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错过名场面#
1997年1月,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 1.0 beta(英文版)诞生;
1998年,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已经拥有200万用户(腾讯用户10万左右),还入选“1998年十大网络软件工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海外粉丝遍及十多个国家。
Foxmail有用户、有名气,但没有盈利模式,张小龙也没同意周鸿祎提出的“贴广告”赚钱;
迫于生计,张小龙只能咬牙打算把Foxmail软件卖掉。
恰好雷军很看好这软件,有意收购。
而雷军代表的金山定位“中国的微软”,想必会善待Foxmail;
所以,张小龙也没要高价,欲以15万元人民币出售给金山,双方基本达成一致。
但在面谈当天,雷军因为和联想谈注资的“大事”无法亲自前去,派了一个技术主管跟张小龙接洽;
结果,技术主管对Foxmail不以为意,说:“这东西,我们金山1、2个月就搞出来了!最多值1万”;
张小龙听后,决然而去!继续苦苦支撑!
2000年3月,《人民日报》时评《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曝光了张小龙的困境和Foxmail的强大;
2000年4月,博大公司以1200万元的价格收购Foxmail,张小龙“陪嫁”。
2005年3月,腾讯从博大手中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随即加入腾讯,负责QQ邮箱项目。
2011年1月,张小龙团队开发的微信1.0测试版上线,开启了微信通讯时代,把雷军的米聊拍死在了沙滩上!
1997年,传奇码农张小龙靠一己之力写出了Foxmail,这款邮箱客户端在后来被人称之为“中国十大国产软件”之一,然而,最初的Foxmail却是免费的,张小龙一分钱没赚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知道Foxmail的人很多,用的人更多,人人都说这款软件好用,甚至走出国门,在美国、加拿大、瑞典、俄罗斯、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成为邮件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
但讽刺的是,知道张小龙的人却很少,他后来还失业了,连吃饭都成为问题,所有知道张小龙事情的人都为他惋惜,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在2000年3月26日发表了一篇署名“魏然”的时评,题目为《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直言张小龙“只是一个悲剧人物”。
这是张小龙自身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文章认为Foxmail是中国软件行业的一个缩影,以张小龙的故事为切入点直指国产软件行业问题,文章的立意很高,写的也很好。
当时的张小龙已经打算把Foxmail卖掉了,用他的话来说,既然自己养不起,那就把孩子送给别人来养,最先找上张小龙的是雷军,两人是旧相识,都在武汉上的大学,雷军当时是中国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少年成名,张小龙是很佩服的,两个人在邮件和电话里面讨论了很久关于Foxmail的漏洞和发展前景问题,最后,雷军开出收购价15万元。
那是1999年,张小龙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已经维护不起了,继续坚持下去没有意义,另一方面他想拿着钱去美国看一看,学一学先进技术,两人一拍即合,但雷军当时忙于联想注资的事情,心无旁骛,没有办法抽身去现场,就派了公司工作人员去找张小龙签合同。
工作人员不知道具体情况,按照惯例想要压价,然后就在张小龙面前贬了Foxmail一通,认为就这?他们自己也能做,张小龙感觉受到了羞辱,一怒之下走了,买卖没谈成,哪怕后来雷军打电话道歉,张小龙也表示不卖了。
当然,这件事一直让雷军耿耿于怀,直到多年之后还为这事大发雷霆,而没有拿到钱的张小龙自然也没能出国,继续蹉跎着,直到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之后,国内才终于有人注意到了张小龙,2000年4月18日,就在那篇采访报道刊登一个月后,Foxmail以1200万元被“博大国际互联网公司”收购,张小龙被任命为博大首席技术官,开始了自己的传奇。
1997年1月,Foxmail横空出世,迅速积累200万用户。1998年雷军费劲口舌,加上因为缺钱,张小龙同意15万卖掉。没想到却因为一个人,雷军错失了这笔“小交易”,树立了一个劲敌:微信。
这要从张小龙的古怪性格说起。
1987年,张小龙正式被华中科技大学的电信专业录取。
那个年代,能进入电信系统则意味着铁饭碗傍身,虽然他在学业上并没有松懈,但内心告诉他:这个专业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很清楚明白问题的答案:他想活成自己最希望的样子。
1994年,张小龙顺利从研究生毕业,并直接被学校分配到了电信相关的事业单位。
电信单位可谓是铁饭碗,有社会地位,但是一眼就能看到尽头,这和他热爱的事业背道而驰。
于是,他放弃了,选择了一条其实很难看清楚未来的路。
因为有个新世界吸引了他:互联网。
从读研究生接触C语言,张小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开始将精力全神投入到学习C语言中,很快便熟练掌握了。
辞职后,张小龙只身来到广州,选择了一家软件公司,开启了他的互联网梦。
尽管当时张小龙有着无限的热情,但这家公司的最终因为开发软件没有盈利,还是以失败告终。
张小龙陷入了深思:既然没了公司这个大平台,那干脆就自己干吧!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开始单独接单替人写程序。
自由职业是自由,收入不稳定,只能保障基本生活,但他已经开始构建他心目中已经成型的小世界。
他,要开发一个软件,一个属于他自己那个世界的软件。
凭借一己之力,张小龙花费2年多时间,Foxmail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迅速积累200万用户,成为中国唯一能够和微软Outlook邮箱抗衡的。
张小龙,一战成名,被誉为中国程序员top10。
1998年,《互联网周刊》将FoxMail列为了该年十大网络工具软件之一,同年《新潮电子》将其列为“国产十佳明星共享软件”。
随着FoxMail的火热,张小龙也面临着一个有些尴尬的困境,没钱吃饭。
在编写FoxMail的最初,是靠热情,但事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后期的维护很费心,而且还是免费的。
不过,Foxmail的火热,却吸引了金山公司总经理雷军的目光。
1998年的一天,雷军电话问张小龙愿不愿意把Foxmail卖给他,张小龙那时候缺钱,就随口开价15万元。
当时的雷军刚刚出任金山CEO不久,正希望大展手脚,认为15万很划算,雷军满口答应。
不过,雷军正忙于联想注资一事,他脱不开身去进行这个“小交易”,于是派了公司的研发人员去谈判。
负责谈判的研发人员认为FoxMail太过简单,不值得公司花15万去购买,于是这个交易就这样不了了之。
雷军因此,不仅错过了Foxmail,更错过了张小龙。
后来,张小龙加盟博大公司,后来有加盟腾讯,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而一个月之前,也就是2010年12月10日,小米仅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发布了米聊。
据悉,面对腾讯这个巨鳄,雷军是有预期的。
雷军说:如果微信一年之后杀入,米聊有50%的胜算;如果微信三个月内杀入,米聊100%必死。
然而,微信正式发布距离米聊上市才40天。
2021年,张小龙在十年演讲上自豪宣布:当前微信APP日活10.9亿。
而这一年2月19日12时,先于微信诞生的即时通讯工具米聊,在运行10年后正式关闭服务器,彻底与用户说再见。
互联网就是这么神奇,是雷军错失了张小龙嘛?还是时代在给张小龙机会,因为未来有更大的奇迹等着他。
可能在雷军心中很是遗憾吧,但是一切没有如果。
@我是张思为
在我看来,雷军和张小龙都是顶级的程序员,都是超级牛的人才。
他们都践行了一条路,那就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
然后,他们都成功了。
同样,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一样,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坚持做下去就一定有结果。#我要上 头条# #雷军# #张小龙#
有消息说微软将发布Outlook最新版本,这将是1997年以来最大升级。可是现在用邮件管理工具的人还多吗?个人感觉现在传文件都是微信直接发了。想想Foxmail版本都多长时间没更新了!#outlook# #Foxmail# #邮件# #微软#
It’s working!
前前后后用过几个邮件系统。
以前在日本公司用Lotus notes,这个邮件系统比较大,有点啰嗦,不喜欢。
后来用微软的Live mail,但是这个软件有个Bug,就是经常性的重复收邮件,不胜其烦。
去年开始用Foxmail, 说实在的,Foxmail写得还是不错的,稳定,高效。但是这个软件是用Delphi写的,不喜欢其界面。更何况,Delphi快成历史了,张小龙也不会再去用心改进了。
于是决定用C#语言自已写一个邮件系统。就干就干,趁着过年放假,苦干一个星期。到今天,终于出来了。
虽然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基本成型,能用了,以后再化点时间优化一下。
做外贸以来的第一个坑!
今天记录一下做外贸以来的第一个坑,也算是教训吧。那就是不习惯查看邮箱,这个习惯对于国内做生意的人来讲可能确实不太多。我们在国内做生意,目前最主要的沟通工具都集中在社交软件上,比较少的使用邮件传来传去的。使用有时候有些重要文件也是通过社交软件来收发的。除非一方要求使用邮件的方式或者比较大,更正规一些的公司。
客户是7月1日发的邮件,我今天才查看,而且还是跟我的那位外贸朋友视频聊天的过程中才发现的,他给我看他的客户询盘信息,我看到他使用的邮箱系统也是用的Foxmail。我就说我也是用的这个,我说我都好久没打开这个邮箱系统了,说着话的同时顺便也打开看了一下。
我习惯把未读的邮件都点击展开,有点强迫症。因为我知道大多数是垃圾邮件,但当我打开其中一封的时候,标题上出现了一个我的产品关键词,眼睛一下被吸引住了,我立马重新打开这邮件,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发现很有可能是询盘。
因为刚好是在跟朋友视频聊天中,我顺便把邮件发给他帮我鉴别一下,他看了之后说是一个询盘,但是从内容来看,不会是比较大的订单,因为客户的问题比较笼统,但是既然是询盘,那就一定要回复。
我看了一下日期,客户是7月1日发的,今天都8号了,妈的,我这是蠢到家了。想着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吧,朋友火速帮我写了一个简短的回复,我按他的模板修改了一下自己的信息,就发过去了。接下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回应。
说起来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入这种坑了,早在1月的时候我更是错过了一个500PCS的询盘,我3月份才看到邮件,哎,想SI的心都有。还是个荷兰的客户,听说荷兰客户合作之后,后面下单很方便。
我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讲的,国内人查看邮件的习惯比较少,我就是这其中的典型,再有一个是国内的邮箱90%的时间用来收垃圾邮件,真正重要的邮件也都会事先从社交软件中沟通好,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查看。所以平常没什么事都不会主动打开邮件去查看有没有客户发邮件,这在国内几乎是没有的现象。
再一个是语言,看英文邮件总有一种不敏感的感觉,一眼看过去都像是垃圾邮件。这应该是外贸小白才会有的,要不是标题中出现的我的产品关键词,我根本不会查看里面的内容。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那个该死的邮件系统,这几天不会自动登录了,原来每次打开电脑,都会自动登录,并且有邮件也会弹窗,要不然也可能会看一下呀。
整改:把邮件系统设置好,有邮件弹窗必点开看,设置闹钟,每天早上起来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件。
#外贸业务##外贸##独立站#
腾讯收购的5大企业
1、拳头Riot:LOL开发商
2、foxmail:收获张小龙
3、搜狗:重新进入搜索领域
4、Supercell
5、酷狗、酷我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拥有微信、QQ两大社交软件,掌握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入口,近些年更是通过收购,投资的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英雄联盟是腾讯在全球市场影响力最大的一款游戏,不过并不是腾讯研发的,来自美国拳头公司,腾讯在几年的时间逐渐收购了拳头公司全部股份,变成了自家的子公司,如今腾讯许多爆款游戏都延续入股的方式获得运营资格。
foxmail是张小龙编写的邮件软件,短短的时间用户突破2000万人,后来雷军派去金山的人谈收购,当时的员工没有因为价格高低而拒绝,说的是这个软件自己就可以做,便放弃了。后来被马化腾收购,张小龙先去做了QQ邮箱,后来到广州做了微信。
腾讯多次入股收购成为大股东,还把QQ输入法并入搜狗输入法,旗下大多是入口用的都是搜狗提供了搜索技术,如今收购搜狗更是为了深化自身的数据需求,以及搜索提升。
super cell的收购让腾讯拿下了部落冲突、皇室战争等几款热门游戏,长期的现金流和IP效应对腾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腾讯收购酷狗、酷我加上QQ音乐,如今已经占据全国在线音乐70%以上的市场,还拥有绝大多少版权,免费听歌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1998年,雷军出价15万元,向一位名叫张小龙的程序员收购一款名叫Foxmail的软件。
然而他派过去洽谈的研发人员说不划算,于是交易告吹了。
2年后,Foxmail被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以1200万的价格收购。
又过了10年,名叫张小龙的程序员,打造出了一款国民级的通讯产品,它就是微信。
1998年的时候,雷军已经是当时红红火火的金山软件的董事长,那时候李彦宏还没有回国,马云还在北京跑业务推销他的黄页。眼光向来不错的雷军看中的这款Foxmail是一个备受好评的邮件收发软件,是张小龙埋头苦干,码了7万多行代码写出来的。
Foxmai推出后,并没有太好的变现模式,是需要养着的。这对张小龙算是个负担,日子过得不算太好。于是为了生计同意转让,双方在电话中商议,达成了15万价格的交易意向。
可是雷军刚好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于是派出一位研发人员去洽谈具体收购事项时。这位研发看了下Foxmail,觉得不值这个价钱。他跟张小龙说,这样的软件他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
张小龙笑了笑,没有说话。交易自然就没法谈成了。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两年之后,另外一家公司博大互联网以相较于之前雷军报价翻了整整80倍、1500万的价格,收购了Foxmail。
又过了5年,腾讯出手了,把Foxmail纳入版图,张小兰也被“顺带”带着进了腾讯。再之后的2010年,微信横空出世。在与小米的米聊之战中胜出,再无敌手。
我想雷军一定会对与张小龙的失之交臂而扼腕叹息,那位被派出去商谈的研发人员也有可能非常的郁闷,Foxmail如今确确实实成了一款我们用了20多年的邮件工具软件了。
胡雪岩曾说,有一省的眼光,便可做一省的生意;有一国的眼光,才能做一国的生意;有世界的眼光,才能做世界的生意。可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可能都会受限格局和眼光,产生一些错误的判断。我们可以多试着打开思路的广阔性、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学以致用、多和高手过招,方可在适当的时候,把握住机会、迈向成功。
你用过Foxmail吗,对这段故事有何感想呢,欢迎留言交流。
#微头条日签#
听工程师说以后不换工作电脑了,因为上边要求不能采购微软系统(众所周知的原因[灵光一闪]),但是现在的业务系统又都不能在统信之类的Linux平台用,所以现在的工作电脑只能用到坏[我想静静]不过我突然想,未来几年之内肯定要做系统迁移,这买卖哪个公司要接了,可是稳赚不赔啊![可怜]羡慕一把~
98年一天,张小龙收到了一封邮件,对方说Foxmail有漏洞,想和他探讨一下。发邮件的人是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后来两人通上了电话,雷军问 :“愿不愿把Foxmail卖给金山?”
张小龙激动地开了个价:“嗯,15万,不能再少了……”之后雷军派了两个码农去找张小龙详谈。结果两人回来后对雷军说:
“这样的软件,我们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大家都说“文人相轻”。其实码农也差不多,码农都觉得自己的语言最牛叉,自己写的代码也最牛叉,谁也不服谁。
就这样,收购的事于是不了了之,一时大意的雷军错失了一个时代。
所以到了2000年,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Foxmail,后来张小龙又做出了微信,把雷军推出的米聊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雷军的那段日子,过得特别的阴暗,以至于每早醒来,满脑子都是“Are you OK?”的声音。
然而,张小龙在卖掉Foxmail之后,却变得很OK。
职场星空:雷军错失张小龙也错失了一个时代,不知现在他是否对那个因为钱,否定张小龙那个同事会怎么想?好像雷军冥冥之中注定了,不能成为大时代的统治者。
关于以上你怎么看?欢迎讨论!更多故事知识,欢迎关注@职场星空:收藏、转发、评论、点赞#我要上头条#
抄袭的后来成为了霸主,开创的反而停止了服务!
被微信“抄袭”的米聊,要停止服务,谁的锅?很多人不知道,雷军最早有收购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机会,米聊又比微信开发早,怎么看也比微信更有前景。
1997年,雷军功成身退,而张小龙单枪匹马开发了一款叫Foxmail的软件,最辉煌的时候有200万用户,而同期的腾讯只有10万用户。
雷军想用15万收购Foxmail这款软件,揭不开锅的张小龙,咬牙跺脚答应。不料洽谈的时候,雷军抽不开身派人去了。这人研发出身,骨子里有一股清高和不屑,讽刺张小龙说:这样的软件,我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张小龙扭头就走。
2005年,马化腾收购了Foxmail,张小龙被阴差阳错的“陪嫁”给了腾讯。在腾讯主导的第一个项目是QQ邮箱研发
。
雷军做了米聊想打败QQ,一个月后张小龙开始做微信。米聊和微信竞争白热化: 你增加语音通信。我增加图片功能,在实现上不相上下。
米聊最大的败笔是服务器不稳定,用户经常掉线。雷军借用金山的服务器,勉强堵上漏洞,
结果张小龙在微信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让QQ引流,这才彻底甩开竞争对手米聊。
雷军才开始专心做起了手机。
2019年底的时候,小米内部自己开始使用头条的飞书,应该说早就想放弃。直到今天才开始和大家说再见了。
如果雷军15万收购了张小龙,互联网格局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