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值可能不会被索引。索引桶(index bucket)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如果某个索引项超过了它的限制,这个索引项就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这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惑,因为这会使一个文档对使用此索引的查询“不可见”。在MongoDB 4.2 之前,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必须小于 1024 字节。在 MongoDB 4.2及以后的版本中,这个限制被去掉了。如果一个文档的字段由于大小限制不能被索引,那么 MongoDB 就不会返回任何类型的错误或警告。这意味着大小超过 8KB 的键不会受到唯一索引的约束:比如,你可以插入多个相同的 8KB 字符串。
神奇的山东高院投诉举报网页,如右:h投诉举报各位可以试试,无论你怎么认真填写,验证码这一关就是过不去。不想接受投诉举报,你把这一栏去掉啊。
加上沂水法院诉讼流程超级不当处理,对山东刮目相看了。山东这两年发展慢下来,看来是有理由的。
当然,现在让我刮目相看的现在还仅限法院这一系统。山东人民还是相当不错的。[呲牙]
使用vueJS开发的前端页面,没有code源码的情况下,现在很难在线调试出来了,一个app.js混淆过的代码,从中找出一些特征和看天书无异。
我的一个网友请求我帮忙找出某个前端页面的接口请求sign的规则,主要的问题是JS被混淆了,无法明显看出来是哪种加密方式,这样后端就没办法做同样的加密模拟。
其实这种事情找我来做,纯粹是瞧不起人啊,因为太简单了。
第一步是找个JS代码美化在线工具,将app.js贴进去进行美化,再拷贝出来保存为一个静态的dev.js文件,留作后用。
第二步是将vue的载体index.html页面也保存一份,去掉无关的css和script链接,保证html没有额外的链接请求。
第三步是将dev.js中的sign关键字位置找出来,在附近的上下文中找到算法的特征值,比如SHA1算法的特征值有1732584193、-271733879和-1732584194等等,以及该算法是否有盐值,在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用console的log函数都打印出来。
最后,搭建一个nginx服务,将index.html和dev.js跑起来,触发一下sign接口的请求,大概就能找出来是哪几个url参数参与了sign计算,以及sign的算法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