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感觉亲戚越来越不亲了?这一点,从农村长大的孩子体会更深。过去农村走亲戚往来密切,大家关系密切。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农村和城市同样感觉亲戚不亲了。
原因之一:联系由紧密变疏远了。
在过去信息不发达年代,能接触到的人少,社交圈子小。你住村东头,表哥表姐家在村西头,家里的农田菜地都在附近,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农忙时节借亲戚家的牛耕个地,菜地里摘了黄瓜茄子辣椒啥的送点给亲戚,兴趣来了招呼亲戚喝点两口,一来二去就亲近了。
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以后,平时和亲戚没什么交集。你在城里面开了个水果店,他在工厂拧螺丝。你想聊聊今年水果生意不好做,他只关心今年经济危机订单少了工厂没活干了,两个人工作内容差别太大了。加上现在信息发达,微信、电话联系方便,见面次数反而越来越少。
原因之二,社交范围由小变更大了。
以前接触的就是村民,十里八乡认识不了几百人。聊的基本是自己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今年年收成怎么样,谁家稻谷卖了多少钱,谁家母猪又生几头猪崽,谁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谁家又盖了几间新屋,谁家儿媳妇又生娃了之类的。
进城以后,接触的范围明显扩大,不再局限于村里的那几百号人,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同事、新的朋友,以及由同事朋友带来的新圈子。接触的更多,话题更广泛,也有机会去选择你喜欢的人成为朋友,这些都是社交圈扩大的社会关系。
原因之三,情绪交流价值由高变低了。
我们都是希望和能带来情绪价值的人交流。和自己的社交圈里人聊天,能交流点生意经、学点人生道理,或者交几个朋友、释放点压力等等。
而有些亲戚太能给你带来情绪价值,没准还给你带来负面情绪。嘴欠的亲戚见面就打听赚多少钱,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的,孩子考了什么学校啥的。他们是热心问,被问的人心里添堵。
最后,现在亲戚越来越不亲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儿。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社交的需求的,和亲戚的关系淡了只能说明一个事儿:就是你的生活比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面对的世界更大。
你认为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