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关于【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种植小麦,关于小麦的分蘖,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 2、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小麦分蘖与成穗规律

1、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种植小麦,关于小麦的分蘖,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种植小麦,关于小麦的分蘖,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一、影响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小麦的分蘖有很大的可塑性,一株麦子可以不分,也可以长出几十个分。影响分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特性和种子质量

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需要较长的时间,从出苗到分蘖终止,经历的时间也较长,主茎叶片数也较多,单株分蘖力比较强。春性品种由于春化阶段时间短,出苗至分蘖终止经历的时间也较短,主茎叶片数少,分蘖力比较弱。通常春性愈强、愈早熟的品种,分蘖力也愈弱。同一个品种,大粒饱满的种子,营养物质贮存比较多,分蘖力相对也比较强。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2.温度和播种期

小麦分最适宜的温度为13-18℃,低于2-4℃时分蘖停止,高于18℃时分受抑制。我省在11月份适期播种的小麦,其分蘖期大约在11月下旬到12月份,这时平均气温在13-18℃左右,适宜小麦的分蘖。到翌年1月份,多数地方平均气温下降到12℃以下,所以过迟播种的小麦,由于温度低,不利于分,分数就较少。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3.光照条件和营养面积

小麦的分蘖必需有一定的光照条件。据试验,日照长度8-12小时,对小麦分蘖较适宜。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若光线不足,分就会减弱,因为在弱光下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分节得不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营养,分蘖过程缓慢,分蘖减少;但日照太长,光线太强,对小麦的分蘖也不利,因为在高温、长日照的情况下,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快,拔节提早,也会影响分蘖的发生与成穗。

植株有较大的营养面积,光照条件良好,光合作用旺盛,有机营养充足,则分蘖力较强;反之,种植密度过大,单株营养面积小,光照不足,分力就会减弱。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4.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土壤的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最适于蘖芽的发育而形成分蘖。若土壤水分不足,养分的运转和利用则受到限制,分芽力也显著下降;土壤水分过多,则空气不足,分蘖力也就减弱。

土壤有充足的养分,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尤其是氮肥能促进芽的发育。氮、磷同时施用,效果更为显著。若氮肥不足,麦苗细弱,根系生长不良,分就会受抑制;氮肥过多,分过猛,群体太大,由于通风透气不良,分蘖大量死亡,且容易倒伏。若磷肥不足,也会使分莱减少,次生根量少,所以氮、磷要配合施用。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保证有一定的分蘖数,并努力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分藤成穗率受多因素的影响,它与品种特性、种植密度、土壤肥水、空气条件以及分菜发生的时间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要选用良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基本苗数,掌握适期播种,提高整地与播种质量,并加强田管等技术措施促进早生快发,以提高小麦的分蘖成穗率。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二、苗期的田间管理

1.小麦苗期的栽培目标

根据小麦苗期的生育特点,其栽培目标是在保证全苗、匀苗的基础上,促进早发根,增加早期分蘖,培育苗,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我省小麦苗期有效分蘖时间较短,促进早生快发是个关键,田间管理措施应该以促为主。做到早发而不过旺。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2.苗期的肥水管理

早施苗肥,早追肥是促进早生快发的重要措施。群众经验"施好月里肥,麦穗赛鼓槌"。基肥施用不足的,在麦苗"立针"时,就要及时施好"麦针肥"。基肥较足的田块,可在三叶期施好"三叶肥"(或称"月里肥"),因为三叶期正是小麦胚乳内养分消耗尽的时候,急需补充养分。同时,三叶包心时,小麦已开始长分蘖,这时大约是在播种后20多天,所以群众称为"月里肥"。早熟品种生长发育快,施用"月里肥"应适当提早些。

苗期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可用腐熟的人畜粪尿和氮素化肥(如硫酸铵、尿素或碳酸氢铵)混合施用。如渠基肥中磷肥不足,在追肥时要注意增施过磷酸。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苗期的追肥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基肥用量和苗情等情况而定。"三叶肥"一般用腐熟人畜粪尿20-30担,加碳素20-30斤或尿素10斤,或硫铵20斤,混合均匀后泼浇。硫铵和氨水是挥发性化肥;施用前一定要加水稀释,否则会发生烧苗。

管好壮苗水,小麦苗期处于长次生根、近根叶和分的营养生长撕段,体内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增大,在外形上由"针状苗"变为根深叶茂的壮苗。这个阶段的麦苗需要吸收较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旺苗应控制不灌水,适当进行蹲苗;壮苗要适时、适量灌水,以利苗壮成长;迟发弱苗灌水次数可多些,以水调肥,促进快发。灌水要及时,通常粘质水稻土沟底见白时就要灌水,一般苗期灌透水1~2次;丘陵砂质土保水力差,如果不下雨,每隔7-0天要灌水一次;板田种麦保水力亦差些,土壤易干裂,灌水次数也应比有耕耙的田块适当多些。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灌水与追肥一般可以结合进行,先追肥,后灌水,但切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引起肥分流失。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

2、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小麦分蘖与成穗规律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一、分蘖的作用 分蘖是小麦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和保证其正常繁殖后代的一种分枝性能分蘖与生根有一定的相关性,分蘖多的植株,根系也发达健壮分蘖成穗数和成穗率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

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

一、分蘖的作用

分蘖是小麦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和保证其正常繁殖后代的一种分枝性能。分蘖与生根有一定的相关性,分蘖多的植株,根系也发达健壮。分蘖成穗数和成穗率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

二、分蘖节

在小麦植株基部,由极短的节间和密集在一起的若干节,形成了外形膨大的部分,成为分蘖节。分蘖节是小麦生长近跟叶、分蘖和节根的地方,同时也是储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小麦经过越冬,即使地上部分干枯只要分蘖节不死,第二年仍能生长。所以,在小麦栽培中,调节好分蘖节所处的环境条件,使它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对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安全越冬有重要作用。

小麦幼苗期,分蘖节如收到干旱等不讲因素的影响就不能形成壮苗,甚至造成死苗。分蘖节在土壤中所处的位置以地下2厘米左右较为适宜。

三、分蘖的发生

小麦各级分蘖与主茎的叶片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所谓“同伸关系”。一般规律是小麦出苗后不久,当长出第三片真叶时,如果条件适宜,会长出胚芽鞘蘖,麦苗叶片越多,分蘖就越多。实际上,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叶片分蘖都会依次出现,只有在条件适宜时才能达到,在肥水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就会产生分蘖缺位,使小麦的分蘖数减少,成穗数降低。在肥力肥沃,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越数”,或小蘖赶大蘖的现象。所以小麦主茎叶片与分蘖同伸情况,可以作为判断苗情和因苗管理依据。

四、分蘖的两极分化

据调查,一般大田单株有效分蘖约1-3个,成穗率约30-50%,在肥水充足点播,稀播,选用多穗型品种的条件下单株有效分蘖数和成穗率明显增多。

分蘖是否成穗,成穗都是决定于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下的综合影响。一般认为,能成穗的小麦分蘖年前多具有3-4叶片,并有自己的独立根系。

根据分蘖消长规律,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正常进行是很重要的。分蘖两极分化的重要时期是起身拔节期,拔节后15-20天无效分蘖迅速死亡的。在分蘖两极分化期间,一般主茎和大分蘖成穗,小分蘖死亡,中等分蘖表现了明显的两重性。栽培上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调节此期肥水供应,控制分蘖两极分化的进程,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

本文关键词:小麦分蘖怎么看,小麦分蘖期的形态特征,小麦分蘖特性观察实验,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是,小麦分蘖角度的认识。这就是关于《小麦分蘖及有效分蘖的判断依据,影响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的因素》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47204/
1
上一篇 罗志祥道歉周扬青原因,罗志祥突然态度180°大转变背后原因揭秘
下一篇 防晒衣防晒效果好平价,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