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朋友转发的全球云厂商地位表,真的很感慨!
2006~2009年左右,亚马逊、微软、阿里纷纷试水云计算,甲骨文(oracle)创始人认为“云计算是愚蠢的技术”,对这个技术不以为然。
那时甲骨文的傲慢是有底气的,它垄断了全球大部分传统数据库市场。10多年过去了,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排全球云计算市场前三。尽管甲骨文资历很老,但已经在走下坡路,背后的原因正是因为云计算的兴起在冲击着传统数据库的份额。在各大云厂商的冲击下,甲骨文2022财年的净利润下滑21%,市场份额也一降再降。
在中国市场,甲骨文的败退更显眼。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甲骨文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几十年,直到2019年败走中国市场:中国区研发中心首批裁员约900余人,占总人数近六成。
看这张全球云厂商地位图,也能清楚地看到本土云厂商正在崛起,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加入,甲骨文在中国市场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
微软工程师 Gwyneth 在 GitHub 上开源了一份「云计算自学指南」:《在 6 个月内掌握云计算的基础知识》(Learn the fundamentals of Cloud Computing in 6 months)。
该指南主要拆分为六大模块,分别对应 Linux 及计算机网络基础、脚本及代码工具、云计算、DevOps 实践、学习资源、附加资源(技术相关话题)等内容。
GitHub:网页链接
在每个不同时间段,帮你规划不同的学习路线,让你可以更为清晰的掌握云计算基础知识。
亚马逊和微软竞争的美国国防部百亿美元云计算大单有了新进展,现在看起来,亚马逊赢回一局。五角大楼取消了2019年给微软的云计算合同,也就是这个合同被亚马逊公司诉讼。
美国国防部还发起了新标的,邀请亚马逊和微软参与投标。市场反应比较明显,亚马逊的股价涨了4%,创了个新高,创始人贝索斯身家一天增逾80亿美元。看起来,这算是他正式离开CEO职位的一个大礼包。
特朗普总统在任时,对亚马逊公司非常不友好,经常在公开场合敲打贝佐斯。也正因为此,亚马逊以特朗普政府的偏见为理由诉讼。不过这个为期10年价值100亿美元的订单,确实利润丰厚,当初给了微软一家,有些说不过去。
云计算是个巨大的市场,目前全球基本上被几家大的IT巨头企业控制。美国的微软、亚马逊和谷歌,中国有阿里、腾讯和华为。这是未来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这些云平台上,会有特别多丰富的产业生态。
独腿前行难长久,中国云计算必须“硬”起来!
这几年云计算风向的转变了:亚马逊、微软、阿里、谷歌、IBM纷纷公布技术路线要“硬”起来。去年这个时候,阿里发布自研CPU倚天710,还引起了外媒的一波热议。
云厂商搞完软件搞硬件,这不光是技术的野心,更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传统硬件制造商并没有云业务,实际上不能彻底弄清楚云厂商的真正需求。而头部云厂商做强“软件”后发现,提升算力需要做出为云而生的高性能底层芯片才行。
所以才看到今天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自研云计算CPU倚天710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并且未来2年里阿里会把20%的新增算力都用上自研芯片,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这款专为“云”而生的芯片,据说也实现了算力性价比提升超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60%。#阿里自研CPU大规模应用#
有个数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2025年的全球算力规模将比2020年提升30倍,据人民日报报道,我们国家在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算力产业链上稳步发展,算力总规模稳居全球第二。算力即国力,而算力最终比拼的肯定不单纯是软件或者硬件,中国本土云厂商最终都必须要走上自研软硬件一体化的路!
中国云计算不断加深海外市场影响力,面对如此快的扩张速度,让亚马逊、微软等老牌科技公司都倍感压力!
在外媒CRN的报道中,外媒这样写道“全球 90% 以上的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整合市场由四家云提供商占据,它们分别是AWS 、微软、阿里巴巴和谷歌,另外并且没有迹象表明整合正在放缓,可见未来云计算的趋势将会有由这几家公司所主导”。值得一提的是,AWS 和微软虽然在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云力量依旧被外媒一致视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国内云厂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已经全面展开了,其中不乏有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内科技巨头,虽然说如今的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被AWS和微软所主导,但是像在拉丁美洲等远离本土的地区,中国云计算厂商还是有着不少机会的。为何这样说呢?就以亚太地区为例,阿里云早期的深耕已经坐稳了亚太第一的席位,而今年还将新增印尼、菲律宾两座海外数据中心,沙特旅游局又达成了与阿里云的合作,加速当地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
可见在核心技术上,中国云计算厂商已经有了不输美国等海外科技巨头的实力。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也愿意和中国云计算厂商展开深度的合作。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下的成绩,海外拓展之路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云技术在海外的影响力将越来越高。
三足鼎立,阿里云成功反超谷歌,进入全球前三,中国云站起来了。
中国云计算实力到底有多强?看了这份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最新报告就明白了,阿里云排稳坐前三席位,和亚马逊、微软形成云计算“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不仅如此,像在金融、公共服务、零售、教育等重点行业,阿里云同样排名全球前三。
从起初的不被看好,到现在的被受关注和赞扬,阿里云取得的这份成就并非偶然,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没有人能想象到阿里云起步时有多么困难,持续的投入却收获不到成就,在这种压力下很多技术人员都对自己的这份事业有所怀疑,大批技术人员出走阿里,还好在王坚的带领下阿里云坚持了下来,才有了“飞天”、Serverless等卓越的成就。在IDC报告中,阿里云一直以40%以上的份额遥遥领先。
今天,阿里云的云计算Serverless技术更是以8项满分和12项最高分的优秀成绩击败了亚马逊、微软等大牌科技厂商,获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绩。
现下,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云计算、新基建项目,不再只局限于云办公、云游戏、云手机等互联网属性较强的场景。像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方面,与云计算更是密切相关,相信在以阿里云为首的中国科技公司助力下,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突破和变革。
人生七十古来稀,72岁的美国科学家杰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居然获得了有“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2021年度图灵奖。不过欧盟反垄断机构目前正在向微软云计算业务和软件授权业务的竞争对手和客户展开问询,这可能导致对微软相关业务的反垄断调查。
当今科技革命已进入到深度期,为了争夺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发达国家也在进行充分地竞争。总的来说,现在美国的科技公司独步全球,而欧洲在信息科技领域还是一个战略上的矮子。
虽然很多人被现在的地缘政治问题所吸引,但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信息科技领域。最近欧盟领导人也和我国进行了中欧峰会,双方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如果欧洲和我国能够在科技领域进行合作,将有利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多元化,更有利于让技术为民众服务。
现在美国仍然占据着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这次获得图灵奖的杰克·唐加拉,通过对线性代数操作的高效数值算法、并行计算编程机制和性能评估工具的贡献,对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加拉促进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跨越式发展,支持了计算机图形学和深度学习的革命。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在一秒内完成51亿亿次计算,意味着以后推动科技革命的高性能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唐加拉的贡献涉及到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基因组学、天气预测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很明显,人工智能科技是未来引领世界的尖端科学技术,如果哪个国家率先实现了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来推动某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当今科技发展瓶颈将会被突破,整个世界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科技爆发期,而超级计算机是推动人工智能革命的必备利器。
未来出现的新科技革命形势大概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革命-电子科技技术带动工业互联网。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倡导多元化,但是没有科学技术的多元化,经济便无法多元化,则世界多元化只是一种空谈。
由此可以看出,时下以地缘政治划分阵营强行分割全球化是一种极其幼稚的做法,或者说是一种战略欺骗战术。
现在欧洲国家被迫采用政治和民主的方式来限制美国的科技巨头,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行为。当然,欧洲国家也可以变得更加主动。
第一,在无比强大的科技发展趋势之下,必须抛弃地缘政治概念。因为这种以理念划分界限的行为已经严重落后于真实世界,只是纵容欧洲某些国家政治精英的私利,却会导致这些国家在科技领域出现极其被动的局面。
第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新冠疫情危机和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更需要用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人工智能革命能够帮助人类解决上述灾难,将会促进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相反,如果出现了科技霸权,那么科技就变成了奴役人类的工具。所以,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多元化的科技发展能够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克服疾病,而强大的科技一旦落入少数人手中,便会成为同类相残的工具。
第三,科学技术是无意识形态之分的,任何国家都应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科学技术更广泛地为人类服务,而不应该把意识形态凌驾于科学技术之上。
当然欧洲国家应该与中国以及俄罗斯的科学家通力合作,让科学技术变得更加多元化,以防止自身变得极其被动。只有科技的多元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多元化,从而真正实现世界的多元化,让科学技术助力全人类解决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塑造科技霸权,而应该推进科技民主。
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较量的重要赛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前不久,亚马逊AWS从8年前的那场云计算之争后又重燃信心,在上海峰会上打出了“植根本地”的口号,以达到吸引中国中小型企业的目的。
而微软云计算业务在全球不断扩张发展,占领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两大国际云计算巨头最想吃下的蛋糕其实还是中国市场。根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和微软其实已经拿下了欧美主要地区的云市场份额,而他们却没办法占据亚太市场。
在亚太市场,自2017年起,排在第一的就一直是中国的云厂商阿里云,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一度接近亚马逊和微软两大巨头的总和。立足亚太市场,阿里云在全球的进攻号角也在吹响,在沙特市场取得大捷,成功与沙特旅游局、沙特电信公司实现深度合作。从成绩来看,阿里云在全球市场份额5年内上涨近3倍,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排在全球第三,亚太第一,反而给海外巨头带去压力。
因此,外媒不禁发出感叹:正在崛起的阿里云已经是亚马逊和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
当然,这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亚马逊,微软作为世界老牌企业,未来中国想在科技较量中胜出,不光需要阿里云的努力,我们更加需要众多的本土云厂商鼎力相助,一同实现技术出海,不断用竞争优势扩张中国科技的海外技术版图。
又一轮云计算全球竞争打响,外媒却普遍认为中国云厂商将脱颖而出!
事实上,外媒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预测,也是有迹可循的。前不久,云计算两大海外科技巨头之一的微软表示将新增微软智能云在华数据中心区域,AWS也提出“全球优势,植根本地”的中国战略。
虽然各大云计算企业纷纷在中国市场开启云上较量,但这里并非AWS、微软的主场,在中国市场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包括CRN最近也在报告中犀利指出,正在崛起的阿里云将成为AWS和微软最强大的对手。
回顾发展十余年,阿里云抓住云计算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凭借云上先声夺人的优势,成功站在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尖端。也正如此,阿里云随即踏上了海外市场的征途。先后在中国、美洲、欧洲、中东、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服务区域,为超百万客户提供云服务。尤其是在亚太地区,阿里云已连续5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超AWS与微软的总和。
Gartner就在关于云计算市场的报告中表示,对于总部在中国或东南亚的客户来说,阿里云是提供技术支持生态系统和云基础设施的最佳选择。同时,除了推进数据库PaaS,阿里云还专注于扩大其在亚洲的成功。可以说,外媒的报告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优势!
很高兴看到,中国云计算企业正在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在世界科研企业全面上云的大趋势下,我们在起跑线上并没有输,而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扩大中国云计算的影响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任!
都知道外媒经常双标,但最近中国科技的又一突破让外媒不承认都不行。
前不久,CRN报道称,中国云计算不容忽视,竞争实力强劲。Gartner也在报告中指出,阿里云会是下一个最接近AWS和微软的企业。你也许会担忧,中国云计算能让外媒忌惮,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我说,这肯定是一件好事。如今中国云计算已经完全实现自主研发,西方国家无法限制我们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们和西方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啊!并且根据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云市场增速仅为24.1%,同比一季度中国云市场增长49.7%,中国云市场的增速非常明显。其中,阿里云还被外媒公认为中国云计算的引领者,正在崛起的阿里云成为AWS和微软最强大的对手!
对比在北美和欧洲千方百计不断开拓市场的AWS和微软,阿里云从一开始便看清了局势,果断将海外市场的重心放在了亚太市场。自2017年以来,阿里云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连续五年保持第一,一度超AWS和微软份额的总和。如今,阿里云不仅在欧洲,还在中国香港、韩国、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地纷纷建设数据中心、开放可用区。很高兴看到,中国企业能将本土经验带出国门,走向海外,带动全球云技术的发展。如今,中国云计算前有和AWS和微软抢占市场,后有谷歌在后面追赶,这就更需要中国云厂商打起十倍精神,在海外市场稳扎稳打,这样才有希望一步步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跑者!
云计算在全球有三大霸主你知道吗,其中一个就来自于咱们中国!
全球云计算有"3A"巨头,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这个排名的前两位一直没怎么动,但阿里云却是最近几年才跻身前三,反超了老牌巨头谷歌、IBM等企业。
在最近,有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云计算市场数据,云计算IaaS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43.9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报告进一步表明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排名全球前三,基本形成稳固的云计算3A格局。其中阿里云份额从2016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9.5%,实现了连续五年的稳定上涨。
土生土长的中国自研云,已经把更多享受到红利的机会给更多中小企业分享,事实上,阿里云现在正在逐渐将技术成果赋能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现在阿里云已经为国内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诸多技术升级服务,比如成都TOCC通过阿里云的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公共交通、网约车、出租车的共计数量统计,并且能够有效预测出行的需求数量,在用了这套系统后,出租车司机每个月的收入多了600多,切实改善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收入。当然,阿里云赋能新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ET工业大脑、城市大脑、防疫“健康码"等等。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崛起的中国科技未来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021年全球IaaS云计算增长36% #中国云计算跻身世界前列#】行业研究机构IDC发布2021年全球云计算追踪数据,显示前三名分别为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其中阿里云以7.4%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据统计,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增长至913.5亿美元,同比去年上涨35.64%。
【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没制裁垮俄罗斯,反而激起了欧洲的不满!】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消息,法国云计算公司OVHcloud对微软提出反垄断投诉。能明显看出,欧洲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摆脱依赖美国的意愿非常强烈,但他们此时才醒悟,真的太晚了。
比起美国拥有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大厂,欧洲直到2019年才上马“盖亚”云计划,这一计划当时被欧洲视为“创世之云”。可立项3年来,“盖亚”因300多个成员内讧几近停滞,结果欧洲各国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云在自家门口招揽生意。
看到这,想必有人担心,中国能否沦为第二个欧洲。这点大家可以放心,因为中国云早实现独立自主了。早在2009年,阿里已自研出飞天云操作系统,这一“超级计算机”不光突破传统IT的物理限制,更是打破了“IOE”主导中国的神话。而经过十多年发展,在Gartner的最新报告中,阿里云跃升至世界第三、亚太第一。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能与美国云一较高下的,只有中国云!
中国与欧洲命运不同,说到底是对待自研的态度不同。这么一看,我们更要“感谢”西方的技术封锁,正是欧美的逼上梁山,才坚定了咱们中国企业自研的决心!
研发支出高达572亿,民营企业第二,互联网企业第一,关键领域已经反超美国。
前不久,阿里达摩院发布的M6 AI大模型取得突破,其参数从万亿跃迁至 10 万亿,超过了美国老牌科技企业谷歌和微软。而在云计算方面,前不久,国际权威机构发布《2021 年 Gartner APM 魔力象限》,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入选的云厂商,不仅如此,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项评估中,阿里云还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绩,超过了亚马逊、微软和谷歌。
能够取得这一成就,一方面归功于阿里云独到的眼界,阿里云刚刚成立时,外界对云计算并不看好,阿里云之父人王坚更是一度被认为是“骗子”,2013年10月,阿里云自主研制的飞天5K计划完成,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5000台,100TB排序能在30分钟完成刷新了世界纪录,而且相较于此前的纪录保持者雅虎(71分钟)时间缩短了一倍还多,而阿里云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
除了独到的眼光之外,另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坚持了,近几年,阿里在科研领域的支出,每年都相当惊人,以达摩院为例,每年的青橙奖,评选出30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每人给予100万资金支持。阿里集团的38位合伙人中,三分之一都是搞技术出身,阿里的10万名员工中,有60%都是技术人才。而阿里云本身,更是有9成员工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人员占比更是高达9成。
今年9月份发布的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阿里巴巴在科研方面的支出达到了572亿元,位列民营企业第二,互联网企业第一。从上面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阿里云对于科研人才的偏爱,正是无数技术人才和科研人员,成就了阿里云如今的辉煌。
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坚,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会优化协会年度Egon Balas大奖得主,数学家印卧涛;中国顶级黑客,人称道哥的吴翰清;早年孤身一人维护淘宝引擎的蔡景现(多隆);犹他大学终身教授李飞飞,正是这些响当当的技术人才,造就了今天的阿里。
亚马逊插足,美国防部与微软云计算项目凉凉
由于亚马逊提起诉讼,美国国防部正考虑终止授予微软的价值100亿美元的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云计算合同。
早在去年,亚马逊就质疑美国防部与微软的合作的公正性,并最终提起诉讼。
美国还一直以类似原由将华为、海康威视、阿里等大批中企拉近相关黑名单,其实他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这么干。其国防部和多家企业有染。不要说波音、洛克希德洛马这些了,马斯克的SpaceX、亚马逊、微软这些巨头,都与美国军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这些巨头成长的早期,都是靠美国国防部的订单活下来的~~
微软CEO纳德拉: 云计算我们只有三个竞争对手,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咋滴,这是看不起华为云,腾讯云,金山云吗?
纳德拉口气很大,公然挑衅,不仅没有把华为云,腾讯云,看在眼里,虽然说微软云计算很厉害,但太嚣张了,华为,腾讯赶快用实际行动打回去。
中国云计算海外版图扩张的速度,让微软这样的海外科技巨头也倍感压力。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崛起,人们对于“数据”的理解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尝试使用云,并在尝到甜头后,逐渐开始上云,甚至将核心业务迁至云上。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云将在今年新增印尼、菲律宾两座海外数据中心,并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60亿资金。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科技企业俨然有了不输海外科技巨头的实力,在海外市场的全面开花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已经赢得了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选择。
在云计算这一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全球前三,亚太第一。同时阿里云技术实力方面的成果也颇斐,不仅有自研云系统飞天,而且数据库领域也处于前列,如今在海外市场的版图也在持续扩张。
其实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会自发感慨道:“我们的云计算技术终于站起来了”!要知道,十多年前我们在该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关技术只能依托甲骨文等海外企业的支持,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发展前景。
如今,阿里云计算技术已经从国内迅速扩展到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日本、澳大利亚等数个国家及地区,拥有上百个云数据服务中心,让“中国云”可以成功站在全球第三、亚太第一的位置之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当下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曾经的“一无所有”变成了如今的“世界第三”,而现在的“世界第三”也很有可能未来再进一步”!对于我们来说,这趟“云计算”之旅或许才刚刚开始。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看来亚马逊为了100亿美元,彻底要跟微软撕破脸了!近日,据消息称:亚马逊敦促美法官抛出五角大楼价值1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JEDI),此合同目的是为了实现五角大楼数字化建设。在此之前,亚马逊曾是最有可能获得合同的企业,没曾想到最后却给了微软。不甘心的亚马逊于2019年11月便提起了诉讼,法官批准了请求,并暂停了微软的云计算项目。100亿对两家科技公司来说不值一提;但是,亚马逊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到嘴边的肥肉就这么跑了,微软也不会平白无故拱手相让。你觉得到最后,这两家科技公司谁会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