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2010办公应用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通过精选案例引导读者深入学习,系统地介绍了PowerPoint2010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全书共18章。第1~3章主要介绍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包括基本幻灯片的制作、图文配合,以及图表和图形的使用等;第4~7章主要介绍PowerPoint2010的运用效果,包括动画的使用、添加多媒体元素、创建超链接和动作,以及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等;第8~11章主要介绍幻灯片的演示与发布,包括幻灯片的演示方法、幻灯片的打印与发布、PPT模板,以及母版与视图等;第12~14章主要介绍PPT的实战应用,包括简单实用型PPT、报告型PPT,以及展示型PPT等;第15~18章主要介绍PowerPoint2010的高级应用方法,包括快速设计PPT中的元素、PowerPoint的辅助软件、Office组件的协同应用,以及使用手机移动办公等。在《PowerPoint2010办公应用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附赠的DVD多媒体教学光盘中,包含了15小时与图书内容同步的教学录像及所有案例的配套素材和结果文件。此外,还赠送了大量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录像、Office实用办公模板及扩展学习电子书等。为了满足读者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学习的需要,光盘中还赠送了本书教学录像的手机版视频学习文件。《PowerPoint2010办公应用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不仅适合PowerPoint2010的初、中级用户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电脑培训班学员的教材或辅导用书。

#@2022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
有没有兄弟电脑装有office2010的[捂脸],能帮忙求证一下吗?第66题。我用WPS按题中操作是软件直接退出了[吐血][吐血]
2006年,国际顶尖黑客阿桑奇创建维基解密网站,美国在伊拉克的秘密被公之于众。然而美国政府对他恨得牙痒痒却拿他没办法。
1971年,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十四岁跟随母亲搬家到一家电器专卖店对面,从此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在店里自学编程,二十岁时自学成才,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黑客伙伴。
后来他到墨尔本大学学习,在关于信息与自由的思辨中,他意识到,当信息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家的阴谋就会被瓦解,而泄密也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于是,他突然想建立一个没有秘密的平台。

在这样的想法下,2006年,大型文档泄露与分析的网站——维基解密诞生了,而这个网站,也令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坐如针毡。
这是一个无法追踪到泄密者的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在上面公布自己所知道的秘密。阿桑奇建立维基解密的初衷,是希望人们把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公之于众,给掌权者更多的限制,以此来改变世界格局和政治生态,实现更多的自由。
维基解密一经上线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阿桑奇这个名字也很快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阿桑奇会通过黑客技术,将那些上传的信息进行筛查核实,最后公布在维基解密上。而阿桑奇做法也使他得到了一大批拥护者,这些拥护者们都自愿为他提供资金。
从秘鲁政府的贪污事件到冰岛银行的违法交易,维基解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心涉密的平台,让更多人知道了某些政府的黑幕。然而谁都不愿意自己的丑闻被发现,维基解密很快使阿桑奇成为了多国政府的眼中钉,所以在网站上线后不久,阿桑奇又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他一边躲避各国政府的追捕,一边在线上维持着网站的运营。

随着维基解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阿桑奇开始将目光瞄准了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阿桑奇手中掌握了无数美国的秘密,他知道这些秘密一旦公布,美国是不会放过他的,但为了向世人揭露美国的丑恶嘴脸,他还是选择曝光这些秘密。
2010年,阿桑奇来到美国,曝光了美军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视频。视频中的美军就像地狱而来的恶魔,他们开着直升机盘旋在伊拉克首都上空,扫射手无寸铁的平民,还开着装甲车向非军事区开火,这和他们在媒体面前展示的形象简直大相径庭。除此之外,阿桑奇还公布了美军在伊拉克的真实伤亡数据,这比美军自己公布的数字还要多三万。
此视频一经公布,全世界都震惊了,美国当局遭遇了一场公关噩梦,但他们想要阻止视频传播时已经来不及了。各国媒体们疯狂转发,没想到,一向标榜正义之师的美国竟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在外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侵略他国,在内通过媒体愚弄无知的民众。

如果不是阿桑奇把美国的无耻行径公之于众,很多人可能都还蒙在鼓里,而阿桑奇的一番操作,是彻底掀开了美国的遮羞布,让美国政府颜面扫地。
美国政府发誓,一定要将此事追查到底。不久后,美方通过调查,发现拍摄视频的是一个叫曼宁的美国士兵。曼宁很快被逮捕,并且因为泄密罪和间谍罪被判处了三十年的有期徒刑。
而美国警方也顺藤摸瓜发现了传播视频的阿桑奇,不过因为阿桑奇是澳大利亚人,美方无法逮捕他,因为按照美国的法律,阿桑奇只是将曼宁提供的视频公布出来,传播者并不触犯法律。
美国政府对阿桑奇咬牙切齿,却又没有合法的理由抓人,如果直接将阿桑奇抓了,那不就相当于告诉全世界,美军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是真的吗?美国政府奈何不了阿桑奇,于是阿桑奇得以安全离开美国。
但美国政府并不打算放过阿桑奇,他们向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要求严密监控和调查阿桑奇。阿桑奇回国后发现祖国已经不安全了,只好逃去其他国家避难,他的反侦察能力很强,美国特工追踪了他许久都没有发现他的行踪。

至此,强大如美国,却在一个黑客手上栽了个大跟头。以阿桑奇泄露出来的:关于美国表里不一的证据,在抓捕阿桑奇这件事上恐怕会阴谋不断。至于美国都用了哪些阴谋,那就不得而知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文史安澜学府##黑客##美国#
【#Linux之父Linus#一直认为: C++编程语言不是最好的选择,#rust#反而进展神速】
2010 年,Linus 在邮件列表中接连发帖中,再次吐槽 C++。
他认为:C++ 真的是一门很烂的编程语言,无论什么时候 C++ 都不可能是最正确的选择,系统编程里直接用 C 就可以。而非系统编程里,最好选择一种有垃圾收集能力的编程语言,但 C++ 的特性除了捣乱,基本无用。
好吧,就算C++真的很烂,那么将来谁会在Linux开发中替代C++的位置?
我感觉现在的#Rust#编程语言极有可能会逐步替代C++。因为C++编程在Linux系统中可实现的软件包、驱动程序、桌面程序,rust正在逐步进行实现。

例如,2021年美国谷歌公司的一名专门负责Rust for Linux项目的开发工作者-Miguel Ojeda,他在RFC文档加入Linux内核对Rust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安卓内核的安全性,虽然只是用在虚拟的驱动程序实现。
另外,有些喜欢玩Linux桌面系统的程序员现在也在一些开源平台看到了“Rust+Gnome”的新界面,这说明Rust编程语言的图形库资源并不少。
最后,Linus虽然对C++的意见非常大,并看好现在的rust,但他自己目前并不会在Linux的内核中全面使用Rust进行维护,C语言才是他最看重的工具。
#我在头条搞创作#
【上海中学:以大学、中学合作机制激活和引领“强潜能”学生志趣】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阶段应该有意识关注“强潜能”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引导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志趣”,呵护他们在某一或某些志趣领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高水平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上的“引桥”缺失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推进中学与大学的实质性合作。

上海中学从2008年开始,在上海市普通高中率先推进“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实质性合作育人,在合作育人的多元路径探索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中学与大学合作育人的多元路径
1.实验班的设置
2008年,上海中学从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视角出发,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置了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五个方向课程。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潜质的“强潜能”学生组成科技班,采用高中基础课程“加速学习”的模式,每周二、周四下午留出时间,选学这些领域的专门课程和探究课程。2012年又增设工程班,设置工程、环境、能源、通信、海洋五个方向课程(同时科技班调整为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方向)。2016年起,将科技班、工程班10个方向的专门课程打通,注重对相应领域发展知识或前沿概貌的介绍,学生可以在某些点上进行深入学习。2019年增设“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专门课程供科技班、工程班学生选学。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授课与指导的专家,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强调专门课程开发与“双一流”大学的学科专业领域对接。我们在实验班建构了基础课程、专门课程、探究课程“三位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促进学生的“志、趣、能”合一搭建了合适的平台。

2.实验组的开展
高中阶段关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要注重引导有发展潜质学生对自身未知的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早期探索,因此需要将大学一流专业力量引入合作,将了解专业领域的概貌作为基本要求,让学生对未来可能选择的专业有初步体验,满足学生探寻的“好奇心”。从2009年开始,我们先后与多所大学的一流专业领域进行合作,设置了一些实验组。如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设立金融实验组(2009年),与同济大学合作设立节能汽车实验组(2010年)、软件工程实验组(2013年),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设立法学实验组(2010年),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设立微电影实验组(2011年)、戏剧实验组(2012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立无人机实验组(2017年)、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实验组(2019年),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合作设立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组(201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设立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组(2019年),为不同兴趣指向的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

3.导师制计划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关键阶段,需要关注有潜质学生的兴趣激活与志趣引领,夯实“全人”发展根基。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大师”来启发、引领学生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培养做学问的学术道德、学术素养。从2014年起,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合作推出了“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每年从高一新生中选取8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该“计划”,涵盖“学科大讲座”(由教授给学生讲解文、理、哲、史、医等方面的入门知识)、“学科微课程”(每学期开8门,每个学生在高二学年修满4门微课程,需要文理兼修)、“Office Hour”(每周二、周四下午学生与导师对感兴趣领域主题、课题、项目进行面对面分学科组交流)。另外,还有高一、高二的大学暑期课程(40-60小时)、在线指导与慕课学习等。复旦大学的教授与我校教师相互配合,经过7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一批批有潜质学生在学术兴趣与素养上得到培育,受益匪浅。
4.探究课研修
我们在与大学合作育人时,注重学生在专门课程基础上的探究课程自我研修,引导学生在感兴趣领域提出课题、项目进行探究。无论科技班、工程班的学生,还是参与“导师制计划”或实验组的学生,都需要自主完成至少一个课题、项目的研修。在教授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学会学习”与“会学会玩”“玩中有术”的效果。详见原文:上海中学:以大学、中学合作机制激活和引领“强潜能”学生志趣-中国教育新闻网
(冯志刚 作者系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
《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24期,原题为《以大学、中学合作机制激活和引领“强潜能”学生志趣》#教育##教育微头条##合作育人##上海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