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头条# #房价#
上海长宁区、静安区二手房最新挂牌价,大多数需全款哈,贷款不来事格。
(图一二为长宁区,三四为静安区)
静安区7月二手房成交网签价格一览表。
还是那句话,二手房网签价可能有猫腻,价格不一定真实,莫抬杠。但是成交套路一定是真的。
#上海房价# #静安区# @四爷爱溜达
#上海头条# 上海二手房降价幅度前一百的小区榜单,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小区?
一眼望过去,浦东、徐汇、闵行、静安比较多,是不是前期涨幅大的,现在回归理性了。
#上海身边事# #房价#
高中同学在上海读完大学,然后就留在了上海工作。现在在上海成家,在老静安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可以说家庭事业双丰收。很多同学都羡慕他可以在上海买房,但是他却表示出一副无奈的语气说,我住在老静安最贵的两个豪宅小区中间,别人家房子都是4000+个w,和他们比起来,他们是赢家,我就一打工的。
有次同学聚会,听上海那个这么一说,另一个同学感慨道:老静安最贵的两个豪宅小区4000+个w,不晓得住在里面是否会多活十岁?
他这么一说,顿时热闹了起来。有的说:“有那个条件,衣食住行都是顶级的。医疗教育都是顶级的。请一两个人伺候着,有钱有闲 生活不被柴米油盐所迫,空了锻炼锻炼身体,真的能多活十年。”还有的说:“地段不错,房子也是真贵, 但是中间这个房源太老了。真不如新一线城市新盖的大平层或者洋房或者叠拼。”……
看同学们聊的越来越起劲,上海同学倒显得很安静平和,他说:“人啦,还是要知足常乐,自己能在上海有个窝已经很满足了,住的小区虽然比不上左右两个小区,房子也有些老旧,但是装修一下,也还是不错的。”
他还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上海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还说上海为了帮助老百姓省钱,专门开展了“创造美好家”的活动,期间,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携手建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发放装修专项消费券超9亿元。他准备参加这活动,把买的那套二手房重新装修一下。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格局都不一样。和大家比起来,这个同学也确实是赢家啊。
#上海头条# #上海家装行业消费券发放中#
上海一男子,照顾独居老人八年,老人将自己的遗产以及上海静安区的一套房子,都给了男子,消息一出,一片哗然!上海静安区一套房,就算按40平方二手房算,也要三五百万了喂
我们带着好奇,了解一下事件来笼去脉。老人叫李平,生前是上海市某集团的工程师,每月有4000多元退休金。照看老人的男子名叫郑华,父母都是农民,他自己离了婚,在上海打工,做过司机、代驾、保安等多种工作。
2012年的一天中午,郑华在一家汤包店吃饭时,见到对面坐着一老人吃完,双手撑着桌子,想站起来有些费劲。郑华连忙放下筷子,走到老人身边扶了一把,两人因此相识
经过往来和了解,老人李平无儿无女无老伴,年纪大了,一个人生活,多有不便。郑华就时不时打电话问候老人,看看有没有能用上自己的地方
有时顺路带上李平,出来兜兜风,逛逛商场,以免老人总呆家里闷得慌。想到老人平时没人照顾,放心不下,郑华干脆就和老人一起生活,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这一住下来就是八年,谁都知道,照顾人是最难的,照顾独居老人七八年,更不容易做到的,而能始终如一顾上八年,更是难上加难!
李平很感激郑华对自己的陪伴和付出,在公证处的见证下,确定了郑华为意定监护人,将自己的遗产留给郑华
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多做好事,多行善举。当我们的善良积累到了一定时候,自然会有回报
那么,文中所说的意定监护指的是什么?和遗嘱有些什么不一样?意定监护,解决的当事人失去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所涉及的监护问题及财产处分问题。也就是说,人在世时遗嘱帮不上忙,能解决燃眉之急的是意定监护公 证
遗嘱只有在当事人去世时才生效,它解决的是当事人去世后的遗产处分问题,比如不希望按照法定继承大家平分,或者不希望自己继承人的配偶涉及到遗产
网友热议着, 有网友表示:等我老了谁来照顾我我的财产就给谁
一网友表示:现在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让老人不受亲不待见却无人赡养的威胁,把这种方式通过简单化的遗嘱,和一个有 权 威的监督部门管理,解决了老有所养基本上的问题。继承法允许赡养老人,善待老人的人合 法继承
小编想说的是,无亲无故地照顾老人,八年啊,真的不容易,得到独居老人房产也因为他值得!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 头条#
朋友们,记得关注和点赞@夏春在读书,我会持续分享身边事
2009年,海清拿着积攒了30年的600w积蓄,到静安买了套150平的二手房,有朋友劝她:“二三线好房子大把,选二手房不亏吗?”
比起张智霖花9000万,买豪宅,“海清”夫妇就要辛酸多了。
张智霖,从艺多年,赚了不少钱,所以在“租房”和“买房”上,就比一般人处理得游刃有余,也更加任性。
早在2007年以前,张智霖就曾计划以“租房四海为家”,这样不仅能节省下一大笔钱来,还能看不同的风景。虽然月租金达到了惊人的10多万。
但张智霖觉得,比起买房租房子更划算一点。
而且,张智霖夫妇几乎每隔几年,就要搬一次家。有人计算过租房费用,如果按照一个月10W租金算,一年下来也得100多,相当于三四线城市,一套房子的钱。
但这对张智霖来说不算什么。
张智霖谈及租房时说:“如果一直租房,我可以用一套房子的钱租到130岁。”
难怪有人说,明星赚钱太容易。
不过,张智霖最终还是因为孩子出生的问题,花9000万在北京买下了一栋豪宅。
这一幕,也让不少人羡慕不已,直呼:有钱真好。
然而,并非所有明星都像张智霖一样,财大气粗,相比之下“海清”夫妇就要辛酸多了。
如果,你读完“海清”的前半生,你一定会对她励志买房的经历,佩服的五体投地。
2009年,在《蜗居》热播的时候,“海清”夫妇终于在北京花600W买下了一套150平的二手房。当她进到住自己买的房子里面时,心里就觉得这是站在了前30年所有的积蓄上。
因为买完房后,海清手里连装修的钱都没有了。
有网友感叹说:“11年过去了,“海清”夫妇依然还在为房子奔波啊!”
这话不假,为了房子,海清夫妇几乎掏光了家底。
这不仅仅是“海清夫妇”的真实写照,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房子依然是一个永恒和扎心的话题。
早在海清还未成名之前,海清和很多的北漂年轻人一样。
憧憬未来,希望在北京能够筹齐一套首付钱。
那时候,海清从名牌大学毕业后,为了留在大城市只能租一间10来平的房子里,生活很不方便。
许多人说,在《蜗居》里,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那是游离在贫穷、狼狈、落魄、走投无路的边缘之上的一种痛苦。
买房成了大多人数人,一辈子的梦想,而那种无力感,会摧毁一个人的激情和斗志。
不管你多么热血,在高房价面前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记得,在《蜗居》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很扎心却又现实的无与伦比。
宫蓓蓓(海清饰)的老公说:“这都大半年了,咱们看的房子前前后后不下几十套,差不多就行了,再不买老二就要生下来了,到那时候怎么办呢?”
“你知道,我刚在路上想什么吗?”我觉我俩挺可怜的,名牌大学毕业,辛辛苦苦七八年,最后连一套像样的2居室都买不起。”
可笑吧!
就是这么简单一句话,却让无数人泪崩。
这不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面临的现状吗?
一件穿了两三年的衣服,我们不敢轻易丢掉;坏掉的家具还得重复使用,一家人挤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每天只能看着点滴星光,洒在自己的窗口前。
想在在多一点都没有。
足以见得,房子在人们心中有多么重的分量,所以,房子才是国人一直解不开的枷锁。
不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新婚夫妇、甚至是中年夫妻,买房一直都是困扰心头最大的一个问题,人们可以省吃俭用,但绝不能没有住所。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就好比:我把女儿嫁给你,最起码你得有一个住的地方吧!
事实上,很多人工作十几年,一拿银行卡才发现连一套房子首付都拿不出来。那种憋屈、尴尬我想很多人,至今都很难忘记吧!
如今,我也面临买房这个大问题,没有钱意味着,结不了婚。
当我看到“海清”夫妇,在北京买下一套房时,我是羡慕的,比起他们我可能连一套首付的钱,也拿不出来。所以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前20年,自己都做了什么?
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窘境,也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真希望,有一天房子不再是我们的刚需,而仅仅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
其实,不光是海清在买房这件事上,遇到很多困难,焦俊艳也因为房子问题,苦不堪言。曾经在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中,焦俊艳曾透露,自己和父母在北京的六环郊区外居住。
每天上下班,都要走很远的路,回到家天都黑了。
不谈休息时间,她连跟朋友见面,聚会这样简单的生活,都不配拥有。而且和父母一起居住的房子,也是全家人一起筹钱给的首付,和普通人一样她每月都要还房贷。
她虽然小有名气,但在高房价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
演员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但这也仅仅是限于明星大腕,当你没有名气的时候,赚钱还是非常难的。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一些大明星,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来说。
买房应该不会像“海青”夫妇一样,攒钱买房吧!你们觉得了。#明星上头条##我要上微头条#
#上海爆料# #上海头条#
上海市核心6区即将上市新盘汇总
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普陀区新盘即将上市,价格虽然比较二手房便宜不少,但都是户型较大,普通人还真买不起,认购资格更是一道天堑。
2009年,海清拿着积攒了30年的600w积蓄,到静安买了套150平的二手房,有朋友劝她:“二三线好房子大把,选二手房不亏吗?”
海清没有解释,结果8年过后,原600w购入的二手房,升值到2500w,翻了4倍多。
在上海三环内买一套房子,海清的初衷本是:为了事业方便。
作为演员,海清最初是选租酒店,但后来因为常年的奔波,当父母过来探望时,才发现女儿都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
于是海清三思之下,把账上大部分的资金周转了出来,准备买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住所。
结果挑来挑去,她发现,新房均价是每平6w-8w,也就是说,她手头600w的存款,至多只能买到一套100平左右的房子。
但要是算上装修、安置家具等费用,虽然手里能用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了,可这些钱还有些不够。
后来海清便改了思路,她把目光投向到了二手房的市场上,对比新房,它的优势明显:自带装修、家居,能省下不少钱,以换来更大的面积。
在一番精挑细选住下,海清最后才选定位于上海三环内静安区的一处私房,虽然面积是150平,但对于还在奋斗期的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巧合的是,海清现实中为买房煞费苦心,在演戏时,也曾为了买房苦思冥想。
当年,海清在《蜗居》中饰演的“海萍”一角,就是为了买一套合适的房子,奔波不停。
那会房价38w一套,可因为手里现钱不多,买房又是刚需,“海萍”看房的左挑右选,看得也是让观众直揪心。
十几年后,海清又在“买房续集”《安家》中饰演了“宫蓓蓓”,此时房价从原先的一套38w变成了一平米近6.5w。
曾有人调侃:“把两部相差10多年的电视剧拿出来对比,发现海清扮演的角色变富了,但手里的房子却没怎么大变样。”
换句话来说就是,同样的房子,之前卖的价格低,但能拿出那么多钱的人少,而现在有实力买房的人变多,可房子的价格却呈现虚高的趋势。
从《蜗居》过渡到《安家》,其实不难发现,消费者所追求生活品质没变,变得只是这陡然上升不断的房价。
有媒体拿出过上海嘉定区的平均工资对比图,不难发现:
月收入2-3w的人只有1%不到,而占比最多的则是收入4-5千的人群,达到了28%,由此计算出平均工资为7350元。
但那年的房价却是大约4w一平方,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工作5个多月的时间,才只刚刚好够买上一个平方。
而不可忽略的是,随着时间增加,房价也在上升之中,可能一年过去,工资也只够买几个平方。
因此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工作者,最后都会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定居,原因就是房价和收入的对应性。
@可娱阔落 :话说回来,像海清之前选择买二手房而不是新房,也是由于价格太高,葱性价比来看,二手房的确更有吸引力一点。
你觉得呢?
#娱乐# #八卦手册# #头条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