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抽出点时间,好好研究下小米目前股价。这两天被问的最多的就是小米最近的股价怎么回事?其实我想说,小米走势很健康。我一直认为短期价格只是市场的投票器,是多个维度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此和大家分享十个主观看法
1. 小米股价没有显著低估
在2月份的时候我曾提出,24.5港元会是小米近期股价的中枢,小米的定增价格和雷军给周受资的期权执行价是相应的参照指标。当前小米的调整后净利润(剔除投资收益等)对应的静态PE倍数为40倍,前瞻性PE大约在30倍区间,和近期的互联网巨头放在一起比较,已算合理。所以,我认为当前小米的股价并没有被低估(当然也绝对没有高估)
2. 近期缺乏事件驱动
小米的整个三月份,在临时禁令、财报发布、春季发布会、百亿回购和新能源车等密集事件的狂轰滥炸后,陷入了较长的一段沉默期。短时间内除了Q1手机出货量和财报外没有其他的预期利好事件,相反市场开始担忧紧随而来的芯片短缺、国际关系和造车负面因素,因此整体交易比较清淡,成交量也有所缩减。
3. 小米的基本面无需担心
小米的基本面不太需要担心,市场对于Q1的业绩也相对乐观。我认为有几个核心看点:
(1)手机业务:Q1手机出货量预期维持在4800-5000万左右(全年维持2亿预期不变),中国区市占率继续提高,受益于米11和K40系列,手机业务毛利率和ASP同比将提升较快;(2)IoT业务:IoT业务继续查漏补缺,特别是电视和笔记本业务将环比有显著进步,财报发布前有更多IoT产品发布;(3)中国区线下:新零售模式逐渐跑通,小米之家数量达到5000家,线下销售占比提升;(4)互联网业务:相对不确定的是Q1的互联网收入,Q1高端手机带来的互联网收入要滞后到Q2或者Q3,在当前广告和游戏业务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小米能够交出如何的答卷?
4. 小米股价的技术面承压
技术分析不是我的长项,简要说三点。
一是小米股价从3月初的近期低点20港元已经反弹近25%,众多利好实现或出清,短线抄底资金获利离场,造成股价承压。
二是小米在军事清单后,外资撤离中资(以沪港通为主)掌握定价权是比较明显地趋势,近期A股整体的回调幅度不小,沪港通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risk off),而外资仍顾虑军事清单接盘意愿有限,综合对于港股的小米股价也有一定程度负面影响。
三是在做空机制成熟的香港资本市场,小米被做空简直是家常便饭,近期小米的做空比例又在逐步攀升。有人会说不是近期大行分析师一致看多小米么,为何还要做空?其实是由于大家的投资策略和期限不同,对冲基金(超短期,long/short策略)、公募基金(未来12个月,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