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历史事实,史学界普遍不敢承认,西羌是周灭商的主要力量。@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
对于中国人而言,古代王朝影响我们最深的,当属周朝。周朝800年,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大的时间段,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秦汉的大一统。@头条历史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段历史太过古老,所以不是大学里专门研究周代历史的学者,就算你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估计也知之不详,知之不确。比如周灭商的主要武力,就来自西羌,也就是殷墟甲骨文中的羌方,这件事史学界(从周代开始直到现如今)普遍语焉不详,甚至不愿意承认。
一,先说羌方。
羌方据说是炎帝后裔。炎帝姜姓。所以羌方即姜方。按中国古老传说,炎帝神农氏是中国种植农业的始祖,也就是农耕民族之祖神。但这个羌方——《说文》曰:“西戎牧羊人也。”羌方在中国之西,以牧羊为业无疑。所以,这样就矛盾了。
牧羊人无疑是游牧民族,跟定居种植稻、谷(谷子)的农耕民族不是一回事,为何炎帝又成了游牧民族的祖先了呢?@头条国风此事说来话长,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也是中国上古史一个谜团,改天闲来无事,真知堂再跟大家好好地唠一唠。
羌方姜姓西戎,春秋时期又被称为姜戎氏。并且迁居中原。《左传》曰:“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可见羌方后裔之国在整个西周时期一直存在。这个羌方,是殷商的劲敌。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的商代最大一次军事行动,就是妇好统兵13000人征伐羌方。“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殷墟甲骨文卜辞),而殷王祭祀祖先,用的最高祭品就是羌人。
卜辞里称为“用羌”最多的一次杀了300羌人祭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300名羌人排成长队,一步步走向刑场。一个挨一个跪在同伴的尸体前,身旁的刽子手举起巨大的青铜钺,砍下羌人头颅的情形。而真实情况往往比你的想象更残忍。据学者研究,杀死羌人的方法多达12种。砍头反而是最简单的一种,真知堂给大家说其中一种,名为“俎”的祭法。
二,何谓俎?
陈梦家解释这种甲骨文中的祭法时认为,俎,就是把祭品的肉切碎了祭祀。甲骨文中有“癸酉俎于义京羌三人,卯十牛,右(《合集》304-1)”等诸多记载。也就是把3名羌人切碎了祭祀先祖或神灵。可见其残忍。@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
羌方无疑是殷商的死敌,并且还是劲敌。所以说西周灭商,联合羌方无疑是上上之策。那么,西周联合羌人灭商的证据何在?其实就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三,姜太公。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姜太公并不是普通人,他是羌方的大族。所谓姜太公在渭水钓鱼等来了周文王,其实真实历史是周人和羌方联盟伐商。著名是三位太太,周室三母中,太姜(周文王姬昌的祖母,古公亶父之妻)就是姜姓。说明从周公亶父之时,姜姓羌族就一直是周族之联盟。周文王为了联盟羌方,还给自己的儿子武王娶了姜太公的女儿邑姜。这位邑姜可不简单,不但是武王之后,还是武王灭商的得力助手。“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论语》
《尚书 牧誓》中,确有“及庸,蜀、羌、髳、”等八国联军参与武王灭商之事的记载。所以后来,姜太公还被封山东,建立齐国,并为山东诸国之长。
四,太姜。
我们知道,其实上古时代战争,靠的就是人口。人多力量大,满清建国之初,只有十几名骑兵。周族迁居岐山,仅仅四代(公亶父,公季历,文王,武王)就能灭商,仅仅靠本族那么几个人使劲的生,也应该没有多少。所以,实力强大的羌方,一开始就是西周始祖 公 亶 父族群的基本力量。《诗经大雅 绵》曰:“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由此可见,公亶父在搬迁到岐山之地的时候,是势单力孤的。连老婆都没有。此时侯太姜带着自己的嫁妆嫁给了他。周族才有了第一批风险投资。这批嫁妆,其中应该包括大量的羌人,极大地丰富了周族的实力。
所以后来,周文王想方设法实施翦商的时候,联合羌方是理所当然的。有朋友要说,姜太公实际上姓吕,·这事其实没毛病。郑樵《通志·氏族略》等史料记载:“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所以,吕尚称为姜尚没问题。就好像屈原之屈氏出于芈姓一样。@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
马上就要超过微头条的字数限制了,所以长话短说。周族的主要军事力量来自羌方这一点无疑。所以直到西周灭亡的时候,其王后还来自羌人的申国。羌人一怒,申侯就联合犬戎灭了西周。可见羌人武力之强大和对整个西周历史的影响。
真相往往不堪正视。关注真知堂,为你解开更多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汉朝公主的生存密码,竟是给皇帝弟弟送美女!
如果要说古代皇室中,哪个身份含金量最低?那非“公主”莫属了。公主们看起来出身尊贵,但其实很多时候,她们根本就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汉代的平阳公主,却参透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谛,凭借实力活成了一个传奇。这位公主都做了什么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事情呢?
和很多有名无实的公主不同,平阳公主的头衔可是货真价实的。她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她是长女,从小受尽宠爱。后来,弟弟刘彻登基成了汉武帝,又尊封她为长公主。按说,有这些身份的庇佑,她完全不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但是,这位平阳公主却是难得的人间清醒。
她知道,虽然跟弟弟是骨肉血亲,但是弟弟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君,他有一个国家的子民要担忧,有内忧外患要操心,能有多少精力来照顾自己?如果想跟弟弟之间一直有关联,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能给弟弟一样可以一直陪在他身边,又能一直让他喜爱的东西。能有这种奇效的,也只有女人了。
所以,从很早之前,平阳公主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了。她在家里养了很多貌美又多才多艺的歌伎,每天精心训练,就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大放光彩。而机会,果然特别青睐有准备的人。
这一天,刘彻路过平阳公主家,平阳公主盛情邀请他来做客。在家中,她不仅准备了珍馐美味,还让歌伎献上了精彩的表演。这些歌伎也没有让平阳公主失望,刘彻看的是津津有味,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还看上了领舞的卫子夫,当天晚上就宠幸了她。
在回宫的时候,刘彻听取了平阳公主的建议,把卫子夫也一起带走了。
可是,平阳公主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听说了卫子夫失宠的消息。其实,刘彻那天晚上宠幸她,不过是在酒精的作用下,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所以回了宫就把卫子夫抛在了脑后。
一年以后,刘彻要大赦后宫,在人群中,他看到卫子夫,这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还有这样一件蒙尘的宝贝呢!就这样,卫子夫重新得宠,而且火力全开,不仅被封为皇后,还把持后宫38年。
把卫子夫献给刘彻,让平阳公主感慨自己这步棋可真是走对了,但是她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一直在关注刘彻后宫的动向。
她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卫子夫的地位虽然稳固了,但是却没有原来那么得宠。至死是少年的刘彻,眼光开始往更年轻的姑娘身上飘了。于是,她又开始盘算另一步棋。
给弟弟送美女上瘾的平阳公主,竟然还是一个“结婚狂魔”!
平阳公主给自己的皇帝弟弟进献了一名美女——卫子夫,这个卫子夫不仅深得宠爱,还成功做到了皇后的宝座。可是汉武帝是一个喜欢年轻美女的大叔,于是平阳公主又物色了一个美人儿。
汉武帝的后宫有一个叫李延年的宫人,出身于歌舞世家,年轻的时候因为犯了事儿,被罚到宫里养狗。但是因为他在歌舞方面的造诣很高,所以受到刘彻的赏识,经常被叫去演奏歌舞。
有一次,李延年在给汉武帝表演的时候,唱了一首有关美人的歌儿,把他唱得浮想联翩,不禁感叹:“世间真有这样的美人儿吗?”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平阳公主,不着痕迹地介绍说,李延年有个妹妹,简直就跟这歌里唱的一样,然后就顺势介绍给了汉武帝。
平阳公主的付出,再一次有了回报。这位李夫人不仅被汉武帝宠爱多年,去世以后还按照皇后的标准被厚葬。
平阳公主为了刘彻的感情问题,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但她自己的感情之路却异常坎坷,前面的两任老公都死了。所以,关于她克夫的传闻一直传得沸沸扬扬。那她这两任老公都是怎么死的?
平阳公主的第一个丈夫是平阳侯曹寿,她平阳公主的名号也是由此而来。嫁给曹寿以后,两个人恩爱有加,很快就生了一个儿子。不过,曹寿一直比较虚弱,儿子出生以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虽然平阳公主很伤心,但是日子还得往下过。接着,她又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夏侯颇。可是跟第一段婚姻相比,这段婚姻的幸福指数那是直线下降。
夏侯颇本事不大,但是色心不小。后来,他更是胆大妄为,跟自己父亲的一个小妾搞到了一起。东窗事发以后,他知道自己逃不了责罚,再加上精神上的压力,选择了自尽。
因为两任丈夫都接连去世,所以平阳公主背上了“克夫”的名声。但是,这也挡不住她再嫁的步伐。第三段婚姻,她嫁给了自己家里以前的马奴。
这古代二维码会不会藏着财富密码?
中国国情中国网国情频道官方账号【干旱的洞庭湖河床现神秘图案 被网友偶然拍下直呼神奇:古代二维码】11月9日,湖南岳阳一网友遇到了神奇一幕,由于干旱洞庭湖水位下降,他用无人机拍摄风景时,无意间发现河床上出现了神秘的图案,令他十分惊奇:规则的四方形中,剩余水面像文字又像符号,还酷似二维码,对此网友议论纷纷。
解密难度媲美「罗塞塔石碑」!88个符号、237个复合字母 500年前西班牙国王的密码信终获破解!
16世纪初,伊比利半岛的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与其将领贡萨洛利用极为复杂的密码通信,讨论军事部署等国家机密;500年来,始终无人能破解这些信件,许多历史学家试图破解这个「西班牙史上的一大谜团」却无果。西班牙的情报机关花了近半年,最近终于解碼其中4封信,未来可望有更多密码信获得破解。
16世纪初,法国攻打意大利半岛南部的那不勒斯(Naples),那不勒斯当时由阿拉贡王国(Kingdom of Aragón)统治,双方交战;为了防止军事机密落入敌军手里,中世纪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Fernando II de Aragón)与将领贡萨洛(Gonzalo Fernández de Córdoba)以密码通信,这些密码以88种符号与237种复合字母组成,而且为了让信件更难破解,信中的不同字词甚至会连在一起,因此解密难度极高。
这些信件使用的密码系统是古典加密法「维吉尼尔加密法」(Vigenère cipher)的前身,不过由于费尔南多二世当时使用的密码替换表(substitution table)没保留下来,因此500年来,始终没有人能破解这些信件。
2015年,西班牙中部的托雷多军事博物馆(Army Museum of Toledo)展出这些密码信,有些信件甚至超过20页。为了破解谜团,馆方找上西班牙国家情报中心(National Intelligence Center),希望他们协助破解这批信件。贡萨洛当年把破解出来的几行句子写在其中一封信的下方,这为专家提供解密线索。
西班牙国家情报中心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解碼其中4封,其中2封分别写于公元1502年与1506年。这些解密内容包含16世纪初的意大利战争军事行动指示与部署,费尔南多二世还责备贡萨洛采取外交行动时并未事先请示国王。此外,当时从费尔南多二世的宫殿传递书信到贡萨洛所在的意大利东南部,大约要花15天的时间。
有些人将这次的信件解碼与「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解密相提并论。罗塞塔石碑是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碑上文字以古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Demotic,又称为世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古希腊文等3种语言写成。
罗塞塔石碑采用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这成为译码的关键,由于近代人们可以读懂古希腊文,因此19世纪的专家学者利用这个关键来比对,分析石碑上其他2种语言的内容,破解失传的古埃及象形文之文字意义与文法结构,成为古埃及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费尔南多二世为西班牙16世纪的强盛时代奠定基础:他继承阿拉贡王国的王位后,与卡斯提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I of Castilla)联姻共治,为西班牙统一奠定基础,并带领西班牙民族以数百年未见的强大气势展开「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最后在1492年成功驱逐伊比利半岛的穆斯林摩尔人(the Moors)政权。此外,费尔南多二世与伊莎贝拉一世还派遣了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出航,最终发现了美洲大陆。
贡萨洛是西班牙知名的军事指挥官,具有伟大的将军(El Gran Capitán)称号,他在「收复失地」运动、意大利战争、第2次鄂图曼-威尼斯战争(Second Ottoman–Venetian War)以少胜多,击败当时欧陆两大强权法兰西王国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而闻名。
#西班牙# #密码# #文化#
1978年,西安沈家桥村,杨东锋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握着一个从地里挖到的铜疙瘩,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突然发现原本生锈的地方,竟折射出金光......
这疙瘩是自己在地里除草时挖到的,因为造型很奇特,他就把这东西留在家里当玩具了。“这是怎么回事?在自己手里好几年了,以前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杨动锋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看着那些隐隐约约的金光,杨东锋找了一块抹布,用手大力地搓起了那个铜疙瘩。随着铜疙瘩身上一层绿锈的剥落,一些金色的印记出现在杨东锋的面前。
看着那些像字符但又看不懂的金色印记,杨东锋倒吸了一口气,虽然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一个声音已经从他脑海中飘过:“幸好当时废品站的人没要。”
原来,在他刚挖到这个铜疙瘩时,他曾经想把它卖到废品收购站换点钱买糖吃,但是,因为这疙瘩实在太小,废品收购站的人嫌东西份量太轻没收。
现在,看着手中这个有头有尾有腿,样子像猫又像虎的铜疙瘩,以及上面那些像鸟爪一样的金色符号是,杨东锋觉得自己手里握着的,可能是个难得一见的宝贝。
他很兴奋,赶紧把这个,自己可能挖到宝贝的消息告诉了家里人,但是家里人都只当他是白日做梦。他很不服气,于是就带着这个铜疙瘩去了陕西博物馆,想找个专家问问清楚。
很幸运,一到陕西博物馆,他就遇到了著名的考古专家:戴应新先生,当杨东锋从口袋里掏出这个铜疙瘩时,戴应新眼神一亮,虽然只看了一眼,他已经判断出,杨东峰带来的这个东西是一枚十分罕见的战国虎符。
@条哥的历史手札
这是一枚来自战国时代秦国的虎符,距今有差不多2500年的历史。那些杨东锋觉得像鸟爪子一样的符号,其实是用秦小篆刻写的错金铭文,一共有40个字:
“兵甲之符,右才君,左才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
大意是:这个虎符分为两半,右半边在国君手中,左半边在杜县军事将领手中,如果要调动50人以上的士兵,两半虎符必须要合二为一才能生效调动军队,但如果遇到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则可以暂不理会国君手中的虎符,也能出兵。
虎符也叫兵符,是将领调遣军队所使用的凭证,它是君主与将领建立有效联系的重要工具,在战火频繁的战国时代,虎符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行政效率。
一般而言,为了确保军令能顺利传达,也为了起到良好的保密作用,虎符一般都会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并且专符专用,独一无二,不可混搭。从侧面说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密码信息安全技术。
根据虎符上的内容可以推断出,这个虎符是秦惠文王授予杜县将领的,所以戴应新将其命名为秦杜虎符。有些可惜的是,杨东锋带来的这枚虎符并不完整,只有左半边,至于右半边,至今下落不明。
即便如此,这枚虎符虽然只有半边,但是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密码信息安全技术,还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戴应新非常激动,握着杨东锋的手连声说道:“太好了,太幸运了,幸亏你没把它当废铜卖掉。这个东西很有价值啊!”
听到这里,杨东锋很高兴,就在他准备回家时,工作人员问了他是怎么得到这枚虎符的,他也如实地告诉了工作人员。考虑到这枚虎符巨大的研究价值,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一些文物法律知识的科普,希望他能将虎符留下。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他决定将这枚虎符交给博物馆。
很快,这枚虎符就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条哥的历史手札
据了解,世界现存的虎符一共只有三个,分别是阳陵虎符、新郪虎符和杜虎符,这三枚虎符都是秦国制造,其中新郪虎符收藏在法国。除此之外,杜虎符也是目前存于我国的发现年代最早的虎符,它站立行走的姿势,更是有别于另外两个姿势为卧势的虎符。
后来为了感谢杨东锋,陕西博物馆给他发了一封表扬信和7元人民币作为奖励。
目前,这枚虎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是@条哥的历史手札 ,每天和你分享历史上有趣的故事。
在很多谍战剧中我们看到,间谍们为了窃取和传递情报,往往随身携带许多高科技的装备,如微型照相机,录音器、密码锁等。那么在古代,为了加密公文或者信件,会采取什么方式?
第一是拆字法。公元683年,唐中宗李显继位,而武则天废掉唐中宗,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但朝政大权均由自己掌控。裴炎、徐敬业和骆宾王等人对此非常不满。徐敬业举兵10万,在江苏扬州起兵,裴炎做内应,准备以拆字的手段为其传递秘密的信息。
后来因为有人告密,裴炎被抓,没有发出的密信就落在武则天手里。这封密信上只有“青鹅”两个字,群臣大为不解,但是被武则天破解了。“青”字,拆开来就是12月,而“鹅”字拆开来就是,我自与。密信的意思是让徐敬业、骆宾王等率兵在12月进军,裴炎在内部接应,密信破译以后,裴炎被杀。后来武则天派兵击败了徐敬业和骆宾王。
第二个方法就是代码法。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用于军事保密通行的代码。五经总要中记载,北宋进士曾公亮曾搜集了40个常用的军事短语,然后对其进行顺序编码,1、请弓;2、请箭;3、请刀;4、请甲;5、请枪旗;6、请锅幕;7、请马;8、请衣赐;9、请粮料;10、请草料;11、请车牛;12、请船;13、请攻城守县;14、请添兵;15、请移营;16、请进军;17、请退军;18、请固守;19、未见军;20、见贼;21、贼多;22、贼少;23、贼相敌;24、贼添兵;25、贼移营;26、贼进军;27、贼退军;28、贼固守;29、围得贼城;30、解围城;31、被贼围;32、贼围解;33、战不胜、34、战大胜;35、战大捷;36、将士投降;37、将士叛变;38、士卒病;39、部将病;40、战小胜。
在军队出征以前指挥的军官将用上述短语编码的密码本发给将领,并约定用一首不含重复文字的40个字的五言律诗与密码相对应,
我们拿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作为解码的密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前方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的编码,也就是第九。而这首诗中的第九个字是来,将领就把来字写到一件普通的公文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指挥的军官接到这一件公文以后,查出盖了印章的来字,再从诗中找到第九个字,然后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知道前方缺粮草了。
人类基因工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已经自然而然地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古代的细菌十分擅长插入并修改人类的基因密码。几千年来,整个人类基因组中8%的序列都是由插入的病毒密码组成的。所有这些基因的重新编码都发生在达尔文的规则之下,简单说来就是自然选择和随机突变。而非随机的、刻意的人类基因工程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早在1990年,我们身边就有了很多“转基因”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将新的指令插入我们的身体并安放到正确的位置,这样一来,它们就改变了我们的核心——在此之前一直在缓慢进化的DNA。目前,我们仍然处于有效劫持病毒为人类服务的早期阶段。
就在几年前,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去识别、分离出错误的单个基因,并找出是哪里出了问题,更别提用一个功能正常的基因去替代它了。早期的基因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致命的罕见病,比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泡泡男孩”患的免疫系统疾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各种白血病和血友病。
从理论上讲,这项技术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找一个无性的病毒,去除它的毒性,再通过快速感染来载入新的DNA指令,给它编写一套新的基因指令,让它去感染病人的细胞,这样“转基因人”就诞生了。这就好比故意朝着别人打喷嚏,并不是要传染感冒,而是对他们进行良性感染,使“病毒”进入他们的身体,重新编码基因,从而修复一个错误的基因。
人类现在已经可以驯服并控制传染病的祸根,使其变成安全的木马病毒来插入可以挽救生命的基因了。到2013年年底,美国国内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经超过1996项,其中64%集中于癌症治疗,9%针对的是单一罕见突变导致的疾病,8%针对的是传染病。2014年,人们已经可以去欧洲的药店里购买第一批获得批准的基因治疗产品Glybera了,这种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可能导致胰腺炎的脂蛋白脂酶缺乏症。
目前,超过80%的基因治疗使用的是没有毒性的病毒,其中有一半依靠的是两大主力病毒——腺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新的基因指令插入生物体,包括使用“基因枪”、电穿孔、裸基因、“睡美人”转座子、干细胞移植或利用去毒的病毒。去毒病毒主要有疱疹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李氏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天花病毒和霍乱弧菌。
我国古代就知道有遗传基因DNA:
这是一幅出土文物《伏羲女娲交尾图》,交尾图中的螺旋型结构和DNA结构一样,这说明上古中国人早就掌握了遗传基因密码。
截舌?古代酷刑之一。女神探裴玄静在帮唐宪宗李纯依次揭开了“兰亭序密码”、“璇玑图密码”和“长恨歌密码”后,却被囚在大明宫中,不巧在这时凌烟阁突发异象:玩火球的猿猴、一枯一荣的巨树——最可怕的是这些异象居然可以预示大唐国运的《推背图》中找到对应图像!唐宪宗陷入了深切自我怀疑中,莫非自己要做大唐的亡国之君了吗?!
《推背图》是预测大唐王朝起承转合的奇书,为唐代数学家李淳风与天文学家袁天罡合著。李袁二人预测唐朝“300年年中少一纪”寿数,与它实际的公元618-907年间289年的国运是非常相近的。
#紫焰小说读书会# 《大明宫密码》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裴玄静在解开凌烟阁异象的过程中直言不讳,冒犯了皇上的禁忌,被处以了极刑“截舌”,就是把她的舌头割掉,让她再也无法说出一句话来。
伴君如伴虎。
裴玄静实在是太不值了!这是我在读《大明宫密码》时最深切的一个感受,一个女子为了寻找真相,始终不肯屈服于王权,最后的结局就是她倾尽全力找到的真相后,却被皇上赐以酷刑。#好书奇遇季# 小说的构思太过于精彩,让我在不到24个小时里把28万+字读完了。
读书是跟自己最好的交流。
如果能把一本书读懂了,其实对我们的人生也是一种指点。如果你恰好也喜欢读书,那就跟着我开启《大唐悬疑录》吧。
藏地密码珍藏版大全集(全十册) 书摘:方新话音一落,马上有同学忍不住低呼起来。方新继续道:“所谓的战獒,顾名思义,用于战斗的獒犬。战獒在藏区的地位,类似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菩萨的坐骑,身份等同于泰国的圣象,这种东西,只有藏区地位最崇高的人才能饲养,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也不敢有的。战獒,实际上就是九狗一獒,这种经过上天或人力严格挑选的獒中的精品,加以历代养獒高手的经验,被训练成最具智慧、最忠于主人、最具攻击性和最有战斗力的獒。我举例说明,狼犬,同学们肯定多少都见过,警犬,大家也都知道,警犬中大多数就是狼犬,可是一条普通的家养狼犬和一条警犬搏斗的话,就算体形、身高差不多,但是警犬获胜的概率却大很多。因为它们经过严格的训练,知道如何发动攻击才是最有效的。其实说白了,就和我们人一样,同样都是人,却有运动员与老百姓之分,比如叫你去和举重冠军比举重,三个你都举不起一个举重冠军能举起的重量。据说经过挑选的九狗一獒,其野性十分顽固,是世界上最难驯服的三种动物之一,因为它狂傲,要让它折服,非常不易。但是,一旦成功驯服战獒,它对主人的臣服比普通獒的忠诚还要来得坚贞,甚至比我们的爱情故事都感人。我在藏区考察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件事,猎户阿旺普才,曾是专门为土司饲养战獒的猎人,解放后成为狩猎队队长,他就有一头战獒,叫多吉。我进藏考察那年,老阿旺随队出猎,在路上却不幸遇难,当队友把他的尸体运送回家时,那原本被拇指粗细铁链锁在石柱上的多吉,突然发了疯似的挣脱铁链,当时有六七名优秀猎手,完全被它那股气势震慑,当场就被掀翻了三个人,别的人不再敢上前。它亲吻阿旺的鼻头,舔阿旺的额头,它似乎从那冰冷的尸体上感触到了什么叫死亡。多吉就那样守着,拒绝任何人靠近阿旺,它站在那里,如一尊石像,如果有人试图靠近,它会立起项圈上的鬃毛发出警告。阿旺被多吉拖到门口,多吉开始拒绝进食任何东西,嘴里不住地发出呜呜的哀鸣,它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但它一直在努力,试图唤醒老阿旺。五天五夜,当最勇敢的一名猎手再次靠近多吉时,发现它早已经死去,就蹲坐在老阿旺的身边,头颅仰望着天。它那种姿势,多年以来,让我无法忘记。”说到这里,方新教授有些哽咽,台下不少同学也噙着泪。——《藏地密码珍藏版大全集(全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