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资讯】Ubuntu 21.10 正式发布,默认使用 GNOME 40 桌面环境
新版本带来了许多改进,最明显的变化是桌面环境切换至 GNOME Shell 40 并提供了不少优化,包括对主题的完善。此外,Ubuntu 21.10 还包含许多底层方面的改进,比如升级内核和编译器,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软件包版本升级。
Ubuntu 21.10 不是长期支持 (LTS) 版本,官方提供的支持将于 2022 年 7 月结束,它只是下一个 LTS(将于 2022 年 4 月发布的 Ubuntu 22.04 LTS,提供 10 年的技术支持)推出之前的最后一个过渡版本。
Ubuntu 21.10 更新亮点
1、默认采用 GNOME 40 作为桌面环境
2、内核使用 Linux 5.13 版本
3、带来全新的 PHP 8
4、使用 GCC 11 作为默认的系统编译器
5、使用 snap 版本的 Firefox 作为默认浏览器,取代现有的基于 APT 的 Firefox 软件包
6、默认主题为浅色的 Yaru Light
7、搭载使用 Flutter 编写的新安装程序
8、使用新的 Ubuntu 品牌 Logo
9、为软件包应用 Zstd 压缩
10、为 NVIDIA 驱动程序的用户启用 Wayland
11、改进触摸板
12、使用新壁纸
……
[送心]win服务
超级大迪奥在Win10/Win11中安装子系统Linux Ubuntu20.04
未来广东的城际铁路行车间隔是10分钟-15分钟一班车
(来自广东发布的《城际铁路设计细则》)
各设计年度的行车对数应根据预测客流、列车编组和定员、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等综合确定,具体应满足以下规定:
a)初期高峰小时最大区段列车对数不宜小于6对/小时,平峰时段不宜小于4对/小时。
b)近期、远期行车密度逐渐提高,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区段不宜小于15对/h,平峰时段不宜小于6对/h。
c)跨线列车高峰小时开行对数初期不宜低于2对/h,远期不宜小于4对/h。其他时段可灵活组织运营。
d)组织快慢车运行的线路,快车高峰小时最大区段开行对数初期不宜小于2对/h,近期不宜小于4对/h。其他时段可灵活组织运营。
昨天说了在win10中装Ubuntu的方法,网友也提供了多种装多系统的方法。下面就来简单初浅的聊一聊这几种方法;(1)一个硬盘装一个系统(外加硬盘模块供电),这种方法确实方便,想用哪个系统了直接换,但缺点也明显,稳定性上差一点,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相当于硬盘盒外接一个电源,然后通过USB接口连接电脑,但大家都知道,电脑用久了,USB接口经常会时不时失灵。(2)用VHD装多系统,VHD的实质是虚拟磁盘,这其实跟虚拟机装出来的差不多,只是在删除卸载上方便很多,但对于作性能测试方面的,这种装法就不行了。(3) docker相对于这两种来说,好一点,灵活轻便,不占空间,想装几个系统装几个,系统环境搞乱了,删掉容器就是,装的纯净系统还在,分分钟再来一个,非常方便。
Ubuntu 21.10 发布在即,为了体验一下最新的版本,我装了beta版本。 说一下体验的心路历程。默认我装的是ubuntu 原版,gnome桌面。装了之后,问题不少,比如说输入法这块,总是有bug,要么光标不跟随,要么输入法指示器显示异常。特别影响使用者的心情,跟gnome桌面搏斗几个小时之后,我放弃了挣扎。装了kubuntu-desktop,然后配置好输入法,目前还是比较安逸。因为kde桌面基本上就跟windows体验差不多,也少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输入法这块,fcitx5-rime拼音输入法工作正常,光标也能正常跟随。kde桌面,跟开发工具的协调性也是比较好的,你如果用jetbrains,kde桌面下面表现要比gnome好的多。我亲测体验,跟windows下面比较接近了。字体渲染方面,kde这边中规中矩。不会特别优秀,也不烂,仍然可以吊打windows的cleartype。kde全家桶的工具,好像也比 gnome桌面的好用,什么文本编辑器,截图工具,体验都还行。当然,跟浏览器之间的剪贴板交互还是不行。比如我常用的截图,复制到剪贴板,然后粘贴到浏览器。linux桌面上就不是很好搞。生产力,我觉得kde可以一战。gnome就是个垃圾。
目前bug还比较多,不推荐大家玩ubuntu 21.10. 如果想工作,还是老老实实用ubuntu 20.04这样的稳定版本。
不能追求新特性,新功能。这样你会付出代价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最近几天体验了一下在windows10里面,用虚拟机Oracle VM VirtualBox安装Ubuntu20.04,安装好之后的界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