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发传真[泪奔]
唐律疏议知名历史领域创作者真的好烦一些单位的顾问律师,为了在自己客户面前装努力,就毫无意义地增加别人的工作量。今天发现一个特别奇葩的情况。一个关联公司之间的专利无偿转让协议。双方本来就是一家,合同走个过场就行的。然后对方让我们先起草了一个合同。我们就写好了合同发过去。然后对方的律师返还给我们一个新版本的合同,而且自己还加了很多批注,表示这里需要加一句啥啥啥,那里需要加一句啥啥啥,让我们审阅。然后仔细一看,丫说“这里要加”“那里要加”的东西,在我们发过去的原版合同当中都有啊!
很多时候我们把事情人为搞得太复杂。
想见一个集团领导,找了很多关系,始终没有落实合适的渠道。
后来偶然机会认识了集团办公室的一位主任给我们指点迷津。
发传真就好,到现在传真还是很多国企正式沟通渠道,就是给办公室直接发,我们是哪个公司的,我们董事长是谁谁谁,有什么主要职务和成就,我们和集团有什么样的合作,希望和某某某领导见面,谈什么事情,再给三个左右时间段供对方选择,而且发一次就成功了。
后来跟原来公司一个明星领导跑了很多项目,见了很多省部高级领导,发现这个套路照样行得通。直接写拜访函,这些领导并不是天天天开会作报告视察,他们也有很多时间来了解其他方面的经济来往和合作。一般公函都是由秘书处理,转交各相关厅局,如果这些人觉得有必要大领导出面,他们的沟通渠道很顺畅的。
就是如果公司有些规模,公司领导又有一定知名度,不是很难,运气好十次能见到三四次。
我们总工就更厉害了,他有一个技术思路需要找一位院士探讨,找不到合适的引荐,也没有联系方式。就用这个院士所在大学邮箱命名规则,撞大运给发了一封邮件,介绍了想法、应用场景和遇到的困惑。
第二天就收到了回复,院士的一名博士正好从事这方面研究,直接给了地址和联系方式。
2085年,量子力学得到突破性发展,人类掌握了瞬移技术。
就是通过一个相同的装置,两个地方的人和物能瞬间传输。这样的装置在全球有几百万个,暂时还只能让有钱人使用。
就和打电话发传真一样,输入想要去的地方编号,对方显示准备接收,传输到位就行了。
现在研究的方向是在火星上开发一个传输城。就是不再单个传输了,而是可以把人和物资成批量投放到远距离的星球上。
星际旅行的时代意外提前了。科技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拭目以待吧。
新冠中还是无法睡懒觉的悲伤
日本非常喜欢一早联络,不管是邮件、电话、还是会议。而且你到了日本就会发现不懂电话会议,不会发CC邮件(抄送)简直占了半数以上。我一般凌晨3点以前发完邮件或传真。这样他们九点左右联系我。开会就倒霉了,需要更早出门。再加上吃早饭和化妆的时间,简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