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在杭州参加云栖大会的朋友说,阿里在科技方面的布局,取得的成就真的令人叹为观止,听他说完,才看清这才是阿里巴巴的真面目。
朋友介绍说,这次云栖大会上,重头戏就是阿里云的三个重磅科技成果。第一个就是阿里正式发布全新操作系统“龙蜥”,这是一款定位于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并且永久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安装在大型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相较手机系统、电脑系统,需要承担额外的管理、配置、稳定、安全等功能,处于每个网络中的心脏部位。而“龙蜥”不仅支持X86、ARM等多种芯片架构和计算场景,还能带来40%的综合性能提升,故障率降低50%,为阿里云打造完善的从芯片到应用的一体化生态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就是阿里正式推出第四代神龙架构,带来的计算架构革新,将云计算首次带进5微秒时延时代。神龙不只是颠覆计算服务这么简单,它还会推动云平台上存储、网络、数据库等等基础技术的跃进,让物理机发挥100%的计算效率,解决了困扰云计算行业十多年的虚拟化性能损耗问题。
第三个则是阿里自研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实现重磅升级,实现内存池化、多主架构、HTAP实时分析等创新功能,之前PolarDB的计算能力就能最高扩展至1000核以上,性能比MySQL高6倍,现在更是拔高到另一个起点,这也是我们已经摆脱国外数据库垄断的真实写照。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架构、到数据库,纵观阿里云的步步部署,无不体现着阿里要将中国云从头到脚都烙上我们自己的烙印,这一刻也感到很欣慰,如果所有互联网企业都能够将自己的资金、人才等优势发挥出来,投入到科技中去,那么属于中国的科技时代就真的要到了!
以前的老旧电脑用的是DDR1内存,我们把它称为1代内存条。
随后电脑内存又升级到了DDR2内存,我们把它称为2代内存条。
后来为了运行速度更快,内存再次升级到DDR3,可以称为3代内存条
跟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内存继续升级到了DDR4,也就是第4代电脑内存条
如今电脑内存再一次升级到了DDR5,从起初的电脑,到现在的电脑内存,完成了5次升级。在这10多20年里,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目的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更好的体验。
但是现在几乎普遍用户,使用的电脑,都是DDR3或者DDR4内存条。也就是使用3代和4代内存的用户比较多。
DDR1/DDR2代的内存基本上淘汰了,也很少见到有用户使用。有在用的,也是比较低的系统版本,如果系统版本高了,也兼容不起了。
现在多数办公电脑,还有家用电脑,一般内存都是用DDR3,如果需求更高一点,比如做设计,绘图,玩游戏……等等,这类配置要求要高些,大多数选择的DDR4内存条。
目前使用DDR5的电脑内存,还是极少数人,这个内存支持Z690主板,但是不知道支不支持B660的主板,有用过的可以讨论下,而且价格也相对来说要高些。运行速度快些,因为DDR5的频率在4800以上,对比DDR4的频率2666几乎高出一倍
电脑单条内存也有不一样大的缓存容量,有2G/4G/8G/16G/32G/DDR3以上的内存才有16/32GB以下的不支持这么大的内存。
从DDR1-DDR5的电脑内存条,都有不一样的频率,当然频率越高,使用起来效果也会越佳,运行速度也会更快。更流畅。(备注:不同的电脑主板使用不同的内存,例如,你的电脑主板支持的是DDR3内存条,你购买的是DDR4甚至更高的内存,你是安装不上的,因为你的电脑主板内存插槽不支持,也就用不上。)
电脑内存也有几种,一种台式机内存,另一种就是笔记本电脑内存,还有一种服务器主板专用内存,如果你的电脑主板支持的是DDR3你购买的也是DDR3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点不亮显示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内存和主板不兼容,比如内存是专用内存。
所以大家在购买电脑配件的情况,注意给商家核实清楚。避免买回家里,才发现用不上哟
金士顿骇客内存条
为什么国家现在极力推动自主CPU和操作系统,因为从英特尔智能酷睿2代开始,以及AMD的锐龙开始 INTEL的 ME和AMD 的AGESA拥有整个计算机所有软硬件系统的最高权限,而且不受控制和监控!到了英特尔智能酷睿6代开始英特尔ME根本无法完全关闭!
Windows 11已于2021年10月5日起推送,我的台式机不支持升级,主要原因是处理器不支持,8年的老电脑用的第3代英特尔i5处理,而Windows 11最低支持第8代及以上处理器。第8代英特尔处理器上市于2018年,当前最新为第11代。
被骗境外“#淘金#”,男子亲述:被恐吓、被软禁,不诈骗就被毒打
“整整被软禁了8天,他们不停恐吓我、暴打我、折磨我,想让我屈服。”提起自己在境外的亲身经历,小李(化姓)直言这是一场不敢回忆的噩梦。
9月24日,乐清市公安局淡溪派出所“警民户联网”工作微信上收到辖区张女士(化姓)发来的紧急求助信息,称自己的儿子疑似被关在境外的一家诈骗公司,有生命危险。乐清警方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发动在当地的乡贤力量,帮助小李平安回国。
回国后,小李向民警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今年4月底的一天,深陷网贷负债累累的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则高薪招聘信息:国外务工,月薪1万元起,具体私聊。心动的我立即与对方取得联系。跟着“接头人”,我来到了所谓的境外“公司”,却没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推入深渊,求助无门。
“公司”楼下有武装人员驻守,在进入前,一群人对我仔细搜身,检查随身行李,并以代为保管为由收走了我的身份证。
几百平米的办公室,近200个话务员坐在电脑前,每张桌子都有七八个电话……刚进去,我就被眼前的阵仗吓到了,也隐约意识到这份工作有问题。对于我的到来,他们仿佛也并不觉得新鲜,只是不停地挂电话、打电话。
这时,“接头人”跟我说了实话:“这里是做诈骗的!”我知道诈骗是违法的,所以二话不说拒绝了他的要求。没想到,他们把我软禁了。
接下来,就是无止境的恐吓与威胁。
白天,他们与我唯一的交流就是轮流地质问:“做不做诈骗?”“不做!”我每次坚决地拒绝,都换来一顿暴打,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浑身是血。刚开始我也反抗,只是越反抗,我就会被打得越惨。
每到夜里,他们都要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强迫我看一些视频,并告诉我这就是不配合的下场:有人双手被反拷,跪在地上只能像狗一样吃饭;有人被拉到后山,扒得浑身赤裸再被电棒不停击打;有人的脸被打得稀巴烂,然后直接被随手从高处丢下楼;还有的人被卖肾、挖器官……抽打声、哀嚎声、求饶声不停充斥着我的耳朵。这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精神折磨,我也想过干脆一死了之。
面对无休止的煎熬,无法外出,我很绝望,只能听天由命。我渐渐沉默,可能在他们看来,我终将会妥协,所以也稍微对我放松了些看管。在被软禁的第八天,我说要拿衣服换洗一下,然后趁机从被扣押的行李里翻出了手机。
“快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快救我”我第一时间给家人的微信发了求救信息和所在地址,然后赶紧藏好手机,生怕被他们发现。
信息发出后的第二天上午,他们进门问我是不是想逃跑,我咬牙否认。这是我印象中最黑暗的一天,他们对我实施了最残酷的一次毒打,还把我拷在床上,遍体鳞伤的我连下床走动都成了奢望。
当天下午,他们来到我的房间,我一度以为自己将遭受视频里那些恐怖折磨。可是峰回路转,他们说我可以走了。经过他们内部的一些手续,第三天,我顺利离开了这里。找到落脚点后,我才得空翻开手机,发现淡溪派出所民警薛鼎宸加了我的微信。在跟民警的聊天过程中,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我的家人在收到求救信息后,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民警薛鼎宸立即发动辖区群众力量,成功联系上了在境外生活的淡溪老乡。这位老乡通过当地人脉,帮助我顺利离开了那里。
结束隔离后,我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因为涉嫌偷渡,我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我很安心,能回国就是万幸中的万幸。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国外高薪聘请”所迷惑,这些都是骗人的幌子,等着你的很可能不是“天堂”,而是“地狱”!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强大的、安定的国家,凭着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工作才是正确的谋生出路。
11月9日,小李一家特地制作了一枚书有“尽职尽责,一切为民”的锦旗,再次来到派出所向民警表示感谢,“感谢我们的祖国,也感谢家乡的警察,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现在还流落他乡受苦受难。”
乐清警方提醒
境外不是天堂
最美还是家乡
不要轻信
境外高薪务工消息
来源乐清公安
发明计算机:
原本为了战争,却改变了人类进程 (转载)
提到人类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一般都会提到1945年的“ENIAC”。它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的莫奇利和埃克特两位教授发明的。虽然对于它的“第一”称号,历史上一直充满着争议,正如很多发明都是军事和战争推动加速的结果,电子计算机ENIAC也是如此。
二战期间,美军几种新型大炮的研制都需要计算几百条弹道组成“火力表”,弹道计算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提出了研制高速电子计算机的方案,并受到军方重视。1943年4月组织了研制小组,制定研制ENIAC的绝密计划。
然而经费耗费大大超出了预算,就拿电子管来说,原计划5000个,而实际上用掉了18000个,消耗经费也高达4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研发时间也远超计划,1945年11月ENIAC才缓缓地投入试运行,并没有赶在二战前完成。
就在军方打算撤资之际,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将ENIAC用于了氢弹的研制。到退役为止,ENIAC共运算8万多小时,为氢弹的研制、天气预测、风洞的开发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格伦·贝克(远)和贝蒂·斯奈德(近)在位于弹道研究实验室(BRL)Building 328的ENIAC上编程
正如开头所言,对于ENIAC的“第一”一直存在争议。其中Z-3和ABC这两台计算机都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有力竞选者。
Z-3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楚泽制造的Z系列第三代计算机。Z-1发明于1936年,由于性能较差,没有获得政府支持。楚泽开始独自组装电磁式计算机Z-2,性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并成功吸引了德国飞机研究所的关注。在研究所的帮助下,应用于飞机制造的Z-3计算机于1941年完成。
这台计算机数学性能优良,在飞机制造的计算提供方面绰绰有余,楚泽还在计算机内编写了国际象棋游戏。不过,这台计算机在1943年的空袭中被炸毁。楚泽没有灰心,一年后制作出第四代计算机,并开发了一套编程语言Plankalkuel。不过由于同样是机密项目,直到1958年,计算机学界才知道他的成果。
另一台计算机“ABC”全称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阿塔那索夫(Atanasoff)以及他的学生贝瑞(Berry)是它的两位发明者。他们的计算机有四大重要特点:1、采用电子管元件;2、采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3、采用电容器作为存储器;4、采用逻辑运算代替数字运算。1939年两人完成了ABC样机的建造。
据传闻,ENIAC的主要制造者之一的约翰·莫奇利曾花了5天时间在阿塔纳索夫家里研究ABC,然而莫奇利在申请专利时并未提及ABC和师徒俩。经过详细的调查后,由于在设计思想部分来源于ABC,最终于1973年10月19日撤销了莫奇利对于ENIAC的专利权。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认为ENIAC是真正意义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方面是因为Z3还不是“电子”计算机,而是电磁计算机,ABC虽然是使用了真空管的电子计算机,但并未用于实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ENIAC发明之后发挥的巨大能量,为当时世人所惊,于是名声越来越响。
这一阶段还有英国的巨人计算机,以及霍华德·艾肯在1944年设计的马克一号。这种“电子管”电子计算机,都属于第一代,它们拥有的共同特点是庞大的“身躯”。拿ENIAC举例,它就重达30吨,占地面积达到了500多平方米。第一代计算机对 “二进制”的采用和“存贮程序”等技术思想,为第二代奠定了基础。
到了50年代末期,第二代计算机开始出现。与第一代真空管计算机不同的是,第二代采用的是晶体管。195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军用小型晶体管计算机问世,这一技术的创新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只需要几个大柜子就可以放得下。
1958年,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进一步加速了运算和稳定性。总之,1959年到1964年间设计的计算机一般称为第二代计算机。
1964年到1972年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典型的机型是IBM360系列。这一代计算机相较前两代更为稳定可靠,计算速度更快,并且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以上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研究、科学和军事领域,而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电子计算机是第四代。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年,美国英特尔公司 (Intel)推出的第1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也是全球第一款微处理器,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到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个人电脑成为现实。
今天儿子问为什么计算机能够读懂人们的命令和操作。这就得讲讲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
计算机语言可以追溯到200年前。19世纪,西方人发明了雅卡尔提花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
1819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设计“差分机”,并于1822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会制表的机器”。它可以编制平方表和一些其他的表格,还能计算多项式的加法,运算的精确度达6位小数。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可以使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在电路上实现与、或、非三个基本逻辑,而所有的运算都是逻辑的叠加(0和1的叠加),逻辑最终可以转化为电路,也就是说可以用电路实现所有的运算。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
程序员们将用0、1数字编成的程序代码打在纸带或卡片上,1打孔,0不打孔,再将程序通过纸带机或卡片机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转变为一列高低电平,使计算机的电子器受到驱动,从而进行运算。0和1 就此成了电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我们叫机器语言。有时小飞虫飞进去,计算就会出错,这就是BUG的由来。
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也是计算机能唯一读懂的语言。但是编写非常麻烦,科学家就想着用一种语言来翻译0和1组合的这些命令,人们可以看懂,也可以转换成计算机能读懂的程序。于是编程语言出现了。
最初的编程语言是面向过程的,怎么理解呢,计算机执行某个任务,在终止之前人们只能等着,不能干其他的事情。就像做菜一样,必须先放油,再炝锅,再放菜,要按流程操作。
但这种比较机械化的模式不适应人们的需求。我们做菜的同时还要在另外一个锅里煮饭,还能切凉菜,刷抖音,和聊天等。这就是面向对象的需求,所以高级语言就诞生了。
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C++、JAVA、PHP、PYTHON、VB等等都是高级语言。而通过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即便是我们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实现人机交互了。
今天的生活已经与计算机息息相关了,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类的发明创造之伟大。我们在使用电脑、手机以及各种智能设备时,也不要忘记历代科学家的研究和贡献。
附图分别是:提花机、差分机、第一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等。#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国第一代计算机,为两弹一星研制,号称“功勋机”,听说现在保存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大家知道是谁领导研制的吗?
新一代PC操作系统华丽丽的来了,交互界面加入动效,UI设计帅气,与手机系统相比不差上下。
win11这次兼容安卓和iso应用,应该是为守护桌面系统宝座做的改变,我们知道华为鸿蒙已经推出,具备所有智能设备的搭载,虽然PC端还未推出,但是是迟早的事。可以说,一系统多终端使用是未来操作系统发展势头。
微软敏感的觉察到移动终端系统有向桌面系统扩展势头,所以先下手为强提前布局,好继续维持住自己在PC端市场占有份额,算是明智之举了。
话说如此炫丽的win系统,必定要有硬核实力表现强的硬件支持,所以电脑配置低的还是谨慎升级。#Win11需要英特尔8代CPU起步##我要开始吐槽了# #数码圈八卦#
终于见到了苹果第一代笔记本电脑,涨知识
Yuki动漫优质动漫领域创作者果粉必须了解的MacBook发展历程
苹果公司产品在俄罗斯停售,并暂停了部分服务。
你如果用的是苹果手机,在俄罗斯现在不能打开应用商店,不能使用地图,不能使用iCloud。
我们现在用的手机系统是美国的,电脑系统是美国的,芯片也很多是美国的,如果有一天中美发生冲突——???
华为被卡脖子只不过是美国的牛刀小试。科技如果不能自强自立,后果不堪设想!
#华为发布新款MateBook E# 今天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新款MateBook E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其搭载了12.6英寸OLED屏幕、Windows 11操作系统、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同时还配备了第二代HUAWEI M-Pencil手写笔、智能磁吸键盘与创新悦滑键盘,可谓软硬件的全面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华为发布全新滑轨键盘#,不仅仅支持单手开合与膝上办公,更是拥有更大的触控板与NFC感应面积,这种软硬件的大升级,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全场景智慧办公体验。
Windows 11确认只支持第八代CPU(2018年)之后的机型。之前的机型就无法升级win 11,我的那台破电脑看来是没机会体验了,用到win10就寿终正寝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