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5岁老人,将自己市值2000亿的企业转交给了国家,临死之前却说:“我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这位老人叫庄世平,是香港南洋商业银行的董事长。
早年进京,他经常住在周总理家,总理称他为“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实践经济人才”。
1911年,他出生在广东潮州庄家,庄家世代从商,从他爷爷开始,家族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到他父母这一辈,已经是当地名的富豪。
殷实的家庭条件,他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但他父母十分注重教育,出生在动荡年代的他,同样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2岁时他离开潮州,到汕头营石中学求学,之后又到厦门、上海、北平求学,《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他求学的写照。
1930年,他考入中国大学,就读经济系。在那里,他学到了大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生意经念得更通透。更关键的是,他接触到一些进步人士,学会了更多救亡图存、家国情怀的道理。
知识的提升和观念的改变,使他从懵懂少年变成有独立个性的青年,学成后何去何从,其实在他心中早有规划。
大学毕业正是抗战爆发时,他选择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了泰国。
在东南亚一带,他是最活跃的华侨,他动员华侨们为国内捐资捐物,支持抗战,打开了东南亚和国内的连接通道,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虽然没有扛枪上前线,但他以他的方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本可以回到潮州打理自家的生意,过相对安稳的生活,但他没有。
他知道,百废待兴的祖国需要发展对外经济上的联系,于是他主动接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拓展通往外界的金融通道。
他带着仅有的一万美金来到香港,筹建了南洋商业银行,最初的银行员工连自己这个董事长在内,不超过20个人。
那时的香港是英国统治,金融界由他们垄断,一家华人银行要能立足谈何容易。但他硬是凭着专业眼光找到了商机,很快让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扎稳了根。
庄世平带领的南洋商业银行在开业时,做了一件让外国人不敢小看、中国人无比骄傲的事。
1949年12月15日,南洋商业银行正式开业,开业的那一天,银行的楼顶升起了五星红旗。
那是飘扬在香港上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可见他的态度很明确,他的银行是中国的!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银行的业务越做越大,员工也越来越多,从原来不到20人发展到2000人,商业价值也提高,成为港区数一数二的大银行。
在香港的金融业绩越做越好,他的目光又放到澳门,不久,他在澳门创办南通银行,五星红旗又飘在了澳门上空。
在港澳,他把两家银行打理得井井有条,事业也蒸蒸日上。
其间,他还不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联略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打通国内与外界经济联系的通道,一次一次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经济封锁的阴谋。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为香港商业界的大亨,无论时代怎么变,他始终没有忘记服务自己的祖国。
1978年,内地有了向外开放的政策,南洋商业银行第一时间入驻内地,成了第一家在内地投资的外资企业。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外资涌入了内地,一种新的格局开始形成。
除了经济,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教育。
同是商业大亨的李嘉诚要在内地投资,他建议投资建校,于是,在他的主张下,李嘉诚捐资80亿建起汕头大学,如今的汕头大学,已经是国内知名的学府。
像他身价超百亿的大富豪,过着怎样豪华的生活呢?
真实情况是,他在香港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自己的车,住的是员工宿舍,坐的是公交车。
他把六个儿女全都送到国内读书,没有一个从政从商。他从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儿女谋过一份工作,他的大儿子如今在香港开出租车为生,他是位严父。
这一点与身价过百亿的他有些不符,但这就是真实的他。
1986年,他还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那年他75岁,已经无法承受高负荷的银行管理工作,于是,他把市值2000亿的南洋商业银行和南通银行无偿地交给了国家,没有留给儿女任何资产。
他的这一举动令人费解,但他的儿女们却都能理解和接受,他们很清楚老父亲心中的那份爱国情结。
2007年6月,97岁的庄世平老人闭上了他的双眼。
临终前,他还念叨着:“金瓯尚缺,老骥未甘伏枥,仍求一统神州。”
这位爱国的大亨,心中一直渴望着一统神州,但愿他的遗愿早已实现。
7月,他的葬礼在香港举行,五星红旗覆盖在他的灵柩上,李嘉诚、董建华等知名人士亲自为他扶棂。他过世后享受的国葬,是祖国对他一生最好的肯定。
一个人无论他身在何处,当他的发展,他的荣辱都与祖国有关系,心系祖国,就值得我们去铭记和学习,向老先生致敬!#人物# #聚量·对话企业家#
作者:果儿
编辑:凉亦歌
八年前我之所以敢辞去高薪工作,全职炒股养家,无非是因为通过之前八年的市场验证,我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交易模式!要是你和我一样,小资金进入市场。那么请认真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你会获益匪浅!
自从2006年创业失败,过完年后就被朋友拉入证券公司,2007年春正式进入这个行业。虽然是从底层做起,但是曾经的创业经验还是让我能很快进去角色,业绩突出,没几个月就升上了部门管理,到2014年时已经担任了更高职位!
其实薪水也算丰厚,但是相对市场的波动来说,真的是吸引力不大。而且对于仍然怀揣梦想的我来说,总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按部就班的生活实在枯燥乏味。八年时间,依靠券商的平台,烽哥认识了很多股票市场的能人高手,反复的请教交流股票技术,也与其中不少高手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在2014年,我毅然从券商离职,与三位有着共同目标的朋友一起全身心的投入市场研究,直至现在。八年过去,虽然如今物是人非,期间也几经转折,数度波澜,但是现在的结果已经证明当年那个决定多么正确。
如今对市场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多数人,成为了能在股市中稳定盈利的那一小部分。回头思量,股市的不断上行,还是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做股票,都做不到盈利,坚持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所以,我选择把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都拿到头条和大家分享。股票和期货的区别在于,期货是互为对手,一正必有一负,而股票不是,主力也好,散户也罢其实是共赢共生的。这段话,请你仔细理解。
说了一番废话,给大家来点实在的吧。今天正好是周末,给大家整理了几种实用性高,成功率较大的突破模型,绘制成图分享给大家,涵盖了多各种常见的技术图形,不少股票的强势突破都能在这里面找到痕迹。大家可以收藏起来,花时间细心参悟,认真研究,如果觉得对你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为烽哥点赞支持一波,记得加上关注,烽哥伴你股市燎元!
#我要上 头条# #股票# #财经#
2007年,有个东北小伙李柏林花了两亿买来158吨石头,一股脑全扔到海里,大家都笑话他败家,但他不在意,连续往海里投了5年石头,如今小伙拥有了“一座海上银行”!
这个一意孤行的小伙叫李柏林,他看待事物的眼光总是非常独特,李柏林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他家境富裕,而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富二代。
毕业后他并没有进入家族企业,他希望自己可以闯荡一番。后来他们去到了秦皇岛,他和同学们一起在那里成立了房产公司,李柏林的公司做的风生水起的。
起初李柏林一批创业资金是他的父亲拿出来给他的,让他放心大胆的去创业。李柏林也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和同学们在房地产行业里打拼的很起劲。
李柏林的确是一个很有商业天分的孩子,他不怕苦不怕累,在房地产行业里混的很不错,没多久就已经小有成绩,也把他父亲给他的钱赚了好几倍。
李柏林年纪轻轻成了一个企业家,身价也有几千万了。都说房地产行业是很容易成功的,这一点还真不错。
李柏林没有停滞不前,他继续扩大经营,就在他决定好好的大力发展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不给力了,他总是感到眩晕,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下,他觉得这是身体给他的信号,于是就不放心了,当他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自己的每天精神高度紧绷,身体有些吃不消,所以出现了症状。
李柏林和同事们请了假,准备在家好好休息,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没办法瞒着家里人,父亲得知消息后很心疼,和母亲一起来看他。
李柏林休息了一段时间,又有父母的精心照顾,他的身体和气色就好的差不多了。看到父母这段时间给为了照顾他人都憔悴了,李柏林就决定带他们好好的玩一玩。
都知道秦皇岛那里海鲜丰富,因此李柏林决定带着父母去海上钓鱼,这一次真是机缘巧合,李柏林还真发现了另一条生财之道。
他们在钓鱼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他们还钓了一些海参上来,海参这东西虽然他们家里不缺,可是这也是珍贵的东西。
李柏林和他的父亲觉得很有意思,就想多钓一点,没想到人家船家开始提醒他们,原来这海参不是野生的,是人家专门养的。
李柏林听了船家的话,才知道海参可以饲养,因此他也就突发奇想,准备养海参,这是新的商机,他肯定能赚一笔的。
李柏林这样想是有原因的,他知道国内经济复苏后,许多人开始追求养生和高品质的生活,海参营养价值极高,价钱自然就水涨船高,只不过一直以来都听说辽宁有人养海参,还是头一次听说秦皇岛居然也能如此。
说干就干,李柏林父子先是花了800万租下一万多亩的海域,最后更是耗资上亿元开启投石之旅。
投石之后再去寻找,却发现那些石头不翼而飞了。李柏林都把专业的潜水员请来了,也没有找到那些石头。
李柏林很奇怪,他心想石头都是真实的,不可能说没就没,因此李柏林后来又仔细让人查找了起来,这才发现是定位出了问题,李柏林很快找到了那些石头,接下来就是养殖海参苗了。
李柏林抱着必胜的信念,因此他决定做大,可是没想到资金链出了问题,为此他又想着借钱做事,只是人们都怕他的买卖不成,不好借钱给他。
李柏林就想到了就地取材的办法。李柏林种下的海参苗没有在自己投下的石头中成长,但也一定是在海里长大了,所以为了能够抓住这些海参苗,李柏林就把专业的潜水员又请来了。
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下到深海里,拿着摄像机,去拍海参,拍完以后就知道它们的位置了,然后就把它们一个个的捞上来。李柏林看到一只只的海参已经成熟,长得也非常不错,因此他觉得是时机让自己可以翻身了。
李柏林的海参还是成了气候,他捞上来的海参数量很多,个头很大,这证明他成功了。
也有很多人过来洽谈生意,李柏林的确不是头脑简单的富二代,而是敢想敢拼的人,他的那片海域所产的海参有几十万,这海参卖的最好的时候一斤都快200元了,这一年的收入怎么也有几千万了,李柏林的确是做什么都能成功的。
而且李柏林养的海参是非常有销路的,他也有长期合作的商家,所以说他的收入是非常稳定的。
不过因为李柏林还是有他的父亲强大的支持的,所以他才有底气把事情一步步做好。通过李柏林的养海参的事情,我们可以得出的道理是做事不能瞻前顾后,想到了就要去做,做的过程肯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气馁,还是要努力的想办法,一定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不过李柏林有头脑,最终也终于迎来了大收获。这个过程有希望有失望,有兴奋有苦恼,挫折更是时时伴随,也有朋友出手相助,也有别人等着他翻船,不过李柏林不会轻易被打倒的。
如今的他逆风翻盘,每年的收入甚是客观。不得不说李柏林的父亲李志刚培养儿子也有一手,无论儿子怎么折腾,他就一个字“干”就行了。
也是因为有他的支持,他的儿子李柏林才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敢想敢干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周末突然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如何解读?实际,本次国债是07年特别国债到期等额续作而已,没有必要太多的解读。意思就是说,这个债07年就发行了,17年到期续作了一次,今年12月即将再次到期,继续续作。所以总的来说属于中性消息。
我们顺便了解一下,什么是特别国债。
我们一共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在1998年;2007年以及2020年。
由此可以看出,发行特别国债,都是在非常时期,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进行的,可以看作是利好。
特别国债为专款专用,使用灵活,不计入财政赤字,可以有效的为稳定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而此次的特别国债,并不是专门增发的,只是往期的续作,所以没必要过度解读。
那年,一小伙拿着价值3000万的瓷器上节目鉴定,不料,主持人王刚不小心手滑锤子砸碎瓷器,补充说:“此宝是赝品。”小伙不服,反将节目组告上法庭。
2007年,首档特殊鉴宝节目天下收藏正式开播,节目主持人是由扮演和珅的演员王刚担任。
刚开始,节目上映就受到了众多喜欢收藏宝贝的观众喜爱,收视率一路升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节目中有一项紧张而又刺激的鉴宝环节。
因为在鉴宝人确认拿宝贝上场之前,都会跟节目专门签署一个“生死状”,“生死状”规定:如果在舞台上宝贝被专家鉴定为赝品的话,都会被主持人用手中的鉴宝锤砸碎。
而这样充满戏剧性又紧张刺激的鉴宝环节,让观众们看得心惊肉跳,节目的收视率也因此年年攀高,然而专家也有失误判断的情况,没想到这次的判断竟然断送了节目,节目直接被叫停了。
事情是这样,一个胖小伙从日本花了3000万买了一个国宝瓷器回来,小伙也想让专家鉴定一下这个是不是真的。
没想到,小伙一上场,王刚就毫不留情地打击小伙的身材,但小伙脾气好,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小伙知道他这次来节目组就是为了鉴别这个宝贝的真伪。
据小伙介绍,这个宝贝是从日本的一个知名拍卖行里拍卖到的,拍卖师说,这个宝贝是从中国流传过来的,也算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小伙当时在现场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中国的国宝落到日本人的手里,于是小伙果断出价。
令人气愤的是,在现场,日本商人似乎猜到中国小伙要拍到这个瓷器,于是日本商人就拼命跟小伙拼出价,仅仅3分钟,价格就从起拍价的500万日元,一下子飙到了3000万日元,如果折换成人民币的话,至少在200多万。
但小伙还是以3000万的价格拿到了这个瓷器。
听完小伙的这些介绍,专家们纷纷上前看看这个宝贝到底是真是假。
几个专家轮番上台围绕着瓷器看了个遍,彼此之间对了一下眼神就回到座位了。
突然,一个鉴宝专家说:“我认为这个瓷器只是现代工艺品。我发现瓷器的内部十分光滑细腻,落款处也非常清晰,以古代的工艺来说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而且,瓷器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大部分人都是当做装饰用。如果是古人用的话,内部不会如此光滑的。”
小伙一听到这里,立马就怼专家说:“我看您是会主持,收藏还是外行。”
没想到,小伙刚说完,在鉴宝专家旁边的女鉴宝专家又说起话来说:“我支持鉴宝专家的说法。”
这下子小伙的情绪更加激动,立马三个人就开始了争执。在一旁主持的王刚赶紧说话阻止,这才算是暂时安静了一下。
后来,有女鉴宝师突然问小伙:“你怎么把瓷器从国外送到国内的?”
没想到,小伙脱口而出说是:“空运。”
而当女鉴宝师问小伙是怎么过海关的,小伙就拒绝回答,这让现场的观众也纷纷产生疑问。
现场的一个嘉宾突然问小伙,这个瓷器是从哪个拍卖行拍到的?
没想到,小伙说出的这家拍卖行后,专家们都纷纷表示:“这个宝贝赶紧砸碎吧,看来是赝品。”
原来,小伙说的这家日本拍卖行对于拍卖的作品都无法保证是正品,嘉宾的这个话一出,现场顿时哗然,大家心里都渐渐认为这个宝贝是赝品。
而小伙却不肯相信专家和嘉宾说的话,他觉得自己买的就是正品的。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又是王刚出面协调,才算是平息了这场纷争。
此时,专家也基本上确认了瓷器的真伪,正当王刚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宣读单,不巧,王刚手里的锤子突然滑落下去,只听见一声刺耳的陶瓷破裂的声音。
可没想到,王刚也没有多看宝贝,竟直接宣布说:“这件瓷器是现代工艺品,属于赝品。”
可小伙看着被炸碎的瓷器,心里特别气愤,I他拿着破碎的瓷器,怒气冲冲地离开。
不久后,小伙就将剧组告上了法庭,而节目组也因此被叫停,但这个官司至今没有最后的结果。
其实对于鉴宝节目来说,鉴宝人花费重金购买的宝贝,如果就是因专家说的一句话就被毁,对于鉴宝人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结果。
可本身对于收藏来说,真假难辨,更应该慎重。
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鉴宝节目,你觉得小伙的瓷器是真的,还是假的?欢迎留言评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八卦手册#
#真正的王者风范,#分红16次,派现高达1.1981万亿。还有谁可以比呀?干货拿出来分享。
一;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 信托、金融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本外币合计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占据国内25%左右.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银行.截至2007年末,本行总市值升至3389亿美元,。
二;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公司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积极活动,荣获"最佳履行社会责任银行奖"、"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等大奖。
三;直接保持在30%增长,兼顾投资者短期收益与长期回报。一方面,本行上市以来已经为股东累计创造了10936亿元现金。分红回报,从2007年至今一直是A股分红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以2021年末股价计算,本行A股股息收益率为5.75%,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及大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四;继续保持稳健的分红能力和资本补充能力,着力提升创利能力,持续为股东提供稳定良好的投资回报。接融资为主的市场环境下,留存充足的未分配利润、实现稳定的内源式资本补充是保持商业银行规模适度增长、支持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持续为股东创造长期投资价值。未来,本行将立足长远,坚持高质量发展。
五;如果从上市一直持有至今,绝对收益满满。毋庸置疑,工商银行就是一家服务至上,信誉至上,服务于全国老百姓的银行,难度不是吗?
陈创天,这个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的中国人,牛得很!
2009年,中国用一块“石头”,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了7年,使得美国损失了几百个亿,对此,美国恨的是咬牙切齿,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陈创天。
1962年,陈创天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就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
后来,在恩师卢嘉锡的支持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作为主业。
陈创天说:“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就得敢于创新,必须要有自主探索的思想“。
就这样,他开始埋头于对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一头扎进“材料”的海洋,对上亿种“材料”,他耐心地一个个研究。
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陈创天终于发现了非线性光学应离子基团理论,而这个理论为他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1977年,一支以陈创天为首的团队,开始对发现的非线性光学的应离子基团理论展开了研究。他们从理论到结构选型,再到一次次重复实验,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发现了一种具有很强光学效应的硼酸钡化合物,那就是BBO 晶体。
这一成果被宣布后,震惊了全世界,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先进的光学材料是中国研究出来的。然而,陈创天也并没有止步于此。
不久之后,陈创天团队又发现LBO晶体,这下,外国的科研机构们也不得不打心里佩服,就算自诩科技最先进的美国也是眼红的不行。
要知道,当时世界其他国家使用的都是ADP晶体,而BBO和LBO的效果比ADP好上数倍。
因此,这两种“中国牌”晶体问世后,迅速在全球传开,“中国牌”的晶体也首次走向国际,并在国际上得于应用,其市场份额更是占全球的80%。
不过,当时在光学领域中有这么一个公认的说法:“没有谁能够将激光的波长压缩到200纳米以内”。
为了打破这一说法,陈创天他们就不信那个邪,再次一头扎进实验室,苦苦专研,一次又一次地计算和实验。
终于,在1990年,他们再次研发出一种更为先进的KBBF晶体,它是制造深紫外固体激光器的主要材料。
就这样,中国凭借着KBBF晶体,成为世界光学领域的领头羊,并且在国际具有垄断地位。
然而中国并没有私藏,而是慷慨地跟大家分享,把KBBF晶体出口到各个国家,让全世界人民一起享受这个先进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
因此,大多数国家购买KBBF晶体,都是用在了民生产业上,给人民提供生活便利,造福百姓。但美国却用在军事领域,制造杀伤性武器,这一行为,也给其他各国造成不小恐慌。
陈创天得知后,气愤不已地说道:“我研制KBBF晶体,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不是用来做危害人民的事”。
2007年,我国宣布,禁止对外出售KBBF晶体。这个消息一公布,其他国家也开始慌了。
于是,为了得到这个先进技术,有些国家想用高价,邀请陈院士为他们工作,而陈院士毫不犹豫地回复道:“不去”。
有人笑他傻,这么好的机会却不去,而陈院士却说:”我把这个技术卖给了他们,万一他们用来做伤天害理的事,那我就成千古罪人啊?“
而KBBF晶体的禁止出售,对美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疑是卡住了它的喉咙,无奈之下,他们也就只能开始自主研制。
2016年,在原有的基础上,美国终于研制出了KBBF晶体技术,这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值得高兴的,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番。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陈创天团队的苦苦专研下,他们宣布,发现了一种性能更好的无毒材料LSBO晶体,这也使得中国在全球光学技术领域中,继续遥遥领先。而此时的,陈院士已经是78岁高龄。
2018年,陈创天因病逝世,享年82岁。
虽然陈创天院士已经离开,但他那为国为民、淡泊名利、不屈不挠地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并用爱国的精神坚守底线,不辞辛劳地为国家科技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这样的一个伟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