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运行环境的虚拟化,不同级别定位的产品:
指令级虚拟化:UraniumVCPU;
函数级虚拟化:UraniumVM;
模块级虚拟化:HyperTrace;
进程级虚拟化:Qemu;
系统级虚拟化:Qemu、VirtuakBox、VMWare、ParallelsDesktop;
这样一看,云铀子智能攻防的核心定位就一目了然了;
YUNYOO-CN:专注于提供指令/函数/模块虚拟化攻防标准产品和定制服务;
云计算5微秒时代!
10月20日,2021云栖大会第二天,阿里云宣布推出第四代神龙架构,这是飞天云操作系统新一代虚拟化技术,首次搭载全球唯一的大规模弹性RDMA加速网络,网络延迟整体降低80%以上,首次将云计算带进5微秒时延时代。#2021云栖大会#
【程序员35岁之前准备点啥?】
先举些例子说下我身边一些35岁人现在干嘛。
我们部门原来有一17级老哥是操作系统方面老手,像我们涉及到ROM的一些问题都会请教他,他也很懂什么虚拟化啊,云计算这些,记得有一次亲眼目睹他跟航军老师探讨了二十多分钟虚拟化技术。后面为公司战略让路,项目成了鸡肋,他也跳槽到某国内物联网操作系统公司做业务负责人去了。

我腾讯一位前同事当初去了某房产独角兽,过段时间百度某位大佬带了一波团队加入,那几年百度跟黄埔军校似的,动不动出来一批团队加入独角兽公司另立一派内斗,按理说咱们这些打工的保持中立别瞎掺和这些,我这同事反而主动出击跟那边大佬示好,通过对接的机会经常约大佬聊天谈业务谈行业发展,后面干脆转组到那边扶持大佬。我还问过他为啥,眼缘嘛,他说主要是原团队太矬了。19年大佬去创业撤了,他二话没说跟着人家混,听他说中间黄了几个项目现在搞什么元宇宙,但他不关心这些,他知道大佬有想法也很喜欢他,不出意外会一直带着他尽管他都37了。
以上代表35岁人里相对没那么危险的两种人,第一种是纯技术骨干,而且方向也是那种天花板比较高的,头发学掉光也才学到几个分支那种,这样才是越老越妖,能应对年轻人处理不了的复杂问题。第二种是嫡系,能力不差而且深得领导喜欢,随时愿意带着,并且领导也是很硬的大佬,不然他没点本事黄了你跟他也没用。亲信这种也是比较难替代的,毕竟人人都是亲信相当于都不是亲信嘛。

所以混职场思考的问题就是我的角色在我不犯错的情况下容不容易被替代,35岁一些人焦虑主要还是自己都知道自己可替代性太强,进来的人又太多,一旦业务没了自己也成干电池了没人关心,只关心你年龄大和你拿的钱。所以你没到35前要不成为上面那两种人要不提前储备资金换圈子玩,或者佛系躺平,降低身价。
#生活日记# #程序员# #互联网#
欢迎关注@猿码天地 一个在互联网打拼的工具人、Java研究猿、程序员日常工作生活分享官
懂你,星途凌云S车机绝!
星途凌云S全系采用双12.3英寸的双联屏设计。
12.3英寸中控大屏,搭载了Lion4.0雄狮智云系统,该系统是首款基于Inte ACRN虚拟化系统,并且联手百度打造一个特别“懂你”的系统,不仅可以整合天气、路况、日程等信息,还可以将车主的喜欢如座椅位置、音乐、车内氛围灯、主题壁纸等在启动车辆那一下调整到经常用到的模式。

同时该系统还支持强大的AI人车交互能力,能够高精准识别用户的多种语言指令,并支持AR增强实景导航等为用户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玩转vmware 新教程发布了,如对你有帮助,帮忙,点赞,转发,收藏,谢谢了。
广东虾米虚拟化运维:ESXi 7.0虚拟机解锁并安装Macos Big Sur系统详细实操
#5G+校园智能化管理#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运用云计算、顶层设计等先进技术和理念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依托云计算、云操作系统、云存储、虚拟化、云服务、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优势,结合教育智慧化、云服务化的实际,打造基于数字校园的智慧校园。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明确要求落实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核心思想。教育信息化正面临政策性和历史性的双重发展机遇。

5G+校园智能化管理
利用5G+连接智能化管理校园基础设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学校安全,同时也是未来校园与国家教育的重点发展对象。
虚拟化
大机器不灵活, 因此诞生在物理机上搭建虚拟机的方法.
资源大小不灵活
资源申请不灵活
资源共享不灵活
搭建虚拟机的问题是: 虚拟机软件必定是运行在用户态, 虚拟机中的内核无法运行内核指令.
在虚拟化层, 例如桌面应用 VritualBox 中有三种虚拟化方式:
完全虚拟化
由虚拟化软件(例如 VirtualBox) 模拟假的 CPU, 内存, 硬盘等待资源, 将虚拟机的内核指令转发给外部系统运行, 将结果返还给虚拟机.
缺点: 执行速度很慢.
硬件虚拟化
为了提高运行速率, 让虚拟机大部分内核指令都能直接在 CPU 上执行, 部分敏感指令还是通过中转的方式执行. Intel VT-X 和 AMD AMD-V 提供硬件支持. 通过添加标志位来标识当前虚拟机的指令是否直接在 CPU 上执行.

半虚拟化
网络/硬盘可以加载针对虚拟机特殊优化的驱动, 通过内存缓存等方式优化资源的访问.
虚拟化工具
桌面虚拟化软件用 VirtualBox, 服务器上用 qemu
qemu 采用完全虚拟化的模式. 可在 BIOS 中打开硬件辅助虚拟化, 虚拟机 CPU 指令通过 KVM 直接运行, 提高运行速率.
KVM 是一个内核模块. 通过 /dev/kvm 暴露接口, 用户态程序可以通过 ioctl 访问这个接口直接运行 CPU 指令.
Qemu 整合 KVM, 将 CPU 指令交由 KVM 运行. 即 qemu-kvm (或 qemu-system-XXX)
Qemu-kvm 只解决 CPU 性能问题, qemu 让虚拟机加载特殊驱动, 实现半虚拟化. 例如网络驱动 virtio_net, 存储驱动 virtio_blk.
使用 Qemu
需要先创建一个虚拟硬盘. 有两种模式: 动态分配(用多少占多少, qcow2), 固定分配(raw).
qemu-img create -f qcow2 ubuntutest.img 8G
运行以下命令创建虚拟机
qemu-system-x86_64 -enable-kvm-name ubuntutest -m 2048 -hda ubuntutest.img -cdromubuntu-14.04-server-amd64.iso -boot d -vnc :19

其中 -m 设置内存大小; -hda 设置虚拟硬盘, cdrom 将 iso 挂载为光盘; 设置 -vnc :19 可以看安装过程.
需要创建桥接网络, 让虚拟机连接到外网.
桌面虚拟化软件会创建虚拟交换机, 虚拟机的虚拟网卡和宿主机的物理网卡都会连接到虚拟交换机, 虚拟网卡和物理网卡为在同一网段中.
数据中心采用类似的方式, 创建网桥 br0 .
创建桥接网络步骤
brctl addbr br0 # 创建网桥
ip link set br0 up # 启动
tunctl -b # 创建 tap device
ip link set tap0 up # 启动 tap0
brctl addif br0 tap0 # tap0 添加到 br0
qemu-system-x86_64 -enable-kvm -name ubuntutest -m 2048 -hda ubuntutest.qcow2 -vnc :19 -net nic,model=virtio -nettap,ifname=tap0,script=no,downscript=no # 启动虚拟机, 虚拟机连接 tap0
ifconfig br0 网页链接 # 给 br0 设置个 IP
VNC 连接虚拟机, 给虚拟机设个 IP#程序员#

#操作系统#
#虚拟机#
信息化的运维工作很简单,呵呵[奋斗]。
系统级运维,保证网络、硬件服务器、存储和操作系统或者系统集群运行稳定。多少得涉猎点:超融合虚拟化存储阵列各种通道网络安全VLAN路由负载均衡聚合N种系统....
应用级运维,保证应用系统以最优的状态运行,包括中间件、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N种类型集群。呵呵:tomcat weblogic java. netHadoop Oracle SQL,还有现在流行的nosql,还得顺便懂点自动化各种协议总线…,更要知道各种安装参数调整,基本的开发知识大数据的框架和N种组建生态也得…
数据级运维,往往涉及业务层面,需要对业务和数据都比较敏感,这个比较复杂,你需要懂业务,没有业务知识不中啊…
数据容灾备份,这是最容易忽视的。

黑莓、谷歌和高通将联手开发 Android Automotive OS 安卓车载操作系统
黑莓 BlackBerry 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将推出基于 QNX Hypervisor 和 VIRTIO 的参考设计,在第三代骁龙汽车驾驶舱平台上虚拟化 Android Automotive OS(谷歌车载系统),帮助汽车制造商提供终极驾驶舱体验,同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Minikube是一种轻量化的Kubernetes集群,是Kubernetes社区为了帮助开发者和学习者能够更好学习和体验k8s功能而推出的,借助个人PC的虚拟化环境就可以实现Kubernetes的快速构建启动。目前已支持在macOS、Linux、Windows平台上利用各类本地虚拟化环境作为驱动运行。
如图二所示,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Kubernetes集群至少需要包括master节点和node节点,下图是常规k8s的集群架构,master节点一般是独立的,用于协调调试其它节点之用,而容器实际运行都是在node节点上,kubectl位于 master节点。

图三是 Minikube 的架构,可以看出,master 节点与其它节点合为一体,而整体则通过宿主机上的 kubectl 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更加节省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使用Minikube CLI管理虚拟机上的Kubernetes环境,比如:启动,停止,删除,获取状态等。一旦Minikube虚拟机启动,用户就可以使用熟悉的Kubectl CLI在Kubernetes集群上执行操作。
对于Kubernetes 新手而言,Minikube 是一个可以在本地快速搭建、快速运行Kuberentes的工具,例如创建Service、使用Dashboard等各种插件。 在Kubernetes官网(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tutorials/hello-minikube/)中,提供了一个页面版的Minikube工具,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网页访问https://katacoda.com/embed/minikube:1.20的服务。 对于国内网络环境而言, 能否访问,以及是否稳定,都依赖于个人的网络环境,如图五所示
因此,拥有一个Minikube的本地运行环境,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本地安装也会有网(翻)络(墙)问题,经常会有一些包下载有问题,因此,通过最传统的虚拟机来使用Minikube,是更好的选择。

经过在网络上的一阵检索,找到了一个通过vagrant 配置的Minikube虚拟机,一个Ubuntu 20.04的Minikube环境,Kubernetes 版本为1.2.4, 根据需要,又在操作系统里增加了中文显示,更加方便使用,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如图六、七、八所示。
请访问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bA0-F6bW8nK5dFQ74yUBQ?pwd=b5fh 进行下载,如图九。需要注意软件使用Virtualbox 6.1, 不能用最新的Virtualbox 7 ,因为Vagrant 不支持的缘故。 如果使用上有问题,请私信我,例如如果对vagrant 不熟悉,可以私信我获取虚拟机的Vagrant 账号。
有了这个环境之后,大家就可以快速学习和实践Kubernetes知识啦,如创建Deployment,创建Service等, 链接见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tutorials/hello-minikube/
#minikube##Kubernetes# #virtualbox# #虚拟机# #K8S# #计算机学习资源# #资源共享##免费学习资料分享#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今天,是Linux回炉的第八十二天
shell
记得在18年的时候,有一次培训,专家讲到了虚拟化和云的概念,我当时对云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它是一个产品而已,感觉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很远。当时,就说了laas,paas,saas的概念,当时无法理解,现在我的理解是

Iaas是硬件
paas是运维
saas是开发
而就在两个星期前,我们处理了一个openstack二次开发的私有云主机,访问慢卡顿的问题。
说出来都无语了,查了半天,竟然是地址冲突了。
如果虚拟化是服务,那么底层的系统如何判断是否正常呢
#!/bin/bash
while true
do
AA=`df -h|grep /dev/mapper/centos-root|awk '{print $6}'`
BB=`ping -c 5 192.168.88.135|sed -n 9p|awk -F ',' '{print $2}'|awk '{print $1}'`
CC=`ping -c 5 192.168.88.136|sed -n 9p|awk -F ',' '{print $2}'|awk '{print $1}'`
DD=`ping -c 5 192.168.88.137|sed -n 9p|awk -F ',' '{print $2}'|awk '{print $1}'`
FF=`free -h|grep Mem|awk -F ':' '{print $2}'|awk '{print $1}'`
HH=`free -h|grep Mem|awk -F ':' '{print $2}'|awk '{print $2}'`
II=`free -h|grep Mem|awk -F ':' '{print $2}'|awk '{print $3}'`

if [ $AA ]
then
d=($FF $HH $II)
e=(总量 使用 空闲)
mkdir -p AAAA $AA
find / -name AAAA|xargs rm -fr
for (( i=0;i<3;i++ ))
do
echo ${e[$i]}:${d[$i]}
done
else
echo "硬盘无法写入" date +%F" "%X
fi
if [ $BB == 5 ]&&[ $CC == 5 ]&&[ $DD == 5 ]
then
echo "网络正常"
else
if [ $BB == 5 ]
then
echo "192.168.88.135" 网络正常
else
echo "192.168.88.135" 网络不正常
fi
if [ $CC == 5 ]
then
echo "192.168.88.136" 网络正常
else
echo "192.168.88.136" 网络不正常
fi
if [ $DD == 5 ]
then
echo "192.168.88.137" 网络正常
else
echo "192.168.88.137" 网络不正常
fi
fi
sleep 1
top -n 1|sed -n 8p|awk '{print $13}' >>2.txt
sleep 1
top -n 1|sed -n 8p|awk '{print $13}' >>2.txt

for n in `cat 2.txt`
do
GG=`cat 2.txt|grep $n|wc -l`
if [ $GG == 1 ]
then
echo "top命令正常" $n
else
echo "top命令相等"
echo "不正常" $(date +%F" "%X) >>3.txt
fi
done
> 2.txt
sleep 5
done
今天,以“海纳数据,领航YB时代”为主题的2021创新数据基础设施论坛拉开帷幕,华为正式发布了全闪存NAS、专用备份、全新分布式存储、超融合+、DCS数据中心虚拟化等六大数据存储新品及解决方案。同时,在论坛上,华为还现场揭晓了2021年“奥林帕斯奖”获奖名单并发布2022年“奥林帕斯悬红”,来自清华大学的郑纬民院士团队获得“奥林帕斯奖”,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刘明院士团队、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宋志棠教授团队和中山大学的卢宇彤教授团队分获“奥林帕斯先锋奖”。会上,华为同时发布“2022年奥林帕斯悬红”两大数据存储难题方向:一是极致能效比的超融合数据基础设施,二是每bit极致性价比的下一代存储。

有数据的地方要用存储,有存储的地方,一定要用专业存储。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要素,华为将与客户、合作伙伴、科研工作者一起共建强大、安全、可靠的数据基础设施,持续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华为#
VMware的vSphere虚拟化,标配组件有,
ESXI,主机;
vCenter Server,管理所有主机;
vrops,监控所有物理机和虚拟机;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整机备份所有虚拟机。
这样Vmware虚拟化的框架基本完成,从主机到管理主机,再到监控主机,备份主机,实现完整的闭环。日常工作盯着监控系统即可,运维工作轻松高效。
今天心血来潮的下载了一个FreeBSD13安装镜像,通过虚拟化做了简单安装。考虑有空专心玩转研究。
简单适应了一下,觉得还不错,用惯Linux后端的人借助网上搜索FreeBSD命令,会毫无违和感。

我觉得吧,中国想在操作系统上真正实现独立,不能完全寄希望于GPL协议束缚下的GNU/Linux,而是踏踏实实在更宽松的开源授权协议,例如:BSD License上实现商业化的持续性发展。
基于BSD协议,商业化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只需要遵守三点即可:(1)再发布源代码,必须带有原来BSD协议的代码,(2)发布二进制类库/软件,文档的版权必须声明包含BSD协议代码,(3)不可以用开源代码的作者或机构的名字以及原来产品的名字做商业推广。
貌似MacOS的内核也是基于mach(微内核)基础上魔改纳入了FreeBSD的对外服务形成了XNU内核,再配上外围工具就组成了Darwin裸系统。[偷笑]
#操作系统# #freebsd#
这个SSD在服务器上已经跑了6年多时间了,一直是虚拟化的宿主盘。
总体来说,在2014年的6G SATA环境下,瓶颈应该是网络了。

当时万兆设备还是企高不可及的,所以用了lacp捆绑4个千兆口。
装的是正版2012,两台服务器对等复制,各跑一半的虚机,centos+window 2012,前几年还跑过zabbix ,openwrt,后来发现内存太小了,一个32一个48,所以近期做了迁移。
这次是放弃虚拟化了,直接实体机了,主要是有些服务软件需要加密狗支持,而虚拟化后的加密狗时常掉线,太折腾人。
不过还是大赞这4块ssd硬盘,接近7000多的总价,年使用成本不到1200,如果是机械盘,想达到400M读写速度,当年SAS7200也未必吧,而且还是2.5的盘位。
下一步,可以考虑采用pcie的ssd了,突破12G的传输速度,做高速加速缓存,同时分发500-800个视频直播流,应该毫无压力吧。
技术日新月异,硬件系统也不断地进步,逼着我们这些被拍在沙滩上中老年人学习新技术,前年容器热门的时候,还观望观望,现在发现虚拟化系统已经落伍了,随便在docker上就可以起各种服务了,哎,活到老,学到老啊。

最近在搞zabbix和grafana,直读MySQL,太好玩了,做大屏幕动态数据展示,从UPS,交换机端口,门禁,OA,CRM数据分析,都可以直观感受。
中国的科技企业就要有这样的野心!不要老是盯着国内市场,真正硬核的科技公司,还是应该瞄准全球市场!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已宣布三件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背后是阿里准备挑战大佬的决心!
第一件,服务器操作系统“龙蜥”。“龙蜥”的诞生可以说充分考虑到企业需求,这套服务器操作系统除了支持X86、ARM等多种架构和计算场景,还兼容CentOS生态,并对云原生应用开发进行了多方面性能提升。
第二件,第四代“神龙”架构。这是飞天云操作系统新一代虚拟化技术,神龙4.0带来的计算架构革新,将云计算首次带进5微秒时延时代。
第三件,阿里自研的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实现了内存池化、多主架构、HTAP实时分析等创新功能。
说实在的,云栖的这三个技术升级已经说明了阿里的野心,虽然阿里现在依然是千年老三,但他在多个赛道上的布局,其实就是为了给手里多那几张“王牌”,显然,阿里瞄准的还是亚马逊和微软,时刻准备着要向云计算的全球霸主发起猛攻!
不仅如此,阿里一直都没有将目光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放眼全球,个人觉得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就像过去两年阿里已经在印尼积累了超过1000多个客户,今年还新增了印尼、菲律宾两座海外数据中心。如此的扩张速度,对于微软、亚马逊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冲击。
这一步步走来,阿里手里握着的牌越来越多,想必将云计算迈向世界,才是阿里真正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