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市区最贵的别墅是上海紫园-外滩印象:10亿/幢。早在2004年,上海紫园推出了轰动一时的1.3亿别墅,如今又刷新了纪录,10亿元是什么概念?根据经济哲学价值关系的等效原理,人们可以避开抽象的数字,获得对资金财富的形象认识,比如:如果A君一个月工资5000,不吃不喝需要工作1667年;年薪100万,需要工作1000年,这相当于从北宋时期一直工作到现在。
#上海头条#
[小房企的房子不能买?]有人很坚定地说,小房企的房子不能买!作为业内人士,我也十分坚定地说,“小房企的房子不能买”的观点是偏见。市场现象,从业经验都证明,房企大小,与品质好坏,性价比高低没有绝对的关系。
比如享誉上海乃至全国的豪宅項目佘山紫园,名振环宇的汤臣一品都是盖房不多,规模不大的小房企。这两家房企盖的房子都是品质一流,体系价值丰满,品牌美誉度、市场认同度极高的房企。
龙头老大碧桂园、恒大、万科、上海绿地等房企,规模不能说不大,品牌不能说不够响亮,但这些大房企无一例外的都出现过产品做得得不好,服务水平差,住房交付不够及时,性价比太低的现象。房子能不能买与大小无紧关联,但与包括地段、品质、服务、生活配套、圈层价值保值、增值、品味、品牌正相关。再说优秀的中小房企,也会发展壮大
上海一个亿算中产吗?我一个表弟,上海三套房,一套远洋博堡1.2亿,一套翠湖五集4000万,一套佘山紫园9000万。觉得自己只能算中产。别墅物业+能源费+司机保姆一年300多万基本支出。所以一个亿在上海生活也很艰难呀
我的老家在安徽萧县。小时候在农村跟着奶奶长大。因为父亲离婚了,母亲是上海知青。父亲后来就在县城工作,又结婚了,所以我就被奶奶带到身边生活。
爷爷那时候是公社书记,一个月也不能回一次家。奶奶带着我,还有小姑一起生活。
我奶奶门前是一棵茂盛的梧桐树,树下是一片空地。那里也就是我们村子小孩子游戏玩耍的地方。
空地再向南有一条沟,小时候总感觉沟很深,长大后再看那条沟却不怎么深。沟的南岸用竹子,柳树枝夹了一排很高的篱笆。过了篱笆,那里就是我们村里的菜园。那时候还没有土地承包到户,都是大集体。菜园也是我们生产队的。有专人管理。
我有时候透过篱笆的缝隙,看到里面种着,青萝卜,红萝卜,现在我对红萝卜的颜色,有一种痴迷的感觉,可能就是那时候菜园里的红萝卜对我的吸引造成的
里面还有许多叶菜,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最引诱我的就是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