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买房:上千组案例总结的经验,学区这么买就对了!
01 选学区:本质上还是从孩子出发
02 选学区:也不能只看学区
2023年入学季临近,最近接触的XQ房购房群体也多了起来。其中,吴先生夫妇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夫妇俩是新上海人,早年凭着自身努力,在上海购置了一套小两居,也算有了一个安家之所。但有了孩子之后,孩子越长大,夫妇俩就越焦虑。无论是身边的同事朋友,还是幼儿园的同学家长,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XQ房。
吴先生本来的想法是,在工作地点的附近,选一个好一些的学校就可以。但看着身边的人纷纷把孩子送去了这个一梯队,那个双学区,他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于是,吴先生找到了我。吴先生夫妇的疑虑在于,作为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的教育格局基本一抹黑,更多来自各类自媒体、身边人的介绍。
吴先生工作在普陀,附近的好学校也不少,可晋元附校还是大宁国际?两个学校的好坏差距在哪里?
如果以太太的工作地点为圆心来选,浦东又太大,都说明珠福外很好,但距离又太远……
如何择校,学校之间如何比较,这是每天都能从家长口中听到的问题,今天就来讲一讲,XQ房家长适用的择校逻辑。
01 选学区:本质上还是从孩子出发
学区属性为房产提供了高额的附加价值。
某某小区因划入梯队学校片区而身价大涨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一夜之间暴涨几十乃至百万也是常态。市场最火热的时候,浦东对口福外建西的双学区老公房,单价甚至飙上20万。而作为要为这高额溢价买单的家长,做决策时更要谨慎,一是大额资产要好好规划,才能在将来积累更多家庭财富;二是买学区本质上为了孩子,一条好的升学路径能让孩子路走得更轻松。
下面就说几个家长在选定学区时,比较有用的逻辑:
第一,是学校特色。
早年间我们还可以通过“四大杯赛”等竞赛成绩去直观了解一所学校的培优能力,如今减负的风吹过,这类竞赛大大减少,但有一个比赛是家长们可以关注的。
那就是思维100,可以说是上海奥数比赛的开山鼻祖,无论权威性还是挑战性都是有口皆碑。
在2022的比赛中,决赛入围名单上,明珠系以40人获奖高居榜首,其后是一流民办盛大花园与福山正达。
这一结果,也符合家长眼中,明珠不愧为最鸡血的公办牛校这一认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如此鸡血,更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同样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优势学科,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特质或自身对孩子的期望,去选择合适的学校。
很多学校,尤其是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百年名校,在办学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及印象。以浦东为例,公办三巨头中,明珠重奥数,压力大;福外重英语,有外教课,考虑国外路线首选;六师附小围棋是特色,重视逻辑锻炼与思维培养。
另外,也可以通过学校官网公开的师生比、高级教师占比、教师学历占比等数据化的呈现,直观地感受学校的师资力量。
二十年前,2000年前后吧?20万是亇天文数字,我现居住的房屋就是在此期间买的,座标上海浦东八佰伴邻侧大楼,现在此套二室一厅,价值6oo万至7oo万,邻居年初出售一套,到手6oo多万。。。
上海2480万人口,914万户家庭,产权房880万套,还有60多万农民宅基地加上一百多万套小产权和商业产权住宅,这其中75%以上房子没有电梯,80%以上房龄在15年以上,最近十五年新建楼盘八成在外环郊区,而且市区新建楼盘越来越少了,目前市区还有大批老破小,最惨的是还有七万户使用老式手拎马桶住宅,这些人群有强烈改善住房的意愿,所以每年动迁大概一万户左右,上海每年引进高学历人才6万多人,这些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和动迁户是每年上海的购房主力,加上部分改善型家庭进行房屋置换,保证了上海在限购政策下每年大概二万左右成交量,每年成交的房子里八成是价值三百多万的房子,如果放开限购允许外地户籍购房,成交量翻个倍应该没问题吧。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法律规定,显然我们也没有办法得出来说没有经过出租人同意或者超过期限的转租为无效的结论。所以,我认为不论何种情况的转租,只要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比如说通谋虚伪、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理论上都是有效的,也只有这样,对于善意无过失的次承租人来说,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鲁那我明白了,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的话,次承租人只能向转租人主张缔约过失责任,而在转租合同有效的情况下,次承租人就可以向转租人主张违约责任。
上海高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官方账号徐芬、鲁彦岐: 房屋转租中次承租人权益保护探析
我国居民购买住房数据,通过购买获得住房的户数比重从2000年的16%上升到2015年的26.39%,其中城市居民购买住房的比例超过50%,购房成为城市居民获得住房的最主要途径。
从住房类型看,城市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上升最大,从2000年的9.2%上升至2015年的28.21%。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数据,我国居民的购买住房意愿比例2015年一季度为13.8%,到2019年一季度达到21.5%,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目前居民购买住房比重更高。
我国居民住房来源结构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头条##上海楼市##买房##房地产#
上海发布住房重磅消息,打算在上海买房的福利来了!新增住房16万套!只要你是人才,在上海让你不会为了买房忧愁,30亿资金保障人才发展,上海真是太棒了!
不过这个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人才,临港新片区环境好,发展优势很明显,最主要的是那边的房子,学校配套都很好。
而且临港现在的房子好的也要5万一平,甚至比市中心老破小都贵,所以这次临港也是出了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