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通、苹果都是基于ARM的解决方案改的,魔改也要看有无实力,反面例子就是三星,改来改去,与别人差距越来越大,以前蜂鸟处理器多优秀。联发科也有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段子,海思的IC设计能力无可置疑,荣耀不用提,在CPU方面肯定是不如华为三星,但#荣耀Magic Vs# 系统方面的确不错,os7把360的任务都做了,但 的确好用。
华为做芯片,会有人说底层是别人的,华为有工厂,会有人说沙子是别人的,华为去挖沙,会有人说铁锹是别人的。
超导量子芯片专利迎来新突破,华为新专利可有效解决量子计算纠错问题!
根据摩尔定律的发展,当价格不变时,同体积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晶体管的数目,约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随之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意思很明显,想要芯片获得更大的运算能力,就需要往芯片里面装更多的晶体管。
但随着传统硅基芯片的不断发展,从之前的48nm、28nm,再到现在的3nm,虽然得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同体积下的芯片内晶体管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受到硅基材料的影响,有人猜测,1nm将是硅基芯片的极限。所以寻找一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芯片成为了很多国家正在研发的目标。
在众多的新型芯片中,最受人关注的无疑是量子芯片了,据了解,在运算能力上,量子芯片相比于传统硅基芯片的性能轻松提升上万倍,也就是说传统硅基芯片需要数十年才能计算出来的东西,量子芯片只要几分钟就能搞定。像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数学运算这些对于它来说,只是弹指一间!
1985年,牛津大学的David Deutsch发布论文,证明了任何物理过程原则上都能被量子计算机模拟,并提出“量子逻辑门”这一新概念,指出了量子计算机可以实现通用化以及量子计算错误的产生和纠正等问题。自此各国对量子计算机开始疯狂的研究。
直到2017年,IBM公司推出首款商用化的量子计算服务。同年,我国科学院潘建伟团队完成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操纵,打破超导量子比特纠缠实验的世界记录。2021年2月8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肥本源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量子芯片计算机才开始正式走向商用化。
甚至为了支持量子芯片的发展,国产厂商本源量子开发出了一款国内首个量子芯片的设计工具—Q-EDA”件“本源坤元”,开辟了我国量子芯片的专属设计工业软件。
然而虽然量子计算机的优点很多,但是在量子计算中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那就是纠错的问题。因为在量子计算中存在量子“退相干”的问题,开放量子系统的量子相干性会因为与外在环境发生量子纠缠,并且随着时间逐渐丧失,这就导致量子计算的出错率很高。
谷歌在这个量子优越性演示时,最后的结果只获得 1% 是有用的信号,剩下的 99% 全是噪声,这样的信噪比对传统计算机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说传统的计算机也会存在纠错问题,那么它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传统计算机的纠错方式很简单,它们使用的纠错方法叫做制造冗余法,比如某一段信息只需要1个比特,那我3个,左右两边各做一个备份,最后通过数据对比,读取的时候将结果不一致的信息摒弃掉即可。但是量子计算机却不可能这么做—— 因为量子比特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何进行纠错是量子计算发展中的一个新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1月1日华为公布了一项名为“超导量子芯片”的专利,在这份专利摘要中讲到“降低了量子比特之间的串扰”。从专利角度来看,华为也一直在进行量子芯片的研发,而且还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很好的专利,抢占了先机,并且已经掌握了降低量子比特之间的串扰的可执行办法,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华为每年上千亿的研发费用并没有白花。
要知道量子比特的串扰问题一直是各国量子学家们关注的技术重点,对于量子芯片的发展十分重要。而量子计算已经成为了未来超算领域必然发展的方向,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所以我国想要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不断的突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头条创作挑战赛
看到了各大手机品牌的自研芯片,目前能够做SoC的也就只有苹果、华为和三星,谷歌虽然也做但体量不大所以没统计。手机SoC芯片是核心,技术含量也很高,主要是基带问题不是每个厂商都能解决的,从这就能看出来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有多优秀了。
不过,其它国产品牌最近几年也重视起芯片研发了。小米有澎湃、ViVO有V系列影像芯片、OPPO有马里亚纳NPU芯片,都是主打影像系统的。虽然没有SoC但这也是好的开始。
OPPO的马里亚纳X芯片算力挺高,参数也很不错但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在OPPO Reno 9系列上能调教到啥程度还是很让人期待的。联发科天玑8100和高通骁龙8+,两款芯片搭配马里亚纳X芯片,如果能发挥出色肯定会有不错的表现。#OPPO Reno9#
当联想是庞然大物时,华为却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当倪光南院士在为中国芯片负重前行时,却再三遭遇柳氏父子利用专利的魔力无情打压;为何华为后来能做成鸿蒙和欧拉系统?
迎接老龄化社会是我们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科技进步,逐渐增多的老年群体与时代的代际越来越大,很多老人表示自己即使没有与时代脱钩,也越来越看不懂手机。在“老人关怀”科技研发方面,华为永一直是暖心的存在,并在走在行业前列。最新发布的HarmonyOS3操作系统推出了“长辈关怀”功能,开启后能一键设置放大显示、人声增强、屏幕触控时长等功能,还能联动开启纯净模式,有效阻止恶意流氓软件的困扰。“长辈关怀”模式对老年群体常见的用机问题,还提供了专门的指南入口。技术不只是冷冰冰的参数和硬件组成,走在人文进步的路上,它也是温暖的存在。
鸿蒙新机亮相,2亿主摄+5G+100W,不愧是华为
华为这几年在影像上的投入有目共睹,今年发布的Mate 50系列支持10档可变光圈和长焦微距更是华为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华为还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光、机、电、算的说法,光学,机械结构等技术全面进步。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营销,这是一个品牌打造的闭环,这个过程中既没有捷径,也没有性价比,更没有过多的套路,其实就是一步步走下去,把该做的都做了。华为在手机影像上的品牌建立,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终端绝不是组装厂,供应链的整合者,上游的传声筒。品牌也不是溢价的工具,其本质应该是一系列工作和成果的集合。接下来华为要发布的P60系列也会继续深耕影像,且高配版本华为P60 Pro已经曝光。
据悉,华为P60 Pro将会携5G回归,而且所搭载的芯片或是自家的麒麟芯,这颗芯片虽然是经过叠层封装工艺制程,但性能表现也不甘示弱。不过芯片型号具体是什么暂时并不明确,但新机支持5G网络确实值得等。
不仅如此,华为P60 Pro还会搭载自家的鸿蒙4.0系统,此系统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优化调校的,因此无论是流畅度、图像处理还是各方面的应用都更加给力,最主要的是鸿蒙系统是可以和苹果的iOs系统相媲美的。
影像系统上,华为P60 Pro还会搭载2亿像素主摄镜头,同时有潜望式长焦、超广角和广角镜头加持。至于续航和快充上,新机将会内置一块5000mAh大电池,并支持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续航也很不错。
总体来说,华为P60 Pro是真正的国产化旗舰手机,很值得期待。如果现在就要换手机的话,今年发布的华为Mate50 Pro这款旗舰也很不错,该机外观承袭Mate家族标志性对称基因,还有昆仑玻璃加持,颜值很高。
另外,华为Mate50 Pro还拥有120Hz高刷曲面屏,观感清晰通透,画质出众,配合1440 Hz PWM调光,能有效减少频闪,观感更舒适,支持IP68。最主要的是,这款旗舰在昆仑玻璃加持下,耐摔能力提升至10倍。
华为Mate50 Pro还是首款搭载超光变5000万像素XMAGE摄像头,F/1.4超大物理光圈和RYYB传感器,带来24%的进光量提升,配合XD Fusion Pro,将画面亮度、光影细节、冷暖对比拿捏得恰到好处,拍摄效果极佳。
巅峰性能,持久流畅。华为Mate50 Pro还搭载了4nm先进制程工艺芯片、鸿蒙操作系统3.0。续航上内置4700mAh大电池,并且搭载了66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组合,续航和充电速度也不错,综合产品力很强。
这回可能真有大事要发生,272天烧掉1100亿,华为又一关键技术专利公布,美国“芯片战”或已“名存实亡”。众所周知,当下能够真正独立研发并制造5G芯片的公司并不多,国际大牌苹果研发两年5G最终还是使用的高通5G芯片,可想而知5G芯片的研发有多难。
为了摆脱对EUV光刻机的依赖,华为主动出击研发出了芯片堆叠技术,采用两颗相同高端芯片叠加在一起,实现1+1≥2的目的,这一思路在苹果M1PRO芯片上一定取得了认可,华为又取得了新专利,既“超导量子芯片”,可以降低两块芯片之间的串扰,提升计算速度。
芯片领域好消息不断,手机制造领域的喜讯也接肘而至,前有华为鸿蒙系统搭载设备突破4.7亿,后都国产12s系列霸榜安卓设备,获得一致认可。就拿12SUltra来说,其在安卓阵营之中的好评率高达95.68%,遥遥领先第二名5%以上,同时在设备的性能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神游戏的巅峰画质帧率维持在60.3,仅比冠军落后0.1。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12SUltra虽然搭载的是台积电代工的4nm芯片,但系统的优化都是我们国产在做,台积电4nm芯片的发热量和适配性有很大差别,要不是我们国产旗舰的优化,想要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有些难度的。
如今的中国科技,不仅可以制造世界最大功率的手机快充芯片澎湃P1,还可以对手机系统与芯片适配性进行单独的调教,让国人乃至于世界粉丝都享受到高端芯片带来的“丝滑”体验。
此外,Redmi K50系列中至尊版也同样取得了手机续航前三的好成绩,续航不单单是增加电池容量就可以,这和手机系统调教以及硬件发热的控制都有关。
不得不说,我国手机制造领域能够取得这样可喜可贺的成绩,和制造业的崛起以及芯片领域的突破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有着制造业桂冠之称的芯片,一直是制约我国手机制造业崛起的“拦路石”,而今通过我国如华为小米比亚迪等企业的深耕,芯片不再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前进的脚步。
其实不管是芯片研发还是手机研发,都是我国制造业崛起的重要见证,我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科技制造领域一定会迎来重大突破,届时外媒的视角一定会停留在我们身上,见证这一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