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网络竞争已经相当大,所有人都感觉没机会的时候,有个刚回国的人,却发现遍地都是黄金。
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这些信息属于刚需,价值很高,全部公开免费,缺点是非常分散,查询过程很繁琐。
如何赚钱?
采集这些零散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处理之后,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天眼查创始团队只有4个人,很快就做到估值2亿。
公众号、D音、K手、小红书... 这些平台的数据也是公开的,新榜采集这些免费的信息,做了简单的排序,很快就融资2000万,估值过亿。
区块链圈子流传一个故事,2010 年,某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买了一张披萨,这1W比特币现在值4亿美元。
早期的比特币不值钱,人们的认知度也不高,有人挖了几千个币,认为不值钱,无意中把硬盘当垃圾扔了,许多人会随意的将自己的私钥发到网络,岁月变迁,这些隐匿在网络某个角落的私钥被人遗忘...
有人写脚本,批量采集全网所有和比特币相关的公开网页,用程序自动筛选出比特币私钥,结果还真找到一批有币的私钥,巅峰时期一个币6W美元,只要找100个币,就是3000W人民币。
很多人喜欢把秘钥保存在邮箱、网络记事本,这些年各大平台都发生过数据库泄露事件,各种密码基本上半公开状态。
有团队用这些半公开的数据撞库,批量登陆各类币圈社区,自动筛选出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批量登录邮箱记事本,采集包含秘钥的信息,实现躺赚。
将公开数据,二次清洗,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这种商业逻辑非常强悍。#大智近妖#
网友10年前购买的1700个比特币仍在,还表示,账户终于找回来了,按照目前的价值大约4亿元,网友表示,这是他很多年前买的,当时卖了一套房子买的,想博一搏单车变摩托,没想到居然变成了高铁。
对于这则消息我只能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因为这个故事大概率是假的。原因有几点:
1,既然卖房买币,想单车变摩托,肯定是豁出去搏一搏了,现在他又说账号终于找回来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现在才找回来,应该当做宝贝一样,甚至钱包秘钥熟烂于心才是。
2,1700个比特币啊,卖房子来买比特币,这得有多大的心啊,难道家人也同意?如果真这样,这家人真的厉害啊!
3,他的成本是146元一枚,推断大概是2010比特币刚出来就买的,现在涨到25W一枚了,计算按照图中的18.5w来算,也已经上涨了1200多倍,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稳得住不卖?要么蹲进去了,要么账号彻底找不到了。换做正常人,估计早就卖掉了。
大家觉得这位网友的话靠谱么?反正我是觉得挺假的!
目前这种市场状况,《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等电影延长影片的上映时间,还要被“喷”不应该?
先来看看近期内,有任何具备竞争力的新电影上映没?
2010年的《阿凡达》都能突然冒出来重映,想要分一杯羹。
《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的余热还没有完全退却,不延期密钥,难道还用得着给老电影《阿凡达》让路不成?
于是,《你好,李焕英》宣布密钥延期到4月11日,《唐人街探案3》宣布密钥延期到4月10日……
只不过很多对人对“密钥延期”这个词不太理解?#电影的密钥延期是什么#
“密钥”其实就是一串密码,一个允许服务器读取影片信息,能够让影院放映电影内容的“密码钥匙”。
一般一部电影的正常密钥期限是30天左右,而一次延长期限大多也会选择在30天左右。
国内目前为止密钥延期时段内收获票房最多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延长了两个月,第一个月收获4.3亿,第二个月收获3400万,总共收获票房近4亿6千多万。
《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都是2D电影,目前网上也早已经有高清的D版出现,就算延期也应该不太可能会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成绩。
所以,虽然已经突破50亿票房,跻身于全球单片票房榜前十的《你好,李焕英》,如果想要胜过《战狼2》,冲击国内票房第一的宝座,应该还是有点希望渺茫吧?
#影视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