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关于【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第三者插足
  • 2、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为什么俄罗斯联邦和日本没有达成妥协

1、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第三者插足

乌克兰局势中,日本选择紧跟美国的步伐,成为极少数参与对俄制裁的亚洲国家之一。这样的选择,当然也惹恼了俄罗斯,除了被俄方列入“不友好国家”遭受各种反制之外,还有更加涉及核心利益的领土问题

3月21日,俄罗斯反制日本的单边制裁,宣布停止同日本的和平条约缔结谈判。这个谈判,谈的就是俄日间的“争议领土”——现由俄罗斯控制的“北方四岛”。俄方表明,由于日本的单边制裁损害了两国关系和日本的自身利益,宣布将退出双方共同参与的北方四岛经济活动。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用“极为不当”来形容俄方的行为)

俄方之所以把“停止谈判”作为对日的反制手段,正是因为这事确实谈了好一阵了。2016年普京和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曾在会议中共同表态希望解决“北方四岛问题”,并同意开始就北方四岛开展共同经济活动进行会谈,并改进日本公民登岛的程序。

如今,一切归零。

日本这边呢?也不装了。日方在新的《外交白皮书》中,时隔19年再次出现俄方“非法占据”北方四岛的说法,也是2011年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北方四岛是“日本固有领土”。

其实有关该问题的双边谈判,早在苏联时期就开启了。但这些年的事实证明,双边谈判,如果有个强大的第三方总是要插一手,那必然就充满了坎坷乃至最终走向失败

这个“第三者”是谁呢?——You-Know-Who!

1

在堪察加半岛和北海道岛之间,有一长串的岛屿,共计56个,长达1300公里,被形象地称为“千岛群岛”。而在这一串群岛的最南部,择捉、国后、齿舞、色丹四岛,俄方认为它们是千岛群岛的最南组成部分,即“南千岛群岛”;而日方多称之为“北方四岛”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北方四岛又称南千岛群岛,位于日本北海道以北。是世界上三大著名渔场之一,拥有大量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矿藏,同时也具有军事价值)

如果去究这四岛乃至整个“千岛群岛”主权上的“自古以来”,那真可说是一笔糊涂账了。在那个国际秩序的“蛮荒时代”,其实无论日方还是俄方都没有掌握对这些岛屿的控制权。

以“发现”而言,日本人要早一些。但双方的初勘人员从来没碰过头,在各自发现群岛后,分别宣告了自己的“主权”

一直到俄国人初登岛一个世纪后的1811年,双方才第一次在这里碰面,并互相逮捕“入侵自己领土”的对方人员。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一来二去这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日俄开始就此谈判,并于1855年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将整个千岛群岛一分为二,北方归属沙俄,南方(即现在的北方四岛)归属日本。

但当时就远东地区而言,日俄都是热衷于扩张领土的新兴帝国,一份妥协的和约并不能带来局势的稳定。不仅是千岛群岛,库页岛也在两国的争夺之中。左右难以兼顾的俄国不得不进行妥协,在1875年同日本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双方确认库页岛的主权属于沙俄,日本获得南北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批准书(俄语))

而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后,日本进一步挤压沙俄势力,获取了库页岛南部的控制权。

日俄在千岛群岛周边的这一串争夺,以后见之明观之,也成为了此后东北亚历史发展的最大注脚。

在沙俄口中不断夺食,日本的扩张决心更加膨胀,大踏步向西伸手,并最终发起侵华战争。

如果日本能提前预知后面发生的事,估计他们会觉得,要是能在1855年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收手就好了。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日本军国主义二战成为战败国,它战后的命运要交予人手。1944年底,对于战后世界的划分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会晤。在对日作战的问题上,三国各有考量。

美国在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优势,但考虑到进攻日本本土的巨大代价,希望找一个可以让日本两面受敌的“帮手”。可英国虽希望恢复在远东的利益,却压根没那个能力,也只能提供“除帮助之外的一切支持”。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能动员的也只有苏联。美国为了换取苏联尽早加入对日作战,在会上同意支持苏联在远东的一些特殊利益,其中就包括苏联要取得千岛群岛。

随后三国签署《雅尔塔协定》,将战后世界做了大体划分。战后,以《雅尔塔协定》为基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条约为补充的雅尔塔体系逐步确立,成为了受到广泛认可的国际体系。

正是在《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在“千岛群岛”的权益得到美英的支持。但是,同时美国也有自己的算盘。

在《协定》中的表述,是“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交予是交予了,但“交予”的到底是什么,主权还是治权,没有明文,这就留下了一个“后门”。毕竟上一份明确千岛群岛“主权”的,还是《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而那份条约中日本的主权是合法的……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雅尔塔会议名场面)

这还没完,随着丘吉尔“铁幕”和“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启,美西方集团对战后世界显然有其他的想法;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亚太的形势骤变,对日关系成为美国着重关注的一环。

于是,在雅尔塔体系之外,美西方又单独同日本媾和。这就是1951年9月,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起草,48个战胜国与战败国日本的代表缔结的《旧金山和约》,内容为解决涉及战败国日本的领土、军事法院判决和政治及经济等问题。

这一和约的生效,结束了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状态,也让日本重回国际社会。但包括苏联和中国这样主要战胜国在内的成员实际上从未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也从未认可过和约的合法性。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和约中写到,“日本放弃对千岛群岛、1905年9月5日获得之库页岛部分,以及邻近各岛屿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

这里面有两个大坑。其一是并未明确千岛群岛的具体范围,因此日本根据1855年《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的划定,放弃了对千岛群岛北部的主权,但认为北方四岛不属于千岛群岛,因而继续主张拥有四岛的主权。

其二是说日本“放弃”,但也不说“归谁”。《雅尔塔协定》对主权说得不明好歹也说了句归苏联,这会儿干脆连这话也不说了。等于说美国索性对苏联的“治权”也不承认了,哪天日本再拿回来也不违反他们所谓的“和约”。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旧金山和约》上的签字)

就在如此充斥着混乱、矛盾的法理基础上,围绕“北方四岛”问题的争夺旷日持久。

2

这个世界上的“双边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多解不开的难题,怕就怕有“外人”插手。

从前面说的“北方四岛”的法理基础,不难看出,至少在日本这边,那不只是他自己的事,而是跟美国的全球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其实美国的这种操作,中国人应当很眼熟。

在那份《旧金山和约》中,随处可见与“千岛群岛”类似的说法。在雅尔塔体系一系列文件中明确归属权的表述,到了《旧金山和约》统统变成了“日本放弃某处某处”,而绝口不提“归还于谁”,事实上就是要人为制造“主权争议”地区。

我们最熟悉的,当属钓鱼岛问题。同样的,美国不仅不明确“主权”,而且又是先让日本“放弃”使之成为“搁置问题”。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二战后驻日美军将钓鱼岛划归到冲绳的范围中,并将其连同冲绳一同“返还”给日本。当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时,美国国务院又发布所谓“交给日本的只是治权,不是主权”、“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表示中立”之类的声明。

美国一贯的策略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制造一些“低烈度冲突地区”,以保障美国随时介入的可能。北方四岛如此,钓鱼岛、竹岛也是如此。通过各国对这些地区的争议,美国可以利用诸如“保护盟友”、“维护和平”的名义公开干涉相关地区的事务。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我干哒!指天价汽油领土争端)

在这样的法理体系之下,虽然已经是“现代国际关系”,却跟当年的“蛮荒时代”几无差别,完全是各国以实力为基础的丛林法则。而具体到“北方四岛”,那就是美、日、苏/俄之间的角力,而且大多数时候,其实就是美苏(俄)间的利益争夺。

事实上,当事的双方——苏、日,本身是尝试过以谈判方式解决问题的。

上世纪50年代,纵有《旧金山和约》的“护持”,但当时希望进入联合国的日本,必须要争取苏联的支持。由此,日苏开始谈判,并在1956年签署了《日苏联合声明》,结束了战争状态并恢复外交关系。由于在领土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两国没有签订和平条约,但愿意继续就签订和平条约进行谈判,并且苏联同意在签订和平条约后将四岛中两座较小的岛移交日本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双方在《日苏共同声明》签字)

如果能继续谈判并达成和平条约,虽然不能把四岛全部拿到,但能拿两岛,这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无疑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可这事他们说了不算。

因为这对日本可能有利,对美国却是大大的不利。于是,美国利用冲绳威胁日本,如果你能接受北方四岛被腰斩,那要不冲绳也打个对折?这当然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因此1957年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提出必须要将四岛一齐移交。不出所料,这一提议被苏联回绝。

苏联这会儿也明白了,所谓四岛问题是自己在跟美国争。那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客气什么了。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赫鲁晓夫遂在1960年单方面为交岛缔约加上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美军全部撤出日本。这等于直接告诉日本:“要是和美国混就别想要回四岛。”

结果可想而知。

紧接着1960年1月27日,苏联政府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拒绝了苏联提出的领土争端解决方案,事实上放弃了对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直到戈尔巴乔夫上任,苏联都一直声称不存在同日本的领土问题。就算是戈尔巴乔夫,他也只是承认了领土划界问题的存在,并未推进问题的解决。

新约始终不能达成,四岛问题的进程,只能等待各方实力对比的变化。

3

苏联解体,四岛的地缘政治格局骤变,也给俄日和平条约提供了新的契机。

不过,其实一开始双方整得相当不愉快。一边日本觉着苏联一朝崩溃,机会来了,俄罗斯实力不足为惧,居然叫嚣“三天内拿回四岛!”;而另一边俄罗斯作为超级大国后裔,自然不能让日本看扁了,回应道“三分钟我就能把岛抹平(物理)!”怕是小日本不知道什么叫黑手。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核 气 生 财)

但狠话归狠话,对于俄日这两方,不管“三天”还是“三分钟”,都不是什么现实的选项。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陷入困境。在经济上,“休克疗法”使得俄经济几近崩溃;在军政上,北约东扩彻底断了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念想。

这时候的叶利钦眼里,日本能充当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桥梁,帮助俄罗斯融入亚太,如果两国能在经济上达成合作,那么俄罗斯就能更快度过经济转型造成的困难时期。

同时期的日美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1987年日本的GDP一度超过了美国,日本向美国发动了一场“经济登陆战”,大量物美价廉的日本商品和日本的资本涌入美国,造成了日美双边贸易的严重失衡,这也引起了两国的贸易摩擦。

一度成为“超级经济大国”的日本,也谋求着更高的政治地位,希望得到俄罗斯的支持。此外作为一个能源自给率低的国家,日本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1993年在日俄首脑会谈之际,叶利钦和细川护熙签署《东京宣言》)

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使用了一种“跳岛战术”,即刻意绕过日军重兵布防的岛屿,利用空中和海上优势对其进行封锁和孤立。

这会儿日俄的接触,有点像外交上的“跳岛”,在面对一个难以达成共识,且不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分歧时,完全可以在保证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暂时绕开这一分歧,以更务实的角度同对方展开对话。

当然,这更要拜此间日美关系降温所赐,没有美利坚这个“第三者”,问题的解决总是要顺利一些

叶利钦在1991上台后发表的《致俄罗斯国民书》中表示要解决同日本之间的边界问题,并最终缔结和约。此后的整个90年代里,日俄政治和经济关系稳步上升,两国甚至一度计划在2000年以前签署和平条约,解决领土问题。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1997年,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和叶利钦谈笑风生)

即便是很多人看来“强硬”的普京上来,俄日双方的谈判仍在继续。2006年普京甚至重提1956年的《日苏联合声明》,表示还支持以移交两岛的方式结束争端。

然而,日本又一次拒绝了。

日本想要在外交上彻底脱开与美国利益的关系,可能吗?“遇冷”那只是暂时,“父子关系”岂能因此断绝?更何况这时面临的不再是超级大国苏联,而是一个实力大大削弱的俄罗斯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近年登上北方四岛扫墓的日本人)

背后有靠山,哪怕是狗子腰杆也硬。一些日本“鹰派”那甚至都不把如今的俄罗斯放在眼里

美国现在也是图穷匕见,过去还因怕吃罪苏联不敢明说,如今已经越来越明确支持四岛归日本。就在前不久,美国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还公开声明:“美国支持日本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并承认日本自1950年代以来对这四个有争议的岛屿拥有主权。”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中意的接班人高市早苗,不仅主张和美国“共享核武”,甚至声称在四岛问题上,俄罗斯已不是谈判对手。

这跟当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自信爆棚,完全藐视俄国,目空一切,最终遭遇反噬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可也许有一点还不如当年,现在日本自认为的“实力占优”,那是你自己的“实力”吗……

抗衡苏/俄,那四岛是美国的利益;可如果日本要“夺岛”,那还符合美国的利益吗?好不容易制造的微妙的“区域平衡”、“低烈度冲突地区”,美国怎么会对日本的诉求“倾力相助”呢?

如今俄罗斯已经宣布停止同日本的和平条约缔结谈判,并将退出双方共同参与的北方四岛经济活动。难道你日本还真打算一对一跟俄军“单挑”,武力夺岛?且不说日本到底有没有胜机,如果日本真这么干了,第一个收拾它的,恐怕就是它的“美爹”!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参考资料:

潘思成:日俄北方四岛之争

王磊:浅析俄日间“北方四岛”问题

2、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为什么俄罗斯联邦和日本没有达成妥协

#俄罗斯印象#​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

二战结束77年过去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争议都可以认为是完全解决的。俄日关系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因为缔结和平条约的问题包括解决边界划界问题。所谓千岛群岛问题,在于日本不愿承认战争的结果,导致南千岛群岛(伊图鲁普、国后、色丹和小千岛岭的一些小无人岛)来到在苏联的控制下。

千岛群岛是堪察加和北海道之间的一系列岛屿。最初,他们居住在阿伊努部落。日本人在 1635-1637 年的远征期间收到了有关千岛群岛的第一个信息,1643 年,由马丁·德弗里斯领导的荷兰人探索了这些岛屿。

1697 年,弗拉基米尔·阿特拉斯夫的第一次俄罗斯探险队到达了山脊的北部。1745 年,大部分千岛群岛都被绘制成地图。1786年,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法令,千岛群岛并入俄罗斯帝国。

在俄罗斯开发千岛群岛的同时,日本人正在向北千岛群岛推进。1795 年,为了反映日本的猛攻,俄罗斯在乌鲁普岛建立了一个坚固的军营。到 1804 年,千岛群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双重力量:俄罗斯的影响在北千岛群岛更加强烈,而日本在南千岛群岛的影响力更为强烈。但在形式上,所有千岛群岛仍然属于俄罗斯。

日俄条约

1855年,第一个俄日条约《下田通商条约》签订。他宣布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并为俄罗斯船只开放了三个日本港口。根据条约,伊图鲁普、库纳希尔和小千岛岭岛屿归日本,而千岛群岛北部仍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

萨哈林被宣布为共同拥有 - “不可分割”的领土。然而,萨哈林岛的双重权力导致了俄罗斯和日本商人和水手之间的冲突。1875年,双方签订了关于领土交换的圣彼得堡条约,双方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据此,俄罗斯将千岛群岛全部转让给日本,日本放弃对库页岛的主张。

1905 年 9 月 5 日,由于日俄战争,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根据该条约,北纬 50 度以南的库根据该条约,北纬 50 度以南的库页岛部分地区归日本所有。

日本在二战后的承诺

在欧洲战争的最后阶段,在雅尔塔会议上,反希特勒联盟各国领导人制定了对日战争的联合计划。同时决定,在帝国军战败后,千岛岭所有岛屿归苏联所有(2月11日通过《远东三大强国克里米亚协定》, 1945 年)。

1945 年 4 月 5 日,苏联宣布退出 1941 年苏日中立条约。8月9日,苏军开始了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它的一部分是千岛登陆行动,结果所有岛屿都被解放了。

战败后,日本于 1945 年 9 月 2 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法》,并接受了 1945 年 7 月 26 日《波茨坦宣言》的条款。根据盟国的决定,日本的主权仅限于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的岛屿,以及日本列岛的较小岛屿。

1946年2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将所有千岛群岛纳入苏联。三年内,大部分日本人被驱逐到北海道。

为什么苏联没有在 1951 年签署和平条约

1951年,美英主动与日本签订和约,划清了过去的界限。自 1945 年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昨天的盟友之间发生了冷战,华盛顿不再将日本视为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亚洲的重要伙伴。

和平条约签署会议于 1951 年 9 月 4 日在旧金山开幕。该条约结束了签约盟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状态,确定了向盟国支付赔款和对受日本侵略影响的国家进行赔偿的程序。问题在于这与文件的集体制定无关:参与者被要求签署一份先前由美国人和英国人制定的协议。

苏联代表团随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安德烈·格罗米科抵达旧金山。但她不打算以这种形式签订合同,而是趁机宣布了自己的立场。

格罗米科在会议上发言时特别指出,提议签署的条约并未明确表明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属于苏联的主权——根据 1945 年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为了粗暴侵犯苏联在南萨哈林岛及其邻近岛屿和千岛群岛的主权权利,这些岛屿和千岛群岛已经在苏联的主权之下,该项目也仅限于提及日本放弃对这些领土的权利,所有权和要求,默默地谈论这些领土的历史归属以及日本承认苏联对苏联领土这些部分的主权的无可争辩的义务我们不再这么说,提出这样的建议在领土问题上,当时签署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宣言》以及《雅尔塔协定》的美国和英国,走上了公然违反这些国际协定所承担义务的道路。

提议在旧金山签署的文件有时被称为单独的和平:美国和英国为自己的利益起草了一项协议,实际上免除了日本对中国、朝鲜、苏联和越南的义务。与此同时,日本为此服务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

1956年联合声明

在旧金山谈判失败后,苏联和日本试图在双边协商过程中制定和平条约。1956年10月19日,两国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结束战争状态,恢复外交和领事关系。

在文件第9条中,苏联政府同意将色丹群岛和小千岛岭的一些小无人岛(在日本称为羽舞)转让给日本,条件是它们实际移交给日本控制。将在和平条约缔结后作出。该宣言于 1956 年 12 月 8 日得到两国的批准。

然而,为响应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的缔结,苏联取消了转让这些岛屿的义务。苏联政府 1960 年 1 月 27 日的一份备忘录规定,只有在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日本领土后,这些岛屿才会被移交给日本。

承认领土问题

冷战时期,莫斯科并未正式承认领土问题的存在,而东京则坚持“政经不可分割的原则”,假定日本不会与日本开展大规模的经贸合作。直到苏联在岛屿争端中获得让步为止。

1991年4月,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时,苏方承认存在领土问题。

谈判过程中的困难

苏联解体后,俄日关系进入新阶段。1993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谈判期间,10 月 13 日签署了《东京宣言》,其中提到需要“克服双边关系中过去遗留下来的困难”和“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尽快缔结和平条约”,以便实现双边关系全面正常化。

随后几年,俄罗斯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回到和约问题和领土问题上,但均无济于事,双方立场截然相反。

日本声称对伊图鲁普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岛拥有主权,指的是 1855 年双边贸易和边境条约。莫斯科的立场是,南千岛群岛在二战后成为苏联的一部分,俄罗斯对其主权拥有相应的国际法律框架。

根据1956年的联合宣言,规定了在缔结和约后将齿舞和色丹移交给日本,国舍和伊图鲁普的命运没有受到影响。专家认为,正是这份文件中对两岛地位的划分,给未来几十年的整个谈判进程带来了主要困难。

二十一世纪的俄日谈判

2001年俄罗斯和日本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和森喜朗会晤讨论了首先将两个岛屿移交给日本的想法,如1956年宣言中规定的那样,但随着小泉纯一郎的上台,这个想法被搁置了。

2016年10月中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提议由普京总统承担责任,共同推进谈判解决和平条约问题。

在 2016 年 12 月俄罗斯总统访问日本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开始在南千岛群岛建立联合经济活动的谈判达成一致。弗拉基米尔·普京指出,这种合作将有助于为继续谈判和平条约创造有利气氛。

2017年2月,日本外务省成立了共同经济活动委员会。考虑在海水养殖、温室、旅游、风能和废物处理等领域实施联合项目。根据协议,这一活动不应违反两国的法律立场。对南千岛群岛进行了几次商业访问。

2018年9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提议日本在年底前缔结和平条约,不附加任何附加条件。他提议在文件正文中写下莫斯科和东京解决领土争端的愿望。

11 月,在东盟峰会期间举行的一次会议之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了一项协议,以加快基于 1956 年苏日联合声明的和平条约谈判进程。

去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会谈中,普京和安倍同意在两国外长的监督下建立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谈判机制。

多轮外长级谈判和副外长级专门磋商表明,各方立场仍存在重大分歧。

2022年1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谈到俄罗斯2021年外交活动的成果时表示,俄方已将和约条款草案移交给日本同事。

拒绝继续谈判

2022年春天,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许多西方国家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主要针对银行业和高科技产品供应。日本还推出了几套限制措施。它们影响了数十名官员和公司,以及货物出口。此外,3月16日,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将俄罗斯排除在贸易最惠国之外。

3月21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莫斯科为回应东京的不友好步骤,拒绝继续就和平条约进行谈判,停止日本公民前往南千岛群岛的免签证旅行,并退出建立对话。南千岛群岛的联合经济活动。

正如俄罗斯外交部门所强调的那样,“对俄日合作造成损害的一切责任”都在东京,它故意选择了“反俄路线,而不是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

本文关键词: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关系,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呢,日俄战争为什么,日俄战争为什么俄国失败,日俄战争为什么日本胜利了。这就是关于《日俄为什么要争议岛屿,俄日“北方四岛”问题根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46814/
1
上一篇 沈阳地铁4号线线路图延长线,涉及4号线、2号线南延线、9号线东延线、10号线南延线
下一篇 2022年4月动漫新番排行榜,2022年最受欢迎的3部4月新番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