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声卡、显卡、主板驱动器分别是什么》1.网卡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和使用设备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通过这个接口,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
2.声卡驱动就是指多媒体声卡控制程序,英文名为“Sound Card Driver ”。驱动程序,英文名为“Device Driver”,全称为“设备驱动程序”, 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
3.显卡驱动就是用来驱动显卡的程序,它是硬件所对应的软件。驱动程序即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一小块代码,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
4.主板驱动是指计算机用来识别电脑硬件的驱动程序。如果计算机不能识别,那就要装上驱动了,但一般用 XP 系统的可以不用,未安装 主板 驱动但是能正常使用的也可以免了,但一些声卡或显卡如果集成的,那么装上主板的驱动就相当于把这些显卡声卡的驱动也装上。
硬盘插入显示:此驱动器存在问题。请立即扫描此驱动器并修复问题。
今天安装了一个“驱动天使”,希望能解决问题。#软件#
计算机科学CS与计算机工程CE到底有哪些区别?
我先说一下国内情况,在十几年前很多高校里都开设 计算机应用 这个专业的本硕课程,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了计算机专业的头号专业,后来又有了软件工程专业等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更侧重培养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硬件接口的设计与编程,计算机硬件的安装、配置、管理和运行操作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有点类似CE也就是计算机工程,后来随着国内大学的发展升级计算机应用逐渐从本科专业当中消失了,但在专科院校当中仍然保留,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在国外很多高校里计算机本科专业常分为计算机科学CS与计算机工程CE,CS通常在文理学院下面,CE通常在工程学院下面,比如伯克利。卡梅的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单独的学院,下面有CS和CE。
那么CS和CE有多大区别呢?
我们从核心课程上去分析:CS的核心课程是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类似咱们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更侧重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将来可以做计算机科学家,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师,数学科学工程师或者UI设计师等。
CE因为通常在工程学院,比如在卡梅CE里面包含了EE,所以核心课程中有电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机接口,计算机架构,程序设计等等课程,更像自动化专业和计科专业的结合。它更强调工程的实用技术,和工业界有很好的契合,将来可以做电气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芯片架构师等。
文件有位置,进程有生命,汇编是最好的语言!汇编、C、Fortran、Pascal都学过。汇编教材是沈美禅的清华的黄本。
当初学汇编最大的目标是写病毒程序,我记得第1个仿的是大麻种子。我学汇编时也写过一个支持鼠标的汉字文本程序,编译成exe只有几KB,当时被汇编的简洁高效震撼了。都是先在自习室里,用铅笔写几大页汇编,上机再敲代码调试。
21中断,09功能号,显示字符串。21中断,4c功能号,返回dos。最后还是 int 3 最好玩。这些其实是软件中断,相当于操作系统的功能接口。但是真正的中断主要是硬件中断,嵌入式里的中断基本上是硬件中断。
8086,段地址加偏移地址,才1M的寻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本上接近满分,各种8255、8253、8259、8037、8250、6264接口当初都是随手设计编程。
以往汇编里goto语句满天飞,一两个跳转你觉得容易,一千行程序随时有几百个跳转,你会看到头晕。MASM6.1之后的版本有类似高级语言的伪指令,很方便使用。
那个年代DOS下的16位汇编自由自在,现在32位64位汇编很是让人头疼。当然32位也有进步之处,EAX是AX扩展到32bit,16bit的AX又可以分成两个8bit是AH和AL,累加器A由原来8bit扩展到32bit。
在win 10+的年代,汇编语言风韵犹存,只是少了味道。俱往矣,数风流语言,还看C#……[奸笑][奸笑][奸笑]
近日,权威咨询机构亿欧智库发布了《2022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系统研究报告(供给侧)》(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业务特色驱动业务改变,从而撬动新核心建设。而新核心需具有前瞻性以保障创新,同时更具性价比、更适宜于高并发,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应运而生。金蝶天燕打造的支撑分布式核心系统的中间件整体解决方案,入选了报告的行业案例。
银行新核心分布式架构转型目前可大致分为三种:一类是应用垂直分库、二类是关系型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三类是使用分布式数据库;也可以认为是走向全面分布式的阶梯式路径,大部分进行核心迭代的银行位于第二阶梯,处在走向全面分布式的过渡期。从核心系统的供给端发展来看,近年来基础软硬件的蓬勃发展给新一代核心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中间件作为核心的IT基础系统软件,其重要意义在于为应用系统提供支撑环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复杂的应用系统实现简单可靠、高效能的集成、协同等,从而提高IT基础设施的敏捷性。
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中,中间件通常以平台形式参与,作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提供标准的平台,助力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可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场景;还可通过其标准接口和协议,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的数据共享和应用交互。随着金融细分业务的增多,银行核心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化的场景,新业务需求迭代快速,中间件赋能场景辅助解决过程中,如何让中间件技术更简明扼要满足开发需求是重中之重。
金蝶天燕打造支撑银行分布式 核心系统的中间件整体解决方案
金蝶天燕是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核心软件企业,专注为金融行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基础软件与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针对银行核心系统“主机下移”改造,已推出金融分布式缓存、负载均衡、分布式消息在内的多款分布式中间件产品,并提供“金蝶天燕自研分布式中间件产品组合替换”、“开源分布式中间件技术服务保障”、“分布式中间件联合研发”、“分布式中间件统一监管”在内的多种中间件交付方案,紧扣银行数字化转型,业技融合需求,推出金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陪伴银行打造有竞争力的金融数字化新底座。
1 金蝶Apusic应用服务器(AAS) 金融行业应用场景及优势
金融行业存在大量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依托国外产品部署,且业务代码与这些国外商用中间件产品深度耦合,在国产化改造中亟需解耦方案;此外,金融业务应用上云需要国产中间件产品具备云原生能力;同时,微服务开发架构成为新核心主流开发框架,需要国产中间件产品具备与多版本微服务架构的兼容能力,如支持FatJar方式部署等;最后,金融业务应用对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国产中间件具备代码级极限调优与中间件场景化分布式部署方案支持能力。
2 金蝶Apusic统一管理与监测平台(AUMP) 金融行业应用场景及优势
金融机构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中间件产品(开源、国外商用、国产商用)。对于这些差异化中间件产品无法通过一个入口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统一监控、统一运维与统一计量,运维成本持续走高。金融行业IT基础设施层,中间件的统一管理运维需求迫切提升,金蝶AUMP平台应需而生。
金蝶天燕金融行业信创的最佳实践
金蝶Apusic应用服务器为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底层中间件平台,实现央行、省行两级部署,在全国36家省级分支单位进行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服务全行十几万的注册用户,满足每日处理数万高并发要求,为实现人民银行的集约部署、全国一盘棋信息化战略,提供基础中间件支撑与底层技术支持。
金蝶天燕通过完善的中间件云平台解决方案,支撑国家开发银行实现了传统集中式架构到分布式架构、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信创云转型升级,在不影响内部办公的情况下,完成了业务系统的在新旧架构上的平滑迁移,并通过Apusic应用服务器集群技术与负载均衡技术,满足国家开发银行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高并发的要求。
金蝶天燕支撑平安科技实现了自有IT系统国产化迁移,解决了原系统PAFA基础框架层面的许多历史遗留技术问题,各项业务功能全面适配兼容、在成本、性能、运维便捷性等核心指标上,远远优于迁移前的产品体系。
金蝶天燕Apusic应用服务器支撑中国太平金融领域业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功能完善的集群管控,对所有资源进行完善管理,同时有效帮助用户做权限分离,支撑用户内部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高性能的集群部署模式,支撑业务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
要买新能源车的有福了!岚图首个正向研发的电车架构来袭,率先实现电动汽车架构化
这个架构便是岚图近期发布的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由主管软硬件两个部分组成,其中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相当于汽车的躯干部分,包括底盘、电池等,这部分其实在梦想家身上我们已经看到过。
至于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则相当于汽车的软件部分,拥有高效中枢、敏捷系统、智慧互联、开放共创四大优势。其中,高效中枢能将整车算力集中到一起,使得系统处理效率超越智能手机,并且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卡顿;敏捷系统则是将硬件和系统软件结合,释放出软硬件实力,并且预留300+的软硬件接口,方便后期建立车机生态;智慧互联部分,则是结合5G+云端技术,实现储存、计算、通讯等功能,比如说通过云端来实现车辆智驾,现已实现远程挪车;至于开放共创则是能赋予用户更大的权限,实现自定义符合自己需求的软硬件使用需求。
现在岚图追光就是首搭该架构的车型,感兴趣的可以等等它。
众玩家期待已久的 生化8 村庄 就要与大家正式见面了,对于我们这些终日奔波苦逼的蚁族们在次游戏史上的伟大盛宴来临时,也不能亏待了自己吧?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间断体验这款3A巨作就需要一款性能强大、颜值高尚的游戏掌机!没错,就是马上也要即将上市的 GPD WIN3 游戏掌机啦!
GPD WIN 3 的硬件配置十分强大,采用了最新的 Intel Tiger Lake U处理器,其中的Iris Xe Graphics 核显是 Intel 最新的革命性产品,相对以往核显性能上可是有本质的提升的,可以在很多方面超越 NVIDIA GeForce MX350 独显,这对于运行像 生化8 这样的3A大作来说是有坚强的硬件保障的。
从大家已经熟悉的 3A 游戏大作运行情况来看,像 GTA5、巫师3、怪物猎人等均能以大于60帧的帧率流畅运行,这对于想要在掌上流畅体验 生化8 这样新 3A 大作来说也是具备强大性能保障的。再加上 Windows 10 的操作系统加持与丰富的硬件扩展接口,GPD WIN 3 将会成为一款无所不能的高颜值掌上强大高性能计算设备!
gpd win3
智能汽车会有被“外人”远程操控的风险?
别不信,因为目前就有一些“黑客”就实现了远程操控其他人的车。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不敢买智能汽车了?
别担心,这个问题有解决的方法。
比如,岚图近日发布的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的“双安全组件(膈膜)技术”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将车机系统软件及外部指令与驾驶强相关功能隔离,实现了未经授权外部软件和接口无法获取车辆运行数据,从而营造出了汽车行业首创防火墙和可信执行环境,进而可确保车辆行驶及控制安全。
与此同时,岚图的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还有国密级别数据安全保护算法,可对个人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和高强算法加密,以达到保证用户数据不泄露的作用。
而在硬件安全方面,岚图同样做到了最好。比如岚图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还通过PACK五层防护+通过云BMS和PDD毫秒级紧急断电,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A柱等首创安全车身技术,以及全方位的主动安全防护等,打造出了极致的整车安全。
可见,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而岚图正是以技术,实现了安全“0焦虑”。
近日,科东软件与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进行了联合测试,并出具了产品兼容性证明。
测试结果显示,科东软件的INTEWELL工业级网络操作系统在飞腾的FT-2000/4 处理器平台上顺利安装,在飞腾硬件上基本功能、接口、性能等相关用例均已执行,实时和非实时系统运行稳定。
M.2、SATA3.0、MSATA三种固态硬盘接口区别
自从固态硬盘面世以来,就以速度快、稳定性高、扩展安装方便、重量轻等优点一直备受市场青睐。到如今,固态硬盘已经大范围的普及开来。选择固态硬盘当作系统和软件启动盘,成为许多笔记本用户甚至游戏发烧友必不可少的配置。而对笔记本用户而言,升级固态硬盘除了牺牲光驱位还有三种选择,今天就让我们来一一学习一下是哪三种吧。
M.2(NFFG)接口
M.2接口笔记本的的硬件要求比较高:CPU必须要6代以上,芯片组必须支持,M.2接口有两种通道,也是有速度差异的。PCI-E通道和sata通道。这也取决于自身的主板硬件的支持与否。
有如此之高要求,M.2(NFFG)接口速度和扩展性自然也是最快最好的。M.2接口有两种通道——PCI-E通道和sata通道——也是有速度差异的。PCI-E理论接口速度高达32Gbps,相比SATA 通道的6Gbps高了五倍多。选择的时候尤为注意。
NGFF有两种接口:Socket 2和Socket 3,前者支持SATA、PCI-E x2接口的SSD、WWAN及其他非存储设备。Socket 3支持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可支持PCI-E x4接口,体积更小的同时带宽高达4GB/s。
PIC-E通道M.2接口固态硬盘速度,装载在台式机上面的M.2接口固态硬盘,可以方便的取下扩展到其他机器或者笔记本。
SATA接口
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 3.0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熟。普通2.5英寸SSD以及HDD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通用性很强,理论传输带宽6Gbps,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多了,但普通2.5英寸SSD也没这么高的需求,500MB/s多的读写速度也够用,开机速度达到10秒内还是很轻松的。
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称迷你版SATA接口(mini-SATA)。是早期为了更适应于超级本这类超薄设备的使用环境,针对便携设备开发的mSATA接口应运而生。可以把它看作标准SATA接口的mini版,而在物理接口上(也就是接口类型)是跟mini PCI-E接口是一样的。
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接口火起来,反而被更具升级潜力的M.2 SSD所取代。
选择哪一种固态硬盘,取决设备的硬件接口,不同接口的速度为:M.2>SATA3.0>MSATA。不过即使是速度最低的MSATA开机速度也可以达到在13秒上下,软件打开速度也是几乎秒开。
可以说,在日常使用中,区别不是多么明显。只有在传输大型文件或者游戏玩家心里有一些区别罢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大数据量储存上机械硬盘才是更为有优势的。毕竟,固态硬盘是有擦写寿命的。
以上就是关于固态硬盘三种不同接口的全部内容了,
随着企业网络规模的发展,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一台千兆交换机顾名思义最大传输带宽就只有千兆已满足不了业务需求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提升硬件了,比如去更换支持万兆速率端口的交换机,那么这样将带来很大的成本开销。
有没有经济实用的方法呢?网络工程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链路聚合技术了,它可以将设备之间的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也就是当作一个接口来使用,从而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2个1Gbps端口链路聚合就可提供2Gbps带宽了,4个1Gbps端口链路聚合就可提供4Gbps带宽了…在实现增大带宽的同时,链路聚合技术还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当某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可自动切换到其他链路聚合成员链路上,从而起到冗余的作用。另外如果一条物理链路断开也不会影响网络拓扑的变化,生成树不需要重新进行收敛,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图为链路捆绑实施后的效果~[无辜笑][无辜笑][无辜笑]
已经很久没说DCS的事了,今天说几句,文章很短,毫无新意!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DCS系统国产化的事了,毕竟我们在其他领域被“卡脖子”已经给行业内提了醒。虽然很多同行对国产系统一直持悲观态度,但是我在之前也说过多次,DCS系统不存在被卡脖子的可能,这点还是很自信的。
先说一下我的理由!
DCS系统三大组成部分,组态软件、IO卡件以及人机交互设备,当然也包括把这些设备串联到一起的网络、电源等。我们单独来看,可能受制最大的就是组态软件,到目前为止国产DCS系统都是基于美系的SAMA图编程或者是德系的代码编程。虽然我们的组态软件各式各样,但底层还是脱胎于进口系统。当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理论上也具备了完全开发一套全新系统的能力。比如和利时目前主流的MACS V6.5.3及其相关系列就是完全自主开发,只是也保留了原来使用Codesys编程时的一些功能。使用过和利时MACSV系统的朋友都知道,和利时一直没有解决组态初始化的问题,但是新系统没有了这个障碍。
我们目前主流的国产DCS系统在软件方面虽然脱胎于进口系统,使用的技术协议也是国际标准,但是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已经与进口系统关系不大了。所以,单从这点来讲,软件将来被卡脖子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想要实现DCS系统的彻底国产化,必须完成三步。首先是DCS组态软件不能存在受制于外的BUG;其次是IO卡件、CPU、交换机等必须完全国产;第三人机交互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不能再是Windows,尤其是如果我们的DCS系统有接口与电网系统相连,就更要小心。
上面说了,软件层面问题理论上不大,毕竟我们也有一定的研发能力。硬件层面我有些担心,毕竟有些设备使用的芯片还或多或少的需要进口。不过,工业自动化设备使用的芯片完全没必要达到手机芯片的精度,它更需要的是稳定性。而人机交互设备的操作系统,目前也是一个问题,据我所了解的尚未有任何一家国产DCS系统能安装再国产Linux系统之上。这个问题我在2018年的某个项目上与同事讨论过,两年过去了,这一点应该还没有实质的进展。
不过据我了解,国内电气ECS系统有部分厂家已经开发了基于国产Linux的软件,毕竟电气部分是要与电网直接相连,可能动作要更快一些。因此,基于这个层面,相信不就的将来,DCS系统安装再国产Linux上也不是难事。
单独分解来看,我们每个环节上被卡脖子的可能都不大,但是综合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很多细微的风险,一旦被累积,就会酿成大祸。因此,现在还不是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还需要相关的科研工作者继续攻关。当所有的问题都被解决之后,才是真正取得了成功!