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理想与现实(转载)
2022-11-9 06: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网页链接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学的重要领域。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需要有兴趣,执着和耐心加上必要的条件。
但现实生活中,无论在科研所还是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每年考核,无外乎项目,论文,获奖,以数字说话是不争的事实。在生存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科研人员难以静下心来做基础研究。
都说大成果,可大成果需要积累,需要时间。一个人想要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做出有价值的工作,本来就是一个挑战。基础研究并不保证你努力付出就有成果,甚至失败。而以成败论英雄,短平快式的管理让基础研究濒于崩溃。谁给你“十年磨一剑”的等待?因此,做点工作,马上就想发文章交差是很多基础研究人的无奈之举。你若3年不出文章,领导会认为你没有能力,5年不出文章,恐怕位置不保。
加之社会发展对人的压力(职称,收入,住房,养老,下一代教育等),怎么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书斋功”呢?除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呆子或衣食无忧的富豪!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只是初段的水平,如果同时几个品种都出现符合交易系统的信号,怎么做?
姚伟:学术哲学的邀请(40)—让我们在学术中重新发现我们是谁(转载)
2022-2-20 21:54 |个人分类:应如室|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网页链接
学术哲学的邀请(40)—让我们在学术中重新发现我们是谁
学术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学者主体性的具备或韧性,具有自由的精神并且有怀疑和批判的能力。学者需要自我培养出创造性思维,从时间去考虑学术的耕耘及重新发现,比空间中的上蹿下跳要更加扎实。
从事学术研究,包括选择研究方向,是自我兴趣使然,是高尚和圣洁的,无需受行政的、世俗的、功利的扭曲和蚀剥,要抵御各种行政及盲从侵袭。所以,拒绝盲从和非自主性设置是学术灵魂,而学术盲目屈从是学术的脚跟。有时候,由于必须接受行政自上而下的指导或资源分配,许多研究者研究时如何在学术上去除被打上“奉旨研究”的烙印的可能性,这是需要学术魄力和学术清醒,更需要抵抗行政干扰的学术免疫力。
学术思想会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外部环境,制度、文化、传统、风俗、偏见等,会影响到一个人对学术思想自由的发挥;另一个则是虚拟的,它像一张网,通过自我设限或“隐形心理暗示”在心理上束缚你。
我们的学术信仰及学术灵魂有多少形状,我们的学术成果就有多少形状。我们面对外在干扰,包括面对行政干扰有什么样的迟疑,就在学术成果上有什么上的徘徊。
所以,让我们在学术中重新发现我们是谁,让我们回到共同的底线。以学术思想来拷问学术,而非行政;以学术思想为犁,而非行政,以建立学术思想为价值引领,而非行政。尽管大家有南辕北辙的不同主张,但是不能不保持对学术异己的基本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来自外在的礼貌与虚伪,而是来自大家对学术共同底线的信守。
一个学术有机体是开放的,就像一个人呼吸与饮食,必须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获得力量。学术系统论的一个常识在于,任何一个学术有机体若要得到维持,就必须有无数开放的途径与外部学术世界相连,籍此完成学术能量输送与新陈代谢。
系统的讲解后,分类确实好,相信近年来一定会被采用,分类一定是为临床服务。
降糖治疗,其实很简单;注射类,神仙归位
02:34李阳:科研避坑经验 (转载)
2022-4-7 07:13 |个人分类:观点总结|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网—科研避坑经验 - 李阳的博文
本人作为生物信息领域人员,积累的经验不多,踩的坑倒是不少。虽然阅历有限,但是不吐不快。下面我先列举一下我所踩过的坑,抛个砖,欢迎大家补充和拍砖。现在开始:
摊子太大。做科研有点像美国总统选举,如果总统候选人得到了48个州的支持,那么副总统候选人就一定要覆盖剩余的两个州,而不一定是支持率第二高的人选。科研也是一样,不同的测序技术、测序平台、物种得到的数据的内部特征都是各有差异的。我们开发的算法很难适用于所有数据,除非你只在模拟数据上做实验。能够适用于最广泛数据的算法,毫无疑问,绝对是第一个占领市场的方法。我们不用太雄心勃勃地硬碰硬。只需要在实验和观察中,发现自己的算法最适用的数据即可。至于本领域最主流的算法,我们最好与它的数据格式最好对接。
完美主义。做科研就像从地点A走到地点B,而不是把脚印踏遍整个土地。因此,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近况走到实验的最后一步(评估)。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例如:个别数据上的Bug),我们可以不予理睬。等到在一部分数据上走到最后一步,再腾出手来处理出现Bug的数据。
流程不清晰。多数人年轻的时候执行力超强,经常脑海里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就开始写代码做实验了。其实在动手之前,最应该做的事有三个:选择数据(不需要太多,但是要覆盖尽可能多的测序技术),选择比较软件(同样不需要多,但是需要对软件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个),完成评价体系的代码。有了评价体系,调试算法和程序的过程中,才有方向。
没有时间观念。科研永远没有尽头,因此该妥协的时候就妥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发现新问题,甚至新思路。请允许自己把新的创意留给下一篇论文。时间不等人,目前的项目一定要跟随时间线按时完成每一个里程碑。说到这里,注意了:为了有效地将项目进行下去,最好把项目拆分为一个个里程碑。举个例子:对于一篇论文,我们可以把它根据正文图片进行拆分,完成一张图意味着完成这幅图的制作、相关正文和附件的书写。
绞尽脑汁,只想到了这些,欢迎补充!债见!
复盘技巧,首先从周涨幅看那些品种靠前,或者跌幅靠前,涨的幅度多于跌的幅度,说明近期整体是多头市场;
其次看靠前的品种的分类,就知道大概哪个版块强势,近期是化工品,油脂类品种强;
再去看黑马量化系统强势品种的主力信号
这就是分析的简单思路[微笑]#期货##期货[超话]##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