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永远也不可能酷起来,因为Linux下面,安装软件,需要root权限,安装过程中,理论上root用户可以对Linux 文件系统做任何操作。删除系统文件什么的。于是就有很多用户,在安装,卸载软件的时候,失去了系统文件,有的失去了/usr目录,有的失去了/home用户目录。
所以有时候,你系统用着用着,就会出问题。
感觉还需要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跨平台之Linux 的基本操作,查看命令,创建,移动,删除,编辑文件,解压,压缩
Linux 的基本操作
0. 基本命令:
ll 查询所有文件列表
ls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的文件
pwd,显示当前文件path
ifconfig -a,查看当前ip地址
cp -r /root/movie/ /tmp/ 复制文件
mkdir 创建文件夹
rm -rf /root/movie/ 删除文件
1.查看系统、内核
cat /etc/redhat-release

uname -r
2.查看 CPU
grep "CPU" /proc/cpuinfo
3.运行时间
uptime
4.查看系统位数
getconf LONG_BIT
5.查看硬盘和分区
df -h
6.软件安装与卸载
yum update # 更新系统
yum makecache # 更新软件源缓存
yum search 软件名 # 搜索软件
yum install 软件名 # 安装软件
yum remove 软件名 # 卸载软件
7.软件的管理
service 软件名 start # 启动
service 软件名 restart # 重启
service 软件名 stop # 关闭
service 软件名 status # 状态
8.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touch 文件名 # 创建文件
mkdir –p a/b/c/d # 递归创建文件夹
cp a.a b.b # 复制文件
mv a.a c.c # 重命名或者复制
chmod 0755 d/ # 目录权限
chown –R 用户名 : 用户组 e/ # 目录归属
rm a.bc -rf # 删除文件 / 文件夹
9.文件的下载
wget 下载地址
10.压缩与解压
压缩 : tar zcvf node-v4.5.0.tar.gz
解压 : tar zxvf node-v4.5.0.tar.gz
11.配置编辑文件,修改好后:按下 esc键,输入:wq 回车
cd ../
cd conf
vim app.conf
#微服务##Linxu##后端#
为啥Linux 通过 df 看到的数会比 du 看到的大。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 df 是通过遍历超级块获取数据,只要真实文件还存在,就会被统计上。而du 则是遍历目录,如果文件删除,但还有程序open这个文件 (inode->i_nlink == 0 && inode->i_count != 0) ,针对这种孤儿inode 是不会统计进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