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症,一旦给了你多个选择就不知道纠结选哪个?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品牌选择比较困难、颜色选择比较困难、处理器选择也很困难。
放到PC产品上,好像也有一样的情况,AMD和Intel是一对老冤家,也是市场最有竞争力的处理器。如果一台数码设备可以给用户提供AMD和Intel两个版本,那用户可能会更纠结了。GPD新款掌机来了WIN Max 2,英特尔版本为12代酷睿i7-1280P处理器,AMD版本为锐龙7 6800U处理器,对于游戏发烧友除了讲究性能之外也会注重功耗和和续航。别看它是台掌机,但和平板电脑差不多,10.1寸超窄边框原生横屏、分辨率1920×1200、支持10点触控、4096级压感,而且兼容Surface Pen。
全新设计的 QWERTY 键盘,WASD符合标准键盘布局。手柄方面,摇杆依然是下沉式设计,但采用创新式设计的霍尔摇杆,无极,超线性,无死区,支持下压,肩键采用线性扳机键,双振动马达,三轴重力感应 + 三轴陀螺仪,六轴设计。
#头号周刊#
gpd win max ( G1619-01)8英寸掌上游戏机轻薄便携口袋Win游戏机steam掌机 十一代I7-1195G7 16G 1TB固态
为什么在处理器上AMD还是卖不过英特尔,就拿5600X跟12代i5比。
1、12代i5更新
2、惯性思维,不少人对amd的认识依旧停留在那个i3默秒全的时代。
3、12代酷睿单核性能更强,在网游等场景下表现更好。
4、英特尔家生态更好,有更多软件针对英特尔优化。
所有说,AMD江湖老二的位置怕是很难有所突破,最起码我是看不到了。
其实我也希望Zen 4今天的那个表现是一个烟雾弹,希望Zen4产品真正发布的时候,可以做到吊打Intel的产品,不过话说回来,就算AMD的Zen4真的表现很一般,真的提升不大,那也没有什么好失望的。
因为我对AMD的预期历来不高,AMD还是那个AMD,它明显领先Intel的时候,肯定是Intel自己翻车的缘故,上次是奔腾4时代,Intel过于追求高主频,最终翻车了,最近的这次是Intel的工艺迟迟无法突破,最终翻车了。
有些时候不是你厉害,而是你的对手自己翻车了,人生如此,公司之间自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AMD还是以X86为主,在这一块就不得不活在Intel的阴影下面,不过想要把AMD摁死也是很困难的,这几年AMD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CPU已经竞争到白热化了,下一步的趋势将分化,相关投资要谨慎
2022 年 10 月底,英特尔和 AMD 分别推出了新一代 CPU,而且均可以算最近十年来比上一代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新品。
英特尔和 AMD 几十年拼杀下来,到了这一代 CPU,桌面系列产品都是宁可把频率定到冒烟,也要榨干最后一丝性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个芯片上的栅极已经一两个原子一个了,不可能再小了,所以只能提高功率。
未来发展,要么是材料的更新,比如二硫化钼,要么是云存储,都可以下注。
买电脑intel和AMD的cpu选哪个?
台式机主要看性价比,装机方案很多,需要统筹来看,这里就不细说了。
轻薄本现阶段intel和AMD产品的价格接近,考虑到轻薄本的性能释放一般,使用轻薄本大部分情况也不会对性能要求很高,所以两者区别不大,都可以买,更多看哪个价格更合适,更方便购买。非要纠结细分的话,intel的集显性能更强,AMD由于核心数多,多核性能更好。
补充一下,今年轻薄本搭载的intel型号很乱,比如i5-1135G7,i5-1155G7,i5-11300H,i5-11320H之类的,这些都算是小改款,核心数不变,跑分也相差不多,不用纠结;i7同理,4核的i7如果加价较多没必要选择。可以注意一下的是11320H的集显升级到了96EU,有一定性能提升,详情可查看显卡天梯表。
AMD最新笔记本处理器R7 6800H和英特尔I7-12700H生产力哪个强?AMD表现不尽人意!
在R23跑分中,无论是多核还是单核,6800H和12700H都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12700H多核跑分13417分 6800H 11988分 12700H领先11.9%
单核跑分差距拉大 12700H 1806分 6800H 1427分 12700H领先26.6%
代表生产力的PR pugetbench基准测试,12700H 1116分,6800H 977分 12700H领先14.2%
不得不说移动端处理器还是存在差距的,英特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吃瓜群众]
希望AMD再接再厉,7000系移动端处理器发起反攻![奋斗][奋斗][奋斗]
AMD R5 5600g,CPU性能可以比肩12代i5了,内置显卡已经超过12代i5了,价格在1000多,性价比高,而现在大部分人还是选intel,有点想不明白。
刚刚说到K8和Zen时代,哪个才是AMD的高光时刻,领先Intel更多,有人说Zen相比AMD的前代产品提升幅度大,所以Zen架构时代和Intel相比优势更大,说真的这种比较方法有点莫名其妙,按这么说的话,AMD把下代产品做得shi一样,然后再下一代产品恢复正常,那样子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是不是就可以吊打Intel了呢?显然不一定吧。
而且推土机这种产品,就是个渣,当年太平洋电脑网对推土机和K10架构产品的测试比较,推土机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实际上初代Zen只能说是回归到了正常的路上,没有以前那么天马行空了,产品一下子就正常了不少。
从12代u就能看出,英特尔的技术都是藏着掖着的!
没有哪个大公司愿意一次性把最新技术都发布或者公布出来,amd也不例外。
Intel本来想靠着缓慢提升来收割用户的,只不过amd丢了个zen3出来,逼得intel把还在打磨的“新技术”拿了出来。
而且这两三年因为疫情很多行业都不景气,intel是需要一款强心剂产品来重整市场的,不然还得看amd撒野多久。
当然啦,A、I两家有着更深入的合作,大家商量好,你A家反正也就那样了,先提升制程看看市场反响吧。好了I家也跟上,不行的话咱再想办法。不至于I家先上然后拿下市场还被告垄断。
特斯拉的车机系统芯片用的是AMD的Ryzen,遭到了一众用高通8155做车机芯片的车企的耻笑。
也许在他们的印象里,AMD还是当年那个被英特尔打地丢盔弃甲,险些破产的二流芯片公司。
他们可曾知道,AMD这五年来的巨大进步,他们又可曾知道,AMD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英特尔呢?
真的没有想到,现在说起性价比的选择,Intel的10代酷睿i5或者12代酷睿i3的身影经常出现,后面一看二者的价格就清楚了,因为相关CPU有一个特点就是价格往往低于1000元,而这个价格上AMD那边的确是没有什么产品去和Intel抗衡,就算有什么主板价格便宜的优势也没有用,因为这个价位上的R3处理器还是Zen2架构的,和10代i5相比,单核可以说相当,但是多核不如人家,和12代的i3相比,单核被秒了,多核也干不过,这还是曾经的那个AMD吗?那个时候AMD处理器在千元以下的CPU市场可不是现在这幅德行,不是这幅js相啊。
谁说用了AMD就是拉夸的?这次GPD WIN Max 2021用详细对比来证明了
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在选择处理器的时候,也是犹犹豫豫要不要选择AMD,其实现在而言AMD的一些性能一点也不比Intel差了,比如Intel的1195G7 和AMD 4800U,两者各有侧重点,因此并不能单独的评判哪个好,哪个不好
如果你就是为了玩游戏,那么考虑 1195G7 一点问题没有,毕竟它的单核性能以及 Xe 核显就是目前最强的,远超 Steam Deck,加上 Intel 的核显驱动完善很多,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1195G7。
但如果你是用来办公,要用到如 PR、AE 之类的工具,要开启多线程,那就可以选择4800U,4800U 的优势在多线程,同时4800U 的游戏帧率虽然不高,15W 以上性能提升不明显,但 Vega 8 毕竟是 4 年前的老核显,驱动完善得很彻底。
这次你会怎么选择呢?
你相信吗,电脑装机在选CPU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首先考虑英特尔酷睿i5系列!!难道同级别的AMD锐龙系列就没有优势吗?
做了一份调查统计,在两大CPU平台中的酷睿i5和锐龙R5是装机点名率最高的,也被我们称为甜品级CPU,也是中端主流机型的首选,据统计显示:
百分之40的朋友选12400F,价格便宜同时有装独立显卡的需求。
百分之20的朋友选12490F,主要是认为它性价比高,手里还有旧显卡能满足需求。
百分之20的朋友选12400,主要是没有装独立显卡的需求又想要CPU多任务性能高一些,或者有后续加装独显需求,价格稍微高一点也能接受。
百分之15的朋友选5600G,主要是看中了锐龙处理器的核显性能,性价比装机方案。
另外一小部分的朋友会选i3-12100,这部分朋友的里面有人认为酷睿平台更稳定,不喜欢锐龙的CPU底座有散热器连拔的风险。
现在的AMD锐龙都更新好几代了,我认为稳定性肯定是不用担心的,性价比也比同级的i5好,那为什么用的人还不如i5多呢?
#金粉社区# #我要上头条# #电脑#
intel没有技术储备,不如AMD?intel可以转头掏出一个6核,可以10核升级到18核。而1000和2000系锐龙都是阉割了avx模块,而且第一代大部分就4g的频率。
锐龙性能只能说一般,频率也上不去。举个例子,6700hq 4核3.1g fpu拷机大约需要40w到45w功耗,如果那个时候就做成8核,那么跑同样的频率起码功耗翻倍。
9900k在打磨了2代14nm后跑到5g 拷机依然需要200w左右的功耗,如果第一代或者第二代14nm工艺强行上只会吃力不讨好,如果强行上了也只会做出4g频率的9900k,而且价格爆炸,对谁也没好处。
我以为抽那个
话说intel 13代酷睿和AMD 7000系锐龙都来了,估计很多小伙伴就要替换下来不少配件。其中M.2 SSD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无论是intel 13代平台还是AMD 7000系锐龙平台,都已经全面普及PCIe4.0协议的固态,为此,一些小伙伴的PCIe3.0协议或者SATA协议的M.2固态基本就要淘汰。 既然不能用在新主板上,但变身成一个大号U盘还是没问题的,入手一个固态硬盘盒即可。这里推荐下优越者M.2双协议移动硬盘盒S230A,它可以说是百元内性价比最高的M.2硬盘盒了。首先,它兼容NVMe、SATA两种协议SSD,可放入四种尺寸的M.2固态硬盘(30/42/60/80mm)。其次主控是瑞昱RTL9210B,支持UASP加速协议+Trim指令强强联合,再辅以USB3.2 GEN2接口,最大传输带宽达到了10Gbps,轻松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附带一体化数据线,Type-C与USB-A接口可随意切换。这款固态硬盘盒还是采用全金属外壳,通过高导热性铝合金外壳+配赠石墨散热片,可以进一步保证内部M.2固态硬盘在高速读写时候快速散热,从而保证速度更稳定。
不得不说:AMD这两年确实给人眼前一亮,高端的5900X、5950X将老对手Intel按在地上摩擦。
Intel这次新出的12代i9-12900K总算是搬回来一程,但是依旧让人觉得是“挤牙膏”一样难受。
今年DIY市场比较受欢迎的组合:
Intel:10400F/11400F+B560
AMD:5600X、5800X、5900X、5950X,全面覆盖中低高端。而且再加上APU里的5600G和5700G,让这个显卡市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很多小伙伴都专线AMD阵营,这一招确实比Intel旗胜一筹[赞]
那么在11400和5600G你更看好哪个呢?
现在再喊AMD yes,有点喊不动了!
为啥?太贵!
没错,就是那个以性价比著称的AMD,现在太贵了[机智][机智]。
我承认zen3架构很厉害,单核或同频性能都超过了intel,但是一算价格,不成正比呀。
某东上5600X一颗要卖到2129,比intel同样6核12线程的10600kf贵了50%,和8核16线程的i7价格一样。[泪奔][泪奔]
就连上一代的处理器也跟着提价,R5 3600x价格比10600kf贵,但实际上性能还低一些。
都说感谢AMD,让我用上了更便宜的intel,原来是这么个便宜法。[擦汗][擦汗]
看来资本家都这样,一旦获取市场主导地位,立刻就把价格提上去了。
台积电没有中国支持,早晚被美国收拾了。很明显,美国的土壤已经种不出最顶尖的制造业了。intel、AMD、IBM,哪个不是曾经的世界顶级?台积电把重心移到美国办厂,是自找绝路。台积电就是美国资本控制的企业,但资本逐利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中国有巨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优势,美国不供芯片,这将助推我们芯片制造大发展。台积电现在已经走入了顶峰而转向下坡路,剩下咱们拭目以待。
有学生网友问我笔记本5000左右选什么,什么联想华硕华为的哪个品牌好,简单说下
1.首先,amd yes,不接受任何反驳,加之现在r7搭载n卡的笔记本已经有了,除了特殊的挑cpu的游戏或软件,intel现在的形势不是被吊打,而是amd打的都懒得打了,同价位,那是大学生跟小学生的差距
2.用的华为的中高端机型可以配合华为笔记本多屏协同,生态做的还是挺不错的,其他情况选联想,为什么?相信专业的力量,单单看能不能单手开合就知道工艺上的差距了,这考究的是ab面屏幕和cd面机身的重量配比和转轴阻尼的配合,联想4 5000块的本儿基本都能做到,华为只有x系列可以……高下立判,性能释放方面联想也很无敌
3.目前性价比最高的r7 5800h 小新pro14和即将出土的pro16,抢不到就4800h也行,英特尔是挤牙膏,amd是倒吸牙膏,48的表现比58还强点
4.同配置的yoga14s贵了大几百,就差个屏幕,当然整体做工强一些,个人认为不值#数码新鲜事#
#王思聪花100万组装电脑#[酸][酸][酸]一台百万元电脑绝了,这个配置已经是全世界第二的水平了,还是目前国内唯一拿到那个顶级处理器的【AMD EPYC】(霄龙)绝版买不到,一颗处理器就花了6.5万元,硬盘是世界“壕无人性”的装备(英特尔硬盘一块3~5万元),全部配置如下:
处理器: 2 颗 AMD EPYC 7763 服务器处理器;
内存:32 条 64GB DDR4 内存;
硬盘:24块SSD(三星PM1643 30TB、三星PM1733 15TB、Intel傲腾P5800X 1.6TB)等;
显卡:3 块 技嘉RTX 3090 独立显卡。
目前,这台电脑的 CineBench 跑分达到97000分,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一,全世界排名第四。
王思聪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贵的要好的!!!就是要用来打电竞游戏!!!摊手][泪奔][泪奔][泪奔]硬件厂商都会给王思聪送全新的顶级硬件装备,这也太壕了吧!
据说接下来,要拉国内最顶级的光纤专线了(就是IDC机房专用光纤级别的那种)![周冬雨的凝视][周冬雨的凝视][周冬雨的凝视]
#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