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rm嵌入式开发板(arm嵌入式项目)

香橙派嵌入式arm开发板#嵌入式##电脑#下载交叉编译工具链说明#开发#

香橙派开发板按处理器分类,包含全志H2、全志H3、全志H5、全志H6等系列,下文以全志H3芯片的开发板为例,对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下载进行说明:

1) orangepi-build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会自动下载交叉编译工具链放在toolchains文件 夹中,每次运行 orangepi-build 的 build.sh 脚本后,都会检查 toolchains 中的交叉编 译工具链是否都存在,如果不存在则会重新开始下载,如果存在则直接使用,不会重复下载 (图1)

2) 交叉编译工具链在中国境内的镜像网址为清华大学的开源软件镜像站 (图2)

3) toolchains 下载完后会包含多个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图3)

4) 编译 H3 linux 内核源码使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为 (图4)

5) 编译 H3 u-boot 源码使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为 (图5)

本周末开始嵌入式培训,大家准备一下硬件。已经有STM32开发板的,不需要重新购买,原理都是一样的。没有硬件的,可以和我买一样,

STM32F1战神V2的主板和一个ARM仿真器(几十元)

这两样是必需的。

明天(11月9日)热点标的猜想

(1)金贵银业

核心题材:稀土+小金属

公司点评:是一家从事“从富含银的铅精矿及铅冶炼废渣废液中综合回收白银及铅、金、铋、锑、锌、铜、铟等多种有色金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白银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领先的白银冶炼和深加工技术,白银年产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

(2)英飞拓

核心题材:人工智能+安防服务

公司点评: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端安防产品供应商之一;主营业务为人物互联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建设和运营服务商,核心产品矩是阵切换器、快球和光端机。系统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医疗、交通、政务、社区、园区等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

(3)智微智能

核心题材:信创+信息安全

公司点评:国内智能硬件行业内知名企业,软件开发包括几方面:针对ARM嵌入式软件系统,公司可满足客户对启动软件、操作系统、底层驱动、上层功能软件等一系列软件产品的需求。

(4)汉森制药

核心题材:肝炎+仿制药

公司点评:形成了以消化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为一体的产品体系;一家从事传统中成药制剂、化学药、医用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了四磨汤口服液和胶囊两个系列,具体生产口服液、胶囊剂、片剂等10个剂型、130种药品,共有188个药品批准文号。

(5)合金投资

核心题材:装饰园林+PPP

公司点评:主要从事园林机械和铜镍合金材料等的生产销售的公司;  全资子公司沈阳合金材料是我国生产镍基金属功能材料的骨干企业之一,是我国最早的电真空材料、火花塞电极材料、高强度耐蚀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学习嵌入式的小伙伴肯定接触过单片机、ARM、FPGA等概念,尤其是智能硬件这块儿的类别更是比较复杂,面试时、考试时,考官可能会问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清它们的特点!

单片机的特点

(1)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一般内ROM:8KB以下;

(2)内RAM:256KB以内。

(3)可靠性高

(4)易扩展

(5)控制功能强

(6)易于开发

 

ARM的特点

(1) 自带廉价的程序存储器(FLASH)和非易失的数据存储器(EEPROM)。这些存储器可多次电擦写,使程序开发实验更加方便,工作更可靠。

(2) 高速度,低功耗。在和M51单片机外接相同晶振条件下,AVR单片机的工作速度是M51单片机的30-40倍;并且增加了休眠功能及CMOS技术,使其功耗远低于M51单片机。

(3) 工业级产品。具有大电流输出可直接驱动SSR和继电器,有看门狗定时器,防止程序走飞,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4) 超功能精简指令,具有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相当于M51单片机中32个累加器!从而克服了单一累加器工作的瓶颈效应。

(5) 程序下载方便。AVR单片机即可并行下载也可串行下载,无需昂贵的编程器。此外,还可以在线下载!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在电路板上进行程序修改和烧录。

(6) 具有模拟比较器、脉宽调制器、模数转换功能。使得工业控制中的模拟信号处理更为简单方便。

(7) 并行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单片机内部重要资源的功能进行了大幅度提升,使之更适合工业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

(8) 其时钟频率既可外接也可使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振荡器,其频率可在1MHz-8MHz内设置,使得硬件开发制作更为简洁。

(9) 强大的通讯功能,内置了同步串行接口SPI、通用串行接口UAST、两线串行总线接口TWI(I2C ),使网络控制、数据传送更为方便。

(10) 超级保密功能,应用程序可采用多重保护锁功能。可低价快速完成厂家产品商品化等等。 除上述特点外“零外设”也是AVR嵌入式单片机的重要特征。由于该芯片已内置了程序存储器、晶振并增加了在线汇编功能。

FPGA的特点

(1)采用FPGA设计ASIC电路(专用集成电路),用户不需要投片生产,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2)FPGA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电路的中试样片。

(3)FPGA内部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

(4)FPGA是ASIC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开发费用最低、风险最小的器件之一。 

(5)FPGA采用高速CMOS工艺,功耗低,可以与CMOS、TTL电平兼容。

可以说,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统提高系统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选择之一。 

FPGA是由存放在片内RAM中的程序来设置其工作状态的,因此,工作时需要对片内的RAM进行编程。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模式,采用不同的编程方式。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①系统内核小

由于嵌入式系统一般是应用于小型电子装置的,系统资源相对有限,所以内核较之传统的操作系统要小得多。比如Enea公司的OSE分布式系统,内核只有5K,而Windows的内核?简直没有可比性。

②专用性强

嵌入式系统的个性化很强,其中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的结合非常 紧密,一般要针对硬件进行系统的移植,即使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产品中也 需要根据系统硬件的变化和增减不断进行修改。同时针对不同的任务,往往需要 对系统进行较大更改,程序的编译下载要和系统相结合,这种修改和通用软件的 “升级”是完全两个概念。

③系统精简

嵌入式系统一般没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明显区分,不要求 其功能设计及实现上过于复杂,这样一方面利于控制系统成本,同时也利于实现系统安全。

④高实时性的系统软件(OS)

高实时性的系统软件(OS)是嵌入式软件的基本要求。而且软件要求固态存储,以提高速度;软件代码要求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⑤嵌入式软件开发要想走向标准化,就必须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可以没有操作系统直接在芯片上运行;但是为了合理地调度多任 务、利用系统资源、系统函数以及和专家库函数接口,用户必须自行选配RTOS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开发平台,这样才能保证程序执行的实时性、 可靠性,并减少开发时间,保障软件质量。

 

结语:无论是学习嵌入式理论知识,还是做项目,我们都必须熟知这些硬件的特点,才能在职业精进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有了像这些小知识做强劲的支撑,我们才能在日后的面试、工作中对答如流,对进一步的学习更有底气,小知识,大用途!

嵌入式开发门槛高,涉及的知识面广,既要求懂硬件,又必须能写软件,而软硬件涉及的知识体系却又是异常的庞大;并且学习这些短期内看不到成绩,需要坚持数年,执着在一个领域深耕。

具备基本的电路知识,了解常用元器件、芯片,能看懂原理图,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也必须懂一些硬件设计方面的知识;

具备一定的MCU设计与应用能力,从单片机到ARM再到DSP,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设计产品;掌握至少一种单片机的编程与使用,比如常见的STM32,后期可以涉猎FPGA;

学习C语言,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指针、结构体等;了解基本的MCU外围模块,SPI、I2C、UART、GPIO、ADC、PWM、Timer、FLASH等原理,能根据硬件原理以及芯片手册编写裸机设备驱动程序;掌握常用工业通讯协议比如CAN、Modbus等;

学习至少一种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uCOS、FreeRTOS、RT-Thread、Vxworks等,并且一定要学习嵌入式linux的使用与编程,搞明白多任务调度、信号量、邮箱等的原理与使用;

学习linux平台下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掌握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的驱动框架,并能够熟练设计这些设备驱动,比如ADC、UART、SPI、GPIO、Camera等等,视频驱动框架一定要搞懂V4L2;

学习GUI设计,具备基本的嵌入式产品GUI设计能力,可以学习Qt,它的跨平台特性很适合嵌入式开发;当然也可以转到App设计开发;

学习多线程编程,搞明白线程池原理并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具备高并发网络通信编程能力,熟练掌握epoll以及libevent的使用和设计;

掌握至少一种数据库编程能力,嵌入式可以学习SQlite;

掌握C/C++编程语言,可以设计linux平台下的应用程序以及后台服务程序,并涉猎其他编程语言,可以学习Python;

修炼内功,学好数学,学习各种编程算法,掌握常用数据结构以及算法的原理和实现,链表、队列、排序、查找等;掌握常用滤波算法及其实现,比如一阶互补滤波、卡尔曼滤波等;掌握PID原理与算法实现;

以上即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路线,当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总体来讲掌握这些对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帮助。

应出版社之邀,正在为《ARM64 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写书评。

一般来说,我对于好的书评文章的体会,是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受众要明确。专业领域的书,要找准真正的需求者;

二是内容要精准。能够在三千字的篇幅内,准确传达出一本书的精要。这其实挺考验书评者的技术领悟力,还有文字提炼的能力;

三是结构重于文采。好的书评文,读者只要先浏览一下章节标题,就会决定是否要花时间精读。因为 ta 可以预期自己的收获。

从我目前的阅读来看,《ARM64 体系结构编程与实践》讲的是接近于处理器层面的开发,书中大量代码是以汇编语言写成,显然不是写给通用程序的开发人员看的。

ARM64 体系适合于低功耗的嵌入式设备,可以从 IoT 领域切入,从事物联网业务开发的系统程序员会是潜在读者。

从我早年间在 sigma design 开发板上的工作经历来看,做嵌入式开发最好还是要对底层有所了解。一些比较棘手的难题,可以绕过操作系统的限制,直接通过操控处理器和内存来实现。

从这个立意上来构思这篇书评,那么可以先阐述IoT巨大的市场,然后简要介绍 ARM64 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说明程序员可以从这本书学到什么干货,以及在工作中会如何去运用。

不过,即便不是为了写这篇书评,我也是相当看好万物互联时代的机会。写书评,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说不定在以后的工作中真就用上了呢。#打开眼界#

[奸笑][奸笑]ARM发布了Cortex-X3超大核、Cortex-A715中核、和改进版的Cortex-A510小核。下一代的高通8 Gen 2应该就是这个配置,没得跑了。

相比Cortex-X2大核而言,X3大核提供了11%的性能增长,如果采用3nm工艺,性能提升将会达到25%。

A715的中核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新增了一个放弃对32位应用的支持,同时能效增加20%,性能提升5%。A510这边官方表示功耗降低了5%。

怎么感觉这一次的ARM都在挤牙膏,更新幅度不是很大,追上苹果就更加难了。#数码新鲜事# #数码爱好者#

微软为什么拒绝为基于ARM架构的苹果M1、M1 Pro和M1 Max电脑,提供Windows 11版本?

大概率是因为微软与高通达成了秘密的排他性协议,根据XDA-Developers的说法,基于ARM的Windows只能在采用高通SoC的设备上使用,因为这两家公司之前有一笔不为人知的交易。

其实也没啥影响,用PD虚拟机可以无压力安装win11,我现在就在用,感觉还不错

PD虚拟机安装双系统

任职9年 ARM前总裁辞任中芯国际董事

8月11日消息,ARM前总裁Tudor Brown已从中芯国际董事会辞职。

他在自己的领英页面上宣布了这个消息,称自己已经卸任了任职9年的董事,现在喜忧参半。

截至发稿时,中芯国际尚未发公告确认Tudor Brown的离职消息。

Tudor Brown是ARM公司早期的创始人之一,1990到2012年期间都是ARM的重要高管之一,之后担任过多家中国公司的董事,目前还是联想集团的董事之一。

根据中芯国际5月份的公告,董事会包括三名第一类董事:即高永岗博士、鲁国庆先生及WilliamTudor Brown先生。#财经#

嵌入式处理器芯片界扛把子公司 ARM也顶不住了,裁员20%。

美国制裁中国高端半导体行业的恶果逐渐凸现。

这20%的员工将会推向人才市场, 那么欧洲又能有那一家 芯片公司能吸收这么多员工呢? 难啊[流泪]

首先这些都是芯片设计的人才, 能用上的只有法国的意法半导体 瑞士的奥地利微电子以及德国英飞凌。可是这些公司在中国的份额也是巨大的,也会受美国制裁的影响啊……

截止目前,国内国产芯片具有,自主可控自研的指令架构loongarch是龙芯。另外,其余自称国产芯片的,华为,紫光等芯片还是使用国外ARM指令架构。

倪光南确实有远见,芯片领域,走ARM、X86终究是重复别人的路!

在2022云栖大会上,RISC-V的确在云栖大会上就成为了重头戏之一。会上,阿里平头哥发布的全新RISC-V芯片玄铁C908,这款芯片的能效高出业界同性能芯片的超20%,在RISC-V架构的高能效方面实现了突破。

目前,ARM、X86和RISC-V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芯片架构,但前两种主流架构被西方主导。RISC-V则主打开源开放,可以说是中国芯片划标准圈地的唯一机会。

目前来看,发展RISC-V的中国科技企业确实没让倪老失望。RISC-V被称为“准中国芯架构”,不仅是因为从规模上说,在最权威的RISC-V国际基金会中,超的80%的最高级别会员是中国企业。更重要的是,就像x86、ARM是由美英制定市场标准一样,在RISC-V,中国头部企业正在努力推动标准的制定。

像这次发布新芯片的阿里平头哥就已经领导基金会中的数据中心、存储管理、安卓、安全等11个技术方向,重要性及数量都是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机构第一的。

近年来,转投RISC-V阵营的也不乏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多方押宝从侧面也印证了中国的远见。在这个充满潜力的赛道,中国科技将有机会成为制定规则的重要玩家!

5月25日,ARM发布3款ARM v9指令集新品——全新超大核Cortex-X2、全新大核Cortex-A710、全新小核Cortex-A510,用以分别替代X1、A78、A55。

Cortex-X2基于ARM v9指令集,不兼容32位,流水线长度从11个指令周期减少到10个,乱序执行窗口增大了最多30%,FP/ASIMD流水线现在支持SVE2,官方标称整数性能较提升16%,机器学习性能直接翻倍。

Cortex-A710基于ARM v9指令集,优化分支预测,一级指令缓存TLB从32条增至48条,核心与三级缓存、内存之间的延迟更低,官方标称较A78性能提升10%,或功耗降低30%。

Cortex-A510同样基于ARMv9指令集,不兼容32位,引入了合并核心设计,2颗核心可以组合在一起,共享醉倒512K的二级缓存,此外在前端、核心、载入存储方面都进行了提升。性能方面,官方标称较A55提升35-62%,这也是新品中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

2020年11月,苹果发布全新的MacBook产品时,首次公开该产品采用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M1芯片,这是苹果桌面端产品正式转投ARM怀抱,这一举动让世界瞩目,纷纷猜测M1芯片是不是证明了ARM也可以干翻X86了。而在本月初,苹果官网一则“招募RISC-V高级程序员”的招聘消息再一次在业内引起热议,苹果也要在RISC-V架构的黄金时代分一杯羹?

要知道,RISC-V赛道里边,中国企业可以说是全面开花,2019年就有数据披露国内有300家以上的公司在关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进行开发,包括小米领投的芯来科技,阿里的平头哥半导体等。

此前,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也陆续宣布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玄铁902、906、907及910等多款处理器产品,迄今基于玄铁系列处理器芯片的出货量已超20亿颗;中科蓝讯自2018年开始推出的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的蓝牙芯片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出货量也累计超过10亿颗……可见在这条芯片新赛道上,这一次我们不仅没有落在起跑线,反而赢得先机!

所以包括苹果在内的全球大厂都将视线投入RISC-V时,国内芯片行业能否在这条新赛道一展锋芒?再透露一个消息,今年阿里的云栖大会将于10月19日在杭州云栖小镇开幕,里边将设芯片分展。届时平头哥是否会带来芯片研发的新动态,值得我们关注,感兴趣的同行还可以在大会官网预约免费参会名额,一起去关注碳基芯片在内的前沿技术吧。

国产芯片架构能甩掉ARM吗?龙芯能与英特尔抗衡吗?1、最近,ARM在发给国外媒体的一封邮件曝光,其中称,“为了遵守英国、欧盟、美国和其他国家出台的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措施,ARM已暂停向俄罗斯客户和合作伙伴交付产品和提供支持。”这个事情显示,ARM公司可以随意对任何一个国家断供,将来也可能包括中国。那么,中国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大家的目光首先想到了龙芯。

2、首先,龙芯原本是CPU厂商,而并非芯片架构厂商。但是,中科院计算所旗下的龙芯董事长胡伟武的一些话撩拨了大家的希望,他曾说,到2035年,希望龙芯能够与X86、ARM这两种芯片架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龙芯的指令集LoongArch能够与X86、ARM一样牛。

3、其次,那么,龙芯的基础如何?坦白来讲,龙芯过去也是用别人的芯片架构,即MIPS。龙芯项目开始前期调研的时间是2000年前后,当时ARM还远远没有现在厉害,最强的产品是ARM11,没有乱序执行,没有多发射,没有缓存系统,而那时MIPS公司的MIPS架构显现突出,所以,龙芯采用了兼容MIPS指令集。

可是,没想到Wave Computing 收购 MIPS 之后,放弃自研架构 MIPS,转投 RISC-V阵营,这给龙芯制造了很多麻烦。

4、如今,龙芯自主开发了指令系统架构LoongArch®,简称龙架构,这是否真正完全自主开发的芯片架构呢?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龙芯的自主指令系统架构何时成熟呢?犹如前述,龙芯董事长胡伟武表示,要到2035年,但离现在还有13年,太久远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变化快,13年之后的事情无法估量。

但不管怎样,龙芯公司还是很有韧劲的。龙芯一开始做PC端的CPU,一直以英特尔为木比奥,虽然现在没有赶上英特尔,还不能完全走向开放市场的CPU,但也只是说竞争不过英特尔的CPU,本身用起来是没问题的,当备胎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龙芯董事长胡伟武也曾表示,希望龙芯在2025年能够走向开放市场,基本建成自主信息化体系,到2030年走向国际市场。

不管怎样,龙芯一直积极努力地朝着目标前进,总比俄罗斯20多年来几乎放弃在芯片研发方面发力强得多。#康钊爆料#

关于华为今天推送的鸿蒙OS 2.0,看到不少网友有疑问,为什么界面和EMUI11一模一样?为什么点开看内核版本号也一样?

回答这两个问题其实不难,首先是本质上安卓和鸿蒙都是基于linux内核,就像麒麟处理器和联发科处理器都是基于ARM的架构和ARM核心一样,但是麒麟和联发科是完全不同的处理器。

至于为什么和EMUI11长得一样,这就像同一平台的车换了发动机,但是维持内饰和外观不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省下UX视效开发的成本,同时让大家过度上手更加容易。

树莓派也做单片机,能跑MicroPython?

当初树莓派的出现使得卡片式电脑,嵌入式单板机的概念普及开来,我们发现,原来可以在如此小的尺寸上实现如此强劲的性能,且成本也相当低廉,以至于后来有各种各样的"派"纷纷效仿,逐渐流行开来。

如今其再进军单片机领域,不仅自研芯片,同时还能运行MicroPython。结合MicroPython的易用性与树莓派本身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这会不会再次引领单片机编程领域的一种编程新趋势呢?

其自研芯片型号RP2040,参数如下:

双核Arm Cortex-M0+ @133MHz

264KB片上RAM

通过专用QSPI总线支持多达16MB的片外闪存

DMA控制器

内插器和整数除法器外设

30个GPIO引脚,其中4个可用作模拟输入

2个UART,2个SPI控制器和2个I2C控制器

16×PWM通道

1个USB 1.1控制器和PHY,具有主机和设备支持

8个树莓派可编程I / O(PIO)状态机

具有UF2支持的USB大容量存储启动模式,支持拖放式编程

基于该芯片,还开发了对应的开发板树莓派Pico,其包括RP2040、2MB Flash和一个支持1.8-5.5V输入电压的电源芯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供电,包括AA电池或单个锂电池。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按钮和一个LED,该按钮可在引导时进入USB大容量存储模式(也可作为常规输入)。RP2040上30个GPIO引脚中的26个被引出到外部焊盘上,可供用户开发使用。

相关详细介绍可参赛考官网: 网页链接

企业利润设计:15大主流模型

1、客户解决方案模型

由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如GE·ABB·

2、产品金字塔模型

高端产品盈利·低端产品防御·如Swatch·奔驰

3、角色分工模型

不同业务扮演引流·提升形象·盈利等不同冉色·如沃尔玛·可口可乐的不同渠道。

4、撺合模型

操合双方交易如淘宝、链家

5、速度模型

获得创新、技术等领先优势的超额利润,如华为、ntel

6、卖座大片横型

以一个个项目经营获得利润的公司·主要利润来自于回报超高的少数项目·如电影制作公司·风险投资公司·

7、摇钱树模型

通过培育摇钱树持续盈利·如迫士尼的卡通IP Virgin集团

8、创业家模型

将效率低下、规模不经济的业务拆成众多利润中心·

9、基础产品模型

基础产品免费或低价·主要靠卖配套的专用耗材长期盈利·如瑞典利乐打印机剃须刀

10、行业标准模型

主要靠制定行业标准盈利如微软SAP Oracle·ARM

11、品牌模型

主要靠打造强势品牌盈利·如可口可乐Nike、P&G

12. 独特产品模型

主要靠提供独特产品盈利·如默克、3M·

13、区域领先横型

在某个区域成为地头蛇·如胖东来·戴永红·

14、价值链定位模型

聚焦高利润价值环节·加如Intel ASML.

15、低成本模型

通过聚焦低成本盈利·如西南航空

#话题大发明家##智能手机何时会退出历史舞台# 早期智能手机和现在相比由于差别太大,就不放在这里讨论了。目前安卓和苹果两大阵营瓜分了市场的绝大部分。所以重点聊一下它们的发展史。这样才能有助于展望未来的手机发展趋势。

1、苹果部分

2007年,苹果在Mp3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把手伸向了手机市场。600MHz的arm11处理器,3.5吋真彩电容屏幕,比市面竞争对手先进5年的操作系统iPhone,带来的体验是革命性的,它的出现颠覆了整个手机市场,手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图1。

2008年,二代产品—iPhone 3G 图2,

此后,按照每年发布一款的规律,到2013年的iPhone 5s,屏幕基本都在小尺寸范围内。

2014年—2017年,从iPhone 6到8系列,这一时期还保留着实体home按键。

2018年至今,苹果手机进入了全面屏时代。每年手机的推出也不再满足一款机型,最新iPhone,图3,大大小小的各种尺寸都有,全方位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手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安卓部分

2008年9月22日,Android推出第一部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T-moblie G1,图4,横空出世。还有人记得它的样子么?那个独特的弧形下巴。次年推出G2,图5,

由于安卓实际上是一个由运营商,手机生产厂家组合起来的阵营,使用同一操作系统的有很多品牌的手机。下面就用安卓版本的进化来说明安卓手机的发展吧。

2009年4月,Android 1.1发布三个月后,Androud1.5发布,这也是第一个有公共代号的版本:纸杯蛋糕。从这个版本开始,Android每次会以英文字母的顺序,以甜点作为版本代号。

Android 1.5:纸杯蛋糕Cupcake

Android 1.6:甜甜圈Donut

Android 2.0/2.1:松饼Eclair

Android 2.2:冻酸奶Froyo

Android 2.3:姜饼Gingerbread

Android 3.0:蜂巢Honeycombm

Android 4.0:冰激凌三明治Ice Cream Sandwich

Android 4.2/4.1:果冻豆Jelly Bean

Android4.4:巧克力KitKat

Android5.0/5.1:棒棒糖Lollipop

Android6.0:棉花糖Marshmallow

Android 7.0:牛轧糖Nougat

Android 8.0:奥利奥Oreo

Android 9.0:派Pie

从Android 10开始,Android不再按照零食或甜点的字母顺序命名,而是转换为版本号。

可以说安卓一直在追赶苹果,安卓6以前, 图6,总是要落后一些的。某些方面可以说落差巨大。

从安卓6到8,差距渐渐缩小。进入全面屏以后,图7,凭借着硬件发展(安卓堆硬件的能力不得不称赞一下),终于获得了和苹果分庭抗礼的时刻。

好了,说说正题,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也逃不开出现、发展、衰落、消亡这一规律。我觉得智能手机也不例外,从硬件角度看,手机屏幕从小到大,是不可能无限放大显示屏幕的,处理器的发展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性能也是有天花板的。快充技术只是在弥补电池技术长期发展滞后所带来的短板。屏幕材质的更新,目前看曲屏发展的也并不是很好。似乎手机的发展进入了滞涨期。

但是从功能角度来看,工作、娱乐、生活各个方面,人们又变得越来越依赖手机,根本很难放下手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线上工作和学习的进一步扩大,移动支付和各种码的使用频率,人们已经很难做到离开手机。

未来只有将手机的各种功能不断剥离,分散后,智能手机才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那时一定是各种技术全面超越手机带来的便利和效率之后的事。也许是20年,也许是50年以后吧。

vivo X90 Pro+和iQOO 11的Geekbench 5跑分都出来了,都是骁龙8 Gen2、12GB内存,1*ARM Cortex-X3超大核@ 3.19GHz➕2*A715+2*A710大核@ 2.80GHz➕3*A510小核@ 2.02GHz,GPU Adreno 740。

图3是之前三星S23系列的跑分,大核主频是3.36Ghz,据说8Gen2是俩版本[思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39382/
1
上一篇app真机测试(app测试使用真机还是模拟器)
下一篇 attributed(attribute代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