候真想骂发明智能手机的科学家,为什么要发明智能手机?有时候也想骂发明二维码的日本人,为什么要发明二维码?因为所有的这些码的使用都是建立在智能手机使用的基础上的。他们形成一个体系,形成一套规则后,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成为其体系中的一环,其可怕程度超过人们的想象。
而今后,谁能担保这些码这些系统不被人滥用呢?相信没人敢保证吧。

随着疫情的逐渐结束,这些码,终于也到了结束它们使命的时候了。我们希望尽快结束疫情,也希望永远不要再用到这个码那个码了。
但是,有些事情政府的相关部门还是要做一个收尾工作的。那就是在疫情期间,为了防疫,老百姓把自己的活动轨迹等隐私信息的使用权利让渡给了有关部门。等疫情结束后,有关部门今后不可以使用这个权利,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些事关老百姓隐私信息的追踪,查询等系统以及既有的隐私信息数据应该如何处理,是永久封存还是销毁,政府部门应该有个说法。有始有终嘛,您说对吗?
只有处理好这些事情,才算完全结束这套体系这套规则,这样才能让老百姓今后可以安心地生活。
说实话,高科技,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挺开心的。因为终于快要和这些码说再见了。
#告别健康码# #上海头条##娱乐场所和景区不再查验核酸健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